学术投稿

复方丹黄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郑新复;刘宣麟;刘君琳

关键词:复方丹黄颗粒,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酚酸B, 质量标准
摘要:目的:建立复方丹黄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丹黄颗粒中丹参、黄芪、黄精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丹参中的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丹黄颗粒中的丹参、黄芪、黄精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丹酚酸B在14.0μg/mL~70.0μg/L乙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3,稳定性试验RSD为1.35%(n=5),平均回收率为98.52%(n=9),RsD为1.12%(n=9),重复性试验RSD为0.91%(n=5),精密度试验RSD为0.92%(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丹黄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骆驼蓬总碱颗粒剂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目的: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骆驼蓬种子,提取总生物碱,制备颗粒,制定骆驼蓬籽总碱颗粒剂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分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双波长法对骆驼蓬籽总碱颗粒剂中总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总碱含量在0.4μg/mL~20μg/mL之问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8.32%,RSD为2.42%.结论:建立了骆驼蓬籽总碱颗粒剂质量标准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可靠、灵敏度高,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马亮英;刘军;林伊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复方前列宁颗粒醇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前列宁颗粒醇提取的佳工艺.方法:以乌药醚内酯含量、甘草酸含量和醇浸出物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醇提取条件.结果:确定佳醇提取条件为:加8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上述实验结果可为复方前列宁颗粒醇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沈丽;刘砥威;刘宣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在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现象已成为制约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发展瓶颈,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作用非浅.

    作者:王瑀;陈玉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钠基膨润土和钙基膨润土的药效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药效对比研究,对钠基膨润土和钙基膨润土在治疗腹泻、胃溃疡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初步评价.方法:观察膨润土对正常小鼠肠功能的影响、对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模型的影响、对利血平致小鼠胃溃疡模型的影响以及对消炎痛致胃黏膜损伤模型的影响,进行钠基膨润土和钙基膨润土的药效对比研究.结果:钠基膨润土和钙基膨润土均可抑制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使泻下模型小鼠湿粪数明显减少,腹泻程度减轻;可明显减轻利血平导致的小鼠胃溃疡和消炎痛导致的大鼠胃溃疡.结论:膨润土具有明显的止泻和抗胃溃疡作用,等剂量的钠基膨润土作用优于钙基膨润土.

    作者:吴晓平;徐建国;黄华;杨巧丽;王雪;刘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赵炳南87例皮肤病医案立法与组方用药规律探讨

    对赵炳南皮肤病87例医案用药从功效、四气、五味及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清热药、苦寒药、心肝经药物使用多.以方测证,概括出赵炳南以湿热立论,强调脏腑辨证,善从心肝火盛论治.突出清泄与宣透,凉血与解毒,健脾与清解,养血与敷布相配伍的用药规律.

    作者:冯晓刚;周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益气通络法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粘连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内服益气通络中药对椎板切除模型动物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A组)、双氯芬酸钠组(B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C组),行L1椎板切除术.术后均连续4周灌服.分别于术后4周、8周分2批取术段脊椎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测定瘢痕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术后4周,A组大体及组织学观察与B组和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羟脯氨酸含量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8周,A组和B组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和羟脯氨酸含量与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羟脯氨酸含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络法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含量减少,阻止硬膜外粘连形成.

    作者:靳铁成;张嘉良;黄异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宗金鉴》不同科属临证处方用药特点分析

    目的:为了解<医宗金鉴>中不同科属临证处方的用药特点,且为进一步研究古代医家不同科属临证处方的用药特点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将处方进行随机抽样,且录入Exeal表中,然后进行各计量学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眼科和外科以清法为主,妇科以补法为主;妇科使用热性药较明显,而眼科疾病使用寒性药为多且使用辛、甘、苦味药远多于其它五科属;儿科使用入脾、肺、胃经的药物高于其它科属.

    作者:辜琨;刘欢;周铭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中国沙棘果实(去籽)齐墩果酸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中国沙棘果实(去籽)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Waterssymmetry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冰醋酸(72:13:15:0.4);检测波长210nm;流速:0.8mL·min-1;柱温:30℃.结果:齐墩果酸线性范围为1.44~3.84μg(r=0.9995,n=6),加样回收率为99.O%,RSD=1.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沙棘药材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胡兰;热娜·卡斯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健康体检人员中脂肪肝人群分布特点及防治知识指导

    目的:脂肪肝患者多无明显症状,一般不影响工作和生活,许多人对脂肪肝的潜在危害认识不足,常常忽略防治,致使脂肪肝的发病率增高.通过对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分布情况的分析,提出脂肪肝健康教育知识和自我康复的主要措施,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消除危险因素,树立科学的保健意识,以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脂肪肝的目的.

