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护理体会

董娟梅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护理, 临床经验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点为滑膜炎,常以手、足小关节受累为主,可侵蚀滑膜、软骨和骨组织,晚期可引起关节结构破坏,导致关节僵硬、畸形,功能严重受损,同时还可损害心、肺、肾、神经等内脏器官.临床治疗不仅在于迅速控制急性期症状,起居、心理、饮食、关节功能锻炼等护理项目亦应重视.笔者从事中医风湿病护理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经验,在改善临床症状上收获良效.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中西医研究近况

    目的 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的中西医研究近况.方法 检索近五年来发表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中西医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 该病的发病与遗传、炎症、ER/PR、细胞增殖/凋亡失衡等因素改变子宫内膜的内环境有关.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是由于子宫内膜表面布满小血管,改变宫腔形态,导致血管出血或息肉皮下血管破裂出血.中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晓蓉;韩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对于构建《针灸学》立体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

    目的 构建《针灸学》立体教学改革方案,提出一种更有益于学生及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方法.方法 按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00名中医相关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评价体系三方面的改革,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本届接受《针灸学》教学改革的学生与上一届未接受教学改革的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比较,客观评价教学改革的实效.结果 接受《针灸学》教学改革的学生的测试成绩为(86.91 ±4.77)分,高于上一届未接受教学改革的学生的测试成绩(79.00±7.51)分,经统计学检验(t=12.4,P=0.026< 0.05),差异显著;在实践操作方面,接受《针灸学》教学改革的学生的测试成绩为(47.63±2.14)分,明显优于传统组的(36.00±6.71)分,经统计学检验(t=21.6,P=0.0019<0.01);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显示,相比传统教学,立体教学改革方案更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临床操作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改善学生的就业现状,有利于学生高效、全面掌握针灸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结论 《针灸学》立体教学改革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刘智艳;李盼;智勇;刘娜娜;赵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口腔牙周病学临床教学体会

    口腔牙周病学实习是学生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实践,积累宝贵经验,以深刻领悟、理解所学的口腔牙周病学知识的过程.牙周病作为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极大影响我国人民口腔健康乃至生命质量.但能从事口腔牙周病专科治疗的医师不多,能够开展规范化牙周治疗的口腔临床医师更少.因此,如何提供口腔牙周病学科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具备牙周基本诊治理念并掌握牙周常规诊疗技术的牙周专科医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现将以往的教学经验及改进方式做一探讨.

    作者:刘悦明;张勤;江国庆;邱延菊;杜军;郑伟娟;何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可导致多关节疼痛、畸形,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及生活.西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是激素、非甾类抗炎药、抗风湿及生物制剂,对肝肾功损害较大,不良反应多.而针灸疗法,包括针刺、灸法、温针、电针、火针、蜂针等,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显示了一定的疗效优势.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苏比努尔·艾尼瓦;米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胃肠道免疫与ITP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以免疫紊乱为主的出血性疾病.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发现在确定自身免疫抗体之前,多数患者可以检测到胃肠道感染征象,且经抗感染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小板能够获得提高.本文旨通过文献综述来讨论胃肠道免疫与ITP发病的相关性,以期指导临床.

    作者:朱冬勤;秦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护理继续教育项目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护理继续教育,是护士在职教育,是对护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及提高的一种有效途径.笔者对我院护理继续教育项目开展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学习提供依据,促进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为医院长远发展增加助力.

    作者:徐芬;陈岩;郭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仙方活命饮不同剂型的临床应用进展

    仙方活命饮,出自明代陈实功《校注妇人良方》,其曰:“治一切疮疡,末成者即散,已成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良剂也.”通过历代医家辨证论治的临床验证,认为仙方活命饮乃“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疗效确切,临床应用较广.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归纳了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饮加减方的不同剂型的临床疗效和研究进展,以便为今后临床使用提供更多思路.

    作者:兰彬;王军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陈宝贵教授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经验举隅

    陈宝贵,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天津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第三批、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指导老师.陈教授从医50余载,擅长治疗老年脑病及脾胃病,并创建了“老年性痴呆从‘神’论治”和“治胃九法重建脾胃生理功能”的学术思想.陈师不仅在脾胃病及脑病方面造诣深厚,且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方面也效如桴鼓.笔者曾侍诊于侧,受益匪浅,今择陈师运用经方验案,以飨同道.

