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超声对正常成人闭膜管的临床研究

薛秀伟;赵志华;刘兆光;杨静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检查, 成人, 闭孔淋巴结, 肿瘤淋巴转移, 闭孔疝, 诊断, 预测预后, 血管, 盆部, 内口, 临床分期, 检查方法, 恶性肿瘤, 超声特征, 闭孔神经, 分布区, 应用, 妇科
摘要:成人闭膜管位于闭孔上方,是闭孔疝的发生处,其内口与闭孔神经、血管周围是闭孔淋巴结的主要分布区[1];而闭孔淋巴结是妇科盆部肿瘤淋巴转移重要部位[2],在盆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熟悉闭膜管及闭孔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和检查方法有助于诊断闭孔疝和发现异常淋巴结.本研究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闭膜管及内口、闭孔淋巴、血管,旨在探讨超声对其诊断.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诊断右肾上腺髓样脂肪瘤伴术后复发1例

    患者女,35岁,CT发现右肾上腺占位1周.体格检查:双肾未满意扪及,且无叩痛,输尿管行径区无压痛,膀胱区无充盈CT提示:右侧肝肾间隙占位性病变,考虑右侧肾上腺髓质细胞瘤或错构瘤可能.超声检查:右侧肾上腺区见一团状稍强回声,大小约11.0 cm×5.5 cm(图1),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质,未探及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侧肾上腺实性占位,考虑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作者:刘学;杜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在膝关节及周围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及周围病变的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在此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80例膝关节及周围病变,超声观察病变部位、大小、数目以及声像图改变等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膝关节腔积液38例,腘窝囊肿12例,半月板病变9例,膝关节韧带损伤6例,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6例,软组织肿物3例,其他病变5例.结论超声具有方便、快捷、低廉等优点,可作为膝关节疾病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许晓华;李皓;郭国强;陈水晶;朱伟民;李泉水;王惠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对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对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子宫切口包块患者,超声观察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子宫切口妊娠孕囊型14例,不均质包块型5例.超声正确诊断子宫切口妊娠18例,误诊1例为滋养细胞疾病,漏诊1例,超声提示子宫前壁下段不均质包块.结论 超声检查对子宫切口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邓凤莲;姜振东;李锐;冯玉洁;郭燕丽;钟华;段灵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胎儿单脐动脉合并心血管畸形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单脐动脉合并心血管畸形的价值.方法 35例单脐动脉胎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胎儿腹部横切面、胸腔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弓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及静脉切面全面探查胎儿心脏结构.结果 单纯性单脐动脉即心脏结构完全正常28例;合并胎儿心脏结构异常7例,其中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意义的严重畸形4例;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意义的轻度异常3例.结论 产前诊断为单脐动脉的胎儿应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做出明确诊断.

    作者:宋砾;杨娅;李嵘娟;赵旭;韩吉晶;王征;罗向红;苏瑞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胎儿左侧尺桡骨并右侧桡骨缺如1例

    孕妇,22岁,孕1产0,孕32周.超声检查:胎儿头颅、内脏、脊柱、胎盘及羊水均未见明显异常.胎儿双上肢肱骨可见,右侧肱骨长4.5 cm,关节始终呈强直位,前臂纵向、横向扫查均仅见一根骨质回声,长 4.0cm,右腕部明显屈曲,右手掌内收几乎与肱骨平行,仅显示3根指骨.左侧肋骨较短,长3.9 cm,前臂及其尺桡骨均未显示,左上臂远端见一极度内收畸形手掌,内可见2~3根短小骨质回声(图1、2).反复多次及多体位扫查,双上肢情况同前所见,无明显变化.双下肢骨骼结构、形态显示正常,双侧股骨及胫腓骨均可见.超声提示:胎儿双上肢异常:①左前臂尺桡骨缺如;②右前臂桡骨缺如可能;③双手畸形,指骨发育不全.

