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思维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吕刚;王利昕

关键词:循证思维, 骨科教学, 中西医结合/骨伤
摘要:循证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医学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范围囊括了临床医学研究、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卫生事业管理的等众多方面.与此同时,循证思维在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升级改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重点阐述循证思维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初步探索.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疑难病,呈年轻化趋势,致残率较高,后期股骨头坏死将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保髋治疗是目前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首选方案,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保髋手术两大类,前者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等,后者包括髓心减压术、截骨术、骨移植术及打压植骨术等.诸法各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将其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可有效延缓股骨头坏死病情进展.本文查阅国内外近5年相关文献,对早期股骨头坏死保髋进展予以阐明,并加以总结.

    作者:龙强;马钰;方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关于2型糖尿病病人肠道菌群失调及GLP-1中西医研究进展

    糖尿病作为当前常见慢性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肠道菌群是人体大的微生态系统,参与并影响着人体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目前许多研究提示肠道菌群紊乱与T2DM的发病密切相关,通过中药微生态制剂改变肠道的微环境以及肠促胰岛激素成为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新突破口,祖国医学对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不断涌现,本文将对近年来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失调和肠促胰岛素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徐丹;邓德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中西医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特征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处于持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高血压病持续发展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肾损害.此病症病理表现为肾小血管病变导致的肾脏缺血性改变,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改善患者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而延缓高血压肾病进展,已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及研究学者们的密切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关于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研究进展做初步探讨.

    作者:帕孜来提·艾海买提;林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综述

    整理近5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从针刺疗法、针刺配合其他疗法、综合疗法这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日前针灸是治疗本病行之有效的方法,且多种治疗方法联合运用优于单一的方法.到目前为止有些特殊治疗手段相关文献数量较少,缺少系统评价的文献及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仍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何欢;米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抑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又称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ADD)[1],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它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意志活动减退的临床特点为主[2].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slth Organiztion,简称WHO)指出,到2020年MADD很有可能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3-4].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数据研究表明:到2012年,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超过3000万[5].

    作者:盘晓芳;白贺霞;娄红岩;王延庆;吕光耀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从《内经》探析广义燥证与西北燥证的关系

    《内经》载“燥邪”有“淫”、“迫”之分,其“淫”者方为燥淫证之病因.此文分析《素问·天元纪大论》等相关篇章中燥邪淫胜所致病证之证候、病机、治则治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据《内经》“病起于阴阳”之论,指出《内经》所论之燥淫证出于病因辨证,为感受燥淫之邪而病起于阳者,其证病位在表在里、在脏在腑,证候表现繁杂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且不止于“燥甚则干”一隅,当属“广义燥证”;今内燥证和外燥证当属“狭义燥证”.前者出于病性辨证,以阴津失于濡润为要;后者虽亦出于病因辨证,但却囿于季节性燥邪所致之燥淫表证.西北燥证是感受燥邪为主病的复合型方域性中医证候,属广义燥证,故以病因辨证为本是开展西北燥证相关研究的重要前提.

    作者:史红;程小亚;郝冉;张晶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疆赤芍及不同炮制品中的芍药苷含量及镇痛作用的比较

    目的 对比新疆赤芍及不同炮制品中的芍药苷含量和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新疆赤芍及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的含量,采用小鼠扭体法评估各药物的镇痛作用.结果 新疆赤芍生品和炮制品的芍药苷含量有差别,其中酒赤芍的含量低,醋赤芍的含量高.镇痛试验表明,生品及炮制品都具有镇痛作用,而在炮制品的比较中,只有酒赤芍相对生品具有镇痛差异.结论 芍药苷的含量和镇痛作用没有必然的联系.

    作者:黄文娟;刘晶;刘兆龙;何双双;张彦;黎耀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静脉血栓栓塞症血液高凝状态与中医血瘀证关系探讨及其防治策略

    血瘀证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Iism,VTE)患者常见临床证候,VTE形成机制以血液瘀滞、血管内皮损伤、血凝状态的变化为病理基础,主要表现为血液的高凝状态.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静脉血栓栓塞症血液高凝状态与中医血瘀证关系,为寻找VTE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提供思路和方法.

