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轶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MM)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新疆煤矿总医院就诊的5例MM的活检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黑色素瘤瘤细胞体积较大,多呈圆形或多边形,胞浆丰富,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核仁清,并可见泡状核.部分细胞浆透明,核小居中,核分裂像易见,并见瘤巨细胞,可见间质反应及淋巴细胞浸润.其中2例未见色素,5例均可见溃疡.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重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作者:刘筱;江瑞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婴儿唇裂整复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对48例实施唇裂整复手术的婴儿采用肌注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为主的基础麻醉、以静脉输注氯胺酮为主的非气管插管的静脉全麻、或以异氟醚吸入复合静脉输注氯胺酮或瑞芬太尼为主的气管插管全麻,同时复合了局部麻醉,术中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术毕予以患儿充分的苏醒.结果 非气管插管全麻16例、气管插管全麻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气管插管的全麻病例,术中SPO2平均为(99.2±1.6)%;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的病例,平均苏醒时间为(7.6±2.2)min.结论 两种方式麻醉,可保证实施唇裂整复手术婴儿围麻醉期的安全性.
作者:闵红星;李校宁;高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肝泡型包虫病的螺旋CT征象,印证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经临床或(和)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肝泡型包虫病均行螺旋CT扫描,其中5例同时行增强扫描,1例脑转移,1例肺转移.结果 CT表现为病灶呈地图状浸润性低密度或混杂密度灶,形态不规则,界限不清,无明显包膜,几乎不强化,均见不同形态之钙化等.结论 螺旋CT结合临床资料,能为临床诊断及鉴别此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李晓坤;阴素萍;刘江;李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1999年1月-2008年12月死亡的孕产妇逐个进行分析和评估.特别是自开展生殖健康项目以来与前四年的孕产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10年中活产数38337例,孕产妇死亡19例,死亡率49.56/10万.前四年孕产妇死亡率80.19/10万.自开展生殖健康以来孕产妇死亡率29.95/10万.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证.结论 及早发现孕产妇高危因素,并逐级转诊,提高住院分娩率,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段翠香;赵云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杞龙散治疗抑郁症伴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杞龙散治疗,以蜥蜴、枸杞子为主,对照组予以吗叮啉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改善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胃肠功能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杞龙散治疗抑郁症伴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方面优于吗叮啉.
作者:梁岩;谢福莲;冯奇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单纯蛋白尿与蛋白尿伴不同程度血尿的IgA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肾活检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的患者58例,按Hass分级标准进行肾脏病理分级.依据病程中血尿程度分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伴蛋白尿组(A)、镜下血尿伴蛋白尿组(B)、单纯蛋白尿组(C),分析各组间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学指标并相互比较.结果 入选病例中男性31例,女性27例,男女比为1.15∶1,平均年龄(36.43±9.68)岁.平均病程(28.99±19.69)个月.各组间年龄、性别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相比,肾穿时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高血压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血压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级上,A组主要以Ⅱ、Ⅲ级为主,B、C组主要以Ⅲ、Ⅳ级为主.结论 单纯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与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的患者比较:前者高血压的发生率、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均较高,病理分级较重,提示以单纯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IgA肾病患者其临床表现及病理分级可能相对较重,预后较差.
作者:吴丽华;周晓玲;陈孟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介入治疗存活期超过1年的11例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中带瘤生存期大于12个月5例,大于15个月3例,超过18个月2例,有1例超过2年.结论 介入治疗对胰腺癌有一定疗效,能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减少病人痛苦.合理利用使病人存活期超过1年成为可能.
作者:安世斌;李凤红;穆迎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利用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臭氧髓核溶解术,在CT引导下定位,穿刺途径为腰椎后侧方入路,穿刺至病变椎间盘,注入浓度60μg/ml臭氧15-30ml,再行CT扫描,观察髓核溶解情况,直到将病变间盘髓核溶解,降低间盘内压力,解除对硬膜囊及神经根的压迫.结果 122例患者治疗后随访1-6个月,根据MacNab评价标准总有效率达93.6%.显效72例(63.2%),有效35例(30.4%),无效15例(6.4%).所有患者无任何严重并发症. 结论 微创的腰椎间盘突出臭氧髓核消融术疗效显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佳方法之一.
作者:张景岳;胡翠萍;穆迎民;赵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消扁汤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消扁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两组均治疗5d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扁汤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吴心芳;武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3例结核性脓胸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治愈149例,好转3例,死亡1例.本组135例给予抗结核治疗.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结核性脓胸的佳方法.
