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雪莲通脉丸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病的临床观察

任小娟;陈小兵;雷志勇

关键词:雪莲通脉丸, 气虚血瘀型,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摘要:目的 观察雪莲通脉丸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病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120例后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卜加用雪莲通脉丸治疗8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眩晕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雪莲通脉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2015~2017年我院住院部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HIS系统提取数据,对我院2015~2017年药品的消耗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序号比B/A、日均费用DDC、各科室消耗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1017年,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吗啡缓释片30mg、羟考酮缓释片10mg、羟考酮缓释片40mg的消耗量位于前三;舒芬太尼针50μg、羟考通缓释片10mg、羟考通缓释片40mg消耗金额稳居前三;舒芬太尼针50μg、吗啡缓释片30mg、羟考酮缓释片10mg的DDDs较为靠前;舒芬太尼50μg三年的B/A值均为1,同步性好,其余有偏差;除了可待因15mg,DDC都比较稳定.全院使用麻醉药品的科室,主要集中在肿瘤科和手麻室,肿瘤科的使用情况符合“口服优先”原则,是重点监督科室.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癌痛止痛原则.

    作者:黄文娟;刘晶;轩辕欢;何双双;张彦;黎耀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抑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又称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ADD)[1],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它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意志活动减退的临床特点为主[2].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slth Organiztion,简称WHO)指出,到2020年MADD很有可能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3-4].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数据研究表明:到2012年,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超过3000万[5].

    作者:盘晓芳;白贺霞;娄红岩;王延庆;吕光耀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析医院财务管理创新

    随着医疗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这是一个具有较强复杂性的系统工程,要在各个方面付出努力并在相应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接近目标后直至达到目标.因此有必要对现阶段我国医院财务面临的新环境与相应的挑战展开进一步的分析,明确医院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对于目前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策略,促进我国医院的发展能够更好的满足医疗体制改革所提出的要求.

    作者:潘开虎;李崇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五味消毒饮合当归芍药散对下肢骨折Ⅰ类切口术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五味消毒饮合当归芍药散对下肢骨折Ⅰ类切口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180例下肢骨折Ⅰ类切口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五味消毒饮合当归芍药散.结局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术后第1d、第3d、第7d的血清TNF-a、IL-6及疼痛程度的对比.结果 术后第1d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疼痛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d两组患者血清TNF-a、IL-6、VAS评分,治疗组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五味消毒饮合当归芍药散用于下肢骨折Ⅰ类切口术患者,能有效减轻疼痛程度并降低术后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麟;曹磊;黄异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研究进展,为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辨证治疗的依据.方法 通过阅读近10年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与调养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分期论治等多种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取得了显著效果.结论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远期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祖丽胡玛尔·穆太力普;闫宏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中西医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的研究新进展.方法 检索近10年中外医学文献,查阅中医妇科论著,从辨证论治、经方、经验方及西医治疗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泡发育不良,既可以减轻西医促排卵药物副作用,又可以提高卵泡合格率、妊娠率,降低流产率.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泡发育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夏;宋国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管性认知障碍伴情感障碍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与抑情感障碍关系密切.情感障碍,既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又可加重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严重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和生存质量.随着中西医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中西医干预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伴发情感障碍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张亚洁;陈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护理加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法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6h、12h、24h、36h这4个时间段首次排气的患者例数和排气后腹胀缓解的程度.结果 ①治疗组患者术后6h、12h的首次排气患者例数分别为20(33.33%)、24(40.00%),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远早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缓解腹胀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无腹胀率为90.00%,对照组的无腹胀率为66.67%;治疗组腹胀缓解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情况.

    作者:马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益天癸调冲方对高龄不孕女性生育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补肾益精,调和冲任的益天癸调冲方对高龄不孕女性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生殖中心100例33~ 37岁之间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每日1片,连服21 d,连用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服3个月益天癸调冲方,观察两组临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治疗后第1个月经周期第2~4d测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氏激素(AMH).结果 治疗3月后,两组肾虚证候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E2、AMH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以补肾益精,调和冲任辨证施治的益天癸调冲方对高龄女性不孕症患者用药3个月后肾虚症状明显改善,通过改善E2、AMH增加潜在的生育能力,可以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高琦;王春华;李凯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亚甲方治疗热毒壅盛、血热夹瘀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亚甲方治疗热毒壅盛、血热夹瘀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热毒壅盛、血热夹瘀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30例采取亚甲方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实验组热毒壅盛、血热夹瘀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甲方治疗热毒壅盛、血热夹瘀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梁伟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在骨伤科护士带教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在骨伤科护士带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中医骨伤科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接收实习的护生25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3名与观察组12名,分别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和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日常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出科综合成绩以及实习期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士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出科综合成绩分别为(95.4±2.2)分、(96.3±2.3)分和(95.9±1.9)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护士的(90.5±1.3)分、(91.6±1.7)分和(91.1±1.5)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护士护理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4.00%与86.00%,观察组实习护士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在骨伤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为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整体护理,并在实习带教中积极应用该模式,能够大幅度提高护生的专业业务能力,巩固基础的理论知识,为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作保障.

