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清分治小儿鼻衄70例疗效观察

苏珊珊

关键词:温降汤, 仙露饮, 小儿鼻衄,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温清分治治疗小儿鼻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小儿鼻出血为研究对象,根据望诊及触诊鼻部所得分为两型进行辨证治疗,配合局部用药,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痊愈5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结论 温清分治辨证治疗小儿鼻出血,配合局部用药,患儿无痛苦,易接受,临床效果佳.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配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予针灸配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照组予针灸配合双氯芬酸钠外涂,同时治疗4周,采用视觉类比测试法(VAS)评分评定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及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配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效果良好.

    作者:张春龙;齐保健;杨蕊;李明霞;刘翠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甲状腺抗体的临床意义及中西医干预措施

    甲状腺抗体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对疾病的诊治、预后、转归的判断至关重要.但目前对甲状腺疾患及抗体的认知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临床.目前针对甲状腺抗体无特效治疗,但长期临床实践证实硒制剂、冬虫夏草制剂、中药汤剂辨证施治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卫群;李华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温清分治小儿鼻衄7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温清分治治疗小儿鼻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小儿鼻出血为研究对象,根据望诊及触诊鼻部所得分为两型进行辨证治疗,配合局部用药,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痊愈5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结论 温清分治辨证治疗小儿鼻出血,配合局部用药,患儿无痛苦,易接受,临床效果佳.

    作者:苏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以中医传统理论“治未病”的指导思想浅析糖尿病的防治

    从“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出发,分别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探讨在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脾瘅、消渴、消瘅三个阶段,如何积极有效的进行中医药防治.

    作者:王坤玲;李林;徐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昆仑雪菊的研究进展

    目的 较全面地论述近年来国内外昆仑雪菊的研究进展.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法,对昆仑雪菊在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及检测技术、药理作用等方面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昆仑雪菊是维吾尔民族特色药用植物,各种药理学研究表明其药用价值很高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结论 昆仑雪菊研究及运用仍有较广阔的开发空间.

    作者:胡正梅;马清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黄芪增液五仁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芪增液五仁汤治疗气阴两虚型便秘的疗效.方法 本文报告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62例,其中治疗组31例服用黄芪增液五仁汤,对照组31例服用麻仁软胶囊,疗程4周.停药随访6周后,观察排便时间、大便质地、性状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有效率为70.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黄芪增液五仁汤治疗气阴两虚型便秘的疗效可靠.

    作者:刘长生;马鑫文;木合塔尔·阿尤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痔疮术后应用中药坐浴研究进展

    痔疮是肛肠疾病的常见病种,手术是常用方法,但由于肛周特殊解剖位置和结构,使痔术后创面肿胀、疼痛、延期愈合,这些术后并发症为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目前中药坐浴治疗痔术后并发症已有大量临床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由于它直接作用于创面进行熏洗坐浴,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近年来在治疗肛肠疾病方面的应用非常普遍.其坐浴方药多以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活血通络等药物配伍,再联合坐浴温热之性,既符合现代医学治疗原则,也符合中医“通则不痛”、“气血水得热则行,得寒则凝”、“外治法可收汤液之利而无其害”等理论原则.

    作者:吴煊;张星平;安艳丽;常忠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门诊输液风险常见原因及改进方法和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整个护理过程中,在护理操作中配合抢救处置等环节,都要刻意防范.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主要服务窗口,其特点是:病人多、流动性大、病种多、输液药品繁杂,而在就医过程中挂号、就诊、检查、交费、取药等来回往返,使患者心情烦躁,容易引发纠纷.而门诊护理人员工作量相对较大,对输液患者的疏导管理往往不到位,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

    作者:李玉霞;王占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近五年中风失语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失语症是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脑组织的病变,造成患者对人类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损害,尤其是语音、词汇、语法、语言结构和语言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和表达障碍,以及作为语言基础的语言认知过程的减退和功能的损害.对于失语症的科学研究,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近五年来国内外的中医专家、神经科学家、神经病理学家、神经解剖学家、神经化学家及语言康复学家对失语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本文就失语症治疗方面加以综述,失语症治疗的研究进展包括:中医治疗方法、西医药物治疗方法、语言功能康复锻炼和计算机辅助治疗.重点综述了中风的中药、针灸治疗以及语言功能康复锻炼的方法和效果,提出中风失语症的康复治疗原则仍要以综合治疗为主.