作者:王博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肝顶部包虫破溃造成右胸膜包虫的手术治疗.方法 5例术中均经右侧第七肋间后外侧开胸,常规处理肝顶部包虫.胸膜腔包虫清除后,未将包虫形成的外囊壁如同慢性脓胸形成的纤维板一样剥除,仅将其脏层外囊壁分割成片块状,然后剥离压缩的肺组织与囊外胸壁间的黏连,使肺尽大可能膨胀.结果 5例均临床治愈,术后无1例胸腔内残腔形成,取得了很好的手术效果.结论 该术式大限度保证肺的膨胀,避免了勉强剥除外囊而造成出血和漏气,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郭永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中模板DNA质量对实验的影响以及提高模板DNA质量的途径.方法 用PCR-RFLP法研究 SNP rs1024611(G/A)的基因分型,从样本保存方式、保存时间及DNA提取方法三方面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其对模板DNA质量及SNP分析的影响.结果 从抗凝血中提取DNA模板的得率比非抗凝血高,在SNP分析中,EDTA抗凝血效果好、肝素抗凝血效果不好;基因组DNA在全血中的有效保存时间比提纯的DNA有效时间长;试剂盒法提取DNA的得率和纯度均高于传统的酚-氯仿法.结论 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SNP研究中DNA模板的质量:采集血样用EDTA抗凝、分装成小份在-20℃冻存,避免反复冻融.使用前在37℃水浴中快速解冻,用试剂盒法提取DNA更适合于SNP的研究,提取的模板DNA要及时实验或分装后冻存于-20℃,若需长期保存模板DNA,保存全血优于保存纯化的DNA.
作者:张淑雅;李岩;裴秀英;高玉婧;刘芳;蒋学锋;董晓薇;随瑞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方法 对68 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在6-13岁为52例;发病时间多在9月-次年3月份.主要诱因为感染,皮肤紫癜是主要临床表现,可同时伴有胃肠道、关节及肾脏损害症状.结论 儿童过敏性紫癜主要累及皮肤、关节及消化道,紫癜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后者易引起误诊,紫癜性肾炎是影响HSP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建亮;李翠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慢性肾衰竭患者长期连续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已行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6年,透析方案为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的慢性肾衰竭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全部由HD+HDF改为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用G1.4s高通量血滤器.观察HFHD治疗1、3个月时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磷(P)、血钙(Ca)、血红蛋白(Hgb)、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甲状旁腺素(iPTH)、β2微球蛋白含量(β2-MG),并与治疗前比较;同时观察体重、主观感觉(透后乏力、睡眠、食欲、骨痛、尿毒症性瘙痒、精神神经异常等症状)的变化.结果 经过HFHD治疗1、3个月后患者BUN、Scr、P、Ca与治疗开始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TG、iPTH和β2-MG均明显下降(P<0.05,P<0.001);Hb和ALB在治疗3个月后高于治疗开始时(P<0.05).患者主观感觉在治疗1个月后大部分明显好转,干体重明显增加;持续治疗3个月后效果更明显.结论 长期连续HFHD能有效地清除中小分子毒素,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减少长期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效价比高于HD+HDF.
作者:肖东星;宋淑华;陈孟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PCG)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21例PCG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随访20例,其中Ⅰ期2例,Ⅱ期3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6.6%.Ⅳ期4例,Ⅴ期11例,术后平均生存期分别为14、5个月.结论 B超是诊断PCG首选的方法,对可疑病例可反复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以提高生存率.根治性手术是胆囊癌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陈耀堂;景宏儒;张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脑干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显著进步54例,进步28例,无变化4例,恶化3例,死亡4例.结论 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化,误诊率高,预后与梗死面积大小有关, MRI是诊断该病的佳方法,早期治疗可降低致残率.
作者:蔡青;吴胜军;周益平;马晓眠;晁丽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HS) 患儿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经多道睡眠监测(PSG)确诊的3-12岁OSAHS患儿48例,在鼻内镜引导下对扁桃体、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并使用儿童OSAHS生活质量调查表(OSA-18)对患儿进行治疗前后的随访.结果 围手术期无术后出血、急性呼吸道梗阻发生.随访12-18个月,手术患儿无鼻咽闭锁、咽鼓管功能障碍、腺样体残留等并发症;OSA-18调查评分显示:治疗后45例患儿生活质量总体指标,患儿睡眠呼吸障碍,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悬雍垂软腭扁桃体、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轻、中度OSAHS患儿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陆平;肖冬梅;庞连英;马斌;袁晓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足月胎儿出生体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040例足月适龄儿与43例巨大胎儿及其母亲在分娩合并症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巨大胎儿的肩难产、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高于足月适龄儿,巨大胎儿的母亲其剖宫产率、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同期足月适龄儿的母亲,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巨大胎儿及其母亲的分娩合并症与并发症明显高于同期足月适龄儿.
作者:吕安翠;李菊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高压氧治疗内听动脉缺血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内听动脉缺血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银杏叶提取物并高压氧)20例;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20例.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并高压氧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恢复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高压氧能有效改善内听动脉缺血症状.适用于治疗内听动脉缺血,且疗效显著.
作者:蔡海燕;王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MR运动成像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rdylogic myelopathy,CSM)的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52例患者常规(静态)MR成像和MR运动成像检查结果,观察分析CSM患者脊髓受压的因素和特征,并与正常组MR表现进行对照分析.常规MR成像采用SE、FSE矢状位及横断位T1WI、T2WI或STIR等序列.MR运动成像采用FSE矢状位T2WI序列观察分析颈椎过屈、自然和过伸位MR征象特点.结果 52例患者中,常规MR成像发现脊髓压迫46例,其中1级9例,2级26例,3级11例.MR运动成像全组病例均见脊髓压迫,其中1级10例,2级29例,3级13例.结论 MR运动成像可动态观察CSM患者脊髓受压的因素及特征,并且能早期发现椎体不稳,为临床制定合适治疗方案及早期干预提供较可靠依据.
作者:陈大治;朱蓉蓉;哈若水;温鹏;高俊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