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人相应观与维吾尔族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冬、夏至附近节气唾液皮质醇变化研究

姚剑婷;吴梦如;许红峰

关键词:天人相应, 冬至, 夏至, 唾液皮质醇, 维吾尔族
摘要:目的 以中医“天人相应”理论为切入点,探讨冬、夏至附近不同节气新疆维吾尔族肥胖性高血压者及对照者唾液皮质醇的差异并描述唾液皮质醇数值范围及基本分泌模式.方法 选取肥胖性高血压、肥胖非高血压、高血压非肥胖、健康受试组共80例,于冬、夏至附近不同节气进行自身对照研究.一天采集10次唾液皮质醇样本,皮质醇分泌曲线采用觉醒时皮质醇、皮质醇觉醒反应(CAR)、皮质醇早期下降段、后期下降段、全天曲线下面积(AUC)等表示,肥胖指数用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表示.结合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对比冬、夏至附近不同节气唾液皮质醇水平,描绘唾液皮质醇分泌曲线.结果 醒后60min唾液皮质醇夏至附近节气高于冬至附近节气(P<0.05),余检测时间点、各斜率、面积(P>0.05).全天皮质醇分泌中位数曲线图,夏至附近节气较冬至附近节气有增高趋势,均于醒后30min出现峰值,并随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及对照者的唾液皮质分泌节律符合四时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的规律,同时存在旺于夏而藏于冬的趋势,符合中医“灭人相应”观.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辨证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疗法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60例,以随机数字表为参考,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即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施以中医辨证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作者:朱亚峰;孙红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50例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通过对50例类风湿关节炎(RA)及50例骨关节炎(OA)患者的中医证型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同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风湿科住院的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50例骨关节炎患者,记录其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A组以痰瘀痹阻证多见,OA组以肝肾亏虚证多见;RA组的PT、APTT、DD、FIB、ESR、CRP等实验室指标水平高于OA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等指标明显不同于OA患者.

    作者:杨小莉;甘永勇;陈慕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阶梯式培训模式对急诊护士人文素养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阶梯式培训对急诊科护士人文素养及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急诊科护士46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护士进行急诊专科常规的职业培训和人文关怀教育,而实验组的人文关怀则按先易后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分阶段和层次的模式进行培训,其他培训内容同对照组,并以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干预前后进行测评,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 经阶梯式模式培训,实验组人文关怀品质和人文关怀能力呈上升趋势,且在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梯式培训模式有利于提高急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增强人文关怀素养.

    作者:苏新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邓德强主任医师治疗干燥综合征案例举隅

    恩师邓德强主任医师是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学术带头人,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师承多位名老中医,注重经典学习,在中医药治疗风湿病领域中具有很深的造诣.本人有幸跟随恩师临证,受益良多,现将恩师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经验作一总结.

    作者:迪拉热·阿布来;尢念炼;邓德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综合征女性焦虑状态的研究概况

    目的 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绝经综合征女性焦虑状态.方法 广泛查阅近20余年文献,汇总了目前国内外对绝经综合征妇女焦虑状态的认识及治疗方法 .结果 治疗绝经综合征焦虑状态有心理疏导、口服非激素类药物、激素补充疗法、辩证论治疗、中药联合西药治疗、针灸治疗等多种方式,应针对患者症状选择个体治疗.结论 个体化治疗方案,使绝经综合征焦虑患者明显感受到治疗前后的变化,避免病情反复和药物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增强了自信心.

    作者:帕力旦·克力木;郭英;穆妮热·克力木;赵燕燕;关青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半夏汤加味治疗NSCLC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小半夏汤加味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8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在运用化疗药的同时采用托烷司琼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服用小半夏汤加味,比较两组防治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结果 恶心呕吐情况:两组化疗第1d,试验组有9例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有12例出现恶心呕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第2d至第7d,试验组出现恶心呕吐的例数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疗效:试验组治愈24例,好转4例,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11例,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半夏汤加味配合托烷司琼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优于单用托烷司琼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可有效地改善肺癌联合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提供治疗思路.

    作者:刘述梅;许玲;周益凡;吕书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癌因性疲乏研究进展

    1 乳腺癌概述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且近年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2].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年增长速度达3%~4%[3],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目前,对于乳腺癌的治疗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术前术后化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虽然治疗方法越来越先进,但是随着治疗的方法及治疗过程的复杂、漫长,由此产生的相关并发症、副反应等多种问题随之而来,据相关研究显示接受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约65%会发生疲乏,而接受过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约82%~96%会发生疲乏,接受生物治疗的患者约70%以上会发生疲乏[4-6].

