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刘世平针灸临床经验总结

张蓓;吴凡

关键词:刘世平, 针灸临床, 经验总结
摘要:刘世平主任医师师从国家名老中医专家吴效仁,继承和发扬了吴老的医学精髓,辨证施治精准,临床配穴精少,针刺手法纯熟,擅长治疗中风、面瘫、痹证、呕吐等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随刘世平主任医师进行针灸学习,试述几点刘老师在针灸临床上的思路与方法.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种植修复的临床及心理护理

    随着经济及口腔材料学的发展,口腔种植修复由于其舒适美观、坚固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患者的青睐[1].种植义齿修复作为口腔中缺失牙的第三种修复方式,在临床中越来越普及,而其在种植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和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是种植修复成功的基础.

    作者:庞艳;罗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温《内经》“异法方宜”治疗原则

    俗语说:“基深建高墙”,浅薄的基础难以建造高楼大厦.要想在临证工作中得心应手,提高疗效,学好经典则是重要的基础环节.经典著作虽然文字古奥,理义精深,但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无疑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唐艳;马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药疹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药疹是指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药问世、自购药物增加、以及保健品的滥用,药疹发生率呈增高趋势,严重者危及患者的生命,各科室对药疹日益重视,现对近几年药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机制等研究加以综述.

    作者:张孟杰;刘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颧骨骨折术后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工伤、暴力事件的增多,颌面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加.颧骨位于面中部,位置突出,与上颌骨、额骨、颞骨和蝶骨相连接,受外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主要表现为面部畸形、张口受限、复视、眼球内陷等[1],严重影响患者面部外形、功能及生活质量.其治疗难度大,有时涉及多个学科.我科2009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颧骨骨折住院患者36例,现将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09例疑似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109例疑似糖尿病患者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和空腹血糖检测及临床诊断的资料,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做统计学检查.结果 检测显示糖化血红蛋白随着血糖升高而升高,糖化血红蛋和空腹血糖对于检测是否存在血糖异常并诊断糖尿病具有比较好的一致性,存在正相关.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应用于糖尿病患者诊断,与空腹血糖检测结合应用更有价值.

    作者:胡君;臧立群;鲜晓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耳穴埋豆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贝那普利片(洛汀新)10mg,1日1次口服,配合耳穴埋豆,连用8周.对照组予贝那普利片(洛汀新)10mg,1日1次口服,连用8周.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变化.结论 耳穴压豆法治疗高血压病不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还可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董彦平;王孝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护理程序在中医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护理程序由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或阶段组成.在中医健康宣教中应用护理程序对住院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和整体护理,以取得良好的信赖、理解和配合,从而减轻了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黄晓蓉;严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宣通汤加减配合头皮针治疗偏头痛60例临床观察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

    目的 观察宣通汤对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的研究.方法 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宣通汤联合头皮针)和对照组(头皮针)治疗各30例.连续治疗30天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发应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与近期预后的关系.两组均参照《实用神经病学》第四版[7]及2011年《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8].两组均进行头皮针治疗,治疗组均加用宣通汤(配方),30mL/d,开水分2次冲服.记录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天数、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及不良反应、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从而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经有序资料Ridit资料分析,治疗后两组偏头痛发作天数、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均较治疗前缓解,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采用的宣通汤配合头皮针疗效优于对照组的头皮针治疗(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通汤(配方)在偏头痛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证实了偏头痛的发生与炎症反应有关,降钙素原水平的升高是偏头痛发病的潜在机制之一.

    作者:张瑞;刘源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蟾酥注射液男科病治验四则

    目的 探索辨证使用蟾酥注射液治疗热毒蕴结或湿热下注所引起精浊病、子痈病、淋证、精癃病等男科疾病的经验.方法 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使用蟾酥注射液治疗上述疾病,从主观症状及客观指标观察疗效.结果 本注射液治疗热毒蕴结或湿热下注所致男科病具有满意疗效.结论 蟾酥注射液作为清热解毒、抗感染、抗肿瘤类中药静脉制剂,经探索使用,初步证明具有有效性及安全性,可考虑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男科疾病的治疗.

    作者:张涛;王利军;李杰;德力木拉提;阿布都赛买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一馆多能”中医药文化建设对中医医院发展的作用

    中药标本馆是收集、整理和陈列展示各类中药标本为主要内容的场馆,是医院展示中医药文化、学生学习中药的基地,也是中医药教学科研的支撑平台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本文就建设中药标本馆的各项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特别是中医院的标本馆的特色作用,促进中医医院更好的发展.

