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宣肺化痰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于伯清;孙景;向理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疾病, 急性发作, 宣肺化痰汤, 穴位贴敷
摘要:目的 观察口服自拟宣肺化痰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6、TGF-β 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宣肺化痰汤并配合穴位贴敷;比较两组忠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测定、6 min步行距离、治疗后1年内年加重次数及m清TNF-α、IL 6、TGF-β 1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年加重次数降低,6 min步行距离增加,舡清TNF-α、IL-6、TCF-β 1水平著降低,其效果优干对照组.结论 宣肺化痰汤配合穴位贴敷可减轻COPD急性发作的炎性反应,延缓并对抗气道的纤维化及重塑过程.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下垂患者74例

    目的 观察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下垂患者74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在本院就诊的74例胃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74例患者中治愈30例,好转35例,无效9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7.8%.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胃下垂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疗效确切,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陈旭红;日洋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血压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体循环动脉血压的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高血压主要引起心、脑、肾和血管等靶器官损害,研究发现靶器官严重程度与血压变异性呈正相[1].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是特殊类型的高血压病,临床症状多样化,病因复杂,血压控制效果差,尤其是生活、工作压力,女性在更年期出现血压升高的比例逐渐升高,由此带来的身体、心理、生活等各方面的相关问题严重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工作和身体健康[2].血压变异性又称血压波动性,表示个体在一定时间段内血压波动的程度,以时域指标标准差及血压变异系数反映变异的幅度[3].中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及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对更年期高血压病辨证分型及血压变异性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就更年期高血压病辨证分型及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宋平瑞;林雪;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议我区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通过分析地州级药品检验检测现状提出制约发展的因素.方法 结合新疆区地州级药检所总体概况,年度总结和报告,以吐鲁番地区药检所、石河子市药检所为代表进行分析.结果 导致现状的影响因素有七个方面.结论 对应影响因素提出办法,提高和发挥药检的技术支撑作用.

    作者:周蓉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中医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中医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的观察,探讨高血压病(2级)早期肾损害不同中医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 2014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高血压科就诊的210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根据四诊合参,辨证分型为:肾阳虚衰、肾阴亏虚、脾虚气陷、脾肾阳虚四个证型,观察各证型组诊室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并做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1)在210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中,脾肾阳虚占51.42%,肾阳虚衰占34.76%,肾阴亏虚占8.57%,脾虚气陷占5.24%.2)脾肾阳虚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低于其他三种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阳虚衰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低于肾阴亏虚证患者,但高于肾阴亏虚、脾虚气陷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组证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脾肾阳虚、肾阳虚衰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肾阴亏虚、脾虚气陷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1)高血压病(2级)早期肾损害患者中以脾肾阳虚所占比例高.2)高血压病四种证型中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的影响大.3)脾肾阳虚证、肾阳虚衰证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其他证型明显升高,说明肾阳虚与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李鸿霞;马俊英;安乐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消积镇痛膏穴位贴敷对晚期肺癌疼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消积镇痛膏穴位贴敷对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治疗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 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同时配合双侧肺俞穴外用消积镇痛膏,对照组口服曲马多缓释片.观察两组病人镇痛前后镇痛评分、不良反应及镇痛有效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镇痛前后镇痛评分区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病人止痛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消积镇痛膏穴位贴敷对晚期肺癌疼痛的疗效确切.

    作者:崔峰;张黎;李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

    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加强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有效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张真;祝军;万哲;王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病机本末与辨证论治

    为正确认识病证实质,理清辨病与辨证之固有关系,提高辨证论治效应,特作病机本末分析.提出病机有本末之别,而证候遂有本从之异,于是诊病由之而辨有无、分间甚、别繁简,识证以之而定结构、计类型、验奇恒;于是治疗因之而订定治法模式,谋划不同论治策略,便有治本治末、治本为主、惟本是治、舍本治末等施治方案.病机本末之关乎辨证论治者如此.惟其病有本证,故辨病无非辨证,所云辨病宜重于辨证者,实则辨本证重于辨从证耳.医者认识疾病病机之本末及夫本证从证之情,要在素间磨炼,历年积淀,亟需总结自身经验,且须效法古贤,旁及众家,方可系统认识病证根本,使辨证论治臻于完善.

    作者:周铭心;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加味牵正散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加味牵正散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静滴利巴韦林、口服泼尼松片、注射VitB1,VitB1圾针刺、理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加味牵正散口服,4周为1疗程.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加味牵正散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张冀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近五年中风失语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失语症是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脑组织的病变,造成患者对人类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损害,尤其是语音、词汇、语法、语言结构和语言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和表达障碍,以及作为语言基础的语言认知过程的减退和功能的损害.对于失语症的科学研究,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近五年来国内外的中医专家、神经科学家、神经病理学家、神经解剖学家、神经化学家及语言康复学家对失语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本文就失语症治疗方面加以综述,失语症治疗的研究进展包括:中医治疗方法、西医药物治疗方法、语言功能康复锻炼和计算机辅助治疗.重点综述了中风的中药、针灸治疗以及语言功能康复锻炼的方法和效果,提出中风失语症的康复治疗原则仍要以综合治疗为主.