    作者:周益凡;姜迎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疆维吾尔族耳聋与中医证型分布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耳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纯音听阈等方法,对306名耳聋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 肾虚血瘀型耳聋患者所占的比例高,达49.02%(150/306);脾胃虚弱型占18.30%(56/306);风热侵袭型所占比例少,占7.19%(22/306).结论 肾虚血瘀型是新疆维吾尔族耳聋常见的证型.

    作者:徐红霞;李彦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中医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中医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的观察,探讨高血压病(2级)早期肾损害不同中医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 2014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高血压科就诊的210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根据四诊合参,辨证分型为:肾阳虚衰、肾阴亏虚、脾虚气陷、脾肾阳虚四个证型,观察各证型组诊室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并做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1)在210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中,脾肾阳虚占51.42%,肾阳虚衰占34.76%,肾阴亏虚占8.57%,脾虚气陷占5.24%.2)脾肾阳虚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低于其他三种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阳虚衰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低于肾阴亏虚证患者,但高于肾阴亏虚、脾虚气陷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组证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脾肾阳虚、肾阳虚衰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肾阴亏虚、脾虚气陷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1)高血压病(2级)早期肾损害患者中以脾肾阳虚所占比例高.2)高血压病四种证型中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的影响大.3)脾肾阳虚证、肾阳虚衰证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其他证型明显升高,说明肾阳虚与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李鸿霞;马俊英;安乐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血压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体循环动脉血压的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高血压主要引起心、脑、肾和血管等靶器官损害,研究发现靶器官严重程度与血压变异性呈正相[1].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是特殊类型的高血压病,临床症状多样化,病因复杂,血压控制效果差,尤其是生活、工作压力,女性在更年期出现血压升高的比例逐渐升高,由此带来的身体、心理、生活等各方面的相关问题严重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工作和身体健康[2].血压变异性又称血压波动性,表示个体在一定时间段内血压波动的程度,以时域指标标准差及血压变异系数反映变异的幅度[3].中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及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对更年期高血压病辨证分型及血压变异性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就更年期高血压病辨证分型及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宋平瑞;林雪;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种教学方法在中药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中药化学(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e)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具体地说,是研究中药中具有生物活性或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即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鉴定或确定、生物合成途径和必要的化学结构的修饰或改造,以及有效成分的结构与中药药效之间的关系等等.由于同时涉及中药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分析学、中药鉴定、中药药理等多个学科,因此,是中药专业基础课中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在现行的全国统编教材及课程学时分配上,理论和实验比为1:1,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在一二年级时,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知识比较薄弱,而中药中化学成分的结构式众多、分类复杂,提取分离方法、原理、操作各不相同,使得学生感觉很难学好这门课.

    作者:田树革;孙芸;马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如何保证临床实习的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我们从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切入点,着力解决临床实习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高了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王东;刘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临床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顽固的、久治难愈的疾病,它的转归和预后因人而异,但与正确的防治方案紧密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单纯西医、中医治疗疗效佳.在明确了支气管哮喘的西医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转归,中医病因病机、临床分型后,为中西医临床护理提供了比较客观地依据.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临床护理是尤为重要的.现将本人有关支气管哮喘中西医临床护理心得体会与各位医护工作者共同交流学习.

    作者:宋幸娟;黄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RP-HPLC法测定紫草中左旋紫草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紫草中左旋紫草索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C18柱(4.6×250 mm,5μm),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 min-1,柱温:25℃,检测波长:515 nm.结果 左旋紫草素浓度在5.3~106μg·mL-1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98%.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紫草中左旋紫草素的质量控制.

    作者:澜兰·艾则孜;马依热·买买提;帕丽达·纳斯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用奥美拉唑胶囊、西沙比利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口服,均以8周为1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2.85%,对照组有效率71.4%;1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25%,对照组复发率52.6%.结论 西药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口服,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冒士军;章振江;李全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加味牵正散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加味牵正散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静滴利巴韦林、口服泼尼松片、注射VitB1,VitB1圾针刺、理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加味牵正散口服,4周为1疗程.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加味牵正散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张冀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42例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口服药物治疗(口服整肠生,0.25g;1次2粒,1日3次),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灌肠方组成:白头翁、地榆炭、黄连、陈皮、米壳、青黛各15 g,黄柏、秦皮各20g),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 中药保留灌肠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口服药物组.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患者,对改善临床症状较常规口服药物有显著效果,中医特色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董梅;陈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60例中医特色护理探讨

    目的 总结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进行分析,介绍中药塌渍、中药熏蒸、等护理过程的基本方法与要点.结果 好转39例(65%),减轻18例(30%),未愈3例(5%).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中医特色护理明显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热娜·百克力;孙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