    作者:王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体会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神经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其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功血一般分为无排卵性和有排卵性两大类:其发生在青春期称青春期功血,发育年龄功血常见为排卵性;更年期妇女为无排卵性功血.

    作者:金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方辨治梅尼埃病3法

    1 寒热错杂,水饮上泛用乌梅丸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由乌梅、细辛、黄连、附子、当归、黄柏、桂技、人参、花椒组成,系厥阴病主方,主治蛔厥证属于寒热错杂而正气虚弱者.

    作者:常进;王兴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剂量单味黄芪运用举隅

    大剂量运用单味黄芪,临床上如辨证得当,每每效加桴鼓.举验数训,与同道商榷.

    作者:苏建春;于云华;塔衣尔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塌渍负离子冷喷并用治疗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俗称晒斑.一般在暴晒后数小时内表现为面、颈、前臂伸侧、手背等暴露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或皮肤红肿,亦可起水疱或大疱等皮疹.皮损部位有烧灼感、痒感或刺痛.轻者1~2天皮疹可逐渐消退,有脱屑或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重者可出现发烧、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约一周左右可恢复.

    作者:谭静;王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女性皮肤衰老的病机与证候特点探讨

    女性面部皮肤衰老是指面部皮肤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两方面的损害,其主要证候特征为:皮肤黏膜无光泽,组织弹性减低、含水量减少、面色晦暗,皮肤变薄、萎缩,起皱等[1-2].

    作者:欧登格尔丽;周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罗布麻叶对痴呆性大鼠学习记忆Na+-K+-ATP,AchE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维药大花罗布麻叶醇提物对老年痴呆性大鼠学习记忆及脑组织Na+-K+-ATP和AchE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脑复康组(15mg/kg)、罗布麻叶低剂量组(10mg/kg)、罗布麻叶中剂量组(20mg/kg)、罗布麻叶高剂量组(30mg/kg).正常饲养7天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以60mg/kgAlCl3,溶液背部皮下进行注射,造成慢性铝中毒老年性痴呆模型.给药2个月后进行学习记忆检测,脑组织Na+-K+-ATP和AchE酶活性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学习记忆能力与脑组织Na+-K+-ATP酶活性明显降低.而AchE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罗布麻叶不同剂量醇提物组均能提高学习记忆能力与脑组织Na+-K+-ATP酶活性,降低AchE酶活性(P<0.01),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罗布麻叶醇提物可有效改善AlCl3,导致老年痴呆性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可影响脑组织Na+-K+-ATP和AchE酶活性.

    作者:裴凌鹏;惠伯棣;田树革;崔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复方丹芪颗粒醇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丹芪颗粒醇提取的佳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含量、醇浸出物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丹参、黄芪、肉苁蓉醇提取条件.结果:确定佳醇提取条件为:加8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上述实验结果可为复方丹芪颗粒醇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阿布力克木;于宁;刘君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牵正散加味治疗偏头痛验案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

    作者:何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视网膜脱离暨网脱Ⅰ号的临床应用概述

    1 视网膜脱离的简述视网膜脱离(detachment of retinal,RD)是指视网膜本身组织中的神经层和色素上皮层分离,可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三大类型[1],通常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为常见[2].

    作者:彭燕;李冬;胡辉;王本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补虚药对脾虚模型小鼠抗应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虚药对脾虚模型小鼠抗应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人参组、黄芪组、四君子汤组,各组小鼠均灌胃生大黄水煎液7天,确定脾虚模型成立后,除空白对照组灌胃蒸馏水,其余各组均灌胃药液,7~9天后,测定小鼠体重、蹬轮时间、游泳时间、常压耐缺氧时问和脾重等指标.结果:灌胃人参、黄芪、四君子汤的小鼠体重、脾重、蹬轮次数、游泳时间、耐缺氧时闻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虚药对脾虚模型小鼠抗应激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张海英;薛洁;史玉柱;马俊龙;何莉;王应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80例CH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痰瘀互阻、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阳虚水泛五型,检测其血清BNP含量,并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CHF患者中医不同证型BNP含量、LVEF分布水平.结果:CHF患者各中医证型组中从痰瘀互阻、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阳虚水泛各组BNP含量呈依次升高趋势,LVEF分布水平呈依次降低趋势,组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CHF患者BNP、LVEF可作为判定CHF严重程度的指标,并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作者:韩玲;杨建波;陈继红;王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