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性命识

韩葆贤;张蕾;石檑

关键词:
摘要:“性命”一词虽常用,然其义颇深广,它包含着极强的哲理,关系到人生和社会,特别对中医科学具有启蒙价值.《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这是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物之性都是天生的,乾道就是人性,人性就是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在《札记·中庸》中也认为:“天命之谓性.”这就是说人性就是天命,由此可知性和命是不可分开的.孟轲也认为:“存心”、“养性”就是“修身”、“立命”,仍然把性命联为一体.唐宋之后这个观念就有所具体化了,如程顾说:“在天为性、在人为命.”王充认为人生性命皆“初凛自然之气,而命谓初所凛得而生也”,更直言到:“人生受性,则命妥之也.”继而这一观念不断得到肯定和发展,以致有了《养生论》的“导养得理,以尽生命”的教导,也即强调对性的保养,是对生命状态至关紧要的了.故此至今还有“保性命是人生第一要义”的俗语.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医体质特点临床研究现况

    通过对近年来关于糖尿病前期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的文献研究总结,发现将中医体质学应用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突出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个体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合理适度的饮食指导及生活方式干预,为糖尿病前期中医辨证施治和预防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盛华;李凯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温针灸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温针灸是针刺与灸法的有机结合,它在留针过程中,将艾柱放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把热力传入穴位,从而达到温经通络,调整脏腑,改善机体内环境的目的.随着该中医治疗方法在临床研究和治疗方面的运用,大量的温针灸法治疗骨科、妇科、皮肤、脑卒中后遗症、面神经炎等多种疾病的临床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穆妮热·赛买提;吴惠清;马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正常高值血压的防治研究进展

    正常高值血压者较理想血压者有更多的危险因素与靶器官损害,需引起更多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正常高值血压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证候分布、中医防治、西医流行病学、危害及危险因素、西医防治相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为此群体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孙海平;林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支气管和肺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变不可逆转的特征.本文从中西医两方面将支气管扩张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彦稳;杨惠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半夏汤加味治疗NSCLC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小半夏汤加味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8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在运用化疗药的同时采用托烷司琼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服用小半夏汤加味,比较两组防治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结果 恶心呕吐情况:两组化疗第1d,试验组有9例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有12例出现恶心呕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第2d至第7d,试验组出现恶心呕吐的例数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疗效:试验组治愈24例,好转4例,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11例,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半夏汤加味配合托烷司琼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优于单用托烷司琼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可有效地改善肺癌联合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提供治疗思路.

    作者:刘述梅;许玲;周益凡;吕书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带状疱疹发病率逐年上升,本病以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心身健康.火针作为一种中医传统疗法,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本文通过复习近30篇中医文献,从中医治疗入手,重点对针灸治疗中的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徐优璐;于琴;刘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研究进展

    目的 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阅读近10年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论治、专方治疗、中成药、针剂治疗、针灸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改善预后及减少西药毒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论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主观性较强,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中医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评价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作者:努尔扎代木·麦麦提;李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围绝经期崩漏中医治疗概况

    目的 了解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的研究近况.方法 查阅古籍和对近10余年临床文献检索.结果 发现从中医角度来说,对于围绝经期崩漏,在治疗的过程中近年来有研究认为,选择采用中医治疗包括:名方、自拟方、辨证治疗、分期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治疗、其他治疗等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对于围绝经期崩漏在中医治疗的过程当中也有多种方法 .结论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崩漏效果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刘颖;岳明明;闫晓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胃息肉中医证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为了明确胃息肉的中医证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本文就近年来对研究胃息肉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及不同中医证型与HP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作者:李尧;王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崩漏临床辨证思维分析

    目的 探讨崩漏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 及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近10年临床崩漏辨证论治类文献资料及结合导师临床论治经验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归纳、总结、分析,探讨崩漏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及研究进展.结果 崩漏临床辨证论治方法 分为: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气血论辨证,奇经八脉理论辨证,证素辨证.结论 崩漏临床辨证体系多样,证素辨证方法简单,易于传承,但缺少临床数据支撑,应进一步完善辨证体系.

    作者:闫晓晴;刘颖;涂心云;岳明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探究

    目的 本研究对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进行临床观察,以期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线索.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诊治并且同意参加本项研究的1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自拟“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内容包括:舌苔、脉象、年龄、身高、体重、饮食习惯等.参考《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血瘀证诊断标准》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数据,探索出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包括主证、兼证.结果 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00例患者中,23例肝肾阴虚,占23%;77例脾肾阳虚,占77%;7例脾肾阳虚兼气虚血瘀,占7%;3例脾肾阳虚兼心阳虚,占3%;1例脾肾阳虚兼气血亏虚,占1%.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与年龄、体重、锻炼、日照、营养因素关系密切(P均< 0.05).结论 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有两个主证和一个重要兼证.围绝经期女性以肝肾阴虚为主证,其余绝经时间较长、年龄较大女性以脾肾阳虚为主证,高龄女性合并严重的脆性骨折多以脾肾阳虚兼气虚血瘀.由于3例兼有心阳虚患者合并有呼吸循环系统疾病,1例兼有气血亏虚患者合并有左股骨颈骨折并进行全髋置换,术后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故心阳虚及气血亏虚不作为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兼证.