    作者:周益凡;姜迎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四逆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肠道粘膜无组织学改变,临床上以腹痛、腹泻及(或)便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为基本特征,其中腹泻型发病率较高.现代医学除对症处理外尚无特效疗法.自2010年以来,本人以经典配方四逆散合痛泻要方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24例.报道如下.

    作者:姜笃信;李珍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荟萃分析

    目的 评价国内中医药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检索网上电子数据库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资料,筛选合格的临床研究,应用Jadad评分方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文献7篇,纳入试验的方法质量学评估均为低质量试验.纳入研究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析均显示中医药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相对西药对照组有效.倒漏斗图形显示不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畸.结论 中医药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疗效的临床疗效有待严格设计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唐爱琴;缪春润;刘慧霞;冯欣;缪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温清分治小儿鼻衄7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温清分治治疗小儿鼻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小儿鼻出血为研究对象,根据望诊及触诊鼻部所得分为两型进行辨证治疗,配合局部用药,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痊愈5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结论 温清分治辨证治疗小儿鼻出血,配合局部用药,患儿无痛苦,易接受,临床效果佳.

    作者:苏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桂枝加芍药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桂枝加芍药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法 用桂枝加芍药汤加减治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2例,并与依帕司他组对照观察患者神经病症状、体征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方法均能改善患者周围神经病的症状、体征以及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但桂枝加芍药汤加减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桂枝加芍药汤加减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肢体麻木、刺痛、乏力等临床症状,改善其神经传导,疗效确切.

    作者:郑霞;张强;王云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疆维吾尔族耳聋与中医证型分布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耳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纯音听阈等方法,对306名耳聋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 肾虚血瘀型耳聋患者所占的比例高,达49.02%(150/306);脾胃虚弱型占18.30%(56/306);风热侵袭型所占比例少,占7.19%(22/306).结论 肾虚血瘀型是新疆维吾尔族耳聋常见的证型.

    作者:徐红霞;李彦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王利军中医师治疗失眠经验介绍

    王利军副主任中医师对失眠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借助经方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诊疗思路与方法;作为当地知名中医,依据深厚的经方理论及临床实践,临床用药具有典型经方特色,所选方药简便廉验;具有可学习性、可重复性和可推广性.跟师学习间王老师对失眠的治疗经验加以整理、总结,为同道及经方爱好者提供借鉴.

    作者:张涛;李杰;王利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沈宝藩教授治疗冠心病心衰方药经验总结

    目的 通过对治疗心衰处方数据的统计学分析,探索沈宝藩教授治疗心衰常用中药规律,进一步总结其治疗心衰方药的特点.方法 将收集的600个中医处方进行整理.结果 600个 中医处方包括心衰心血瘀阻证型293例治疗,包括心衰属痰浊闭阻证型处方307例处方.结论 总结沈宝藩教授治疗心衰疾病特点.

    作者:郭冬梅;何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用奥美拉唑胶囊、西沙比利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口服,均以8周为1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2.85%,对照组有效率71.4%;1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25%,对照组复发率52.6%.结论 西药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口服,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冒士军;章振江;李全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冠心病的中医病名琐谈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脂质斑块沉着、粥样硬化和(或)冠状动脉痉挛、狭窄,导致血流受阻,心肌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而产生的一组症候群.由于中医无冠状动脉的论述,古医籍中从未论及冠状动脉的病变,故中医并无冠心病的病名.纵观中医文献对冠心病的认识及命名,多根据简明的解剖部位、疼痛程度、疼痛性质冠以不同的名称,如“胸痹”、“心痹”、“胸痛”、“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

    作者:戴海安;吴斌;耿萍;杨宇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导致靶器官损害,是危害人类的主要疾病.高血压病对于靶器官的损害主要在于心脏、大脑、肾脏、眼底和血管.随血压的升高及控制率的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及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均增加[1].其中,冠心病总死亡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排列第一位[2].另据国内外一项循证医学证据[3-7]表明,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舒张压每升高5 mmHg,脑卒中发病危险增加40%~50%,可见,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严重.

    作者:王静;林雪;宋平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患者失眠的护理体会

    全部病例来源于我院急诊科普通病房,2013~2014年收治冠心病人共30例,严格按照耳穴压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经治疗30例患者均治疗效果良好,睡眠质量明显提高,随访无复发,有效率达100%.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