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秀娟;张绪清;洪晓俊
终末期肝病(end-stageliver disease,ESLD)并无严格的定义,文献中多用来泛指各种慢性肝脏损害所导致的肝病晚期阶段,其主要特征为肝细胞功能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
作者:贾继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大量研究表明基因的遗传不稳定性,如基因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杂合性缺失(LOH)可能是产生基因突变,导致抑癌基因功能失调,引起肿瘤发生和转移的重要因素.本实验采用PCR-SSCP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H CC的nm23H1基因D17S396位点的MSI和LOH,以及nm23H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分析D17S396位点的遗传不稳定性,对HCC中nm23H1基因表达和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为揭示nm23H1基因作用机制、肿瘤侵袭转移机制及预后判断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钟建平;卢海英;李继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终末期肝病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终末期肝病的原因很多,如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各种先天性肝脏代谢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如病毒性肝炎、毒物、药物、妊娠性急性脂肪肝等)以及原发性肝癌等等.在我国,主要由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肝衰竭引起,以乙型肝炎为多见.
作者:刘克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以双拷贝HBV全基因质粒pEcob6转染非癌性肝源细胞株L02细胞建立有HBV分泌的细胞转染模型,通过检测细胞表面HLA-A,B,C及MHC Ⅰ类链相关基因(MIC)A/B分子,分析HBV对肝细胞HLA-A,B,C和MICA/B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EcoR Ⅰ酶切掉pEcob6的HBV基因并连接,构建无HBV基因的对照空质粒;用脂质体法以pEcob6或空质粒与pcDNA3.1-neo共转染L02细胞株,筛选抗性细胞株并稳定传代;用Abbott EIA试剂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上清液和(或)细胞的HBsAg、HBcAg和HBeAg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HLA-A,B,C和MICA/B分子的表达,分析两种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 经G418抗性克隆筛选,pEcob6稳定转染细胞株(L02-HBV)的上清液HBsAg和HBeAg可达24.78(S/N)和4.117(S/N),HBV DNA为9.67×104拷贝/ml;而对照空质粒转染细胞株(L02-mock)和L02的表达均为阴性.共聚焦显微镜观察,L02-HBV细胞内的HBsAg强表达于细胞质内,而HBcAg弱表达于胞核或胞质内.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L02和L02-mock细胞有HLA-A,B,C的表达,基本无MICA/B的表达,L02-HBV细胞HLA-A,B,C和MICA/B的表达均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HBV全基因质粒转染L02细胞经筛选、克隆、传代,可获得有HBV相关抗原表达及HBV DNA分泌的细胞模型.HBV基因的转录或复制可增强肝细胞株L02的HLA-A,B,C及MICA/B的表达,可能与肝细胞的免疫损伤有关.
作者:陈敏;彭明利;石庆凤;任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回顾分析7例急诊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调整方法,旨在提高急诊肝移植围手术期的管理水平,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凝血功能检测方法:血小板计数用自动血球计数仪Sysmex-XT-1800i型测定,血块收缩时间用凝固法,血浆鱼精蛋白附凝试验(3P试验)用手工法.血浆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用SysmexCA-500型自动检测仪测定.
作者:穆振国;曹广涛;郭见光;徐贵星;张朋飞;汉利;尹戈;郝金成;尚曦;曹军;刘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暴发性肝衰竭小鼠肾脏Ⅰ型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D-氨基半乳糖和内毒素联合腹腔注射制备暴发性肝衰竭小鼠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即等渗盐水对照组、LPS对照组、D-氨基半乳糖对照组、暴发性肝衰竭组(2、6、9 h).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及RT-PCR技术检测暴发性肝衰竭进程中,小鼠肾脏IP3R蛋白质的定位、表达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Ⅰ型IP3R主要分布于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胞浆内.在暴发性肝衰竭组小鼠,6h时Ⅰ型IP3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开始增加,9h时更为明显(6h:x2=7.11,P<0.01; 9h:x2=9.15,P<0.01).Western blot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致,6 h时开始增加(t=3.16,P<0.05),9 h达到高值(t=5.43,P<0.01),与等渗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PCR结果显示暴发性肝衰竭小鼠2 h时Ⅰ型IP3RmRNA即开始增加,6 h时达到高值,9 h时有所恢复,但与等渗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h:t=2.47,P<0.05;6h:t=4.42,P<0.01;9h:t=2.16,P<0.05).结论 在暴发性肝衰竭进程中,肾脏Ⅰ型1,4,5-三磷酸肌醇受体表达增强,其mRNA也呈上调趋势.
作者:闻颖;崔巍;刘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肝细胞Fas抗原表达与肝细胞的炎症活动度有关.有人通过阻断Fas信号引起的肝细胞过度凋亡,以探讨治疗肝脏疾病的新方法[1].RNA干扰(RNAi)技术是有效的基因沉默工具,我们通过腺病毒Fas-shRNA串联表达载体感染小鼠,观察其对LPS诱导小鼠肝细胞Fas过度表达的抑制效应.
