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芳;许静晶;付立禹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造影对附件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64例附件区病变患者,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阴道超声造影对比检查,比较二者的血流分布情况及诊断附件区良恶性病灶的准确性.结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26例(66.7%)附件区良性病变及22例(88.0%)恶性病变的血流灌注情况;经阴道超声造影检查可显示良性病变38例(97.4%),恶性病变24例(96.0%).经阴道超声造影对附件区病变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为(92.2%),明显高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81.3%),P<0.05.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能更敏感地显示卵巢病变的血流灌注情况,其对附件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秋丽;王军燕;汪龙霞;高学文;林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超声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及TACE序贯HIFU联合CIK细胞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分为TACE序贯HIFU后联合CIK细胞治疗组(综合组,26例),TACE序贯HIFU治疗组(联合组,40例),单纯HIFU组40例.于治疗前后超声检测各组肿瘤的大小、血供,有无肝内转移;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CD3+、CD8+、CD56+、AgNORS,观察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综合组治疗后,肿瘤血供、肿瘤体积变化、有无肝内转移、AFP下降水平、生存质量等临床疗效指标,以及CD3+、CD8+、CD56+、AgNORS等免疫指标均明显优于联合组和单纯HIFU组(P<0.05).结论 TACE序贯HIFU后联合CIK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TACE序贯HIFU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健;桂永忠;敬新蓉;孙薏;闵敏;钟国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儿女,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及下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2 d,无明显发热,大小便正常.当地抗感染治疗无缓解转入我院.
作者:郭玲;王义;王珍荣;邹林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微泡激励的超声空化效应对正常兔前列腺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 30只新西兰雄性兔随机分为超声微泡组、单纯超声组和微泡假照组进行实验.超声微泡组经静脉推注微泡0.1 ml/kg,超声辐照10 min;单纯超声组超声辐照10 min;微泡假照组仅静脉推注微泡0.1 ml/kg.各组循环注射伊文思蓝(EB)溶液示踪.随后视觉观察和定量分析前列腺EB漏出量,并行光镜检查.结果 超声微泡组的前列腺EB漏出量明显大于微泡假照组、单纯超声组(P<0.01);光镜观察超声微泡组前列腺微血管破裂,组织间隙大量出血,血肿形成.结论 微泡激励的超声空化对兔前列腺有明显的机械损伤作用.
作者:李婕;刘观成;李陶;柳建华;高顺记;赵洋;刘政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肝段下腔静脉的超声检测在酒精性肝硬化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超声检查分别测量21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和21例正常人平静呼吸状态下、深吸气后肝段下腔静脉大横断面的长轴、短轴及其大横截面积.结果 正常人组的肝段下腔静脉在深吸气后与平静呼吸状态下大横断面的长轴、短轴及其大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酒精性肝硬化组的肝段下腔静脉在深吸气后与平静呼吸状态下大横断面的长轴、短轴及其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酒精性肝硬化组平静呼吸状态下肝段下腔静脉的大横截面的长轴、短轴及截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检测肝段下腔静脉横断面的长轴、短轴及其横截面积,以及深吸气后与平静呼吸状态下的变化是评价酒精性肝硬化的有效指标.
作者:初银珠;刘银龙;成小松;满守东;吴长君;郑淼;邱前义;刘海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评价心力衰竭大鼠左室心功能的应用价值,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经胸超声检测移植干细胞前后心衰大鼠移植组、未移植组及对照组大鼠左室内径,了解其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变化,测量射血时间(ET)、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计算Tei指数.结果 心衰大鼠干细胞移植前左室腔明显扩大,Tei指数较对照组增大(P<0.05),而LVEF、LVFS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干细胞移植术后1周,移植组LVEF值较术前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ei指数较未移植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细胞移植术后2周、8周,移植组LVEF值升高,Tei指数更降低,与未移植组比较P<0.05.移植术后8周,移植组LVEF、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心动图Tei指数可评价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功能,较常规指标更敏感、全面;干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
作者:郑嘉荣;高云华;谭开彬;王诗章;王冬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外耳畸形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3例胎儿外耳畸形的声像图资料,分析其漏误诊原因.结果 产前超声筛查出7例胎儿外耳畸形,漏诊6例.13例外耳畸形中9例为单纯性的外耳畸形,4例合并多系统畸形;8例伴羊水过多.10例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为21-三体2例,18-三体3例.结论 胎儿外耳畸形有其特殊的声像图表现,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外耳可为产前诊断胎儿畸形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
作者:吴琼;张冬梅;周琪;侯莉;刘杨;林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女性前列腺病又称膀胱颈肥厚(或梗阻),是膀胱颈纤维增生所致[1],以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临床极易误诊为泌尿系感染.超声对其有明显的诊断优势,笔者回顾分析我院9例女性前列腺病的超声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技术与超声引导下介入技术诊治盆腔脓肿的方法和疗效,探讨两种微创技术的优缺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20例盆腔脓肿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检查和治疗,另20例应用超声引导下介入技术诊治,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诊疗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种微创诊治技术对盆腔脓肿的治愈率均为95%;超声引导下介入组在诊治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腹腔镜组患者长,但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少于腹腔镜手术组.结论 两种诊治盆腔脓肿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根据二者特点可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微创治疗.