    作者:陈扶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中西医治疗进展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中西医治疗新进展,为临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近5年的中西医研究报道及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西医治疗以调周促孕,改善高雄激素血症的症状或体征为主,兼顾预防远期代谢并发症.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多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出发,通过补肾、疏肝、活血、清肺、化痰等方法,干预高雄激素血症的代谢环节,从根本卜降低过高的雄激素.结论 中医药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的远期疗效明显,无明显副作用,不易复发,在临床中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刘成连;孙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实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实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桃红四物汤加减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14d后判定临床疗效,观察患者MRI脑水肿带、神志、语言、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并评估头颅CT、MRI的影像学演变.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MRI脑水肿带、神志、语言、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在中医辨证论治临证思维的指导下,运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实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MRI脑水肿带、意识障碍、语言能力、瘫痪肢体的肌力,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严重致残率和病死率,效果明显.

    作者:杨世臣;袁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Q开关Nd∶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Q开关Nd∶YAG 1064nm,大光斑,低能量激光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对面部黄褐斑患者进行大光斑、低能量激光治疗,与此同时联合口服氨甲环酸片.结果 经此方案的治疗,患者肤质得到改善,其疗效主要体现在去除表浅皱纹,缩小皮肤毛孔.结论 运用皮肤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作者:关斌;向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雪莲通脉丸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雪莲通脉丸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病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120例后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卜加用雪莲通脉丸治疗8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眩晕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雪莲通脉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任小娟;陈小兵;雷志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西北燥证对新疆地区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影响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新疆地区罹患西北燥证的冠心病患者与非罹患西北燥证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的异同,以探寻西北燥证对新疆地区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 制定冠心病及中医证候类型调查表,调查并按统一规定填写调查表.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类型,比较罹患与非罹患西北燥证中医证型的异同.结果 将冠心病罹患与非罹患西北燥证患者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分析,经卡方检验,P<0.05,故冠心病罹患与非罹患西北燥证者中医证型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是否罹患西北燥证对冠心病中医证型具有显著影响.结论 是否罹患西北燥证对冠心病中医证型具有影响.

    作者:侯晓叶;赵明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疆赤芍及不同炮制品中的芍药苷含量及镇痛作用的比较

    目的 对比新疆赤芍及不同炮制品中的芍药苷含量和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新疆赤芍及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的含量,采用小鼠扭体法评估各药物的镇痛作用.结果 新疆赤芍生品和炮制品的芍药苷含量有差别,其中酒赤芍的含量低,醋赤芍的含量高.镇痛试验表明,生品及炮制品都具有镇痛作用,而在炮制品的比较中,只有酒赤芍相对生品具有镇痛差异.结论 芍药苷的含量和镇痛作用没有必然的联系.

    作者:黄文娟;刘晶;刘兆龙;何双双;张彦;黎耀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阴痛21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调阅2016年2月~ 2017年6月肝郁脾虚型阴痛的患者21例病历,各年龄段均口服加味逍遥散加减治疗,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症状的变化.结果 使用加味逍遥散的患者治愈9例(41.18%),显效7例(33.33%),有效4例(19.04%),无效1例(5.89%),总有效率为95.23%.结论 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阴痛疗效较好.

    作者:徐晶;马艳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进展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中医称之为“鼻鼽”,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释放炎性介质、有免疫活性细胞以及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参与的鼻部变态反应性疾病,严重困扰着日常生活和学习,影响精神和心理健康.虽然该病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各种临床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并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旨在通过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AR作一综述.

    作者:郭姝利;史随随;黄小玲;安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炮制教学浅谈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课程,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所以炮制学也变得极其重要.这门课程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规格、工艺、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探讨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中药炮制学的教学质量,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双向型人才,既要发展研究也要落实到实用.采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探讨其深奥的理论内涵,对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为高等学府中药学教育探索一条科研新路意义重大.

    作者:赵翡翠;张丽娟;姚美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