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颖;孙玉勤
目的:观察新疆准噶尔乌头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醋酸泼尼松片6mg/kg)、新疆准噶尔乌头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30.65,15.32,7.66m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大鼠AA模型;各组于造模当天灌胃给药,连续23d;观察该药对AA大鼠踝关节足肿胀程度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和皮质醇(CORT)含量.结果:1)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足肿胀高于对照组(P<0.01),各治疗组踝关节足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均有显著降低(P<0.01或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CORT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表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阻性组、新疆准噶尔乌头高、中、低剂量组可降低白细胞介素1β、皮质醇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新疆准噶尔乌头可能是通过免疫调节机制,对佐剂性关节炎发挥治疗作用,高,中,低剂量的新疆准噶尔乌头可以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从而实现对AA大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玲;吴超;卢军;刘晶;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240例糖尿病患者均为奇台县人民医院2009年12月~2011年6月就诊并坚持治疗半年以上加随访共1年以上者,2011年12月后统计病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男65例,女55例;年龄25~78岁,平均66岁;病程6~25年.对照组120例,男60例,女60例;年龄25~78岁,平均66岁;病程6~23年.其中糖尿病病史20年以上者10例,10~20年之间80例,10年以下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汪艳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间食欲缺乏及减退,进食量明显减少甚至拒食,并可伴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多发病、常见病.长期厌食可导致营养不良,体重减轻、抗病能力下降,并对日后体格和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哈斯叶提·赛依普;胡沛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45例糖尿病足的病人做为治疗组,随机抽取既往传统方法治疗的40例病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实施中西医治疗.对照组传统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45例,治愈37例,对照组40例,治愈27例.Ridi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中药熏足治疗糖尿病足疗效佳.中药熏足是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清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1 神经血管性头痛赵某,男,53岁,农民,2007年12月5日初诊.患者头昏、头痛,以巅顶为甚,血压正常,病已半年之久,曾服川芎茶调、杞菊地黄治之无效.刻诊除前述症状外,伴眼花耳鸣,心悸失眠,神疲倦怠,面白肢冷,恶寒汗出,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此乃营血不足,寒滞肝经上逆于巅顶之症.
作者:潘秀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通过研究和探讨《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脾胃类疾病的治疗经验和学术思想,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王永飞;巴哈尔·哈德尔;王晓林;张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枫香脂十味散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应进行方法验证.方法:细菌计数法为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法为常规法控制菌检查为常规法.结果: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5株菌回收率均大于70%,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Ⅲ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有关规定.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枫香脂十味散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并加以验证.
作者:杜尔再;周丕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和中药敷脐法相结合治疗哮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口服川芎平喘合剂和外贴敷脐膏相结合治疗哮喘病7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控释茶碱治疗78例.结果:治疗组显效36例(46.2%)、好转39例(50%)、无效3例(4.8%),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显效21例(26.9%)、好转34例(43.6%)、无效23例(29.5%),总有效率70.5%.结论:内服中药和体外中药敷脐法结合治疗哮喘病疗效显著.
作者:张国;宋占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1名老年女性患者因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入院,给予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时出现视物不清、恶心、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低流量吸氧,0.9%氯化钠注射液10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C注射液2g静滴,15min后患者心慌缓解、无恶心欲吐;再过30min患者偶有心慌,视物转清晰.
作者:马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祖卡木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将136例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24例,对照组112例,分别给予祖卡木颗粒及复方一枝蒿颗粒临床治疗,疗程均为5天,对祖卡木颗粒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总有效率76.79%.结论:祖卡木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快速有效,服用方便,治疗期间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使用及积极推广.
作者:孟小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慢性阑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辨证施护.方法:将80例阑尾炎患者按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西药抗炎和对症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及辨证施护,比较其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52.5%、37.5%,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7.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辨证施护阑尾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李琳;高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寿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黄体酮注射液肌注,维生素E胶囊口服,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寿胎丸加味水煎日1剂分早晚温服.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阿依加曼·阿布拉;张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发热的中医临证施护.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小儿发热患者根据证型,从治疗、用药、饮食、情志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辨证施护.结果:配合辨证施护,使患儿症状得到了缓解,减少并发症,降低了住院天数.
作者:胡红岩;余玫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揭示凤尾草的止血作用机理.方法:用凤尾草5,10,20g生药·kg-1体重给小鼠连续灌胃14天,分别测定小鼠的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并进行血小板计数.结果:凤尾草各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P<0.01,P<0.001),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凤尾草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和升高血小板作用,提示凤尾草升高血小板作用是其止血机理之一,也是其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的药理基础.
作者:李燕;吴皓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优化复方卡力孜然凝胶剂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凝胶的外观、性状、铺展性、粘度为考察指标,筛选凝胶基质的种类;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以凝胶的外观、流变学(室温黏度、皮肤温度下黏度、屈服值及触变性)为指标,优化凝胶剂成型处方.结果:凝胶的佳成型工艺为:2%CP为凝胶基质材料,10%甘油为保湿剂,15%乙醇为助溶剂,2%氮酮为促渗剂.结论:以佳的基质配比为基础,可制备质量较好的复方卡力孜然凝胶剂.
作者:赵媛;薛桂蓬;孙景;张琦;何承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合并慢性周围神经病变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在积极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对照组52例采用苦碟-40mL/日,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600mg/日,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经过两周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组各神经的潜伏期缩短更明显,波幅增加更增高,传导速度更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与苦碟子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田惠;沙和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影像表现的认识及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治疗证实的脑静脉窦血栓的MRI影像资料.结果:13例均行MRI平扫检查;其中11例行MRV;9例行增强扫描;MRI表现为:平扫显示静脉窦内见异常信号,MRV表现为充盈缺损,静脉窦内高信号部分缺失或静脉窦粗细不均;Gd-DTPA显示为空三角征或静脉内充盈缺损影;13例相应静脉窦引流脑组织内可见水肿、出血或梗死.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多数病例能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郑田玲;楼俭茹;栾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调周澄源复旧法”治疗崩漏的疗效.方法:以中药左归丸加减作为调周前半期用药,左归丸加二仙汤作为调周后半期用药;对照组以戊酸雌二醇加黄体酮,连用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期后,治疗组血红蛋白上升速度快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调周澄源复旧法”治疗崩漏,月经恢复更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中药治疗能加速身体机能的恢复.
作者:姜笃信;陈启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消化道出血常见于消化道溃疡,本病病程长,迁延不愈,病情易反复,耗伤正气.中医辨证多见于脾胃虚弱[1],加之本地居民喜食辛辣刺激之品,耗气伤津,损伤胃络,血行脉外,易致便血.通常采用益气健脾、凉血止血的治疗方案.因口服中药在出血期易损伤胃络,不利于止血,故常规使用西医的补液,止血,输血,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禁食等方法.自2008年起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沈惠兰;李琳;马雄英;马晓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前后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溶出度.方法:用HPLC法测定红景天苷含量,对不同时间提取超微粉与普通粉的提取液进行含量分析.结果:红景天超微粉碎后红景天苷的溶出量和溶出速率显著提高;当r=0.999 1(n=5),实验结果表明红景天苷在0.2μg~1.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红景天苷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1.24%,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良好.结论:分析表明本方法准确可靠,超微粉碎有助于红景天苷的溶出.
作者:姚明达;张海英;王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