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生;马鑫文;木合塔尔·阿尤甫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导致靶器官损害,是危害人类的主要疾病.高血压病对于靶器官的损害主要在于心脏、大脑、肾脏、眼底和血管.随血压的升高及控制率的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及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均增加[1].其中,冠心病总死亡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排列第一位[2].另据国内外一项循证医学证据[3-7]表明,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舒张压每升高5 mmHg,脑卒中发病危险增加40%~50%,可见,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严重.
作者:王静;林雪;宋平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王利军副主任中医师对失眠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借助经方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诊疗思路与方法;作为当地知名中医,依据深厚的经方理论及临床实践,临床用药具有典型经方特色,所选方药简便廉验;具有可学习性、可重复性和可推广性.跟师学习间王老师对失眠的治疗经验加以整理、总结,为同道及经方爱好者提供借鉴.
作者:张涛;李杰;王利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黄芪增液五仁汤治疗气阴两虚型便秘的疗效.方法 本文报告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62例,其中治疗组31例服用黄芪增液五仁汤,对照组31例服用麻仁软胶囊,疗程4周.停药随访6周后,观察排便时间、大便质地、性状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有效率为70.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黄芪增液五仁汤治疗气阴两虚型便秘的疗效可靠.
作者:刘长生;马鑫文;木合塔尔·阿尤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较全面地论述近年来国内外昆仑雪菊的研究进展.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法,对昆仑雪菊在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及检测技术、药理作用等方面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昆仑雪菊是维吾尔民族特色药用植物,各种药理学研究表明其药用价值很高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结论 昆仑雪菊研究及运用仍有较广阔的开发空间.
作者:胡正梅;马清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紫草中左旋紫草索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C18柱(4.6×250 mm,5μm),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 min-1,柱温:25℃,检测波长:515 nm.结果 左旋紫草素浓度在5.3~106μg·mL-1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98%.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紫草中左旋紫草素的质量控制.
作者:澜兰·艾则孜;马依热·买买提;帕丽达·纳斯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21世纪全球进入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对衰老的研究热点已转向心血管衰老的研究,通过研究各项生化指标,基因等无创指标来检测心血管衰老,进而分析增龄性心血管衰老的变化规律,以期达到干预心血管衰老的目的.
作者:彭雪梅;赵艳;李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脂质斑块沉着、粥样硬化和(或)冠状动脉痉挛、狭窄,导致血流受阻,心肌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而产生的一组症候群.由于中医无冠状动脉的论述,古医籍中从未论及冠状动脉的病变,故中医并无冠心病的病名.纵观中医文献对冠心病的认识及命名,多根据简明的解剖部位、疼痛程度、疼痛性质冠以不同的名称,如“胸痹”、“心痹”、“胸痛”、“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
作者:戴海安;吴斌;耿萍;杨宇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末梢神经炎.方法 将天麻素注射液0.8g+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注射特定的穴位.结果与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充分发挥穴位、经络和药物的多重调节作用.
作者:顾云;单万红;李广;陶如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失语症是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脑组织的病变,造成患者对人类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损害,尤其是语音、词汇、语法、语言结构和语言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和表达障碍,以及作为语言基础的语言认知过程的减退和功能的损害.对于失语症的科学研究,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近五年来国内外的中医专家、神经科学家、神经病理学家、神经解剖学家、神经化学家及语言康复学家对失语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本文就失语症治疗方面加以综述,失语症治疗的研究进展包括:中医治疗方法、西医药物治疗方法、语言功能康复锻炼和计算机辅助治疗.重点综述了中风的中药、针灸治疗以及语言功能康复锻炼的方法和效果,提出中风失语症的康复治疗原则仍要以综合治疗为主.
作者:周益凡;姜迎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下垂患者74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在本院就诊的74例胃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74例患者中治愈30例,好转35例,无效9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7.8%.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胃下垂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疗效确切,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陈旭红;日洋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温清分治治疗小儿鼻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小儿鼻出血为研究对象,根据望诊及触诊鼻部所得分为两型进行辨证治疗,配合局部用药,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痊愈5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结论 温清分治辨证治疗小儿鼻出血,配合局部用药,患儿无痛苦,易接受,临床效果佳.
