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五分法与应变率比值法在肝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李艺;王燕;曾敏霞;栾艳艳;常婷;胡兵

关键词:弹性成像, 超声检查, 应变率比值, 五分法, 肝肿瘤
摘要:目的 评价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五分法与应变率比值法在肝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57个患者共64个肝肿瘤进行常规超声、RTE五分法评分,并计算应变率比值,与临床诊断进行对照.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肝内肿瘤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6.6%、70.6%和75.0%;RTE五分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2%、76.5%及84.4%;RTE应变率比值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0%、76.5%及84.4%;常规超声、RTE五分法及RTE应变率比值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6、0.819和0.827,常规超声与RTE五分法及应变率比值法曲线下面积Z值分别为0.831、0.9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TE五分法与应变率比值法曲线下面积Z值为0.087,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TE五分法和应变率比值法在诊断肝脏恶性肿块的效能上与常规超声相仿,且二者在诊断效能上亦无明显差异.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制备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飞越发展,靶向超声分子成像技术逐渐成为可能,而作为其核心的靶向超声造影剂也越来越受研究者的关注.靶向超声造影剂种类较多,且制备方法不一,本文阐述了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分类,对其制备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面临的挑战做一综述.

    作者:韦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罕见骨外尤文氏肉瘤超声误诊为脂肪瘤1例

    患者女,25岁,无意中发现右下腹壁结节就诊,无明显不适,无压痛.超声所见:右下腹皮下见稍高回声实性结节,大小1.8 cm×0.8 cm×1.6 cm,边缘规整,境界尚清晰,内部回声均匀(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结节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下腹皮下稍高回声结节,脂肪瘤可能.术中见肿物位于腹壁脂肪层,切取大小约1.5 cm×1.0 cm×0.7 cm的病理组织,其切面淡棕色灰褐色,质地中等.镜检:瘤细胞片状浸润性生长,夹杂散在脂肪细胞,含少量胶原分隔,无包膜;细胞小,单一,异型,胞界不清,部分为透明细胞质;含少量棕色色素,具折光性(图2,3);分子病理(MP2011-566):FISH法检测EWS基因相关易位:(+),即有EWS基因相关易位.病理诊断:(右下腹壁)小圆细胞肿瘤,考虑为骨外尤文氏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作者:曾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阑尾炎早期动态演变中的超声监测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同时期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46例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急诊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阑尾炎的表现形式,按不同的发病时间分类,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4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经超声准确诊断者232例,诊断符合率94.31%,其中发病时间12h内的阑尾炎患者24例,超声准确诊断20例,诊断符合率83.33%,12~24 h内的阑尾炎患者64例,超声准确诊断59例,诊断符合率92.19%;24~72 h内的阑尾炎患者122例,超声准确诊断118例,诊断符合率96.72%;超过72 h的阑尾炎患者36例,超声准确诊断35例,诊断符合率97.22%.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同时期急性阑尾炎中的特征性表现,有利于明确诊断阑尾炎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黄崑;梁松年;郭荣利;赵一;王学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回声跟踪技术联合高频超声评价血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总动脉病变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回声跟踪(ET)技术联合高频超声评价不同血脂水平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颈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47例符合2010年ACR/EULAR新分类标准的RA患者,根据血脂水平分为高血脂组20例和血脂旨正常组27例.应用高频超声及ET技术对RA高血脂组、RA正常组及47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斑块情况及动脉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ρ)及硬度指数(β)僵硬度参数的测量.结果 RA高血脂组颈总动脉IMT异常及斑块发生率均高于RA血脂正常组及对照组(均P<0.05);而RA血脂正常组与对照组间IMT异常及斑块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RA高血脂组颈总动脉僵硬度参数Eρ及β均高于RA血脂正常组及对照组(均P<0.05),而RA血脂正常组颈总动脉Eρ及β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ρ、β均与IMT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679及0.706(均P<0.001).结论 高频超声及ET技术均能够准确反映不同血脂水平对RA患者颈总动脉IMT、斑块发生率及僵硬度的影响,为临床中RA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李广霞;李素梅;韩秋;伏冬梅;符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五分法与应变率比值法在肝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五分法与应变率比值法在肝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57个患者共64个肝肿瘤进行常规超声、RTE五分法评分,并计算应变率比值,与临床诊断进行对照.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肝内肿瘤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6.6%、70.6%和75.0%;RTE五分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2%、76.5%及84.4%;RTE应变率比值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0%、76.5%及84.4%;常规超声、RTE五分法及RTE应变率比值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6、0.819和0.827,常规超声与RTE五分法及应变率比值法曲线下面积Z值分别为0.831、0.9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TE五分法与应变率比值法曲线下面积Z值为0.087,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TE五分法和应变率比值法在诊断肝脏恶性肿块的效能上与常规超声相仿,且二者在诊断效能上亦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艺;王燕;曾敏霞;栾艳艳;常婷;胡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内强回声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内强回声灶(EIF)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对1172例中、晚期妊娠的胎儿进行检查,对检出的胎儿心内强回声灶记录其分布、大小、数量及有无心脏异常等资料,并追踪随访.结果 共检出EIF胎儿48例,检出率4.1%,其中40例(83.3%)仅位于胎儿左心室;4例(8.3%)位于胎儿右心室;另4例(8.3%)同时出现于左心室和右心室.48例胎儿均不伴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心律失常或其他畸形.随访中,胎儿EIF可自行消失.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EIF多为一过性的,对于发现胎儿EIF者不应作为终止妊娠的指征.

