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秋丽;王军燕;汪龙霞;高学文;林倩
患者女,28岁,因停经49 d,不规则阴道流血13 d,腹痛3 d,加重17 h入院.13 d前,病人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外院超声检查见宫内孕囊大小为2.9 cm×1.5 cm,形态欠规则,内见点状胚芽及微弱心管搏动,提示先兆流产.
作者:姚延峰;蒙静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睾丸鞘膜腔结石较罕见,文献报道较少,仅凭症状、体征临床难以诊断.现将我院十余年经手术证实的11例睾丸鞘膜腔结石的声像图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秀芳;许静晶;付立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造影对附件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64例附件区病变患者,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阴道超声造影对比检查,比较二者的血流分布情况及诊断附件区良恶性病灶的准确性.结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26例(66.7%)附件区良性病变及22例(88.0%)恶性病变的血流灌注情况;经阴道超声造影检查可显示良性病变38例(97.4%),恶性病变24例(96.0%).经阴道超声造影对附件区病变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为(92.2%),明显高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81.3%),P<0.05.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能更敏感地显示卵巢病变的血流灌注情况,其对附件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秋丽;王军燕;汪龙霞;高学文;林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技术与超声引导下介入技术诊治盆腔脓肿的方法和疗效,探讨两种微创技术的优缺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20例盆腔脓肿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检查和治疗,另20例应用超声引导下介入技术诊治,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诊疗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种微创诊治技术对盆腔脓肿的治愈率均为95%;超声引导下介入组在诊治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腹腔镜组患者长,但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少于腹腔镜手术组.结论 两种诊治盆腔脓肿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根据二者特点可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微创治疗.
作者:龚炜;汪萍;于彩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各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形态学、生理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的评价.方法 120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高血压水平分为3组,即高血压1级、2级和3级组,每组40例;正常对照组40例.各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形态学、生理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级高血压组扩张系数(Dc)、顺应系数(Cc)降低,动脉壁僵硬度(β)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级高血压组比较,2级和3级高血压组左右两侧颈总动脉主干及膨大处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斑块检出率增高,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VM)、平均血流速度(M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时,Dc、Cc、β可作为评测高血压病的生理学指标;随着高血压分级增高,IMT、斑块检出率可作为评价的形态学指标;PSV、EDV、TAVM、MV作为血流动力学评价指标.
作者:孙轶;吴敏;王力;彭世义;李阳;张烨婷;吴云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女,41岁,发现右下腹包块1个月.超声检查:子宫增大,不规则,实质回声欠均匀,子宫壁见多个低回声团,边界较清晰,左侧壁较大者为3.5 cm×2.5 cm×3.5 cm.
作者:王绍文;陈捷;孙国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早期检测易损斑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有重要意义.血管内超声是检测易损斑块的重要方法,有着独特优势.本文就血管内超声及其衍生技术检测易损斑块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宾建国;宾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肾段动脉阻力与门静脉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12例肝硬化患者应用超声检测双肾肾段动脉的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同时放置肝静脉导管检测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结果 左肾肾段动脉的平均RI、PI分别为0.66±0.07和1.23±0.25;右肾肾段动脉的平均RI、PI分别为0.65±0.06和1.20±0.26.HVPG为(18.7±4.6)mm Hg;肾段动脉阻力和HVPG值之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0.41,P<0.05).结论 肾段动脉高阻力能有效预测门静脉高压的发生.
作者:柳怿;陈亚青;金晔;李继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超声对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甲亢)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亚甲亢患者和正常人各40例行甲状腺彩色多普超声检查,观察甲状腺的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点,测量甲状腺上动脉(STA)血流各参数,两组间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亚甲亢组甲状腺体积增大,17例患者甲状腺血供丰富或较丰富,腺体内结节血供呈3级表现,STA流速增大,左右STA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分别为(62.75±12.08)cm/s和(68.55±15.77)cm/s,搏动频率(81.63±5.05)次/mi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甲亢有着较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明西林;肖湘君;吕智娴;张运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孕妇1,21岁,孕28周,行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显示:胎头双顶径为7.8 cm,脊柱连续,胎心率为148次/min,股骨长为5.0 cm,羊水大深度为6.4 cm.
