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张颖;胡志林;郭军;杨杨;张建荣
目的:探讨分析42例气管异物患者误诊的原因.方法:搜集我院42例术前误诊为支气管炎,哮喘,肺炎,急性喉炎,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等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钳取异物,均确诊为气管异物.结论:气管异物足常见的临床急症,只有通过临床病史、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并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才能避免误诊漏诊以至延误治疗.
作者:梁秀艳;李辉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剧烈腹痛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32例剧烈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都能确诊,他们存在的共同特点是严重的症状与轻微的体征不相称.结论:剧烈腹痛的病因很复杂,但只要我们熟悉各种可引起剧烈腹痛的疾病,同时做到耐心询问,细心体查,配合适当辅助检查就能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立春;韩军;赵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预后的影响.方法:整理并分析了资料完整的139例CHF患者,观察低钠血症程度与CHF程度的相关性,及对CHF患者病死率的影响.结果:139例患者中低钠组38例,死亡17例,病死率44.7%;血钠正常组101例,死亡15例,病死率14.9%.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血钠程度与病死率有关(P<0.05),低钠血症严重程度与CHF严重程度亦有关(P<0.05).结论:CHF预后与是否合并低钠血症及其程度有关,低钠血症是CHF死亡的重要预测指标.
作者:王瑞强;邵文革;王旭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阴道分娩者减少软产道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经阴道正常分娩的初产妇600例,行会阴侧切产钳术者50例,在胎头拨露后均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结果:正常分娩者,会阴及软产道有损伤者占48%;会阴完整或仅有阴道壁靠近阴道口处擦伤不需缝合者占40%.余下的12%因有可能造成不可避免的裂伤而行会阴侧切术.行会阴侧切产钳术者(均为低位产钳)中切口延长加深者占20%.结论: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减少软产道损伤有效,尤其对产钳术者,对减轻侧切口进一步延深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静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的降压药物,笔者将本药的临床应用总结如下.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基础特性血管紧张素Ⅰ能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或其他蛋白酶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ngⅡ刺激在体内引起许多生理性反应以维持血压及肾脏功能.在高血压病、动脉疾病、心脏肥大、心力衰竭及糖尿病、肾病等的发病机制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部分阻断Ang Ⅱ的形成,对上述心脏血管疾病产生了显著的治疗效应.但小部分的患者因干咳不能耐受,从而促使研制出完全阻断Ang Ⅱ效应的AngⅡ受体拮抗剂,为心脏血管病的防治展现了一幅新的宽广前景.
作者:杨旭东;刘千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提出微波热凝术治疗变应性鼻炎手术方案.方法:阻断翼管神经,筛前神经,减少因交感、副交感兴奋引起的血管活性肠肽和合成肽分泌、释放增加,其因它均参与变态反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结果:3个月以内占100%显效,1 a以内占70%显效,20%好转,10%复发.结论:微波热凝术具有简便易行,显效迅速,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是可取的一种新方法,易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高艳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发病急、发展快、易误诊、表现复杂、病死率高的心血管疾病,现将我院2003-08/2008-08收治的主动脉夹层3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10例,年龄36-82(平均62.3)岁.合并高血压病33例,马凡综合征3例,病程数小时至数天.入院时误诊为其他疾病13例(36.1%),入院后经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作者:王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总结156例正颌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采用静吸复合全麻,估计有插管困难可能者,采用清醒插管;无困难者,快诱导插管.插管后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万可松,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术中监测血压、脉氧、心电图、呼吸末二氧化碳.术毕根据情况,估计无气道梗阻可能者,术后即刻拔管;可能发生气道梗阻者,保留气管导管.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正颌手术的呼吸道管理十分重要.
作者:刘小艾;单维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十二指肠憩室是十二指肠常见病,但巨大十二指肠憩室(直径超过10 cm)比较少见.我科近期收治1例巨大十二指肠憩室患者,术前诊断为腹膜后肿物,经剖腹探查明确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林;唐晓龙;包铁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现将超声误诊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并输尿管囊性扩张为卵巢肿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17岁.半个月前因发现下腹部肿物,于外院行超声检查提示:左侧卵巢肿瘤.半月后来我院要求手术,于2007-09-02入我院妇科.妇科腹部检查:下腹部正中可触及一鹅卵大小肿物,活动度差,无压痛.