作者:苏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龙甘消炎膏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炎性混合痔引起的水肿及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于水肿及疼痛痔区以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用,另一组涂抹龙甘消炎膏,观察两组患者水肿及疼痛症状缓解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使用SPSS 17.0统计方法处理结果,检验数据时采用x2检验,若P值小于或等于0.05则认为所检验的数据结果有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100例本院患者,其中治疗组显效9例(18%),有效38例(76%),无效3例(6%).总有效率94%;对照组显效12例(24%),有效30例(60%),无效8例(16%),总有效率84%.结论 龙甘消炎膏对缓解炎性混合痔引起的水肿、疼痛的临床疗效优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作者:潘芳杰;马超;王军省;孙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加强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有效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张真;祝军;万哲;王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口服自拟宣肺化痰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6、TGF-β 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宣肺化痰汤并配合穴位贴敷;比较两组忠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测定、6 min步行距离、治疗后1年内年加重次数及m清TNF-α、IL 6、TGF-β 1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年加重次数降低,6 min步行距离增加,舡清TNF-α、IL-6、TCF-β 1水平著降低,其效果优干对照组.结论 宣肺化痰汤配合穴位贴敷可减轻COPD急性发作的炎性反应,延缓并对抗气道的纤维化及重塑过程.
作者:于伯清;孙景;向理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搜集整理了近现代中医药辨证施治治疗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研究近况,综合现代临床研究结果,认为中医药可明显改善胰岛素B细胞缺陷,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改善T2DM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或修复治疗会为广大T2DM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前景.
作者:马丹;邓德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体循环动脉血压的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高血压主要引起心、脑、肾和血管等靶器官损害,研究发现靶器官严重程度与血压变异性呈正相[1].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是特殊类型的高血压病,临床症状多样化,病因复杂,血压控制效果差,尤其是生活、工作压力,女性在更年期出现血压升高的比例逐渐升高,由此带来的身体、心理、生活等各方面的相关问题严重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工作和身体健康[2].血压变异性又称血压波动性,表示个体在一定时间段内血压波动的程度,以时域指标标准差及血压变异系数反映变异的幅度[3].中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及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对更年期高血压病辨证分型及血压变异性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就更年期高血压病辨证分型及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宋平瑞;林雪;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分析地州级药品检验检测现状提出制约发展的因素.方法 结合新疆区地州级药检所总体概况,年度总结和报告,以吐鲁番地区药检所、石河子市药检所为代表进行分析.结果 导致现状的影响因素有七个方面.结论 对应影响因素提出办法,提高和发挥药检的技术支撑作用.
作者:周蓉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42例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口服药物治疗(口服整肠生,0.25g;1次2粒,1日3次),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灌肠方组成:白头翁、地榆炭、黄连、陈皮、米壳、青黛各15 g,黄柏、秦皮各20g),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 中药保留灌肠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口服药物组.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患者,对改善临床症状较常规口服药物有显著效果,中医特色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董梅;陈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药化学(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e)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具体地说,是研究中药中具有生物活性或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即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鉴定或确定、生物合成途径和必要的化学结构的修饰或改造,以及有效成分的结构与中药药效之间的关系等等.由于同时涉及中药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分析学、中药鉴定、中药药理等多个学科,因此,是中药专业基础课中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在现行的全国统编教材及课程学时分配上,理论和实验比为1:1,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在一二年级时,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知识比较薄弱,而中药中化学成分的结构式众多、分类复杂,提取分离方法、原理、操作各不相同,使得学生感觉很难学好这门课.
作者:田树革;孙芸;马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枳壳水提液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黄酮成分之间的含量.方法 采用回流方法制备枳壳供试品溶液,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建立枳壳水提液黄酮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对在江西省不同时间采收的枳壳药材进行黄酮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与对照品比对,从15批枳壳水提液HPLC图谱中确定了3个黄酮特征峰,分别为柚皮苷、新橙皮苷、异柚皮苷,三种黄酮成分的含量趋势为柚皮苷>新橙皮苷>异柚皮苷.以新橙皮苷峰为参照峰,15批样品HPLC图谱中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0.805%,说明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但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变化较大,说明不同样品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较大.结论 本文首次对枳壳药材水提液中柚皮苷、新橙皮苷、异柚皮苷三种黄酮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可对枳壳药材质量评价及枳壳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贾丽华;魏鸿雁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