    作者:张红朵;吴赞梅;张小蕊;刘保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阴道超声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是超声诊断的难点,提高超声对该病的早期确诊率,对降低其危险性和保护患者生育能力都有重要意义.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我院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48例,年龄19~43岁,平均32岁.未产妇13例,经产妇35例;均经血、尿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HCG)、妇科及阴道超声检查.其中有明确停经史36例,停经32~50 d,阴道不规则流血30例,不同程度腹痛38例;尿HCG阳性41例,弱阳性7例;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7例,官内安有节育器3例.

    作者:唐素英;敬晨曦;侯虎;张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阴道超声对正常成人闭膜管的临床研究

    成人闭膜管位于闭孔上方,是闭孔疝的发生处,其内口与闭孔神经、血管周围是闭孔淋巴结的主要分布区[1];而闭孔淋巴结是妇科盆部肿瘤淋巴转移重要部位[2],在盆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熟悉闭膜管及闭孔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和检查方法有助于诊断闭孔疝和发现异常淋巴结.本研究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闭膜管及内口、闭孔淋巴、血管,旨在探讨超声对其诊断.

    作者:薛秀伟;赵志华;刘兆光;杨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不同类型子宫畸形的三维超声成像研究

    随着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其在子宫畸形诊断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三维超声既能显示子宫外形,又能显示官腔情况,还能量化畸形的程度,具有较高准确性,而且无创、费用低、可重复性高,并能较准确地鉴别双角子宫和纵隔子宫以及弓形子宫和纵隔子宫,将成为诊断子宫畸形理想的检查方法.

    作者:高凤云;WU Qingqing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倍受关注的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超声检查的重要价值及新技术的应用

    优生优育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每年出生缺陷儿约99.6万,其中唐氏综合征约2.7万,神经管畸形约10万,唇腭裂约5万,先天性心脏病约22万.这些畸形患儿的出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的出生缺陷可导致胎儿时期和新生儿期的死亡,即使存活下来者,大部分有一定程度的残疾,由此给家庭造成的心理负担和精神痛苦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作者:杨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婴儿睾丸未成熟畸胎瘤超声表现1例

    患儿男,10个月,发现阴囊左侧包块10个月.左阴囊包块质硬,无红肿压痛,开始约黄豆大小,随生长而逐渐增大.体格检查:阴囊左侧触及质硬包块,无压痛,活动度可,左睾丸触及不清,透光试验阴性.超声检查:左侧睾丸增大,其内见以低回声为主肿块,大小约24 mm×24 mm× 18 mm,可见蜂窝状无回声区及点状强回声(图1),边缘残留少许薄层睾丸样结构;肿块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动静脉血流信号 (图2).

    作者:贺赟;贺袆;薛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肾上腺巨大髓样脂肪瘤1例

    患者女,69岁,因胆囊结石拟行手术治疗.术前超声检查:左肾上方见一大小约17.5 cm×9.8 cm×13.2 cm的高回声肿块,形态尚规则,与左肾分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可见散在分布的片状低回声(图1),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左肾受推挤向下明显移位.超声提示:左肾上方实性占位病变,考虑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双源CT检查:左中上腹部腹膜后肿瘤性病变,考虑为脂肪瘤,左侧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及脂肪肉瘤不排除.遂行手术,切除20cm×15cm×10cm大小肿块,术后病理诊断:左侧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作者:张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颅外段椎动脉血流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颅外段椎动脉血流的诊断价值.方法 5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颅外段椎动脉的血管内径及血流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颅外段椎动脉管壁增厚不光滑,血管内径减小,收缩期峰值流速减低,阻力指数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客观评定颅外段椎动脉结构及血流状况,为伴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李念芬;孙红光;於晓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年龄与性别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超声观察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超声检查可以无创地观测颈动脉管壁粥样硬化的形态学改变,为评价活体颈动脉在实时状态下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提供可靠的证据.本研究应用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形态学特征作为评估动脉硬化的窗口,探讨不同年龄和性别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作者:杨倩;于德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苗勒管遗迹的超声诊断价值

    子宫发育异常是因副中肾管在胚胎时期发育、融合、吸收的某一过程停滞所致,苗勒管遗迹是其中少见类型之一.现分析我院收治的6例苗勒管遗迹患者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超声诊断苗勒管遗迹并经手术证实患者6例,年龄16~28岁,平均20岁.6例患者均以原发闭经,周期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疼痛呈渐进性,进而发展为慢性持续性下腹疼痛;其中4例疼痛程度较剧烈,需用止痛药治疗.