作者:乔玉梅;王丽娟;车锦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总结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毒蕈中毒治疗体会,减少临床误诊率.方法:对12例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液净化及综合治疗.结果:4例5 d后出院,4例7 d后出院,2例13 d后出院,1例17 d出院,1例死亡.结论: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临床治疗难度大,及时、足量的血液净化加综合治疗,预后较好,加强宣教和普及毒蕈的科普知识降低毒蕈的误食率.
作者:姜涛;张颖;胡志林;郭军;杨杨;张建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强.同时,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也在增强,使得医院的医疗纠纷发生,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并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各级医院管理者,甚至干扰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因此,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已成为医院管理一项重要内容之一.医疗纠纷的起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医疗纠纷重在防范.
作者:裴艳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环丙沙星又名环丙氟哌酸,属第二代氟喹诺酮抗生素药,目前广泛应用的喹诺酮类药物中疗效较强的一种,其抗菌谱,对需氧菌、厌氧性球菌和杆菌、耐革兰阳性杆菌均有很强抗菌作用;对金葡萄球菌亦有良效.
作者:崔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心、肾功能不全内科治疗加血液透析是否优于单纯内科治疗.方法:慢性心、肾功能不全患者98例,其中内科治疗加血液透析62例,单纯内科治疗36例.结果:内科治疗加血液透析组出院时心脏射血分数(45±3.9)%,左心室内径(52.4±1.2)mm;血肌酐下降(543±53.4)μmol/L.与单纯内科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用血液透析治疗,能明显提高心脏射血分数,缩小左心室内径,降低血肌酐水平.
作者:于东汇;李中言;郭春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许多疾病和药物都可引发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多以西药为主,西药具有不良反应多、自身可导致心律失常等缺点.为了提高中药对心律失常的防治疗效,我国著名医学专家周玉萍等应用中医中药理论病以中两医结合为指导,经过10 a余的努力,研制出防止心律失常的中药新药-稳心颗粒.该药问世后,因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受到广大患者、临床医生的一致好评,成为各级医院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之一.
作者:杨永磊;刘锐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为抢救休克患者、胃肠外供给高营养、介入治疗、长期输液和应用抗癌药物开辟了一条安全简便的途径,患者乐于接受,减少每天穿刺的痛苦.锁骨下静脉是颈根部大的静脉,对其进行穿刺置管还可以监测CVP,进行血透、血液灌流,放置起搏器,我们采用经锁骨上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共50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杰;刘玉明;曲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多巴胺、呋塞米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顽固性心力衰竭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观察时间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用药后患者症状、体征和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0%.结论:多巴胺、呋塞米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顽固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病死率降低.
作者:张远卓;王英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对Lambert-Eaton综合征伴肺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44岁.因四肢乏力进行性加重9个月余,嗳气20 d余于2008-11-05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患者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以下肢为重),呈晨重暮轻,疲劳后加重休息可缓解,不伴感觉异常、走路不稳、头痛、头晕、大小便障碍等,呈进行性加重.
作者:王粲;张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在场者焦虑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50例在场者的焦虑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场者焦虑情况的发生在学历和职业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年龄、受伤情况、自理情况.房屋损坏情况以及领悟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汶川地震中在场者焦虑程度较高,焦虑的发生情况受其相关因素的影响不大,因此,对于在场者应该给予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
作者:盛莉;董虹;付春华;张俊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提醒妇产科同行在临床工作中对异位妊娠要保持高度警惕.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及笔者临床实践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通过询问病史、重视异位妊娠体征、对某些特有症状及特殊患者高度重视并恰当应用辅助检查避免误诊.结论:只有时刻警惕异位妊娠,使之得到恰当的处理,才能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作者:朱崇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