    作者:马淑娴;姜志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观察17例患者共35个浅表淋巴结的微血管分布,其中反应增生性淋巴结15个(良性组),转移性淋巴结20个(恶性组),对比分析两组超声造影特征.结果 超声诊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73%,准确性为74%;超声造影诊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性90%,特异性87%,准确性89%.超声造影纠正了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的2个假阳性和3个假阴性病灶.与常规超声技术比较,超声造影对良恶性淋巴结诊断的准确性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有助于鉴别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疾病.

    作者:朱玲;杜联芳;伍瑛;李凡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日立EUB 415超声诊断仪常见图像故障的诊断与修复

    B超诊断仪出现无图像或图像故障将无法使用.因此,对图像质量的故障诊断十分必要,而修复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从B超电路技术上介绍了其故障产生的原因,查找故障,检测分析电路的几种方法和修复过程,可为维护B超诊断仪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孟世和;郭兴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肾周转移癌致肾脏包膜下积液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50岁,因右侧腰部绞痛6d,伴尿频入院.尿常规实验室检查:大量血细胞.血常规:白细胞数12.6×109/L.即往史:3年前因膀胱癌行膀胱局部切除,术后常规行化疗药物丝裂霉素20 mg/次膀胱灌注半年.超声所见:右肾窦区分离1.0 cm,右侧输尿管起始部内径0.3 cm;右肾下极包膜下局限性积液,宽度0.4 cm.诊断:右肾积水,右侧输尿管上端稍扩张,右肾包膜下少量积液.结合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临床给予抗炎治疗.1周后复查超声:右肾窦区分离1.6 cm,右侧输尿管上端内径0.3 cm,管壁稍增厚,中下段显示不清.右肾周积液增多,宽度2.6 cm(图1),内部可见条状分隔,肾周脂肪强回声有僵硬感.尿路造影:右肾增大,右肾分泌延迟,提示上尿路梗阻.膀胱镜下显示:膀胱壁明显水肿,较多滤泡.磁共振:右肾周异常信号考虑蜂窝组织炎可能,并蔓延腰大肌处.术中所见:右肾与周围组织明显粘连,固定,肾脂肪囊明显变硬,呈铠甲状,放出乳白色液体约100 ml,右肾周脂肪囊与右肾、右侧输尿管肾盂出口处组织明显粘连,分离困难.病理检查:右侧输尿管肌层及壁外脂肪组织内移行细胞浸润,肾脏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及脂肪癌浸润,右肾实质及输尿管黏膜未见肿瘤浸润.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其他部位,并生长、发生病变,甚至引起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妇科疾病之一,生育年龄妇女发病率为10%~15%,且有上升的趋势[1].本研究通过研究3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唐艳琼;李迎雨;任丽;王凌翔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在儿童重症监护室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EB-Echo)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和超声心动图诊断仪对1028例患儿进行EB-Echo探查.结果 1028例患儿检查发现异常者624例,占60.7%,经EB-Echo及时诊断治疗后好转出院511例,有效率达81.9%.结论 EB-Echo能迅速评价和监测危重症患儿心脏结构和功能,检测药物疗效和判断预后.