    作者:庞厚清;杨太珠;罗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直肠超声造影诊断直肠癌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1例直肠癌患者,常规超声观察病变二维声像图和彩色血流特点,超声造影观察病变组织内造影剂强化特点、增强时间、增强水平、增强形态及变化;对声像图进行定量分析,绘制肿瘤与正常肠壁的感兴趣区血流灌注的时间-强度曲线,并进行拟合,分析其峰值强度及达峰时间.结果 常规超声表现:直肠肠壁增厚,回声减低,边界不清,肿瘤内部回声不均,内部和周边可探及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呈高速高阻血流频谱.超声造影表现:病灶呈快速高增强模式,与周围正常肠壁回声差异显著;可清楚显示病灶的大小、边界与侵袭范围;其肿瘤血管走行扭曲,形态不规则,并能够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不能显示的微血管.应用超声造影伪彩编码与叠加技术,有助于增强对肿瘤与周边正常组织关系的认识.与正常肠壁相比,肿瘤的达峰时间减小,达峰强度增加.结论 直肠癌超声造影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可以为直肠癌的术前诊断与术后评估监控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作者:蔡艳;谢虹桥;谢冲稳;许扬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造影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膀胱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57例膀胱可疑占位性病变患者,共169个病灶结节,超声造影观测其造影剂灌注模式,病变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和峰值强度(IMAX).结果 116个膀胱癌病灶,96个表现为“快进慢退”,呈高增强;16个表现为“快进快退”,呈高增强;4个呈等增强.23个腺性膀胱炎病灶中,18个与周围正常膀胱壁同步增强和消退,5个表现为“快进慢退”.22个膀胱内血块和3个膀胱前壁混响伪像在造影过程中始终无增强.5个前列腺增生组织突入膀胱内,与前列腺组织同步增强和消退,无明显分界线.与自身膀胱壁比较,膀胱恶性肿瘤RT、TTP缩短,IMAX增强(P<0.05).对膀胱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常规超声为85.8%,超声造影为97.0%.结论 超声造影可为膀胱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作者:陈惠莉;杜联芳;白敏;顾继英;贾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对胎儿颈部包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在胎儿颈部包块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15例超声诊断为颈部包块胎儿的声像图,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胎儿颈部淋巴水囊瘤9例,呈囊性包块,壁厚;脑膜脑膨出4例,其囊实混合性包块通过缺损的颅骨与颅内结构相连;颈部畸胎瘤2例,呈囊实混合性包块,其中1例误诊为脑膨出.结论 包块的囊实性、有无分隔及颅骨有无缺损是胎儿颈部包块鉴别诊断的要点,对临床判断和预后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许荣;游涛;赵红佳;欧阳秋芳;林晴;郭鹊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出生后自然闭合1例

    孕妇,30岁,孕1产0,孕37周,外院疑似胎儿室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获取胎儿心脏四腔切面、左室流出道、主动脉长轴切面、右室流出道、肺动脉长轴切面及大血管短轴切面等心脏切面.当声束方向与窒间隔方向平行时未发现室间隔的过隔血流信号;尽量使声束方向与室间隔方向成一角度时,室间隔中部可见一细小的穿隔血流信号,宽2.4 mm(图1).胎儿超声心动图提示: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窒间隔缺损(肌部).

    作者:李嵘娟;杨娅;宋砾;赵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系的超声监测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的应用.方法 106例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者44例(功能不全组)和瓣膜功能者62例(正常组).术后超声监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栓测深静血管管径、管腔压闭情况及血流频谱.计算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3.60%(28/44),深静脉瓣膜功能正常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9.35%(12/62),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超声可作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熊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会阴超声在产程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经会阴超声测量产程进展度数及胎头下降距离,并分析其与孕妇分娩时间及分娩方式的关系,同时观察胎头塑形程度及产瘤形成情况,结果客观,重复性好,为临床产程监测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作者:安园园;WU Qinging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