    作者:朱玉翔;吕刚;吴迎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七种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

    目的 建立7种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适用性试验.方法 对7种医院制剂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进行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 的适用性试验及控制菌检查方法 的适用性试验.结果 7种医院制剂均对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有不同强弱的抑菌作用,控制菌可按常规法检查.结论 对医院制剂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适用性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可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作者:张明君;古丽巴哈尔·托乎提;杨玲玲;李小燕;顾金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邓德强主任医师治疗干燥综合征案例举隅

    恩师邓德强主任医师是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学术带头人,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师承多位名老中医,注重经典学习,在中医药治疗风湿病领域中具有很深的造诣.本人有幸跟随恩师临证,受益良多,现将恩师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经验作一总结.

    作者:迪拉热·阿布来;尢念炼;邓德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灸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肌力以及BI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究针灸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肌力以及BI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肢体肌力情况及治疗前后BI指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肌力改善总有效率为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针灸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肢体肌力及BI指数,有助于预后恢复,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王朝辉;王雅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现况

    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AG)和肠上皮化牛(Intestinal Metaplasia,IM)是主要的胃癌前病变.AG和IM的流行病学特点因国家而异,通常认为IM是由AG发展而米,但AG和IM的病因并不总是相同的.目前尚无有效的AG和IM的管理和治疗策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已被证明是AG和IM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防止胃癌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荟萃分析发现,对于根除HP逆转AG和IM的可能性仍存争议.近些年来,中医药在防治AG和IM方面优势凸显,甚至可以逆转部分AG和IM,提高中医药防治AG研究质量水平,为临床防治AG提供可靠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中医药治疗AG和IM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实验研究的开展,近年来大量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安晓英;祁贝贝;海琳娜;李志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浅谈中医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体会与探索

    教育部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对全国各个中医类高校进行专业认证的同时,也为各个中医药院校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借此契机,我校也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中医的教育教学在具体实施时,适当的对临床实践和情感教学目标的侧重,并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切实有效的增加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兴趣,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通过对学生学习后的各方面反馈进行阶段性的评价,促进了教学相长,开拓了培养中医学专业人才的思路.

    作者:戴明;伊凡;史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少阳非半表半里也

    张仲景未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少阳为半表半里”的说法,是因为后世医家解析《伤寒论》时,将“半在里半在外”与“半表半里”画上了等号,将两个独立的概念,混为一谈.

    作者:腾小雨;张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学生认知风格现状思考课程整合理念下中医诊断学教学设计策略

    目的 基于教学对象的认知风格,探讨课程整合理念下设计中医诊断学教学的新思路.方法 采用镶嵌图像测验判断认知类型,比较各班级内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习者的构成情况,从个体学习者和班集体两个维度了解教学对象的认知心理;分析课程整合理念对中医诊断学教学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基于教学对象的认知风格设计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案.结果 不同班级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习者的构成情况不尽相同(P<0.05);就两种认知风格学习者的构成比而言,其在2016届各班级间无差异(P> 0.0167),但在2015届却表现为中医班有别于针推班(P< 0.0167)和中西医班(P<0.0167).结论 认知风格的差异存在于学习者之间及班级之间;课程整合理念的适用性取决于中医诊断学教学内容与课程地位的特殊性;在专业课程体系内和教材自身范围内整合教学内容以分别匹配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教学对象的认知心理,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案的新策略.

    作者:史红;薛哲;周雪明;陈家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形成性评价在《针灸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动态、多次对学生实施的教学效果评价.《针灸治疗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是连接临床与基础的重要桥梁.通过在《针灸治疗学》课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价体系,探讨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对教与学两方面的促进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不断反馈,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作者:刘娟;田小飞;刘智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玫瑰花胶囊缓解体力疲劳功能评价

    目的 对以玫瑰花为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玫瑰花胶囊,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进行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研究.方法 根据人口服推荐用量,设样品低、中、高剂景组分别为200、400、800mg/kg(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的5、10、20倍),同时设一个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动物.分别给予10、20、40mg/mL的玫瑰花胶囊溶液,给药体积为20mL/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玉米胚芽油,1次/d,连续30d.结果 该样品对小鼠的体质量增长无影响;具有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的作用;能减少或抑制疲劳小鼠血清尿素氮的产生;具有促进小鼠的肝糖原储备的作用;能减少小鼠运动后的血乳酸曲线下面积.结论 玫瑰花胶囊具有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

    作者:张丽;赵国玉;张钰菁;王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