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积镇痛膏穴位贴敷对晚期肺癌疼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崔峰;张黎;李婷

关键词:中药贴剂, 消积镇痛膏, 穴位贴敷, 晚期肺癌, 止痛
摘要:目的 观察消积镇痛膏穴位贴敷对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治疗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 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同时配合双侧肺俞穴外用消积镇痛膏,对照组口服曲马多缓释片.观察两组病人镇痛前后镇痛评分、不良反应及镇痛有效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镇痛前后镇痛评分区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病人止痛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消积镇痛膏穴位贴敷对晚期肺癌疼痛的疗效确切.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患者失眠的护理体会

    全部病例来源于我院急诊科普通病房,2013~2014年收治冠心病人共30例,严格按照耳穴压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经治疗30例患者均治疗效果良好,睡眠质量明显提高,随访无复发,有效率达100%.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导致靶器官损害,是危害人类的主要疾病.高血压病对于靶器官的损害主要在于心脏、大脑、肾脏、眼底和血管.随血压的升高及控制率的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及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均增加[1].其中,冠心病总死亡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排列第一位[2].另据国内外一项循证医学证据[3-7]表明,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舒张压每升高5 mmHg,脑卒中发病危险增加40%~50%,可见,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严重.

    作者:王静;林雪;宋平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制天南星中草酸钙针晶的含量测定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1喊制天南星中草酸钙针晶的含量.方法 首先采用薄层色谱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鉴定10批制天南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10的制天南星中芹菜素的含量,再采用HPLC法测定制天南星中草酸钙针晶的含量,色谱条件为Symmetry ShieldTMRP 18柱(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5% KH2PO4-H3PO4水溶液(pH 2.3),流速0.7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 10批制天南星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有关规定,10批制天南星中草酸在0.06 ~ 1.2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10批平均含量为1.47%.结论 本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天南星草酸钙针晶定量研究.

    作者:付玲;李金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荟萃分析

    目的 评价国内中医药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检索网上电子数据库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资料,筛选合格的临床研究,应用Jadad评分方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文献7篇,纳入试验的方法质量学评估均为低质量试验.纳入研究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析均显示中医药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相对西药对照组有效.倒漏斗图形显示不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畸.结论 中医药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疗效的临床疗效有待严格设计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唐爱琴;缪春润;刘慧霞;冯欣;缪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中医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中医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的观察,探讨高血压病(2级)早期肾损害不同中医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 2014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高血压科就诊的210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根据四诊合参,辨证分型为:肾阳虚衰、肾阴亏虚、脾虚气陷、脾肾阳虚四个证型,观察各证型组诊室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并做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1)在210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中,脾肾阳虚占51.42%,肾阳虚衰占34.76%,肾阴亏虚占8.57%,脾虚气陷占5.24%.2)脾肾阳虚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低于其他三种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阳虚衰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低于肾阴亏虚证患者,但高于肾阴亏虚、脾虚气陷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组证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脾肾阳虚、肾阳虚衰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肾阴亏虚、脾虚气陷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1)高血压病(2级)早期肾损害患者中以脾肾阳虚所占比例高.2)高血压病四种证型中脾肾阳虚证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的影响大.3)脾肾阳虚证、肾阳虚衰证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其他证型明显升高,说明肾阳虚与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李鸿霞;马俊英;安乐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家蚕蛹中毒致支气管哮喘1例

    1 案例患者,女,17岁,学生.患者于2013年5月5日晚22时左右急诊入院.既往有过敏性鼻炎.患者于5月5日午睡后食用油炸家蚕蛹10余个,约半小时后自觉鼻痒、流泪,口周发麻,恶心,呕吐3次(呕吐为内容物),腹泻黄色稀便2次,同时出现身体发软、嗜睡等症状(家人述:其11岁弟弟同食无异常反应发生),家人急送至乡卫生院,医生按“急性胃肠炎”给予输液1 500 mL(内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维生素B6、山莨菪碱等),输液过程中自感呼吸困难,胸闷气憋甚,气短;眼睑部、舌体不由自主细颤,输液后未再出现恶心、呕吐,但自觉鼻塞,流涕、气急、胸闷感加重.于22:00时左右由家人急送入院.

    作者:余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冠心病的中医病名琐谈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脂质斑块沉着、粥样硬化和(或)冠状动脉痉挛、狭窄,导致血流受阻,心肌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而产生的一组症候群.由于中医无冠状动脉的论述,古医籍中从未论及冠状动脉的病变,故中医并无冠心病的病名.纵观中医文献对冠心病的认识及命名,多根据简明的解剖部位、疼痛程度、疼痛性质冠以不同的名称,如“胸痹”、“心痹”、“胸痛”、“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

    作者:戴海安;吴斌;耿萍;杨宇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门诊输液风险常见原因及改进方法和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整个护理过程中,在护理操作中配合抢救处置等环节,都要刻意防范.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主要服务窗口,其特点是:病人多、流动性大、病种多、输液药品繁杂,而在就医过程中挂号、就诊、检查、交费、取药等来回往返,使患者心情烦躁,容易引发纠纷.而门诊护理人员工作量相对较大,对输液患者的疏导管理往往不到位,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

    作者:李玉霞;王占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近五年中风失语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失语症是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脑组织的病变,造成患者对人类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损害,尤其是语音、词汇、语法、语言结构和语言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和表达障碍,以及作为语言基础的语言认知过程的减退和功能的损害.对于失语症的科学研究,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近五年来国内外的中医专家、神经科学家、神经病理学家、神经解剖学家、神经化学家及语言康复学家对失语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本文就失语症治疗方面加以综述,失语症治疗的研究进展包括:中医治疗方法、西医药物治疗方法、语言功能康复锻炼和计算机辅助治疗.重点综述了中风的中药、针灸治疗以及语言功能康复锻炼的方法和效果,提出中风失语症的康复治疗原则仍要以综合治疗为主.