    作者:郭敏;陈宝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目的 观察总结近十年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查新2008年至2017年关于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分别从推拿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机制、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疗效,手法多样疗效稳定,副作用小,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同方法.结论 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鹏山;喻亚楠;王新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特应性皮炎外治进展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慢性炎症性特应性疾病.AD发病率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的,给家庭、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也在逐渐增加.综述特应性皮炎外治进展,旨在遴选恰当、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于琴;左永杰;刘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青龙汤治疗风寒感冒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治疗风寒感冒6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风寒感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小青龙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治疗.治疗后,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小青龙汤治疗风寒型感冒疗效显著.

    作者:李晶洁;吕书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亦称老年痴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6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约为5%,而在8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约为20%.在临床上,阿尔茨海默病以渐进性记忆丧失,认知功能下降,人格改变和语言障碍等为主要表现,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工作、生活及社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的疾病[2].而今,我们正普遍面临着严重人口老龄化问题,因此,对AD的预防及治疗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机构及生物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马雯雯;吕光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药冰硝散外敷对恶性肿瘤并发肢体肿胀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观察冰硝散治疗恶性肿瘤并发肢体肿胀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冰片加芒硝中药外敷治疗患肢局部.结果 患者肢体肿胀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患者依从性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巧燕;张瑞;黄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热敏灸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 观察总结近十年热敏灸的临床进展,为临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检索2007年至2017年关于热敏灸的发展及临床治疗的相关文献,分别从热敏灸的灸感、灸穴、灸量及临床治疗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热敏灸大幅度提高了传统艾灸的临床疗效.结论 热敏灸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颖;热西代·多里坤;刘智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药特色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药特色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药特色护理,即应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按摩、中药贴敷.干预3周后,运用多伦多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症候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1.43%,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四肢疼痛、四肢发凉、肢软无力、感觉减退、肢软麻木、肌肉萎缩等临床症候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中医药特色护理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

    作者:尹金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从西北燥证的病证相关性探讨新疆地区高血压病的诊断与防治

    高血压病是冠心病、脑卒中的常见危险因素,也是全球范围医学研究的重大课题.现今,高血压病已成为威胁新疆各族群众的主要疾患.本文立足新疆特殊的地域气候特点,初步探讨西北燥证与高血压病的内在联系,从高血压与西北燥证主证及兼证的相互关系出发,分析和阐述新疆地区高血压病的中医诊治特色.

    作者:毛丽旦·阿扎提;李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H型高血压维吾尔医证型分布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研究H型高血压维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心脑病科入院的H型高血压患者144例,观察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HCY值,维医症候.结果 ①144例H型高血压病患者维医证型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异常粘液质型>异常血液质型>异常黑胆质型>异常胆液质型(57.64%>15.28%> 13.89%> 13.19%).②H型高血压不同维医证型异常粘液质型患者HCY值高,与异常血液质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型高血压不同维医证型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H型高血压患者以异常粘液质型证为常见.②异常粘液质型H型高血压患者HCY值高.

    作者:帕力旦·吾布尔;祖力胡马尔·玉素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混合痔术后中药坐浴配合微波治疗对创面愈合效果的比较

    目的 观察混合痔术后中药坐浴配合不同时间予创面微波治疗对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 将混合痔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术后第2d,开始换药前,进行中药坐浴,日1次;术后第2、4、6d,予以创面微波治疗.对3组创面愈合率、术后水肿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B组在创面愈合率、术后水肿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A、C组.结论 混合痔术后第4d予微波治疗可以明显促进创面愈合,且利于水肿的减轻.

    作者:缑美玉;李海玲;郭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的探讨

    护理工作是医疗保健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病人和家属维权意识的提离、健康需求的增高,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护理纠纷,不仅影响了护理队伍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医院的信誉.故笔者撰写此文,深刻探讨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避免护患纠纷的措施,以期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李娟;杨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变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该病已成为全球各国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医对本病的研究起步较晚,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NAFLD的相关进展,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考与展望五个方面作一综述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作者:王洁;杨旋;乔治园;曾斌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