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概况

贾玉;曾斌芳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 辨证施治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目前公认的难治性疾病,西医至今认为胃黏膜的萎缩性病变难以逆转,但中医对治疗本病持乐观态度.大量临床病例证实了中医药对CAG的确切疗效.故就近十年临床上频见的五个CAG证型(胃阴不足型、肝胃不和型、胃府蕴热型、脾胃虚弱型、胃络瘀血型)的中药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以飨同道.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寐证的辨证及护理

    探讨不寐症的病因病机及其对不寐症病人的护理.对于不同证型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护理.

    作者:杨春芳;杨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液科临床教学经验浅谈及思考

    血液病学是一门具有很强专科特点的临床学科,存在专业性强、内容抽象、病种繁多、专业术语复杂难记等特点.往往成为医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大限度的提高临床带教的学习效率是值得血液科带教老师必须认真思考和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在临床见习或实习中带教老师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明显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同时临床教学尚需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现将我院教学情况结合教学小组临床教学多年探索的经验及思考总结如下.

    作者:马西虎;李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疆阿魏的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应用细胞毒性试验对1号和5号两个批次新疆阿魏的毒性进行比较.方法 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两个批次新疆阿魏的阿魏酸含量.用SRB法比较两批次新疆阿魏对大鼠NRK肾细胞的毒性.结果 HPLC结果显示1号、5号新疆阿魏中阿魏酸的含量分别为(0.775±1.44)mg/g、(0.279±1.63) mg/g;1号、5号新疆阿魏的IC50分别为60 600 μg/L和39 900μg/L.结论 两种批次新疆阿魏阿魏酸含量有明显差异,通过细胞毒性试验,结果5号比1号的新疆阿魏毒性大,表明新疆阿魏的毒性可能与其化学成分有关.

    作者:任燕;张海英;周龙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肥胖型高血压病中医针灸治疗概况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128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缬沙坦胶囊治疗,治疗组则应用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从治疗效果来看,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显著,相较于单纯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萍;尹改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艾箱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艾箱灸治疗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患者艾箱灸治疗的护理,同时包括心理、饮食、皮肤、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中西医结合护理,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结果 80例患者中,治愈59例,占73.7%;好转14例,占17.5%;无效7例,占8.7%.结论 艾箱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给与全面针对性的护理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易于推广使用.

    作者:刘艳芳;黄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脑卒中单元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 讨论基层医院脑卒中单元护理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按照自行设计的脑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护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天和30天时,对两组神经功能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61.1%与对照组39.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按照自行设计脑卒中单元护理,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

    作者:罗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医院护理科研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护理科研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方法 采集3年本院护理科研的申报和立项数据,对申报和立项的课题级别和数量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科研质量及申报数量情况,进而分析现状.结果 近3年来本院共申报科研76项,数量总体上升趋势,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项目负责人为护理人员的所占比例少,大多数只是参与项目,科立项以中医专科护理实践为主,缺乏研究型的护理科研.结论 护理人员对护理科研立项认识不够、缺乏系统的学习训练,应加强有关方面的培训与指导,以提高各层次护理人员的科研申报数量和质量.

    作者:郭燕;陈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石室秘录》关于男性不育治法分析及临床思路

    目的 分析男性不育的中医基本治法,探索合理的诊疗思路.方法 采用文献考证、逻辑推理等方法,辨证分析《石室秘录》有关男性不育的治法内涵,参考现代医学的相关认识了解其外延暨相应的临床适应范围.结果与结论 《石室秘录》关于男性不育有“精寒者温其火”等六条基本治法.深入分析探讨其内涵实质,有利于中医对男性不育传统特色治法的继承发展,并开拓相应的临床诊疗思路.

    作者:唐子茜;易望丰;马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论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是医院改革发展和医院各项工作的“精气神”,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助推器.优秀的医院文化能够进一步团结和激励全院职工,团结一心为了组织确定的价值目标,以统一的服务理念,创建出患者信任度高的优秀品牌医院.1 什么是文化《周易·贲卦》日:“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文化是人“化(创造)”出来的,又是用以“化(塑造)”人的.

    作者:李崇瑞;张太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金洪元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证经验举隅

    欧阳某,女,45岁,2011年2月6日初诊.自诉:烦躁焦虑,时有潮热汗出,五心烦热,腰酸困,易疲劳,纳食欠佳,梦多,四肢拘胀,双下肢轻度浮肿,近日头晕加重,失眠,入睡困难,容易醒,腰部酸胀,二便正常.舌质暗、边有齿痕、边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曾多方求治,疗效不明显.金师认为属中医脏燥,西医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辨证:肾阴亏虚、阴阳失调.治则:滋肾阴兼调五脏.处方:生地、女贞子、旱莲草、山萸肉、丹皮、珍珠母(先煎)、炒枣仁、柏子仁各15g,煅龙牡各30g(先煎),柴胡8g,知母9g,地骨皮、泽泻、五味子、浮小麦、夜交藤各12g.7剂,水煎服.患者以上方为主方调治近一个半月之后,自觉已不烘热汗出,睡眠好转,头晕心慌也只是在剧烈运动后偶尔出现.