    作者:周益凡;姜迎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枳壳水提液三种黄酮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 建立枳壳水提液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黄酮成分之间的含量.方法 采用回流方法制备枳壳供试品溶液,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建立枳壳水提液黄酮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对在江西省不同时间采收的枳壳药材进行黄酮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与对照品比对,从15批枳壳水提液HPLC图谱中确定了3个黄酮特征峰,分别为柚皮苷、新橙皮苷、异柚皮苷,三种黄酮成分的含量趋势为柚皮苷>新橙皮苷>异柚皮苷.以新橙皮苷峰为参照峰,15批样品HPLC图谱中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0.805%,说明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但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变化较大,说明不同样品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较大.结论 本文首次对枳壳药材水提液中柚皮苷、新橙皮苷、异柚皮苷三种黄酮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可对枳壳药材质量评价及枳壳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贾丽华;魏鸿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针刀疗法治疗髌下脂肪垫炎临床观察

    目的 讨论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小针刀对髌下脂肪垫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温针灸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髌下脂肪垫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磊;康麟;王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芪术疏肝汤对气秘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气秘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程度评分,结肠传输试验的结果评估,探讨芪术疏肝方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气秘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芪术疏肝方1剂/d,对照组采用口服长松1袋欣,3次/d.疗程均为4周,随访8周.记录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结肠慢传输试验、便秘严重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总体疗效、改善症状、结肠传输试验、远期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术疏肝方改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结肠传输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佳.

    作者:房栩丞;王婴;徐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桂枝加芍药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桂枝加芍药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法 用桂枝加芍药汤加减治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2例,并与依帕司他组对照观察患者神经病症状、体征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方法均能改善患者周围神经病的症状、体征以及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但桂枝加芍药汤加减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桂枝加芍药汤加减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肢体麻木、刺痛、乏力等临床症状,改善其神经传导,疗效确切.

    作者:郑霞;张强;王云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四逆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肠道粘膜无组织学改变,临床上以腹痛、腹泻及(或)便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为基本特征,其中腹泻型发病率较高.现代医学除对症处理外尚无特效疗法.自2010年以来,本人以经典配方四逆散合痛泻要方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24例.报道如下.

    作者:姜笃信;李珍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临床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顽固的、久治难愈的疾病,它的转归和预后因人而异,但与正确的防治方案紧密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单纯西医、中医治疗疗效佳.在明确了支气管哮喘的西医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转归,中医病因病机、临床分型后,为中西医临床护理提供了比较客观地依据.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临床护理是尤为重要的.现将本人有关支气管哮喘中西医临床护理心得体会与各位医护工作者共同交流学习.

    作者:宋幸娟;黄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如何保证临床实习的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我们从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切入点,着力解决临床实习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高了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王东;刘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予针灸配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照组予针灸配合双氯芬酸钠外涂,同时治疗4周,采用视觉类比测试法(VAS)评分评定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及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配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效果良好.

    作者:张春龙;齐保健;杨蕊;李明霞;刘翠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42例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口服药物治疗(口服整肠生,0.25g;1次2粒,1日3次),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灌肠方组成:白头翁、地榆炭、黄连、陈皮、米壳、青黛各15 g,黄柏、秦皮各20g),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 中药保留灌肠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口服药物组.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患者,对改善临床症状较常规口服药物有显著效果,中医特色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董梅;陈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融合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之探索

    目的 采用中医特色护理适宜技术与优质护理服务相互融合,为患者提供简、便、廉、验、安全、无创伤或微创伤的、疗效独特的中医护理服务技术,在服务内容和时间上满足患者需求,达到服务效果.方法 结合《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和《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2000要求.于2011年1月对临床科室全面动员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做好患者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特色中医护理服务.结果 中医特色护理融入到优质护理活动中,不仅丰富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而且让患者也得到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更进一步使祖国医学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作者:彭长燕;陈岩;杜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龙甘消炎膏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用于炎性混合痔消肿、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龙甘消炎膏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炎性混合痔引起的水肿及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于水肿及疼痛痔区以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用,另一组涂抹龙甘消炎膏,观察两组患者水肿及疼痛症状缓解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使用SPSS 17.0统计方法处理结果,检验数据时采用x2检验,若P值小于或等于0.05则认为所检验的数据结果有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100例本院患者,其中治疗组显效9例(18%),有效38例(76%),无效3例(6%).总有效率94%;对照组显效12例(24%),有效30例(60%),无效8例(16%),总有效率84%.结论 龙甘消炎膏对缓解炎性混合痔引起的水肿、疼痛的临床疗效优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作者:潘芳杰;马超;王军省;孙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