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祖丽胡玛尔·穆太力普;闫宏宇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症, 中医, 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研究进展,为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辨证治疗的依据.方法 通过阅读近10年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与调养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分期论治等多种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取得了显著效果.结论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远期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亚临床甲状腺减退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且患病率逐年上升.疾病可能会导致多系统并发症,或进展为临床型症状性甲减,预后较差.目前,如何阻止其发展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大量的关于中西医干预治疗的研究涌现,现对于亚临床甲状腺减退症的研究现状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刘玲;肖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成药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中的作用

    本文概述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中成药分类、应用、证据较高的临床研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作者:温欣;张洪亮;关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大黄抑制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为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肾纤维化.中药大黄的主要成分大黄素及大黄酸能够通过作用于相关细胞因子对肾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可抑制肾纤维化形成,改善肾功能.本文将对大黄抑制糖尿病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徐利娟;马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子午流注择时护理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择时对症护理(穴位贴敷)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1 8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痰浊阻肺)分成2组;观察组92例,依据中医子午流注理论择时穴位贴敷护理干预;对照组90例,治疗时间于其他时间段贴敷干预治疗.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74.57%与63.33%,P<0.05).结论 择时对症护理(穴位贴敷)干预能显著提高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董彦平;焦玉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关于2型糖尿病病人肠道菌群失调及GLP-1中西医研究进展

    糖尿病作为当前常见慢性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肠道菌群是人体大的微生态系统,参与并影响着人体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目前许多研究提示肠道菌群紊乱与T2DM的发病密切相关,通过中药微生态制剂改变肠道的微环境以及肠促胰岛激素成为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新突破口,祖国医学对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不断涌现,本文将对近年来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失调和肠促胰岛素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徐丹;邓德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议精准医学模式下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

    培养合格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是当前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事关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未来的发展,随着临床及科研工作的需要以及精准医学的崛起,极大地影响着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通过3年的学习,培养具有一定科研和临床工作能力的研究生,可以促进未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使其更好的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同时也是未来个体化教育的方向.

    作者:李静茹;马建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早期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疑难病,呈年轻化趋势,致残率较高,后期股骨头坏死将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保髋治疗是目前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首选方案,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保髋手术两大类,前者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等,后者包括髓心减压术、截骨术、骨移植术及打压植骨术等.诸法各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将其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可有效延缓股骨头坏死病情进展.本文查阅国内外近5年相关文献,对早期股骨头坏死保髋进展予以阐明,并加以总结.

    作者:龙强;马钰;方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亚甲方治疗热毒壅盛、血热夹瘀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亚甲方治疗热毒壅盛、血热夹瘀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热毒壅盛、血热夹瘀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30例采取亚甲方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实验组热毒壅盛、血热夹瘀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甲方治疗热毒壅盛、血热夹瘀型亚急性甲状腺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梁伟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苍附导痰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疗效机制研究

    目的 分析苍附导痰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我院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80例,根据治疗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氯米芬片(CC)+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C)+人绝经期促进腺激素(HMG)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CC+HMG+苍附导痰汤加减方进行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率、胰岛素抵抗(HOMA-IR)、螺旋动脉波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PI),以及子宫内膜的厚度等.结果 经过治疗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HOMA-IR水平没有较大差异(P>0.05).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的子宫内膜显著增厚(P<0.05);实验组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PI和RI下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年的随访,妊娠率实验组较高(P<0.05).结论 对于PCOS不孕症患者进行中药苍附导痰汤加减方,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郝佳玉;马孝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综述

    整理近5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从针刺疗法、针刺配合其他疗法、综合疗法这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日前针灸是治疗本病行之有效的方法,且多种治疗方法联合运用优于单一的方法.到目前为止有些特殊治疗手段相关文献数量较少,缺少系统评价的文献及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仍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何欢;米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益气调营固表法治疗糖尿病多汗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益气和调营固表法治疗糖尿病多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因糖尿病多汗症于我院门诊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学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糖控制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1.82%,其中试验组显效治愈率高达2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0%,经x2检验P<0.05,且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糖尿病多汗症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美娜·斯拉木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实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实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桃红四物汤加减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14d后判定临床疗效,观察患者MRI脑水肿带、神志、语言、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并评估头颅CT、MRI的影像学演变.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MRI脑水肿带、神志、语言、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在中医辨证论治临证思维的指导下,运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实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MRI脑水肿带、意识障碍、语言能力、瘫痪肢体的肌力,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严重致残率和病死率,效果明显.

    作者:杨世臣;袁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进展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中医称之为“鼻鼽”,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释放炎性介质、有免疫活性细胞以及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参与的鼻部变态反应性疾病,严重困扰着日常生活和学习,影响精神和心理健康.虽然该病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各种临床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并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旨在通过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AR作一综述.

    作者:郭姝利;史随随;黄小玲;安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疆赤芍及不同炮制品中的芍药苷含量及镇痛作用的比较

    目的 对比新疆赤芍及不同炮制品中的芍药苷含量和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新疆赤芍及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的含量,采用小鼠扭体法评估各药物的镇痛作用.结果 新疆赤芍生品和炮制品的芍药苷含量有差别,其中酒赤芍的含量低,醋赤芍的含量高.镇痛试验表明,生品及炮制品都具有镇痛作用,而在炮制品的比较中,只有酒赤芍相对生品具有镇痛差异.结论 芍药苷的含量和镇痛作用没有必然的联系.

    作者:黄文娟;刘晶;刘兆龙;何双双;张彦;黎耀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静脉血栓栓塞症血液高凝状态与中医血瘀证关系探讨及其防治策略

    血瘀证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Iism,VTE)患者常见临床证候,VTE形成机制以血液瘀滞、血管内皮损伤、血凝状态的变化为病理基础,主要表现为血液的高凝状态.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静脉血栓栓塞症血液高凝状态与中医血瘀证关系,为寻找VTE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提供思路和方法.

    作者:杜丽娟;林建华;杨惠琴;赵彦稳;李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8例于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降糖治疗,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羟苯磺酸钙和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使用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法下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视力改善情况做出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综合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8.3,P=0.01);中医症候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7.4,P=0.01);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x2=8.2,P=0.01),以上三项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有效作用于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者,临床可进一步开展应用.

    作者:李婧;张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血压伴发焦虑中西医研究现状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逐渐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综合模式,人们开始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全面综合的水平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临床研究发现[1-2]高血压与焦虑障碍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高血压患者伴发焦虑的情况更容易发生,临床运用中医药给予积极干预,从纠正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角度指导临床相关诊疗.

    作者:刘倩;辛效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中西医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的研究新进展.方法 检索近10年中外医学文献,查阅中医妇科论著,从辨证论治、经方、经验方及西医治疗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泡发育不良,既可以减轻西医促排卵药物副作用,又可以提高卵泡合格率、妊娠率,降低流产率.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泡发育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夏;宋国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护理加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法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6h、12h、24h、36h这4个时间段首次排气的患者例数和排气后腹胀缓解的程度.结果 ①治疗组患者术后6h、12h的首次排气患者例数分别为20(33.33%)、24(40.00%),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远早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缓解腹胀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无腹胀率为90.00%,对照组的无腹胀率为66.67%;治疗组腹胀缓解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情况.

    作者:马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是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脊柱外科手术后,出现的长期且持续的慢性腰腿痛及下肢的酸胀麻木症状群.它是腰骶脊柱手术术后发生较频繁的并发症,可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是骨科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随着医学界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韩念荣;胡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