    作者:陶子瑜;张育才;谢利剑;沈捷;肖婷婷;张永为;张儒舫;许云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法洛三联症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在法洛三联症(TOF)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31例经CDE筛选的31例TOF患者进行介入治疗,通过CDE术中监测及术后1、3、6个月跟踪随访,判断介入治疗的疗效.结果 根据CDE图像特征表现对28例做出准确诊断,诊断符合率90.3%,漏诊3例,其中2例被误诊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1例被误诊为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ASD直径5~28 mm,平均(17.3±10.2) mm,与介入治疗术中测量ASD直径7~30 mm,(18.4±11.1)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多普勒估测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36~154 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92±54) mm Hg,与心导管测量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30~140 mm Hg,平均(85±48) 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治疗后连续多普勒估测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下降至16~30 mm Hg,平均(23±6) mm Hg.31例入选患者经实施介入治疗后均获得成功.介入治疗后1、3、6个月随访,无过房间隔分流束血流信号.结论 CDE在TOF介入治疗术前筛选适应证,判断ASD大小、位置、残余边缘和肺动脉瓣狭窄程度,术中监测和术后随访判断疗效,判定封堵器位置是否正常、有无过房间隔残余分流束血流信号及估测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下降程度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侯传举;朱芳;邓东安;朱鲜阳;韩秀敏;王琦光;张端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成功植入CRT,或带除颤功能的双心室再同步化起搏器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例(CRT组),另选同期相匹配的健康者16例(正常对照组),应用RT-3DE计算两组治疗前及CRT组治疗3个月后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时间-容积参数、标化的时间-容积指标及左室时间-位移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RT组治疗前LVEDV、LVESV、SV、LVEF以及左室时间-位移指标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CRT组EDV、ESV、SV、LVEF均较术前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12、6节段达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均降低,位移标准差、位移大值、位移小值均减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T-3DE能够有效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及评估CRT临床疗效.

    作者:缪英;郝应禄;李燕萍;廖德荣;钱宝堂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8-三体综合征胎儿产前超声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18-三体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为18-三体综合征的54例胎儿声像图表现,总结归纳18-三体综合征胎儿产前超声表现特点.结果 54例18-三体综合征胎儿中,48例(88.9%)产前有异常超声表现,33例(61.1%,33/54)合并两种以上异常,多见的为心脏畸形,共34例,占62.9%;其次有脉络丛囊肿、单脐动脉、羊水量过多、心室斑状强回声、四肢骨骼或姿势异常、唇腭裂、肾盂分离,其他异常表现还有脐膨出、Dandy-Walker综合征、食道闭锁、胎儿宫内生长迟缓、侧脑室增宽、枕后部皮肤皱褶增厚、脑脊膜膨出等.以上异常超声表现产前均予以了明确提示.另有3例存在心脏室间隔缺损并手姿势异常,2例尚存在小下颌,1例耳低位产前声像未提示异常.结论 产前系统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18-三体综合征胎儿异常表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钟晓红;谢小健;吴幼平;何晓琴;张艳红;路晶;阮爱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预测宫颈癌动脉化疗栓塞疗效