作者:李丽;张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根据亚临床精索静脉曲张(SVC)患者各进展期精索静脉、睾丸超声检测值的变化,探讨SVC病程与各项检测参数的关系,并判断SVC的转归.方法 SVC患者83例,完成观察者37例,于确诊后3个月、6个月和1年三个时间点,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平静呼吸和Valsalva状态下精索静脉内径(DR)、持续反流时间(TR),以及睾丸体积;并与40例健康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VC患者3个月、6个月和1年期观察,其精索静脉DR分别为(1.9±0.2)mm、(2.0±0.2)mm和(2.9±1.5)mm,与对照组(1.6±0.1)mm比较,P均<0.05;1年期组与3个月和6个月组比较,P<0.05.TR分别为(1.4±0.2)s、(1.8±0.2)s和(2.3±1.1)s,与对照组(0.2±0.0)s比较,P均<0.05;1年期组与3个月和6个月组比较,P<0.05;6个月与3个月组比较,P<0.05.SVC患者睾丸体积变化不明显,仅在1年期时体积减小,为(7.4±2.1)ml,与对照组(13.3±0.4)ml比较,P<0.05.结论 早期有无反流和持续反流时间是诊断SVC的重要依据;随着病程延长精索静脉的DR和TR均逐步增高;影响睾丸体积缩小主要的因素是病程的长短,而非精索静脉曲张的程度.当DR、TR分别大于2.1 mm、2.0 s时,表明SVC病情加重,需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作者:刘贵伦;杜文华;邓晓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女,25岁,6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剖宫产术后出现间歇性下腹疼痛,伴有血尿、尿急、尿痛及排尿不尽,阴道有异常液体流出等,经治疗症状未减轻来我院就诊.
作者:徐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中央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的测量对白内障、青光眼及屈光不正等眼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A超是测量ACD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陈军;张敏芳;孟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非浸润型和早期局部浸润型乳腺癌的超声表现特点,以提高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超声检测分析36例非浸润型和早期局部浸润型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并与60例浸润型乳腺癌的声像图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病例在病灶形态、纵横比例、内部血供及病灶大径线四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内部沙砾样钙化灶和后方回声衰减的病灶数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浸润型和早期局部浸润型乳腺癌病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恶性病灶声像图特征,内部微小钙化灶为其特征性表现.
作者:南瑞霞;张建辉;洪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小儿先天性颅外段椎动脉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2例2.5~14岁头痛、头晕及晕厥病史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椎动脉走行、管壁形态,测量椎动脉内径、中间段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RSV)、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等.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82例患儿中38例患儿为先天性椎动脉异常,占47.5%.其中12例为椎动脉发育不对称,15例为椎动脉椎间孔处扭曲,双侧椎动脉发育不对称伴发椎动脉扭曲5例,6例为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结论 超声检查可较准确地显示小儿颅外段异常椎动脉的形态,评价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先天性小儿椎动脉异常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岩;蔡爱露;刘立旻;崔春凤;刘海飞;梁晓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诊断超声图文报告质量的好坏一方面反映超声医生和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体现出人文素质和报告的可信度,质量好的报告在防范和化解医疗纠纷方面也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对不同级别医院的326份超声图文报告的文字内容进行分析,旨在发现问题,增强认识,提高报告质量.
作者:吴嗣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微泡激励的超声空化效应对正常兔前列腺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 30只新西兰雄性兔随机分为超声微泡组、单纯超声组和微泡假照组进行实验.超声微泡组经静脉推注微泡0.1 ml/kg,超声辐照10 min;单纯超声组超声辐照10 min;微泡假照组仅静脉推注微泡0.1 ml/kg.各组循环注射伊文思蓝(EB)溶液示踪.随后视觉观察和定量分析前列腺EB漏出量,并行光镜检查.结果 超声微泡组的前列腺EB漏出量明显大于微泡假照组、单纯超声组(P<0.01);光镜观察超声微泡组前列腺微血管破裂,组织间隙大量出血,血肿形成.结论 微泡激励的超声空化对兔前列腺有明显的机械损伤作用.
作者:李婕;刘观成;李陶;柳建华;高顺记;赵洋;刘政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肝段下腔静脉的超声检测在酒精性肝硬化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超声检查分别测量21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和21例正常人平静呼吸状态下、深吸气后肝段下腔静脉大横断面的长轴、短轴及其大横截面积.结果 正常人组的肝段下腔静脉在深吸气后与平静呼吸状态下大横断面的长轴、短轴及其大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酒精性肝硬化组的肝段下腔静脉在深吸气后与平静呼吸状态下大横断面的长轴、短轴及其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酒精性肝硬化组平静呼吸状态下肝段下腔静脉的大横截面的长轴、短轴及截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检测肝段下腔静脉横断面的长轴、短轴及其横截面积,以及深吸气后与平静呼吸状态下的变化是评价酒精性肝硬化的有效指标.
作者:初银珠;刘银龙;成小松;满守东;吴长君;郑淼;邱前义;刘海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传统认为经皮脾脏穿刺活检风险较大,人们多难以接受.而对脾脏局灶性病变和脾脏不明原因的弥漫性病变的病理诊断,尤其在对淋巴瘤的分期诊断中,经皮脾脏穿刺活检是一重要的检测手段.近年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疾病的诊断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脾脏穿刺活检也得以逐渐开展.
作者:邵秋杰;张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男,46岁,腰痛1 d入院.体格检查:左肾区饱满,叩痛(+).急诊超声检查:左肾区上部可见大小约13.7cm×9.3 cm囊性回声,其内可见高回声纤细分隔,边界清晰,且延肾外侧边缘向下延伸至肾脏中下部.
作者:陈继业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