    作者:马丽;刘新;李凯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部外伤患者恢复期的脾胃调护

    腹部外伤患者,如大出血、肝、脾破裂、重症腹部复合伤的患者,经过紧急抢救或急诊手术及时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期进入恢复期,适用于中医辨证施护,调整患者的饮食,有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在饮食护理方面认为“毒药攻邪,五果为养,五畜为益,五充为菜,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素问·藏气法时论》).腹部外伤患者恢复期常出现气血虚.

    作者:陶智玲;郭燕;陶新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疆地区不同民族缺铁性贫血患儿饮食及认知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不同民族(包括: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饮食情况和患儿家庭习惯以及对患儿饮食营养价值观的认知程度,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干预及治疗措施.方法 1)统计已经出院的所有缺铁性贫血患儿族别、年龄、性别.2)打电话联系已经出院的缺铁性贫血患儿家长,了解患儿饮食情况、年龄、族别、性别.3)调查在院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族别、性别、年龄以及和家长沟通了解患儿的饮食习惯、家庭营养价值观及对贫血的认知程度.结果 调查2011年3月~ 2013年3月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血液科所有住院治疗的贫血患儿,其中哈萨克族贫血患儿占48.33%,汉族11.67%,回族23.33%,维吾尔族16.67%,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女性别差异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饥饿、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越来越少,但因民族习俗、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受教育程度、要幼儿喂养方式等的营养价值观使得新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发生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大对母婴保健知识的宣传,合理喂养、科学育儿,及时给婴幼儿添加辅食并定期门诊随访,提早诊治,以免影响婴幼儿身体及智力的发育.

    作者:刘军;李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血瘀证现代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过程缓慢.中医药治疗本病时,具有辨证论治,灵活加减,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尤其是活血化瘀法的应用,使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显示出独特优势.本文从慢性萎缩性的病因病机、与瘀血的关系以及现代医家对其的治疗特点等几个方面,以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研究两角度综述了CAG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查证文献中发现本病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CAG的发病原因、机制不明确,诊断、分型标准尚未统一,以及现代医家指出使用中药对治疗瘀血证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路珊珊;曾斌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运用何复东老中医验方治疗风咳40例

    目的 运用何复东老中医验方治疗风咳验方于临证.方法 将40例门诊患者纳入病例,予以验方治疗观察疗效.结果与结论 在风咳的治疗中,以祛风宣肺,解痉止咳为主,中药治疗疗效确切,总有效率95%,且无副作用.

    作者:糟玉琴;王冠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褥疮护理的进展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不能得到所需营养物质而失去正常的功能,形成血液阻塞的坏死状态.在目前医疗工作中,褥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护理工作中长期存在且尚难彻底解决的难题[1].护理知识缺乏,护理措施不当是老年患者并发褥疮的常见原因[2].因为增加褥疮护理知识与技能,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作者:范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如何提高疾病与手术编码效率的思考

    针对我院疾病与手术编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提出更好地提高疾病与手术编码工作效率的应对措施,以达到既能提高编码录入工作效率,又能保证编码录入的准确性.

    作者:阿依努尔;潘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更年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可引起心、脑、肾、眼底、血管等靶器官损害,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衰竭及周围血管疾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更年期高血压病是特殊人群的高血压病,是因妇女在绝经年龄雌性激素逐渐衰退,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血压升高且变异性大是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的主要特点,常伴有潮热、汗多、烦躁、易怒、头晕、耳鸣等症状,严重影响妇女的正常工作、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2].

    作者:黄兆龙;林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概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目前公认的难治性疾病,西医至今认为胃黏膜的萎缩性病变难以逆转,但中医对治疗本病持乐观态度.大量临床病例证实了中医药对CAG的确切疗效.故就近十年临床上频见的五个CAG证型(胃阴不足型、肝胃不和型、胃府蕴热型、脾胃虚弱型、胃络瘀血型)的中药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以飨同道.

    作者:贾玉;曾斌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风临床的辨证施护

    中风是以卒然仆倒,不醒人事,伴有口眼斜,语言不清,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噼不遂为主症的病证.由于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致残率高,易复发等因素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命质量.在治疗和护理中运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寒之,寒则热之的中医理论指导其辨证施护,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马晓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麦味地黄汤合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消渴病体会

    唐代甄立言《古今录验方》中记有“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本文探讨运用麦味地黄汤合竹叶石膏汤治疗20例住院的消渴病患者,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许馨予;徐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