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佳;省格丽
目的 观察化痰脉通片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期风痰瘀阻型出血中风病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抑酸护胃、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化痰脉通片,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mR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化痰脉通片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病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向兴刚;安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对小儿感冒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感冒高热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应用中药灌肠加以常规治疗,对照组60例只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退热时间,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退热效果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小儿感冒发热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万雅丽;周盈;李兰;刘津艺;蔡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围绝经期焦虑症是指初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以焦虑不安、精力缺乏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本文通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的论述,展开对围绝经期焦虑症的中医病机研究,以期为围绝经期焦虑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贺微;刘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我院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状况.方法 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理人员创新能力,进而分析现状.结果 我院2016年共申报护理新技术、新项目8项,累计临床治疗人数达5752人次.数量与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 护理人员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认识不够、缺乏系统的学习训练,缺乏相关的政策与管理措施,应加强有关方面的培训与指导,以提高各层次护理人员的创新能力.
作者:郭燕;李敏;彭长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掌握细菌耐药情况,指导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高,革兰氏阴性菌中排前五位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阴沟肠杆菌;②革兰氏阳性菌中排前五位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③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及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均高于同期全国水平;④中医院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低于同期全国水平,且中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的耐药率由2014年的26%~73%之间上升到30.1%~77.3%之间.结论 正确合理的应用抗生素,是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的发生的佳选择;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同时应当兼顾地区差异,以本地区主要耐药趋势为参考依据,抗生素轮替使用;在条件允许时,应尽早获得病原学证据,依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
作者:杨惠琴;王兵;马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 Arthritis,KOA),是多发于老年人的慢性进行性骨科疾病.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的日益老龄化,KOA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也逐渐成为社会问题.KOA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使得该病越来越被骨科临床大夫以及患者重视.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中医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李勇亮;陈平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新疆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调查,探索吉木萨尔县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中医辨证分型的分布特点、分布规律.方法 通过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与数据.结果 阴虚质、气郁质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湿热质次之;肾阴虚型、肝郁型与肝肾阴虚型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常见中医证型.
作者:周仕真;周仕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近年来,2型糖尿病在我国已呈现发病率逐年增高的趋势,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同时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有效地预防与控制2型糖尿病前期向2型糖尿病进展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从中医体质的角度阐述糖尿病的防治,探讨了2型糖尿病发病与转归的体质类型,进而为防治型糖尿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作者:孙奕瑶;李凯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医针灸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近些年来,针灸治疗受到国内外患者的广泛认可与接受,在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下,针灸临床带教显得尤为重要.针灸学是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而在针灸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三多二少”现象,即理论教学多,书本知识多,老师讲的多;学生亲自动手少;学生临床实践少.由于针灸学的临床见习课程占有很小的比例,这导致了学生们仅仅学习到了书本上典型的单一病种及治疗方案,而缺乏对针灸熟练的临床操作及对临床患者多存在其他复杂兼证的基本判断,无法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
作者:米勇;张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穴位按摩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性便秘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穴位按摩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的老年性便秘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运动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腹部穴位按摩配合消积膏贴敷护理.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便秘病患者合理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能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瑞;黄丽;钟巧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培元解毒法对HIV无症状期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期间接受中医药关怀干预的HIV/AIDS无症状期患者36例,随访6月后,有4例脱落.采用自身前后对照,使用中医症候积分表、WHO-HIV生存质量量表,观察研究对象在培元解毒法干预6月后的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 培元解毒法干预后:①发热、咳嗽、乏力、纳呆、腹泻、腹痛、气短、自汗、盗汗症状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1);②在恶心、呕吐、头痛、胸痛、腹胀、肌肉痛、关节痛、腰痛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会关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在独立程度、环境、精神世界/宗教/爪人信仰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元解毒法治疗无症状期HIV,能够改善HIV感染者发热、咳嗽、乏力、纳呆、腹泻、腹痛、气短、自汗、盗汗等症状,改善患者的自我感觉,提高情绪及工作能力,改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存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伊晨;杜少华;陈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有机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以《高等有机化学》为导向探索中药学教学是一个新思路.人体生命活动本身就是一连串非常复杂、彼此协调的有机物质的变化过程.有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以后,人们开始了解分子的结构、性质,并且合成各种各样的物质.在当今的生活中,人们几乎离不开有机化合物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紧密相关.在人们认识生命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天然的生物高分子,如多糖、蛋白质等,这些有机物参与了遗传、代谢等人类生命活动.
作者:李茜;卢军;姜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全国六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证候、证素分布规律,为规范临床辨证论治奠定基础.方法 检索近20余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文献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的分析.结果 ①证候:全国六区COPD皆有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西北、华北地区痰浊阻肺证为主,华南、华东、华中地区以痰热壅肺为主,西南地区痰瘀痹肺为主;②证素:病性本虚标实,实者多为痰、热,虚者多为气虚,病位多在肺、肾、脾.结论 全国六区COPD证型、证素分布既表现出普遍一致的共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作者:常文俊;李风森;荆晶;高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中医护理方案在消渴病(2型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结果 在中医护理方案的干预下,病人尿量增多、口干多饮、多食易饥、倦怠乏力、肢体麻木、疼痛、肢冷、视物模糊、皮肤瘙痒、腰膝酸软等症状的辨证施护落实率达100%,且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对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王孝萍;董彦平;关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试验组(n=41).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L./(kg·d)+5%葡萄糖溶液,稀释成1mg/mL后缓慢静脉注射,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青黄散外敷,4h/次,连续治疗5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其退热、腮肿以及腺体疼痛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助于提高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各症状消退时间.
作者:朱强;苏海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病例资料,按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n=30)术后接受中医护理,对照组(n=30)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患者的应用,具有促进肠功能快速恢复,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及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起着重要作用,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借鉴.
作者:李学红;刘永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诸多临床文献报道表明,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已成为肺癌临床治疗的主流.本文从祖国医学的角度着手,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优越性.
作者:刘述梅;吕书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跟骨骨折早期往往合并严重的皮肤肢体肿胀,不仅增加手术的等待天数,还会增加手术后皮肤坏死、难愈、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对跟骨骨折早期肿胀研究的进展,认为中药外敷治疗骨折早期肿胀有较好的疗效,同时提出中药外敷疗法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顾晶亮;吕发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正交实验优选红花配方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 采取正交设计L9(34),以颗粒成型率、吸湿率、休止角的综合评分作为考察指标,考察辅料的种类、混合辅料比例、浸膏粉与辅料配比、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和乙醇用量等工艺参数.结果 佳成型工艺条件:以糊精和oα-乳糖(1:2)为辅料,浸膏粉/辅料(1:2);乙醇体积分数为80%,乙醇的用量为10%.结论 该工艺简单易行,稳定可行,为大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何婷;李柯翱;季志红;田树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腹部穴位按摩配合消积膏贴敷神阙穴治疗老年便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便秘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1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和防治便秘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予以消积膏贴敷神阙穴治疗,对照2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和防治便秘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予以腹部穴位按摩治疗,治疗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和防治便秘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予以腹部穴位按摩配合消积膏贴敷神阙穴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患者便秘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①对照1组的有效率为70%,对照2组的有效率为60%,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②治疗组的排便间隔延长、大便干燥硬结、排便后有残留感或不适感等症状上的改善明显优于两个对照组,三组间便秘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便秘病患者在日常健康宣教和饮食指导的基础上,采用腹部穴位按摩配合消积膏贴敷神阙穴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张瑞;钟巧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