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红岩;余玫洁
近年来,笔者运用著名老中医岳美中治疗胸痹心痛的经验方人参、三七、琥珀散临证加减,并以二硝酸酯异山梨糖醇片作对照治疗胸痹心痛105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患者105例,男60例,其中稳定型20例,不稳定型40例;女45例,其中稳定型10例,不稳定型35例,年龄38~65岁,平均51.5岁.对照组95例,男55例,其中稳定型16例,不稳定型39例;女40例,其中稳定型8例,不稳定型32例,年龄36~68岁,平均52.4岁.
作者:张晓睿;仲华;王德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痛风乃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尚难以完全治愈,而中医对此病之记载由来已久,治疗确有其独到之处,本文就笔者应用五积散、疏凿饮子、桂枝芍药知母汤、甘露消毒丹等名方治疗该病之四则验案做一报道.
作者:辛小红;范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物理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疗效.方法:选取体位性低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均静脉点滴天麻素针剂,联合物理及体位治疗15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剂加减口服,观察起卧位血压、心率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治疗组立位收缩压、心率升高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物理治疗体位性低血压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肖华;郑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名医类案》由明·江父子编辑;《续名医类案》由清·魏之(玉璜)编,王孟英新增重编.这两部著作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其中就有消渴病的治验.消渴病是中医内科常见病、慢性病,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表现,现代医学中糖尿病即属此病的范畴.古代医家对消渴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分散记载在历代医著和临证医案中,其中尤以医案的记载较为具体详实.希望通过整理《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中所记载的消渴病案,以拓宽临证思路.
作者:王冬云;许馨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衔接的重要时期,实习阶段的教学质量是关系到能否培养一名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抓好实习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是保证医学生顺利完成任务的保障.为此,本文就影响临床实习的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桑爱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与关节及周围筋肉损伤和疾病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临床课程.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骨伤教研室在2011年成功申报了《中医骨伤科学》校级精品课程,并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进行思考与实践,对如何提高中医骨伤科教学进行了探讨,从教学理念转变、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优化、动手能力训练、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教研室文件的规范管理和教师积极性提高等方面进行创新,进一步提高了中医骨伤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孙国梁;吕发明;姜德;程国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驱白白热斯酊中当归和白芥子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方法稳定,能排除其它成分的干扰,检出率高.结论:本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提高驱白白热斯酊的质量控制.
作者:范晓雯;马清河;徐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酸枣仁汤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药组成: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治疗虚烦失眠、神经衰弱、虚热内扰等证.笔者临床应用此方治疗各种病证,收效甚佳.举例如下.例1盗汗张某,女,38岁,夜间盗汗近3年余,近期加重.每入睡即盗汗,醒后汗止,时有头晕、耳鸣;曾服用玉屏风颗粒、黄芪生脉饮口服治疗,效果不佳;近日盗汗加重,被褥尽湿,头晕、耳鸣、心悸、乏力、纳差,舌质红,脉细弱.辨证属心肝阴不足,虚热内扰,卫气不固.治以滋阴敛汗、宁心安神.方拟酸枣仁汤加减:酸枣仁30g,五味子、知母各10g,甘草6g,黄芪45g,党参30g,麦冬、生地各15g,白芍、茯苓、炙鳖甲(先煎)各12g,煅龙牡(先煎)各20g.水煎服,日1剂.5剂症状减轻,再进5剂痊愈.
作者:梁红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白术治疗先兆流产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总结临床用药经验和研究分析白术治疗先兆流产的相关文献的方法.结果:白术治疗先兆流产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①白术通过其所含有的挥发油和多糖类化合物,通过胆碱能受体介导、调节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以达到增强患者的抵抗力;②白术中的有效成分对兴奋的子宫平滑肌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减缓子宫对胚胎的刺激;③白术中的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和抗凝血作用而达到抗菌止血安胎的效果.结论:自术通过上述作用机理发挥其治疗先兆流产的作用.
作者:马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干眼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眼表疾病,是指由于泪液质和量的异常或泪液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不适感觉包括眼干涩、眼红、眼痒、异物感等.近年来,随着干眼发病率的增加,干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就干眼的临床症状、病因、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周颖;孙玉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1名老年女性患者因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入院,给予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时出现视物不清、恶心、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低流量吸氧,0.9%氯化钠注射液10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C注射液2g静滴,15min后患者心慌缓解、无恶心欲吐;再过30min患者偶有心慌,视物转清晰.
作者:马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进修培训作为一种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培训方式,在新疆地区显得尤为重要.本科在少数民族进修医师带教过程中,与进修医师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加强自我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启发式教学,探讨式沟通方式,总结出了一些临床带教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效果.
作者:马超;王岩斌;刘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对复方一枝蒿颗粒原有制粒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提高产品收率,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方法:以颗粒粒度、水分、浸出物、收率为评价标准,对复方一枝蒿颗粒制粒生产工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复方一枝蒿颗粒采用喷雾制粒法,颗粒成型佳.结论:复方一枝蒿颗粒制粒生产工艺改进后,制粒收率提高20%,生产效率提高40%,产品质量均一稳定.
作者:牟秀梅;张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新疆准噶尔乌头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醋酸泼尼松片6mg/kg)、新疆准噶尔乌头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30.65,15.32,7.66m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大鼠AA模型;各组于造模当天灌胃给药,连续23d;观察该药对AA大鼠踝关节足肿胀程度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和皮质醇(CORT)含量.结果:1)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足肿胀高于对照组(P<0.01),各治疗组踝关节足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均有显著降低(P<0.01或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CORT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表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阻性组、新疆准噶尔乌头高、中、低剂量组可降低白细胞介素1β、皮质醇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新疆准噶尔乌头可能是通过免疫调节机制,对佐剂性关节炎发挥治疗作用,高,中,低剂量的新疆准噶尔乌头可以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从而实现对AA大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玲;吴超;卢军;刘晶;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规范、有效治疗,或病者体质特异,病情迁延或失治误治所致.临床主要表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带下增多、痛经、腰骶痛.本科自2010年3月~2011年11月,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西医抗感染对症治疗盆腔炎21例,收到一定效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乌鲁玛;李淑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昆仑雪菊中总黄酮含量.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不同产地昆仑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昆仑雪菊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6.3%、16.0%、11.8%、20.9%、11.1%.结论:本研究可为评判不同产地昆仑雪菊的优劣提供依据.
作者:景玉霞;兰卫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300m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股肾炎康复片2.4g(5片)3次/d,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2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37%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与厄贝沙坦中西医联合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改善症状、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方面优于单用厄贝沙坦,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周江;姜光萍;李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发病率约占儿科门诊的60%以上[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称之为感冒.目前,现代医学主要以控制感染及对症治疗为主,虽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同时存在若干不易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莉萍;王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枫香脂十味散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应进行方法验证.方法:细菌计数法为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法为常规法控制菌检查为常规法.结果: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5株菌回收率均大于70%,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Ⅲ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有关规定.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枫香脂十味散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并加以验证.
作者:杜尔再;周丕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1年上报的中药的ADR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更多,50岁以上老年人占54.5%,是不良反应发生比较集中的一类人群.结论:中药成分复杂,使用时应按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合理使用,以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邱永辉;杨明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