作者:龚炜;汪萍;于彩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非浸润型和早期局部浸润型乳腺癌的超声表现特点,以提高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超声检测分析36例非浸润型和早期局部浸润型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并与60例浸润型乳腺癌的声像图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病例在病灶形态、纵横比例、内部血供及病灶大径线四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内部沙砾样钙化灶和后方回声衰减的病灶数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浸润型和早期局部浸润型乳腺癌病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恶性病灶声像图特征,内部微小钙化灶为其特征性表现.
作者:南瑞霞;张建辉;洪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孕妇1,21岁,孕28周,行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显示:胎头双顶径为7.8 cm,脊柱连续,胎心率为148次/min,股骨长为5.0 cm,羊水大深度为6.4 cm.
作者:李丽;张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男,46岁,腰痛1 d入院.体格检查:左肾区饱满,叩痛(+).急诊超声检查:左肾区上部可见大小约13.7cm×9.3 cm囊性回声,其内可见高回声纤细分隔,边界清晰,且延肾外侧边缘向下延伸至肾脏中下部.
作者:陈继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输尿管结石为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典型病例超声诊断不难.而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引起肾逆流导致肾包膜下积液临床较少见[1].
作者:孟凡艳;王兴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6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病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增强时间、增强强度以及病灶的增强方式,并比较病灶在造影前后的清晰显示率.结果 肝外胆管癌病灶平均在(15.5±5.0)s开始显影增强,(22.0±4.5)s时增强达峰值,(55.0±8.5)s时造影剂开始消退,(85.5±20.0)s时廓清.在动脉相、门脉相及延迟相分别有30%(4/16)、60%(10/16)及6.2%(1/16)表现为等增强,分别有10%(1/16)、40.O%(6/16)及93.8%(15/16)表现为无增强,有70%(11/16)在动脉相表现为高增强.75%(12/16)的病例表现为整体增强,造影后病灶的清晰显示率从造影前的53.0%(9/16)提高到造影后的93.8%(15/16).结论 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肝外胆管癌病灶的显示率,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杨洁;张学兰;梅丽霞;白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1989年,Feuer等[1]首次报道了11例卵巢正常大小的卵巢恶性肿瘤,且发生了盆腹腔广泛转移,并将之命名为卵巢正常大小的卵巢癌综合征(normal-sized ovarian carcinoma syndrome,NOCS).
作者:王伟;林晓燕;李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肝结核较少见,由于其缺少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特征,容易漏误诊.为提高肝结核超声影像的认识,现将我院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26例肝结核的超声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夏洪波;李传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诊断超声图文报告质量的好坏一方面反映超声医生和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体现出人文素质和报告的可信度,质量好的报告在防范和化解医疗纠纷方面也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对不同级别医院的326份超声图文报告的文字内容进行分析,旨在发现问题,增强认识,提高报告质量.
作者:吴嗣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早期检测易损斑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有重要意义.血管内超声是检测易损斑块的重要方法,有着独特优势.本文就血管内超声及其衍生技术检测易损斑块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宾建国;宾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女,42岁,停经53 d,停经40 d,自测尿HCG(+).自行服用流产药物后第2天出现阴道流血,但未见胚胎组织排出.因流血量增多下腹疼痛加重来院就诊.
作者:崔万善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女,28岁,因停经49 d,不规则阴道流血13 d,腹痛3 d,加重17 h入院.13 d前,病人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外院超声检查见宫内孕囊大小为2.9 cm×1.5 cm,形态欠规则,内见点状胚芽及微弱心管搏动,提示先兆流产.
作者:姚延峰;蒙静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