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之消渴病医案

王冬云;许馨予

关键词:续名医类案, 消渴病, 诊断和治疗, 内科常见病, 医案, 现代医学, 临证思路, 历代名医, 古代医家, 糖尿病, 慢性病, 著作, 中医, 整理, 增重, 临床, 父子, 范畴, 多尿, 病案
摘要:《名医类案》由明·江父子编辑;《续名医类案》由清·魏之(玉璜)编,王孟英新增重编.这两部著作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其中就有消渴病的治验.消渴病是中医内科常见病、慢性病,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表现,现代医学中糖尿病即属此病的范畴.古代医家对消渴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分散记载在历代医著和临证医案中,其中尤以医案的记载较为具体详实.希望通过整理《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中所记载的消渴病案,以拓宽临证思路.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饮食管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早餐后2h血糖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责任护士负责统一订餐这一饮食管理模式,对其早餐后2h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模式的改变前后的空腹血糖及早餐后2h血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餐后2h血糖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护士统一订餐这一饮食管理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明显作用,可以降低早餐后2h血糖水平.

    作者:靳喜琴;秦泽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从中医辨证施治谈中药不良反应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1年上报的中药的ADR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更多,50岁以上老年人占54.5%,是不良反应发生比较集中的一类人群.结论:中药成分复杂,使用时应按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合理使用,以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邱永辉;杨明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杏林勤苦一生,医道为作百言——缅忆刘欢祖教授

    光阴荏苒,不觉间刘欢祖教授已然辞世十四年,回想音容仍伤怀不禁,爰作此文,一思其情以释感念,二宣其艺以不使玉掩.刘欢祖教授1937年出生于山西文水县,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首届六年制本科班.后分配至新疆喀什第一人民医院,1981年调入新疆中医学院从事教学和临床工作,为国家名老中医,国务院特贴专家.1998年12月病逝.

    作者:孙红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补中益气汤联合物理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物理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疗效.方法:选取体位性低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均静脉点滴天麻素针剂,联合物理及体位治疗15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剂加减口服,观察起卧位血压、心率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治疗组立位收缩压、心率升高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物理治疗体位性低血压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肖华;郑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肾炎康复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观察

    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300m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股肾炎康复片2.4g(5片)3次/d,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2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37%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与厄贝沙坦中西医联合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改善症状、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方面优于单用厄贝沙坦,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周江;姜光萍;李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徐占英教授学术经验——针刺深度论

    通过对徐占英教授学术经验-针刺深度的介绍,使同道重新认识一些穴位的特殊针刺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骆芳;鲍毅梅;米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蒙药枫香脂十味散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目的:建立枫香脂十味散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应进行方法验证.方法:细菌计数法为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法为常规法控制菌检查为常规法.结果: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5株菌回收率均大于70%,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Ⅲ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有关规定.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枫香脂十味散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并加以验证.

    作者:杜尔再;周丕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干眼症的治疗与护理新进展研究

    干眼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眼表疾病,是指由于泪液质和量的异常或泪液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不适感觉包括眼干涩、眼红、眼痒、异物感等.近年来,随着干眼发病率的增加,干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就干眼的临床症状、病因、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周颖;孙玉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梅花针叩刺及拔罐配合西药治疗毒蜘蛛咬伤5例

    毒蜘蛛咬伤患者,采用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火罐并配合西药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适应范围广,实用性强,治疗效果好.

    作者:胡建强;姚满园;罗维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寿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160例疗效观察

    目的:寿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黄体酮注射液肌注,维生素E胶囊口服,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寿胎丸加味水煎日1剂分早晚温服.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阿依加曼·阿布拉;张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析白术治疗先兆流产的作用机理

    目的:探讨白术治疗先兆流产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总结临床用药经验和研究分析白术治疗先兆流产的相关文献的方法.结果:白术治疗先兆流产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①白术通过其所含有的挥发油和多糖类化合物,通过胆碱能受体介导、调节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以达到增强患者的抵抗力;②白术中的有效成分对兴奋的子宫平滑肌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减缓子宫对胚胎的刺激;③白术中的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和抗凝血作用而达到抗菌止血安胎的效果.结论:自术通过上述作用机理发挥其治疗先兆流产的作用.

    作者:马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药内服结合敷脐法治疗哮喘病7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和中药敷脐法相结合治疗哮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口服川芎平喘合剂和外贴敷脐膏相结合治疗哮喘病7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控释茶碱治疗78例.结果:治疗组显效36例(46.2%)、好转39例(50%)、无效3例(4.8%),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显效21例(26.9%)、好转34例(43.6%)、无效23例(29.5%),总有效率70.5%.结论:内服中药和体外中药敷脐法结合治疗哮喘病疗效显著.

    作者:张国;宋占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痛风验案四则

    痛风乃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尚难以完全治愈,而中医对此病之记载由来已久,治疗确有其独到之处,本文就笔者应用五积散、疏凿饮子、桂枝芍药知母汤、甘露消毒丹等名方治疗该病之四则验案做一报道.

    作者:辛小红;范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T扫描造影剂外渗的治疗及护理

    在螺旋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总量,注射速度,扫描延迟时间均可通过高压注射器控制,由于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3~5mL/s)压力大,造影剂浓度及粘度都非常高,易引起注射部位的血管破裂,发生造影剂渗漏,造成注射部位的局部肿胀疼痛,大部分造影剂外漏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但也有个别严重外渗性组织坏死及神经血管的损伤.

    作者:都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儿发热的中医辨证施护

    目的:探讨小儿发热的中医临证施护.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小儿发热患者根据证型,从治疗、用药、饮食、情志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辨证施护.结果:配合辨证施护,使患儿症状得到了缓解,减少并发症,降低了住院天数.

    作者:胡红岩;余玫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钻孔引流术配合中药治疗硬膜外血肿23例疗效观察

    硬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继发性病变,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20%.对于急性大量的血肿应急诊开颅手术,但对于部分病例采用创伤较小的钻孔引流的方法并配合中医药治疗也能获得好的疗效.本科自2004~2010年采取钻颅引流术治疗配合中药治疗硬膜外血肿2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哈米提·库尔班;依马木·依达依吐拉;买买江·阿不力孜;林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当归四逆汤临床新用

    1 神经血管性头痛赵某,男,53岁,农民,2007年12月5日初诊.患者头昏、头痛,以巅顶为甚,血压正常,病已半年之久,曾服川芎茶调、杞菊地黄治之无效.刻诊除前述症状外,伴眼花耳鸣,心悸失眠,神疲倦怠,面白肢冷,恶寒汗出,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此乃营血不足,寒滞肝经上逆于巅顶之症.

    作者:潘秀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辨证录》阳痿证治述要

    《辨证录》为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为中医综合门类的重要著述.其中对于阳痿的辨治,论理简要中肯,用药灵活切病,多经验之谈.今列其证治大要,以期有裨益于此治者.陈氏以为,肾者主蛰,为先天为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聚真阴而寓真阳.五脏充盛,乃可施泄.凡斫伤太早,极意房帏,天癸戕伐,肾元虚惫,责茎疲精匮,诸症蜂起.男女房帏,乃人伦之本,王化之基,不可不治.然病情各异,辨证不同,治亦有别.

    作者:安刚;孙红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本院2010年1~12月间收治的537例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结果:有效地保护了患儿的血管,减少了反复穿刺造成的污染机会,也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不满,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结论: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改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满意率.

    作者:潘燕;赵春贤;金梅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从《临证指南医案》的学术思想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通过研究和探讨《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脾胃类疾病的治疗经验和学术思想,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王永飞;巴哈尔·哈德尔;王晓林;张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