    目的 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动脉化疗栓塞疗效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分别于动脉化疗栓塞前及化疗栓塞后4周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肿瘤体积及肿瘤内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3项血管参数值,并记录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化疗后4周依据国际抗癌联盟疗效判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栓塞前肿瘤体积及肿瘤内部血管参数的差异,研究肿瘤体积及肿瘤内部血管参数与动脉化疗栓塞疗效间的关系.结果 26例宫颈癌患者动脉化疗栓塞后,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8例,病情稳定4例,病情进展2例,动脉化疗栓塞有效率为76.9%(20/26),无效率为23.1%(6/26);有效组化疗前肿瘤体积、VI、FI及VFI分别为(40.3±23.2) ml、(5.4±3.5)%、40.9±4.3和2.3±1.6;无效组化疗前肿瘤体积、VI、FI及VFI分别为(30.2±20.8) ml、(11.3±4.2)%、44.0±3.9和5.1±2.2;无效组化疗前VI及VFI明显高于有效组相应血管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肿瘤体积及F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获得的血管参数在宫颈癌动脉化疗栓塞疗效预测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志仙;汪龙霞;王军燕;崔秋丽;徐虹;林倩;高学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胎盘畸胎瘤1例

    孕妇,24岁,孕40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左枕前位,双顶径96 mm,股骨长67 mm,胎盘前壁,功能2+级,胎心138次/min,胎动可见,羊水指数:190 mm,脐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期血流速度之比:1.5,羊膜腔内可见一大约60 mm×37 mm的团状强回声块位于胎儿面旁,边界清,可活动,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另可见一长约32 mm蒂连接至脐带胎盘缘旁,蒂上可见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羊膜腔团状强回声(畸胎瘤不能除外).术中:见胎盘上面一大小约60 mm×50 mm×50 mm赘生物,有蒂,实性.病理诊断:胎盘非滋养细胞肿瘤(畸胎瘤).

    作者:吕晓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胎儿多系统畸形超声表现1例

    孕妇,20岁,孕1产0,孕5个月,超声检查显示:可见一个胎儿回声,胎儿双顶径52 mm,脊柱连续,股骨长35 mm,四腔心可见,心率152次/min,律齐,双肺可见,肝脏可见,胃泡可见,左肾积水,左侧输尿管扩张,与一大小约78 mm× 67 mm无回声区相连,右肾呈多囊状,未见右侧输尿管扩张.宫内未见明显羊水暗区,胎儿四肢远端与外阴不能显示(图1).超声提示:胎儿中孕、无羊水、左肾积水、左输尿管扩张、巨大膀胱,考虑下尿路梗阻,建议终止妊娠.引产后,见胎儿无肛门,无正常外生殖器,无腔道与盆腹腔相通.解剖可见左肾积水,左侧输尿管扩张,与巨大膀胱相连(图2).膀胱下端为盲端.右肾呈多囊状,无输尿管与之相连.盆腔内见一左侧卵巢,未见子宫及右侧卵巢.未见睾丸.结肠下端为一盲端与巨大膀胱经一韧带相连,之间无明显腔隙.

    作者:王建春;刘海杰;杜金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

    超声造影能够强化显示乳腺肿瘤的微血管形态.大部分乳腺恶性肿瘤的血供丰富程度、灌注方式、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等与良性肿块不同.本文就乳腺超声造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甲状腺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少数为癌,多发于青年人群.肿瘤较大时可产生压迫症状,并容易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其术前诊断及确定肿瘤性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清晰显示肿瘤分布、形态、内部血管及血流情况[1],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收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资料,总结甲状腺瘤及甲状腺癌声像图、血流特征,为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张洁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A诊断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颈部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TA观察58例颈部动脉常见病变患者的颈动脉,共计464个节段,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A在颈部动脉病变检出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64个节段中,DSA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分别为106、79、28、7、5个节段;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上述病变分别为102、70、26、6、5个节段,共计209个节段;CTA诊断上述病变为96、77、27、7、5个节段,共计212个节段;彩色多普勒联合CTA对颈部动脉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为99.6%、87.5%,均高于单一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动脉硬化斑块较CTA有更高的敏感性,CTA对动脉轻度狭窄有更高的敏感性,两种技术联合应用诊断颈部动脉疾病可以有效互补.

    作者:印淑均;王敏;邹文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