    作者:杜丽娟;林建华;杨惠琴;赵彦稳;李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介入急诊手术的医护有效沟通影响因素探析

    目的深入了解介入急诊手术患者收治中影响医护沟通的主要因素,探索促进医护有效沟通对策建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15名心科医生和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建立编码和归档系统,并提炼和分析所收集的信息.结果影响介入急诊手术医护人员有效沟通的因素包括对危急重症患者病情的评估、医护双方关注点的差异、团队意识、工作经验及知识量的储备、沟通环境的限制.结论通过提高医护双方专业水平,加强医护团队合作的培养,运用沟通技巧能促进介入急诊手术医护的有效沟通,确保关键信息的准确全面传递.

    作者:马斌;李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维持治疗研究方法探讨

    概述了肺癌中西医维持治疗现状,探讨中医药在维持治疗实验设计思路及可行性.

    作者:周诗颖;张洪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金洪元从肝郁脾困论治代谢综合经验探析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的一组症候群的总和,是心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国家名老中医金洪元教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治疗本病丰富的临证经验.金洪元教授认为此病病机改变以肝郁脾困为根本,以痰瘀、湿热、浊毒为标实;治疗上采用疏肝达郁、运脾和胃、利湿化瘀三管齐下,标本兼顾.

    作者:马丽;吕东;藏登;刘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治疗痔术后疼痛的研究概况

    综述近年文献,本文主要介绍中医在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方面治疗的特殊价值.检索查新关于中医治疗痔术后疼痛的发展和临床治疗的相关文献,现分别从中药口服、中药熏洗、软膏外用、针刺、电针治疗、灸法治疗、穴位埋线方面进行探讨.经观察痔为中医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疼痛为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进一步影响其他并发症,如术后急性尿潴留、术后创缘水肿、排便、创面愈合情况等,则痔术后疼痛成为肛肠疾病术后需要关注的问题.

    作者:帅琦;付甜甜;刘智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进展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中医称之为“鼻鼽”,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释放炎性介质、有免疫活性细胞以及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参与的鼻部变态反应性疾病,严重困扰着日常生活和学习,影响精神和心理健康.虽然该病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各种临床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并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旨在通过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AR作一综述.

    作者:郭姝利;史随随;黄小玲;安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思维在肿瘤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中医学院学生的特点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习惯,通过改变教学模式,使中医学院的学生对肿瘤疾病有系统全面的了解,掌握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原则,为临床工作中能够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打下基础,我们在课堂教学临床带教中进行一些提高教学效果方面的探讨.

    作者:林燕;王巧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管性认知障碍伴情感障碍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与抑情感障碍关系密切.情感障碍,既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又可加重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严重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和生存质量.随着中西医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中西医干预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伴发情感障碍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张亚洁;陈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炮制教学浅谈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课程,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所以炮制学也变得极其重要.这门课程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规格、工艺、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探讨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中药炮制学的教学质量,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双向型人才,既要发展研究也要落实到实用.采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探讨其深奥的理论内涵,对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为高等学府中药学教育探索一条科研新路意义重大.

    作者:赵翡翠;张丽娟;姚美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在骨伤科护士带教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在骨伤科护士带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中医骨伤科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接收实习的护生25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3名与观察组12名,分别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和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日常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出科综合成绩以及实习期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士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出科综合成绩分别为(95.4±2.2)分、(96.3±2.3)分和(95.9±1.9)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护士的(90.5±1.3)分、(91.6±1.7)分和(91.1±1.5)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护士护理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4.00%与86.00%,观察组实习护士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在骨伤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为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整体护理,并在实习带教中积极应用该模式,能够大幅度提高护生的专业业务能力,巩固基础的理论知识,为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作保障.

    作者:陈扶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谈中医护理新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

    探讨现阶段中医护理新技术在临床应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推广的解决方案,更好的将中医护理优势在临床E得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韩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大黄抑制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为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肾纤维化.中药大黄的主要成分大黄素及大黄酸能够通过作用于相关细胞因子对肾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可抑制肾纤维化形成,改善肾功能.本文将对大黄抑制糖尿病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徐利娟;马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紫草油配合凝胶垫预防手术中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紫草油配合凝胶垫预防术中压疮的效果.方法 纳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行腰椎后路(俯卧位)手术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术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腹部放置30cm×45cm×1.5cm的凝胶垫,膝关节下放置5cm×30cm×1.5cm的凝胶垫,踝关节放置凝胶垫,头部放置15cm×10cm×5cm马蹄形凝胶头圈,并在各个受压部位均匀涂抹紫草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凝胶垫防护各个受压部位.治疗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压疮发生率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使用紫草油配合凝胶垫,能有效的降低手术中患者身体的受压,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减少或避免压疮发生.

    作者:王晓娟;洪肖伟;梁姣;曹兴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