    作者:杨明霞;李崇瑞;马依热·买买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骆驼蓬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及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骆驼蓬(Peganum)为蒺藜科(Zygophyllaceae)植物骆驼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全草,是维吾尔医使用已久的药材,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含有多种生物碱,β咔啉类生物碱是骆驼蓬中有价值的生物碱,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发骆驼蓬的药用价值,本文对骆驼蓬植物的有效成分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及抗肿瘤机制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凯;薛小青;张洪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火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 观察总结近5年中医火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查新2009~ 2014年的相关文献,现以中医火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近年来火针治疗带疱疹急性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做了大量临床实验研究,火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并且能显示中医针灸治疗的特色和优势.结论 中医火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疗效显著,宜于临床推广.

    作者:马子媛;刁婧文;马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锁阳水提取物对东莨菪碱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目的 观察锁阳水提取物对东莨菪碱诱导的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影响.方法 采用东莨菪碱腹腔注射建立小鼠痴呆模型,观察锁阳水提取物(5g/kg、10g/kg)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对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T-CHE)、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锁阳水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海马组织中MDA含量(P<0.001,P<0.001)含量,对皮层中MDA表达无明显影响;高、低剂量组亦可显著升高海马组织中SOD含量(P<0.001,P<0.05),其中高剂量组对皮层组织中SOD的表达亦有明显的升高作用(P<0.05),对皮层组织中T-CHE和GSH-PX的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锁阳水提取物对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作者:吴民;刘龙;胡艳丽;刘君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耳穴压豆治疗风眩病的临床护理观察

    风眩相当于高血压病所致之眩晕,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当今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危害呈多元化趋势.在我国,风眩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三高”及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的特点.

    作者:马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益气养血润肠汤治疗老年性便秘60例

    老年性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质硬,排便困难,排便不尽等.笔者自拟益气养血润肠汤治疗老年性便秘30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便秘诊断标准参考文献[1].①排便间隔时间延长,超过72h,且排便困难;②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20main以上;③需要服用泻药或其他方法协助排便;④大便不能一次排尽或有不尽感;(⑤症状持续在1个月以上,反复发作,病程在1年以上.

    作者:库谦·阿维泰;古加·托力克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镜室的运用

    通过探讨优质护理在消化内镜室的护理实践中的使用效果,加强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并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检查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马燕;马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药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中医中药治疗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45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断、中药治疗进行总结分析.中医中药采用滋阴潜阳、平肝熄风等方法治疗,方用大定风珠加减,用药:龟板、鳖甲、生牡蛎、生地、天冬、白芍、钩藤、龙骨、僵蚕、甘草,水煎取汁300mL,早晚2次分服,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3个月后随访,痊愈20例,显效16例,好转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 中药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有一定优势,无毒副反应,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作者:袁敏华;姚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目的 总结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管理体系建设经验,为规范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上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回顾性总结分析法,对我院以监测上报管理体系构建和完善、规范报告和监测工作流程、监测上报管理考核标准和指标的修订等方面为重点,探索进行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管理体系得到完善和优化,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流程得到规范,监测上报管理考核标准和指标的制定客观、科学和实用,体系建立前后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总数、临床科室上报报表数量同比增长明显,临床科室主动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意识得到明显增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填写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规范建设、持续改进和优化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管理体系,对于规范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够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熊代琴;李东锋;张茂慧;阿不都克依木扎·阿不都克热木;王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376例老年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科对376例老年病人通过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包括消毒方法和范围、穿刺手法、血管的选择、留置前后的护理,留置成功(留置时间≥3d)的311例,成功率为95%.其中63例使用刺激性药物时出现浅静脉炎,通过认真消毒护理后恢复正常,另25例1~2个月后恢复正常,另12例老年患者因使用强刺激性药物使血管变硬呈条索状,弹性未恢复.通过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时间,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胡琴;杨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5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在不同时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患者随机化分为治疗组28例31条腿和对照组27例32条腿.两组患者均予以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穿戴弹力袜、清淡饮食等基础疗法,给予溶栓、降粘、祛聚、抗凝、抗感染及营养等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为主方辨证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5天为l疗程.结果 在治疗后3天、7天、15天对比两组患者健患肢周径,治疗组比对照组周径差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疗效上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有效地促进血栓的机化和吸收、减轻血栓对瓣膜的破坏,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宏;马震;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