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太里普·吐逊;翁幼武;王小新;田甜;麦合苏木·艾克木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西医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腹泻的治疗,短期效果较好,但远期疗效欠佳.中医药在改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腹泻方面存在比较优势,可显著的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中医药干预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腹泻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毛玉琴;吕书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慢传输型便秘(STC)是功能性便秘中常见的一种,可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推拿作为慢传输型便秘的一种治疗方法,已经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也在临床上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由于目前对STC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故推拿手法治疗STC的机制研究也尚未有定论.现将近年来有关推拿手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的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田育魁;王新军;马鑫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分析《针灸学》立体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我校2015级运用《针灸学》立体教学的本科班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一个班级62人,作为观察组,实施形成性评价;另一个班级56人,作为对照组,应用传统评价方式.对比两组终考核成绩、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认可度.结果 实验组平均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形成性评价应用于《针灸学》理论及实践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智艳;吴颖;智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情感经历.准确评估是疼痛处理关键的第一步.为此我们设计了一款疼痛评分转盘,将不同疼痛强度评估工具集中制作成疼痛分值转盘,结合转动指针,确定疼痛强度与分值,可简单快速做出疼痛评估,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合理依据,使疼痛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患者大程度的舒适.
作者:王锐;马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胃复春片联合“老十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老十针”穴位埋线联合胃复春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治疗.8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②内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织病理学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组织病理学萎缩、肠化、异性增生均有所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复春片联合“老十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从方法、疗效均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胃部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茜;谭文婧;刘少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其治疗方式有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许多文献报道了非手术治疗方法令人振奋的治愈率,但遗憾的是,其研究结果大多未经严谨科学的论证.在手术治疗方面,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大、并发症多、易复发等缺点;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使微创手术更受青睐.随着经皮椎间盘切吸术、经皮激光汽化椎间盘减压术、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臭氧髓核消融术、胶原酶溶解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等新方法的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有了新的进步,但因以上方法的适应症较窄、疗效不确定等因素,以至于临床应用不甚广泛.随着脊柱外科微创和内镜技术的发展,经皮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实践越来越多,本文从经皮内镜技术的发展史、临床应用、并发症等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陈弘林;夏波;赵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某三级甲等中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知晓度及实践情况,明确其影响因素.方法 拟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新疆地区某三级甲等中医院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643份,共收到有效问卷618份,有效回收率96.11%.结果显示:①13.75%的临床护理人员表示,对循证护理比较或非常了解,其了解循证医学的主要途径是教科书和他人谈论;②82.36%的被调查者积累临床护理经验的主要途径是实践经验,84.14%的被调查护士认为其提高中医护理技术的主要途径是实践经验,排在第二位的是教科书.结论 新疆地区对循证护理知晓度不足,大多数护理人员的护理模式仍以经验医学为基础,不能够识别、有效利用现有的知识和干预措施以进行临床决策、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高园;刘玉姣;孙玉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穴位运用规律.方法 选取针刺治疗分离转换性障碍文献所载典型医案之临证针刺处方,运用计量学方法,对用穴频数、穴位归经分析、用穴比率、运用强度、穴均强度等计量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①本研究共纳入相关文献37篇、病例1100例,涉及临证针刺处方120首、穴位74个、穴次327次.②膀胱经穴位数多,被用穴数高(9穴),其次为督脉(8穴)和任脉(8穴).督脉、任脉运用强度均较高,分别为1.0和0.74.总频次方面,督脉穴次高(53穴次),其次为任脉(39穴次)、大肠经(34穴次),而肺经(6穴次)和小肠经(3穴次)低.用穴比率方面,肺经高(0.45),其次为心经和任脉(均为0.33),再次为督脉(0.29).穴均强度方面,心包经高(0.25),其次为肝经(0.22)、大肠经(0.16),而小肠经低(0.03).③就各经单穴而言,以内关穴运用频次高(24次),次之为水沟(22次)、合谷(20次)、太冲(20次)、涌泉(18次).结论 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来分析分离转换性障碍相关文献中的针刺处方,能客观的总结医家的临床经验,可为经络腧穴理论的学习、针灸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苗;田丽娟;景福权;周铭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啤酒花对胃黏膜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方法 ①采用急性酒精损伤模型,观察啤酒花提取物对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影响;②采用冰醋酸注射法损伤模型,观察啤酒花提取物对大鼠慢性胃粘膜损伤的影响;③采用消炎痛损伤模型,观察啤酒花提取物对大鼠胃粘膜损伤的影响.结果 受试物连续给药后,结果表明:①各用药组的胃粘膜损伤指数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②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受试物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的损伤指数明显降低,指数减少的百分率分别为60.38%、45.60%、52.73%.结论 ①啤酒花提取物对大鼠无水乙醇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伤、冰醋酸引起的慢性胃粘膜损伤、消炎痛致大鼠胃粘膜损伤,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②啤酒花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作者:轩辕欢;董文杰;张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中医药干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从病名病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名家经验等角度立论,对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樊敏;曾斌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便秘是痔、肛裂、肛痈等许多肛门直肠病的常见症状和多发症状.肛肠术后普遍的并发症是便秘.便秘不仅使患者感到身体不适,还影响人的心情、食欲、睡眠质量和术后的康复状况,而且还可能导致结肠癌、直肠癌等重大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有鉴于此,在临床带教中,结合临床经验及带教心得,兹将便秘的临床带教思路和方法做一总结.
