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王玲
目的 观察针康结合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洼田饮水试验筛选出85例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28例):单纯针刺组,B组(29例):常规康复训练组,C组(28例):针刺+常规康复训练组,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和表面肌电检查在干预前和干预四周结束后各评定1次,分析三组的疗效.结果 三组治疗后SSA及sEMG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舌骨下肌群的sEMG的平均波幅(AEMG)和峰值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后,针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的sEMG的AEMG和峰值优于单纯针刺组或常规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 针康结合能够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景荣华;姜迎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 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和山奈素的含量影响.方法 通过对不同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 的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和山奈素含量测定,探索佳的采收时间和干燥方法 .结果 红花黄色至黄红色采摘两种指标性成分含量较高,大红色再采摘,含量降低很多;45℃烘干两种成分含量较高.结论 红花采摘应在早到中期;干燥方法应选用45℃烘干.
作者:张彦;张砾岩;李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通过查阅大量有关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文献研究,笔者总结归纳并论述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单味中药、中成药及中医外治等方面的中医药研究现状,希望能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一定的资料和依据.
作者:祁静;王晓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化痰法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运用.方法 对近5年来关于补肾健脾理气化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运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主责肾、脾、肝的功能失调,痰瘀是三脏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属本虚标实,因此治疗以补肾化痰、健脾化痰、疏肝行气化痰为多见.结论 临床研究表明化痰法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改善患者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性激素等情况,特别在降低体重指数、调节糖脂代谢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夏波;孙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基于教学对象的认知风格,探讨课程整合理念下设计中医诊断学教学的新思路.方法 采用镶嵌图像测验判断认知类型,比较各班级内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习者的构成情况,从个体学习者和班集体两个维度了解教学对象的认知心理;分析课程整合理念对中医诊断学教学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基于教学对象的认知风格设计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案.结果 不同班级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习者的构成情况不尽相同(P<0.05);就两种认知风格学习者的构成比而言,其在2016届各班级间无差异(P> 0.0167),但在2015届却表现为中医班有别于针推班(P< 0.0167)和中西医班(P<0.0167).结论 认知风格的差异存在于学习者之间及班级之间;课程整合理念的适用性取决于中医诊断学教学内容与课程地位的特殊性;在专业课程体系内和教材自身范围内整合教学内容以分别匹配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教学对象的认知心理,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案的新策略.
作者:史红;薛哲;周雪明;陈家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50例类风湿关节炎(RA)及50例骨关节炎(OA)患者的中医证型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同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风湿科住院的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50例骨关节炎患者,记录其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A组以痰瘀痹阻证多见,OA组以肝肾亏虚证多见;RA组的PT、APTT、DD、FIB、ESR、CRP等实验室指标水平高于OA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等指标明显不同于OA患者.
作者:杨小莉;甘永勇;陈慕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探讨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通过查阅近10年医学文献,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及病情活动与细胞因子、微RNA(microRNAs,miRNA)和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马欣蕾;照日格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慢性咽炎为临床常见病及难治病,具有症状顽固,易反复发作,发病率高等特征,属中医“喉痹”病证范畴.养阴清肺汤,是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良好的养阴、清肺、解毒利咽的作用,被后世广泛运用于喉痹的治疗.近10年来,临床医家应用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喉痹的大量研究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从喉痹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养阴清肺汤方源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黄小玲;安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形成性评价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动态、多次对学生实施的教学效果评价.《针灸治疗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是连接临床与基础的重要桥梁.通过在《针灸治疗学》课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价体系,探讨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对教与学两方面的促进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不断反馈,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作者:刘娟;田小飞;刘智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牙痛的分型,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并给出相应的中医治疗和调护方法 .结果 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口腔自我护理依从性,降低口腔疾病发生率.
作者:王丽;雷海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一种急性起病的过程,慢阻肺患者每年发生约0.5 ~ 3.5次的急性加重,是慢阻肺临床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也是慢阻肺患者健康状况和预后的丰要决定因素[1].合并呼吸衰竭属临床危重症,病死率高[2].本文综述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吴玉;张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1 乳腺癌概述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且近年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2].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年增长速度达3%~4%[3],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目前,对于乳腺癌的治疗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术前术后化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虽然治疗方法越来越先进,但是随着治疗的方法及治疗过程的复杂、漫长,由此产生的相关并发症、副反应等多种问题随之而来,据相关研究显示接受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约65%会发生疲乏,而接受过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约82%~96%会发生疲乏,接受生物治疗的患者约70%以上会发生疲乏[4-6].