作者:刘明社;赵中夫;王兰;张国英;张芸;杨慧;乔京贵;韩德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肝硬化患者因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感染,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肝硬化患者的肠道真菌感染呈逐年增多趋势,为了解肝硬化患者肠道真菌感染的特点及其防治方法,本研究对我院近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肠道真菌感染的86例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代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分离提取和电镜观察小鼠肝癌细胞H22分泌的exosomes,并检测其含有的蛋白成分,为exosomes作为肿瘤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超速分级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得到exosomes,并经透射电镜观察鉴定,运用肽质量指纹谱质谱分析和Western blot检测exosomes 含有的蛋白成分.结果 从小鼠肝癌细胞H22中提取出exosomes,直径约为20~90 nm的膜性囊泡,呈圆形或椭圆形.该exosomes含有热休克蛋白(HSP)70、ICAM-1、延伸因子G2、动力蛋白轻链A、C-myc和Vav-2蛋白.结论 超速分级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取纯化exosomes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小鼠肝癌细胞H22源exosomes表达有与抗原呈递相关蛋白(HSP70、ICAM-1),迁移相关蛋白(动力蛋白轻链A),粘附相关蛋白(ICAM-1),细胞骨架相关蛋白(延伸因子G2),肿瘤相关蛋白(C-myc蛋白、Vav-2蛋白),具有免疫原性.
作者:李静;沈宜;汤为学;陈黎;段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一、终末期肝病的概念终末期肝病(end stage liver disease)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肝功能极度减退甚至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1].终末期肝病按原发性病变性质可分为两类:终末期良性肝病和肝脏恶性肿瘤,前者在成人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终末期肝炎肝硬化,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在儿童则主要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肝脏豆状核变性等代谢性缺陷疾病为多.
作者:段钟平;陈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在肝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肿瘤性血管生成是其中的重要步骤.研究表明,一些血管生成因子参与了肿瘤微血管生成的过程,其中包括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IL-8.本研究通过测定60例肝癌患者的血清MIF、IL-8水平,观察其在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探讨其与肿瘤进展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林曲;黄明声;胡波;董敏;温景芸;吴祥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去氢表雄酮(DHEA)及其代谢物去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对HepG2和HT-29细胞抑制增殖、促进凋亡及诱导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1、10、50、100、200 μmol/L)的DHEA或DHEAs与HepG2和HT-29细胞孵育8、24、48、72 h对两种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DHEA或DHEAs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磷酸化Akt(Ser473,Thr308)蛋白的水平.结果 (1)不同浓度DHEA作用细胞24 h时,HepG2的存活率24 h时分别为92.7%±0.9%、84.7%±1.2%、62.4%±0.8%、49.5%±0.8%和50.7%±0.3%,HT-29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92.5%±0.4%、89.5%±0.7%、80.5%±1.1%、67.5%±1.5%和70.6%±0.6%,与对照组相比,DHEA明显抑制HepG2和HT-29两种细胞的生长.在浓度为100 μmol/L作用24 h时作用明显,而DHEAs对HepG2及HT-29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2)100 μmol/L的DHEA显著抑制两种细胞周期进程,HepG2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可以达到68.4%±2.0%,而对照组为48.6%±1.2%.HT-29细胞在100μmol/L时的G0/G1期的比率为90.3%±2.7%,而对照组仅为59.0%±1.2%,S及G2/M期细胞明显减少.(3)100 μmol/L DHEA作用24 h时能显著诱导HepG2细胞凋亡(凋亡率为18.6%±2.2%),而DHEAs却无此作用.(4)HepG2细胞在100 μmol/L和200 μmol/L DHEA作用24 h后,磷酸化Akt(Thr308)、磷酸化Akt(Ser47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这种作用在应用PI3K抑制剂和PI3K激活剂后分别被增强和消除.结论 DHEA对HepG2和HT-29两种肿瘤细胞系均具有较强的抗增殖作用.而对于不同的肿瘤细胞系,DHEA可能通过调节Akt的信号通路来诱导细胞凋亡,还可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使其阻滞在G0/G1期.DHEAs对细胞的生长没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姜艳芳;赵平伟;谭岩;刘力华;李明辉;松崎静司;牛俊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HSC的活化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1,2],参与HSC活化的多种因素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氧化应激产物等,需通过HSC细胞内的信号转导才能发挥作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关键通路,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3].