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7例急性心肌梗塞尿激酶溶栓治疗再通和未通QT离散度分析

张建钢;赵月英;安明;赵通洲;韩建勤;胡守琪;方利华

关键词:尿激酶, 溶栓治疗, QT离散度
摘要:目的分析8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尿激酶溶栓治疗再通和未通QT离散度(QTd)及其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常规方法测量87例AMI一周内心电图中任何一导联QTd;设30例正常对照,计算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s),两组间均值比较用配对的t检验,组间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结果 AMI组较对照组QTd延长,AMI尿激酶溶栓治疗再通组较未通组则短,均差异显著;AMI组QTd延长者发生室颤、室速,Ⅲ°-AVB明显低于未通组,均差异显著,且住院期间无死亡.结论 QTd测定为AMI患者恶性心脏事件发生提供了一个有用的非浸入性心电学方法和判定指标;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如果发现及时,诊断准确,处理得当,效果会令人满意.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粉刺挤压术配药物面膜治疗500例痤疮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6年来,用粉刺挤压器挤出痤疮内容物后,涂含冰片、薄荷及庆大霉素的面膜,每周一次,平素内服、外用药物综合治疗痤疮5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惠娟;喻楠;王琪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耳显微外科听力重建术67例临床观察

    目的报告耳显微外科听力重建术67例(72耳),主要对适应症、手术相关问题、移植物选择等方面进行临床研究,此手术目的旨在既根治病灶又恢复中耳传音机构以改善听力.方法选择耳内或耳后切口,鼓窦进路,行各型鼓室成形术、耳道成形术,手术均在耳显微镜下进行.结果本组67例中,耳畸形11例(13耳),静止性中耳炎56例(59耳),术后语言频率较术前平均提高10分贝以上59耳,占81.9%,移植物一期成活63耳,成活率为83.9%.结论耳显微外科听力重建术在耳鼻喉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耳显微外科术者必须具备颞骨解剖训练基础及耳显微镜下操作技巧,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尹凤兰;庞康;王玉林;罗红岩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脊柱结核误诊4例

    脊柱结核是常见的骨结核,也是门诊容易误诊的疾病之一,现列举4例,以总结教训,防止误诊.

    作者:张占忠;张尉;车彩霞;张渊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87例急性心肌梗塞尿激酶溶栓治疗再通和未通QT离散度分析

    目的分析8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尿激酶溶栓治疗再通和未通QT离散度(QTd)及其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常规方法测量87例AMI一周内心电图中任何一导联QTd;设30例正常对照,计算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s),两组间均值比较用配对的t检验,组间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结果 AMI组较对照组QTd延长,AMI尿激酶溶栓治疗再通组较未通组则短,均差异显著;AMI组QTd延长者发生室颤、室速,Ⅲ°-AVB明显低于未通组,均差异显著,且住院期间无死亡.结论 QTd测定为AMI患者恶性心脏事件发生提供了一个有用的非浸入性心电学方法和判定指标;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如果发现及时,诊断准确,处理得当,效果会令人满意.

    作者:张建钢;赵月英;安明;赵通洲;韩建勤;胡守琪;方利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稳态噪声对心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为探讨稳态噪声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对连续接触稳态噪声的工人进行了调查.方法接触组与对照组均进行血压、心电图、脑血流图及心血管功能的测定,并测定现场噪声强度.结果作业环境噪声强度平均为91.2dB(A);接触组血压异常率及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异常改变主要以窦性心律不齐为主;接触组上升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转折高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低波幅与波幅差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接触组脉率、心搏出量及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平均动脉压、冠状动脉灌注压、血管总外周阻力及标准周阻高于对照驵(P<0.05).结论长期接触稳态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心、脑及血管功能存在明显的有害影响.

    作者:宋辉;宋琳;牛卫东;高敬芝;沈珍;杨杰;马素琴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坏死性淋巴结炎2例

    1 例1,患者女,31岁,以发热1月,抗炎治疗无效收住入院.查体:病人高体温可达40℃左右.左侧颈部耳后可触及一2×2×1cm淋巴结,活动差,压痛(+).左枕后有一1×0.5×0.8cm大小肿块,活动可,压痛(+).左腹股沟有一蚕豆大小淋巴结,压痛(+).心肺(-).实验室检查:WBC 4.7×109/L(N 0.51,L 0.40),ESR 100mm/h.送检左锁骨上淋巴结,直径0.5cm.后给予激素及对症治疗,好转出院.