    作者:杨萍;李蘩漪;陆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因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增殖所致的恶性髓系疾病.本篇论文汇总了近年来通过中医以及西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文献概论,同时也汇总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相关文献,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具有较大优势.

    作者:旦木仁苏荣·巴力吉德;秦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围绝经期崩漏中医治疗概况

    目的 了解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的研究近况.方法 查阅古籍和对近10余年临床文献检索.结果 发现从中医角度来说,对于围绝经期崩漏,在治疗的过程中近年来有研究认为,选择采用中医治疗包括:名方、自拟方、辨证治疗、分期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治疗、其他治疗等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对于围绝经期崩漏在中医治疗的过程当中也有多种方法 .结论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崩漏效果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刘颖;岳明明;闫晓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康结合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针康结合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洼田饮水试验筛选出85例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28例):单纯针刺组,B组(29例):常规康复训练组,C组(28例):针刺+常规康复训练组,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和表面肌电检查在干预前和干预四周结束后各评定1次,分析三组的疗效.结果 三组治疗后SSA及sEMG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舌骨下肌群的sEMG的平均波幅(AEMG)和峰值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后,针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的sEMG的AEMG和峰值优于单纯针刺组或常规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 针康结合能够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景荣华;姜迎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医体质特点临床研究现况

    通过对近年来关于糖尿病前期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的文献研究总结,发现将中医体质学应用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突出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个体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合理适度的饮食指导及生活方式干预,为糖尿病前期中医辨证施治和预防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盛华;李凯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药敷脐疗法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目的 了解同前已研究领域中药敷脐疗法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的研究所达到的治疗效果.方法 查阅大量有关中药敷脐疗法治疗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的文献,对中药敷脐疗法的相关研究方面进行阐述,总结前人在这方面所作的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为今后研究提供帮助.结果 与结论 中药敷脐疗法对胃肠功能恢复有效.

    作者:翁丽丽;段绍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正常高值血压的防治研究进展

    正常高值血压者较理想血压者有更多的危险因素与靶器官损害,需引起更多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正常高值血压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证候分布、中医防治、西医流行病学、危害及危险因素、西医防治相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为此群体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孙海平;林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少阳非半表半里也

    张仲景未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少阳为半表半里”的说法,是因为后世医家解析《伤寒论》时,将“半在里半在外”与“半表半里”画上了等号,将两个独立的概念,混为一谈.

    作者:腾小雨;张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十针”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并与西药治疗进行对照.方法 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老十针”穴位埋线,对照组30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4g/d,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后复查内镜评估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状况,大便性状及腹痛变化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为96%,均优于对照组的86% (P< 0.05).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佳,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杨茜;谭文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西医关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探讨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通过查阅近10年医学文献,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及病情活动与细胞因子、微RNA(microRNAs,miRNA)和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马欣蕾;照日格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型及疾病预后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复杂性疾病,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西医治疗疗效不理想,且存在许多合并症及并发症.临床上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肿瘤标记物普遍偏高,且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辨证分型先见于诸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李超;王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胃息肉中医证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为了明确胃息肉的中医证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本文就近年来对研究胃息肉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及不同中医证型与HP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作者:李尧;王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马德孚教授运用小柴胡汤治疗“热入血室”经验介绍

    马德孚教授善治内科杂病、妇科,尤其对于妇科疑难病症诊治见解独到,观点新颖.笔者有幸师从马师,简要阐述马教授治疗月经病学术观点,对马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加活血调气之品治疗妇人“热入血室”之证之观点及经验做一论述,并附以典型病案2例,以求同道斧正.

    作者:张鸿磊;马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角色体验式”考核方法在“健康评估”技能考试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角色体验式”新型考核方法在新疆护理自考本科临床护理技能“健康评估”考试中的应用,反思新疆临床健康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新疆边远地区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方法 选择2015~2016年参加全疆高等护理自学考试(以下简称自考)本科毕业前技能考核的考生,按报名先后顺序分为扮演护士组或病人组,根据评分要求及标准逐一赋分.结果 考核中“临床应变能力”、“具备一定分析与判断能力”、“整体效率”、“必要时简要记录”,两组不合格率均超过5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得病人信任感”,“与病人之间有适当的眼神、言语或肢体交流”及“注意保护病人隐私,避免不必要暴露”,病人组平均得分高于护士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操作程序”护士组和病人组不合格率分别为30%和4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见心电图识别”护士组得分高于病人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护理白考本科生“健康评估”技能考核情况并不理想,存在“健康评估”知识缺乏、技能水平普遍低下、护患沟通障碍,理论与实际脱离等情况,多数关键行为需强化.

    作者:袁碧;朱菲丽;高晚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