作者:杨萍;李蘩漪;陆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阿霉素发现于半个多世纪之前,是一种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Ⅱ从而抑制细胞生长的抗生素.阿霉素常作为一线抗肿瘤药物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然而,心脏毒性是限制阿霉素临床应用的丰要方面,并且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基础研究证明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与细胞凋亡、细胞坏死和氧化应激等相关,其中以氧化应激损伤机制受关注,但仍备受争议.本文丰要介绍阿霉素引起心脏病牛理学变化和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以及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中药防治.
作者:施洋;樊登峰;候宝林;张伟;周海霞;陈晓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SP教学法在肛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肛肠外科见习的78名临床医生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78名见习医生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观察组采取SP教学法,根据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临床见习生的考核成绩,对两组不同教学方法 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见习医生的总体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肛肠外科理论知识平均得分(91.28±4.36)分、临床操作技能平均得分(92.87±4.25)分明显大于对照组肛肠外科理论知识平均得分(80.57±5.69)分、临床操作技能平均得分(80.23±5.51)分,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教学法应用于肛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设计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取得理想的见习效果,比常规教学模式更具有优势.
作者:王东宏;潘芳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面瘫是病毒感染所致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颊动作失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具有突发性、反复性、顽固性的特点[1],我国城市人口发病率达38/10万[2].该病发作不受年龄限制,发病后病人面部往往难以完成皱额、露齿、闭目、鼓嘴等基本生理动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中医认为面瘫是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并把面瘫分风寒袭络型面瘫和风热袭络型面瘫,其中风寒袭络型面瘫发病率高,占发病人数的90%[3],中医治疗予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治疗效果佳,故穴位贴敷治疗面瘫是中医常用的方法之一.我院对82例面瘫患者采取穴位贴敷治疗,配合以针对性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莉娟;吴晓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本研究对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进行临床观察,以期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线索.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诊治并且同意参加本项研究的1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自拟“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内容包括:舌苔、脉象、年龄、身高、体重、饮食习惯等.参考《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血瘀证诊断标准》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数据,探索出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包括主证、兼证.结果 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00例患者中,23例肝肾阴虚,占23%;77例脾肾阳虚,占77%;7例脾肾阳虚兼气虚血瘀,占7%;3例脾肾阳虚兼心阳虚,占3%;1例脾肾阳虚兼气血亏虚,占1%.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与年龄、体重、锻炼、日照、营养因素关系密切(P均< 0.05).结论 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有两个主证和一个重要兼证.围绝经期女性以肝肾阴虚为主证,其余绝经时间较长、年龄较大女性以脾肾阳虚为主证,高龄女性合并严重的脆性骨折多以脾肾阳虚兼气虚血瘀.由于3例兼有心阳虚患者合并有呼吸循环系统疾病,1例兼有气血亏虚患者合并有左股骨颈骨折并进行全髋置换,术后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故心阳虚及气血亏虚不作为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兼证.
作者:朱玉翔;吕刚;吴迎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目标管理式临床带教在少数民族护理实习生中的作用.方法 2014年6月~ 2016年5月,将该阶段内在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实习的100名少数民族护理实习生纳入研究,采取计算机单盲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名护生,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法进行实习带教,观察组采取目标管理式带教法进行实习带教,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护理知识、护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并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对实习带教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护理知识、护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等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实习牛(P<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牛对实习带教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实习生(P<0.05).结论 在少数民族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带教时采取目标管理式带教方法,可有效加深少数民族护生对护理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其护理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还可提高其对实习带教的评价.
作者:王琳;冯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2017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牛计生委印发了《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我院自接到通知迅速组织相关培训,解读指南、督导各科实际操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慧平;徐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疗法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60例,以随机数字表为参考,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即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施以中医辨证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作者:朱亚峰;孙红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以中医“天人相应”理论为切入点,探讨冬、夏至附近不同节气新疆维吾尔族肥胖性高血压者及对照者唾液皮质醇的差异并描述唾液皮质醇数值范围及基本分泌模式.方法 选取肥胖性高血压、肥胖非高血压、高血压非肥胖、健康受试组共80例,于冬、夏至附近不同节气进行自身对照研究.一天采集10次唾液皮质醇样本,皮质醇分泌曲线采用觉醒时皮质醇、皮质醇觉醒反应(CAR)、皮质醇早期下降段、后期下降段、全天曲线下面积(AUC)等表示,肥胖指数用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表示.结合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对比冬、夏至附近不同节气唾液皮质醇水平,描绘唾液皮质醇分泌曲线.结果 醒后60min唾液皮质醇夏至附近节气高于冬至附近节气(P<0.05),余检测时间点、各斜率、面积(P>0.05).全天皮质醇分泌中位数曲线图,夏至附近节气较冬至附近节气有增高趋势,均于醒后30min出现峰值,并随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及对照者的唾液皮质分泌节律符合四时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的规律,同时存在旺于夏而藏于冬的趋势,符合中医“灭人相应”观.
作者:姚剑婷;吴梦如;许红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