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治疗研究进展

杨新军;吕刚

关键词: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生活质量, 抗骨质疏松新药, 骨组织, 骨质疏松病, 骨折危险性, 雌激素缺乏, 质量影响, 卫生问题, 生理机能, 骨骼疾病, 过程关系, 骨病, 妇女, 发生发展, 代谢性, 组织量, 老年期, 绝经期
摘要: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骨质疏松与机体生理机能退化、代谢等过程关系密切,其发生发展对生活质量影响在绝经期妇女表现得尤为明显[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以雌激素缺乏为主,合并多种原因引起,以骨强度受损,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骨骼疾病[2].本病严重影响妇女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并直接关系到女性老年期疾病的发生.近年来骨质疏松病有逐年增多趋势,而目前无有效抗骨质疏松新药应用到临床,因此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已经成为我国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3-4].本文就对近年来防治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综述.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许公平老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临床经验浅析

    许公平主任医师是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糖尿病科项目建设负责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笔者有幸跟谁老师,不揣鄙陋,将老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经验作一总结.

    作者:邓德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临床上以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的临床或生化表现、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目前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发病率占育龄期妇女5%~10%,在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症妇女中发病率为50%~70%[1].中医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辨证论治,各家根据其自身临床经验,辨证分型不一,用药驳杂,因此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辨证治疗的规范,更是亟待解决.现将近年来中医学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及中医其他疗法综述如下.

    作者:华永芳;闫宏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混合痔围手术期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通过对混合痔围手术期针刺镇痛近十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发现近三年针刺运用于混合痔围手术期镇痛的研究开始增加,其中以埋线、电针较为常见.针刺在镇痛同样有效的基础上更有易于操作,镇痛时效长,临床创伤小,并能够减少其他并发症等优势,但仍有问题需要解决.

    作者:李蔚;赵华;陈泽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逐瘀脱膜汤治疗无痛人流不全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逐瘀脱膜汤治疗无痛人流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无痛人流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口服逐瘀脱膜汤,对照组30例常规行清宫术.结果 逐瘀脱膜汤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西医对照组1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逐瘀脱膜汤治疗无痛人流不全效果好,可避免清宫术,减少手术后带来的并发症.

    作者:徐晶;李国珍;马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围绝经期焦虑症流行病学及中医辨证论治研究概况

    本文针对围绝经期焦虑症的发病,辨证分型与选方用药问题,从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角度进行了总结和概况,综述了大量的研究信息,并对围绝经期焦虑症今后科学研究,临床实践提出了研究展望.

    作者:王玉琴;刘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食疗在妊娠病用药范围与剂型

    中医食疗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食物或配合药物,以食借药力、药助食威,进行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对中医食疗学术理论的发掘、整理和实际应用的研究、开发已成为当前一大潮流.因妇女妊娠期特有生理特点和疾病规律,妇科妊娠期疾病较其他疾病更适合于用中医食疗的方法治疗和调理,现今中医药领域对食疗治病较为忽视,缺乏中医理论的正确指导,甚至一些中医药工作者也未必了解食疗方药的具体用法,剂型,治疗范围等.因此,为了更好地运用食疗,研究历代的中医妇科食疗文献是必要的.

    作者:王亚红;谭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看图识病”式教学在中医眼科学临床示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看图识病”式教学模式在中医眼科学临床示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2010级中医学专业五年制的2个平行本科班分为实验组(63人)和对照组(61人),实验组采用“看图识病”式教学模式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临床示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临床示教.教学结束后,收集、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考试成绩.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分别为86.23±5.21、71.01±4.96,病例分析题成绩分别是18.76±1.05、10.42±3.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问卷调查中,赞成“看图识病”式教学模式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传统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医眼科教学的临床示教中,“看图识病”式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具优势,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了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银丽;燕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研究进展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种,手术是第一选择,而因为发病部位血管、神经末梢较丰富,故术后疼痛较为敏感,也是患者惧怕手术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减轻脓肿术后疼痛成了肛肠科医生的一个责任和研究方向.

    作者:刁国龙;王军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骨性关节炎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骨性关节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03例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病变情况,并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103例骨性关节炎病变中骨质破坏76例,其中包括骨赘形成17例,“关节鼠”9例.滑膜增厚并关节积液25例,腘窝囊肿2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膝关节正常结构及病变显示清晰,对关节腔内病变能够得出直观定性诊断,为骨性关节炎的无创性临床诊断提供新途径.

