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璐;闫宏宇
目的:观察华佗外敷麻药神方加减方对磷酸组胺诱导豚鼠致痒阈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磷酸组织胺致痒法,以丁酸氢化可的松、单纯乳膏基质为对照实验,根据所给予的磷酸组胺总量.观察各组致痒阚情况.结果:中药组致痒阈高于氢可组和单纯乳膏基质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佗外敷麻药神方加减方能显著提高致痒阈,具有明显的止痒作用.
作者:尹斌;周光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甘草酸单铵盐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原料,广泛使用于医药行业,为了控制原料药的质量,国内外一些质量标准对本品的有关物质做了明确限制.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工艺生产的甘草酸单铵盐进行有关物质的检测,为研究有效控制该产品有关物质,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一定的依据.对国内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标准做对比,为制定更适合控制产品的标准做依据.
作者:魏鸿雁;贾晓光;陈刚;安灵燕;石磊岭;夏提古丽·阿不利孜;卿德刚 刊期: 2011年第01期
日的:观察生精汤治疗少精子症所致男性不育症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生精汤治疗,每日2次;对照组服用五子衍宗丸,每次6g,每日2次,疗程均为3个月,并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精液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3.33%,有效率23.33%,无效率6.67%.总有效率93.33%;临床治愈率为16.67%;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30%,有效率33.33%,无效率36.33%,总有效率72.89%;临床治愈率为13.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精汤能提高少精子症精子密度.
作者:赵磊;马超;王岩斌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在中医妇科学教学的广泛应用,阐述其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深刻变革,探讨信息技术与中医妇科学教学整合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中医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在中医眼科学教学过程中,引入PBL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以期末考试成绩比较、问卷调查及意见反馈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运用PBL教学法授课,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有助于能力培养.结论:PBL教学法具有良好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朱晓林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是当前中医药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中医妇科的学科特点,就文化传承的意义阐述自已的思考.
作者:齐聪;王瑞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处理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形式,有助于加深医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2010年上半年我院中医示范教学病区在教学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对我院内科系统9名教学干事进行教学查房培训考核,意在规范教学查房流程,树立教学查房理念,增强教学查房能力,提高教学查房质量.现就培训考核成绩分析如下.
作者:李毅平;刘晨萍;李勇;虞胜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温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组(40例),采用西药奥美拉唑胶囊口服法,治疗组46例,采用温针疗法.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作对比分析.结果:胃镜下疗效、症状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红;常青;宿生国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平衡针对痛经患者即时止痛的疗效.方法:取痛经穴运用平衡针治疗30例痛经患者.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8例(93.4%),显效1例(3.3%),无效1例(3.3%),总有效率96.7%.结论:平衡针对痛经的即时止痛效果好.
作者:安少华;岳明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更年期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血压波动性大,受情绪、睡眠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强.这类患者既要承受更年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同时又倍受因为血压波动性大引致头胀、头痛、眩晕、耳鸣、失眠等病痛的折磨,甚至会出现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严重影响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作者:马丽;何佳;林雪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对电针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进行系统观察.方法:将loo例病例随机分成2组:电针组(观察组)和药物组(对照组),每组选50例病例,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研究.电针组以中骼、次髎为主穴,配合双侧肾俞穴、双侧会阳穴,足三里、三阴交,采用电针中等强度刺激.药物组:口服管通(盐酸米多君)2.5mg,3次,日,10天为1个疗程.分别予以3个疗程的治疗,统计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电针组近期治愈率为20%,有效率为54%,药物组近期治愈率为10%,有效率为2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对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何朝霞;李昕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健康是人们享有的基本权利,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和成熟,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需求在不断的提高,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健康教育作为现代护士必须具备的能力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健康教育在消化内镜检查护理中愈发重要.患者迫切需要哪些方面的健康知识,如何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如何把握时机,采用何种教育方式才能达到预期目标、收到理想效果等,都是我们消化内镜护理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马燕;马涛 刊期: 2011年第01期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年可反复发作的鼻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尤其在新疆,其特殊的气候条件,是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门诊近年来治疗13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68例为针灸治疗患者,68例为耳穴治疗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玛依努尔·木拉提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千金黄连丸及其拆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阐明千金黄连丸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52只SD大鼠高脂喂养3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千金黄连丸组、生地组、黄连组、正常对照组.经28天干预后,观察大鼠治疗前后体重、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ro)、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结果:千金黄连丸能降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体重、FBG,提高FBI,改善大鼠胰岛素抵抗;拆方中,黄连更见长于降低FBG,提高ISI.结论:千金黄连丸能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糖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冶岱蔚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维动画在中医耳鼻喉科多媒体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和前景.方法:制作三维动画后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一个班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教学,另一个班用传统方式教学.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反映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考核优良率76.67%,对照组考核优良率58.18%,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李彦华;汪常伟;安杨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里中药注射剂产生ADR的统计,分析其产生原因.方法:通过对我院2007~2009年3年内201起药物ADR的监测,统计其中中药注射剂的DR有68起,占总数的33.83%,是绝大多数,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经查阅多方文献及结合临床应用,对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查明68起中药注射剂ADR的主要因素.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ADR,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再评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昕;江磊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超评价盆炎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口服盆炎宁每次1.5g(0.5g/片),每日3次,治疗1个疗程(1月),在治疗前后使用超声对盆腔的超声声像图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超声诊断63例有显著疗效,15例有疗效,2例无效,与临床治疗标准对照,诊断符合率97%.结论:盆炎宁治疗慢性盆腔炎有确切的疗效,超声可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评定提供一个客观指标.
作者:喻胜;翟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方式的改变以及对疾病的认识加强,痛风的患病率逐渐增加.西药对痛风的治疗虽然迅速,有效,但停药后症状反复,若长期使用,又会造成严重的毒副作用.中医药对痛风急性发作期治疗作用虽不及非甾体药迅速,但通过连续治疗,尤其是发作间歇期治疗的较好.我科王海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王海云主任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巴哈尔古丽;古洁乃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粗质银针结合硬膜外腔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先采用粗银针,后进行硬膜外腔阻滞,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临床体征变化.结果:粗质银针结合硬膜外腔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痊愈、显效、好转、无效依次为51.3(40/78例)、33.3%(26/78例)、12.8%(10/78例)、2.6%(2/78例),总有效率97.4%(76/78).结论:粗质银针结合硬膜外腔阻滞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
作者:马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痛汤及中药贴敷治疗对突出椎间盘组织中IL-1β含量的影响,探寻中医药抗炎止痛机理.方法:将9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活血祛痛汤组,D组:中药贴敷组,E组:活血祛痛汤+中药贴敷组,每组18只,其中B、C、D、E组采用侧方腹膜外入路纤维环切开法手术造模,术后一周开始治疗,分别于治疗满2、4、6周后每组各处死6只,用ELIsA法检测各组动物椎闻盘组织中IL-1β含量,并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与A组相比,B组椎间盘组织中IL-1β含量在2、4、6周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B组相比,C、D、E三组椎间盘组织中IL一1B含量在2、4、6周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尤其在4、6周下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C、D组相比,E组IL-1β含量下降,4、6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血祛痛汤及中药贴敷治疗均能降低突出椎间盘组织中IL-1β含量、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治疗4~6周效果明显,两种治疗方法综合运用效果更佳.
作者:陈和军;黄异飞;董振宇 刊期: 201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