作者:潘芳杰;王东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和研究黄芩、金银花的免煎颗粒与饮片之间的质量差异.方法 ①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芩的研究,以黄芩药材及其免煎颗粒作为供试品,以黄芩苷为对照品,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3∶1∶2)为展开剂;对金银花的研究,以金银花及其免煎颗粒作为供试品,以绿原酸为对照品,以乙酸乙酯-甲醇-水(7∶2.5∶2.5)为展开剂,建立药材及其免煎颗粒的定性鉴别方法.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的研究,以黄芩药材及其免煎颗粒作为供试品,以黄芩苷为对照品,以甲醇-水-磷酸溶液(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柱温为35℃,流速为1.0mL/min;对金银花的研究,以金银花及其免煎颗粒作为供试品,以绿原酸为对照品,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建立药材及其免煎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金银花及其免煎剂与供试品在相同位置处显相同颜色斑点,黄芩及其免煎剂与供试品在相同位置处显相同颜色斑点.在液相色谱中,药典规定的液相色谱法均能测定出黄芩与金银花及其免煎剂中指标性成份的含量.结论 薄层鉴别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芩、金银花及其免煎剂的定性鉴别.液相测定的药材及其免煎剂符合《中国药典》项下的含量要求,差异较小.
作者:李燕;吴皓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疗效.方法 此次抽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为分析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与甲组,每组50例.此次研究乙组是常规治疗,研究甲组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对患者的心率、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甲组的慢心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 0.05.甲组的静息心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 0.05.甲组的24h平均心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在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治疗有效率高.
作者:田东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骨膝关节炎(KOA)是一类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病理基础的疾病,是临床上为常见的骨性关节炎之一,并且患病率逐年增加.随着医学界对骨性膝关节炎发病机理的不断深入研究,治疗方法也越来越丰富.随着中医药治疗KOA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研究的开展,其疗效逐渐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针灸治疗KOA,无论是单一针灸疗法,亦或是综合疗法,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综合疗法更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笔者对近十年的电针治疗KOA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发现了一些规律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特列克·胡瓦提;热米拉·卡玛力;刘智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对改善肛肠手术后疼痛及伤口愈合的疗效,旨在为肛肠手术患者提供更好的术后治护方式.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 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84例肛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按术后治护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熏洗,对照组给予西药高锰酸钾熏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评分、愈合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疼痛及水肿症状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第7、14d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而伤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熏洗能有效缓解肛肠术后患者伤口疼痛,并能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术后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总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波;张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以HPLC-DAD法测定麦麸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250mm,5μm),流动相为0.5%冰乙酸(A)-35%乙腈(B),检测波长为338nm,柱温为25℃,流速为1mL/min.结果 阿魏酸在0.01347~0.03592μg(r=0.9999)范围内线性良好.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度高,能够有效监测麦麸中阿魏酸的含量,为麦麸的理论依据后期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的质控保障.
作者:熊红星;李杨;玛依拜尔·木合塔;桑瑞政;塞皮耶·阿卜来提;田树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民对医疗需要不断提高,导致医疗费用持续上涨.本文以新疆地区为例,归结医疗费用上涨的原因、控制的现状分析以及对问题现象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提出的相应对策,对国内外医院的医疗费用政策进行分析并借鉴其相关的实践经验,对病种医疗成本进行测算,并对产生费用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我国管理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住院病人费用控制的管理措施.
作者:潘开虎;邓德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5种中药成分皮肤抑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抗菌能力,及该制剂急性毒性和皮肤刺激性的研究.方法 采用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使受试菌稀释为1×104~9×104 cfu,测定抑菌效率.置54℃~57℃恒温箱内14d,保持相对湿度>75%,进行抑菌性能稳定性测试.采用一次大限量法,剂量为5000mg/kgBW一次灌胃给予小鼠,进行急性毒性测试;将受试物0.5g直接涂抹于家兔背部,贴敷4h,进行皮肤刺激测试.结果 5种中药成分皮肤抑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分及20min后抑菌率均为100%、对大肠埃希菌2分及20min后抑菌率分别为91%、90%,将原包装样品置56℃恒温箱内14d,保持相对湿度>75%,该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为90%以上,仍有较强抑菌作用,对大肠埃希菌抑菌率为44%以上,该样品对大肠埃希菌抑菌作用有所下降.受试物灌胃后,雌雄小鼠均出现腹泻,活动量减少等体征,24h内全部恢复、无死亡;动物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均值中高为0.7,属轻刺激性.结论5种中药成分皮肤抑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有较强抑菌作用.5种中药成分牌皮肤抑菌剂置56℃恒温箱内14d,保持相对湿度>7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稳定.5种中药成分皮肤抑菌剂属于实际无毒物,对皮肤具有轻微的刺激.
作者:古丽巴哈尔·托乎提;闫明俞;艾山·艾比布勒;李海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揿针属于浅刺法的皮内针.临床运用得当可增强疗效.揿针是对毫针的延伸治疗.揿针通过浅刺且皮下埋针的方式来尽量减少针刺的疼痛感觉和延长针刺的效应时间,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气血和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在保证、提高疗效的基础上,揿针节约了患者的看病时间,同时缩短了疗程,而且针刺方法安全,痛感轻,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笔者运用揿针结合各种针法治疗临床上常见病症,常能获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刘爱霞;黄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毫火针围点刺结合椎旁神经根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选择8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给予毫火针围点刺结合椎旁神经根阻滞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普瑞巴林胶囊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显效率为95.1%,对照组为89.5%,经统计学检验,有差异(P<0.05);治疗后VAS评分均有变化,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毫火针围点刺结合椎旁神经根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具有疗效好、起效快、疗程短、消耗资源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霞;范玉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