    作者:闫泗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联合GnRH-a类药物副反应的中西医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问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疾病.本病多发于育龄期妇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占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0%.目前手术联合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是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有效的降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用于EMs术后治疗有突出的疗效,但由于该药物容易导致低激素症候群,从而使其长期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从中西医两方面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联合GnRH-a类药物副反应的治疗进行了探讨,并对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为今后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联合GnRH-a类药物副反应的中西医结合有效治疗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马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药对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治疗的研究概况

    本文的目的是概述近十多年来中医药在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方面的现况,并进一步探讨近年来的一些新型热点方法,后展望中医药对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治疗方面的优势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杨玉荣;陈平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张洪亮主任医师中医辨治肺癌经验

    本文拟总结张洪亮主任医师肺癌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1)学术思想方面:提出“内外合邪、久病成积”病因理论、“肺失宣肃、痰瘀互结”病机理论、“西北凉燥”新疆地域性病因病机思想;2)临证经验方面:三因证治(因人、因地、因时)、经验辨治(专病专方、辨证论治、辨症论治、手术后调治、化疗后调治、放疗后调治)的临证运用.

    作者:袁香梅;王冠英;王冠峰;张洪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二神丸联合参苓白术散对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脾胃虚弱证的临床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二神丸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 6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匹维溴铵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以中药二神丸联合参苓白术散口服,疗程4周,观察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体疗效、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情况的变化.结果 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临床症状评价: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对腹胀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生活质量评价:两组IBS患者的QOL水平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6个纬度上得分较治疗前均高(P<0.01),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D-IBS疗效显著;2.在改善大便次数、性状方面,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在改善腹胀腹痛或腹部不适方面两组相差不大;3.生活质量方面: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彭万枫;盛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针灸治疗腰椎术后残留症状

    腰椎术后残留症状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手术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而目前临床上可广泛应用且疗效确切的药物却相对较少.近年来,在采用中医药治疗该病上获得较大进展.中医疗法的应用可起到一定快组织修复、减轻致残程度效果.通过运用口服中药或针灸可以明显改善腰椎术后残留症状、腰背部疼痛;而针药结合,内外兼治达到外疏经脉,内化瘀结的效果,故采用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对于改善患者术后残留症状、促进早期恢复,可以取得不错疗效.

    作者:莫军;黄异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紫草三黄栓中紫草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 优选紫草三黄栓中紫草的提取工艺,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流速为因素进行考察内容,以羟基萘醌总色素含量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优选紫草三黄栓中紫草的提取工艺;考察温度对紫草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紫草三黄栓中紫草的佳提取工艺为:紫草用10倍量95%乙醇渗漏提取,渗漏流速为1ml.min-1;紫草中羟基萘醌总色素遇热较稳定.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赵媛;杨继彪;刘艺;库德热提·阿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天山雪莲的开发与应用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天山雪莲在人工种植研究、天山雪莲培养物研发、药物制剂开发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新疆特色药材天山雪莲的产业化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贾丽华;郭雄飞;贾晓光;魏鸿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新疆原发性高血压证型理论渊源初探

    高血压病是目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现已成为整个医学界乃至全世界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亦不断深入,中医证型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是对疾病本质的把握.故早在1988年卫生部药政局制定“中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确定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4个证型以便于临床辩证施治.

    作者:马丽;尚玉红;张洪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府逐瘀汤加清热解毒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将血府逐瘀汤加清热解毒药物运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以扩大心绞痛的治疗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中医辨证分型为胸痹(气滞血瘀、脉络闭阻)的病人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和总结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未运用清热解毒的对照组.结论 清热解毒药物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确可增加疗效.

    作者:李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证治述要

    随着医学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造成了人口结构的老年化,同时阿尔茨海默病也将逐渐增多,本文试以中医理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证治作一述要.1 中医文献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中医没有阿尔茨海默病之病名,对于类似本病症状的记载大多散见于癫狂、痴呆门中.早在《内经》中就记载了古人对该病的阐述,并认识到该病可引起眩晕、耳鸣、健忘、精神呆滞等一系列症状.如《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大惑论》云:“黄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

    作者:杨琼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重用生麦芽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的临床观察.方法 采用马德孚主任医师经验总结,重用生麦芽联合“调经方”、“排卵汤”治疗,随症加减,水煎服,治疗2~4个疗程.结果 24例患者中,服药治疗后6个月内受孕者3例,6~ 12个月受孕者5例,12 ~ 24个月受孕者8例,共13例,治愈率54.17%(其中健康婴儿12例,流产1例);好转6例,占25.00%;无效5例,占20.83%.总有效率为79.17%.结论 重用生麦芽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效果明显.

    作者:郝振华;郭震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