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斌;李娜
血管性认知障碍与抑情感障碍关系密切.情感障碍,既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又可加重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严重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和生存质量.随着中西医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中西医干预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伴发情感障碍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张亚洁;陈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在骨伤科护士带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中医骨伤科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接收实习的护生25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3名与观察组12名,分别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和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日常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出科综合成绩以及实习期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士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出科综合成绩分别为(95.4±2.2)分、(96.3±2.3)分和(95.9±1.9)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护士的(90.5±1.3)分、(91.6±1.7)分和(91.1±1.5)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护士护理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4.00%与86.00%,观察组实习护士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在骨伤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为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整体护理,并在实习带教中积极应用该模式,能够大幅度提高护生的专业业务能力,巩固基础的理论知识,为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作保障.
作者:陈扶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雪莲通脉丸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病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120例后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卜加用雪莲通脉丸治疗8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眩晕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雪莲通脉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任小娟;陈小兵;雷志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整理近5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从针刺疗法、针刺配合其他疗法、综合疗法这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日前针灸是治疗本病行之有效的方法,且多种治疗方法联合运用优于单一的方法.到目前为止有些特殊治疗手段相关文献数量较少,缺少系统评价的文献及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仍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何欢;米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自拟川贝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42例,完全缓解28例,显著缓解6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举两例典型病案加以说明,并对处方及疗效进行简要讨论.
作者:李春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糖尿病作为当前常见慢性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肠道菌群是人体大的微生态系统,参与并影响着人体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目前许多研究提示肠道菌群紊乱与T2DM的发病密切相关,通过中药微生态制剂改变肠道的微环境以及肠促胰岛激素成为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新突破口,祖国医学对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不断涌现,本文将对近年来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失调和肠促胰岛素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徐丹;邓德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课程,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所以炮制学也变得极其重要.这门课程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规格、工艺、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探讨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中药炮制学的教学质量,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双向型人才,既要发展研究也要落实到实用.采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探讨其深奥的理论内涵,对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为高等学府中药学教育探索一条科研新路意义重大.
作者:赵翡翠;张丽娟;姚美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逐渐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综合模式,人们开始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全面综合的水平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临床研究发现[1-2]高血压与焦虑障碍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高血压患者伴发焦虑的情况更容易发生,临床运用中医药给予积极干预,从纠正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角度指导临床相关诊疗.
作者:刘倩;辛效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实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桃红四物汤加减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14d后判定临床疗效,观察患者MRI脑水肿带、神志、语言、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并评估头颅CT、MRI的影像学演变.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MRI脑水肿带、神志、语言、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在中医辨证论治临证思维的指导下,运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实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MRI脑水肿带、意识障碍、语言能力、瘫痪肢体的肌力,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严重致残率和病死率,效果明显.
作者:杨世臣;袁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循证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医学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范围囊括了临床医学研究、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卫生事业管理的等众多方面.与此同时,循证思维在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升级改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重点阐述循证思维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初步探索.
作者:吕刚;王利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的一组症候群的总和,是心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国家名老中医金洪元教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治疗本病丰富的临证经验.金洪元教授认为此病病机改变以肝郁脾困为根本,以痰瘀、湿热、浊毒为标实;治疗上采用疏肝达郁、运脾和胃、利湿化瘀三管齐下,标本兼顾.
作者:马丽;吕东;藏登;刘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疑难病,呈年轻化趋势,致残率较高,后期股骨头坏死将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保髋治疗是目前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首选方案,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保髋手术两大类,前者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等,后者包括髓心减压术、截骨术、骨移植术及打压植骨术等.诸法各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将其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可有效延缓股骨头坏死病情进展.本文查阅国内外近5年相关文献,对早期股骨头坏死保髋进展予以阐明,并加以总结.
作者:龙强;马钰;方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医诊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四诊技能及中医辨证思维,都离不开课堂讲授的过程.本文基于提高《中医诊断学》教学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的准备、展示、延伸等几个环节,对《中医诊断学》课堂教学作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袁晓霞;辛小红;史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研究进展,为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辨证治疗的依据.方法 通过阅读近10年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与调养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分期论治等多种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取得了显著效果.结论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远期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祖丽胡玛尔·穆太力普;闫宏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HIS系统提取数据,对我院2015~2017年药品的消耗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序号比B/A、日均费用DDC、各科室消耗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1017年,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吗啡缓释片30mg、羟考酮缓释片10mg、羟考酮缓释片40mg的消耗量位于前三;舒芬太尼针50μg、羟考通缓释片10mg、羟考通缓释片40mg消耗金额稳居前三;舒芬太尼针50μg、吗啡缓释片30mg、羟考酮缓释片10mg的DDDs较为靠前;舒芬太尼50μg三年的B/A值均为1,同步性好,其余有偏差;除了可待因15mg,DDC都比较稳定.全院使用麻醉药品的科室,主要集中在肿瘤科和手麻室,肿瘤科的使用情况符合“口服优先”原则,是重点监督科室.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癌痛止痛原则.
作者:黄文娟;刘晶;轩辕欢;何双双;张彦;黎耀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调阅2016年2月~ 2017年6月肝郁脾虚型阴痛的患者21例病历,各年龄段均口服加味逍遥散加减治疗,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症状的变化.结果 使用加味逍遥散的患者治愈9例(41.18%),显效7例(33.33%),有效4例(19.04%),无效1例(5.89%),总有效率为95.23%.结论 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阴痛疗效较好.
作者:徐晶;马艳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中加味小柴胡汤的疗效.方法 此次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治疗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92例)当做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与甲组,每组46例.此次研究乙组是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甲组是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复发以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乙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大于甲组,差异显著,P< 0.05.乙组复发率大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治疗总有效率小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中,加味小柴胡汤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等发生率低,且治疗有效率高.
作者:田东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概述了肺癌中西医维持治疗现状,探讨中医药在维持治疗实验设计思路及可行性.
作者:周诗颖;张洪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为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肾纤维化.中药大黄的主要成分大黄素及大黄酸能够通过作用于相关细胞因子对肾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可抑制肾纤维化形成,改善肾功能.本文将对大黄抑制糖尿病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徐利娟;马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益气和调营固表法治疗糖尿病多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因糖尿病多汗症于我院门诊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学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糖控制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1.82%,其中试验组显效治愈率高达2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0%,经x2检验P<0.05,且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糖尿病多汗症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美娜·斯拉木江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