    作者:徐秀杰;孙建东;方新民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96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护理体会

    急性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6个月~2岁的小婴儿,特别是1岁以内的小婴儿较多见.临床症状重病情发展快,如不及时治疗、认真细致地观察及护理,病死率则很高,现将本科1992年元月~1997年11月收治的96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白雅玲;张志霞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心脏原发性粘液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观察心脏粘液瘤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征,并探讨其组织起源及生物学性质.方法对11例手术切除的心脏原发性粘液瘤进行显微镜观察,并对全部病例作组化染色(PAS染色及Alcian染色).结果 11例心脏粘液瘤发生于左心房9例,右心房1例,左心室1例.发病年龄6~55岁(平均为37岁).组织化学染色PAS及Alcian均为阳性.结论心脏粘液瘤组织起源于未分化多潜能间叶细胞,其生物学行为具有潜在的恶性倾向.

    作者:韩恩善;李晋南;郭德和;张雪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可溶性止血纱布在鼻腔手术中的应用

    1987年~1997年6月,我院做鼻腔手术213例,其中112例患者采用可溶性止血纱布及凡士林纱条混合填塞.根据术后鼻腔内填塞物抽出后出血的差异,现将临床观察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樊仕仲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血清HA、PCⅢ、LN联合检测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为探讨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LN联合检测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167例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LN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各肝病组血清三项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以慢性肝炎中度组升高显著,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三项指标水平在慢性肝病呈规律性改变,表现为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肝硬化依次增高.其增高的幅度和肝组织病理检查所见肝纤维化增生程度有较好的同步关系.结论三项指标均可反映肝脏损伤病变活动程度及肝纤维化的发展趋势;联合检测可从不同角度更好地反映肝病慢性化的程度,提高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陈淑清;罗家齐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胰岛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研究进展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NS)损伤后的再生修复的研究已进行百余年,初的研究是1890年Thompson等[1]用脑组织移植来修复创伤性脑损害.自1928年Cajal等研究表明受损的NS神经元缺乏修复的能力以来,人们普遍认为NS损伤后的再生能力极其受限.

    作者:王振海;马生富;彭国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小儿癔病性视觉异常1例

    1 患儿,男,6岁,因间歇性头晕3月、双眼视物不正1周,疑为上颌窦炎、视神经炎收入院.病前3月曾患腮腺炎住院治疗,1周后痊愈.出院后患儿反复诉头晕,曾在院外及我门诊就诊,症状时轻时重.患儿性格孤僻、任性、敏感、易动感情,于1周前出现视物不正感.

    作者:周建国;冯静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甲氰咪呱与潘生丁联合治疗腹泻病55例

    我院自1997年7月~10月用甲氰咪呱与潘生丁联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病55例,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惠芳;姬玉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巨大卵巢冠囊肿1例报告

    1 患者,24岁,于1992年11月入院.自述肤痛6年,下腹部包块3年.于1986年开始腹胀,以后逐渐加重.近一年来包块增大迅速,胸闷不能平卧,活动不便,干活时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小肤下坠,腰酸背痛,胃纳差.小便频,大便秘结.曾多处求医,按腹膜炎治疗无效.B超检查提示腹盆腔巨大囊肿.

    作者:许艳华;贾玲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硬膜外麻醉后尿失禁2例报告

    硬膜外麻醉后排尿困难蔌潴留比较多见,而尿失禁则少见报道.近十年来我科曾遇两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颖贤;罗成江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1例

    1 患者,女,53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气短1月,加重10天入院,患者于近十年来渐出现活动减少、喜热怕冷、嗜睡现象,常在与人谈话中入睡.半年来于睡眠中反复出现打鼾、憋气现象.反应迟钝,懒言少语,食少但逐渐发胖,眼睑、全身浮肿.既往无甲状腺疾病史.

    作者:陈梅;王香;王爱侠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塞心跳骤停15分钟复苏成功1例

    1 患者,男,52岁,1998年6月21日16:25因胸骨后压榨样疼痛伴胸闷、大汗1小时收住我院.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史.体检:体温37℃,脉搏6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9kPa.神清,颈静脉无怒张,颈部血管无异常搏动.心界不大,心率6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未闻及杂音.

    作者:麦晓宁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吗啡术后镇痛致呼吸抑制1例

    近年来,术后镇痛已被广地应用于临床而因此所致的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但致严重并发症者尚少有报道.我院近期遇到产科术后小剂量吗啡镇痛发生呼吸抑制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顺歌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口服氧氟沙星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氧氟沙星又名氟嗪酸,是第三代喹诺酮类化学合成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活性强,口服吸收完全,毒副作用低等特点,被临床广泛应用.1997年10月15日,我科收治1例口服氧氟沙星治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1例,报告如下.

    作者:郭燕蓉;俞长玺;胡兴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丁哌卡因、吗啡用于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的观察

    目的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技术,与传统肌注止痛药比较,观察160例(ASAⅠ~Ⅱ级)腹部术后患者48小时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n=80),接受全身性阿片类药物止痛;观察组(n=80),用自控镇痛泵向硬膜外注入0.15%丁哌卡因+0.01%吗啡.结果对照组VA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1),48小时VAS评分波动较大.结论 PCEA明显优于肌注止痛法,其镇痛效果持续稳定,用药量少,安全有效.

    作者:张曙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