近年来发现该信号通路与肺及肾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4,5],但该信号途径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阻断Wnt/β-catenin信号对活化HSC凋亡的影响,明确该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所起的作用,寻求抗肝纤维化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翁志宏;雷延昌;彭程;张淑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库普弗细胞中LPS诱导的IκB激酶-β(IKK-β)表达以及对NASH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性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采用Ⅳ型胶原酶消化和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纯化正常Wistar大鼠库普弗细胞,并应用LPS(1 μg/ml)及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10 nmol/L和50 nmol/L)干预培养,收集细胞及培养上清液.体内实验: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后者以高脂饲料(2%胆固醇+10%猪油+5%玉米油)喂养复制NASH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以1 mg·kg-1·d-1、4mg·kg-1·d-1剂量的罗格列酮和等容积等渗盐水灌胃,实验结束后采集大鼠血清和肝组织标本.RT-PCR检测库普弗中细胞IKK-β、肝组织中COX-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和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分别检测库普弗细胞中IKK-β蛋白表达和肝组织NF-κB活性变化,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及血清中TNF α水平.结果 LPS可显著增高体外培养库普弗细胞中IKK-β mRNA、蛋白的表达及上清液中TNFα水平.模型组大鼠肝组织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强,NF-κB活性与COX-2的表达和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罗格列酮体外可抑制LPS诱导库普弗细胞中IKK-β mRNA和蛋白的表达,体内通过抑制肝组织NF-κB活化,减少COX-2表达,均表明罗格列酮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活化,下调炎症介质基因表达,从而减少TNFα等炎症介质合成、释放,抑制肝脏炎症反应.结论 PPAR-γ特异性激动剂罗格列酮通过干预IKK-β/IκB/NF-κB/TNFα信号通路而发挥抗炎作用,从细胞分子水平逆转NASH大鼠肝组织的炎症反应,这为临床上有效治疗NASH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赵彩彦;王亚东;周俊英;贾蓓;崔俊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尤其是轻微肝性脑病(MHE)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方法 肝硬化患者106例(33例MHE)、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例和健康对照组160名,通过SF-36和慢性肝病问卷(CLDQ)量表进行生命质量的测评,并对慢性肝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和有无MHE进行比较.SF-36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8个方面;CLDQ量表则包括:腹部症状、疲劳、全身症状、活动、情感职能、焦虑等6个方面.结果 通过测评,健康对照组SF-36在上述8个方面的评分(均数±标准差)分别为96.9±4.5、86.6±18.4、90.1±12.5、89.0±5.7、87.5±4.3、95.8±7.1、88.5±15.9和88.7±5.2,CLDQ的6个方面分别是6.7±0.5、6.1±0.6、6.3±0.6、6.5±0.5、6.3±0.5和6.8±0.4,与之相比,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生命质量均明显下降(P<0.01).随着肝硬化病情的加重(按Child-Pugh分级/是否有MHE),在SF-36和CLDQ各个领域的评分也依次下降,但Child-Pugh B级和C级之间除了生理职能和活力方面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若按有无MHE分组,则SF-36的各个领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LDQ除腹部症状外,其余各领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肝硬化以及MHE患者的生命质量下降.SF-36和CLDQ相结合可有效评估肝硬化MHE的生命质量.
作者:保志军;邱德凯;马雄;张赣生;范竹萍;黄一沁;于晓峰;曾民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构建人MHC Ⅱ类反式激活因子(CⅡTA)基因3种不同单倍型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以野生型重组质粒EBS-NPL-CⅡTA cDNA为模板,用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技术对CⅡTA基因编码区的两个非同义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突变,制备CⅡTA基因另外3种单倍型cDNA的部分片段.将其分别克隆至EBS-NPL-CⅡTA酶切后的线性化载体上,通过菌落PCR及酶切鉴定获得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测序鉴定.然后将4种单倍型的真核表达载体和空载体EBS-NPL分别转染至HepG2细胞,用间接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其HLA-DR分子的表达.结果 成功制备人CⅡTA基因3种单倍型cDNA的部分片段,并获得含有CⅡTA基因3种不同单倍型cDNA完整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证实未经转染和转染空载体的HepG2细胞无HLA-DR分子的表达,转染4种真核表达载体的HepG2细胞均可表达HLA-DR分子.结论 成功构建人CⅡTA基因不同单倍型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CⅡTA基因不同单倍型功能之间的差异奠定基础.
作者:柏秀娟;张绪清;洪晓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短期和长期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 建立包含10个健康状态的Markov模型,估计不同方案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长期效果和费用,并进行增量分析.结果 与非抗病毒治疗相比,拉米夫定治疗1年是具有高度成本效果的短期治疗方案;拉米夫定治疗必要时换用阿德福韦,或者阿德福韦治疗必要时换用拉米夫定作挽救用药治疗5年,可以更持续地延缓疾病进展.与拉米夫定治疗1年相比,更具成本效果的长期治疗方案则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或者阿德福韦+拉米夫定作为挽救用药治疗5年,每单位质量调整生命年的增量费用分别为25 115元和35 577元,分别比国际阈值的中国估计值低55.2%和36.5%.结论 在HBeAg阳性CHB短期治疗方案中,拉米夫定比IFN α、恩替卡韦、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非抗病毒治疗更具成本效果.在长期治疗方案中,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或阿德福韦+拉米夫定挽救治疗均具有成本效果.
作者:Larry Lacey;卢宪中;Alison Tan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HBeAg阴性及阳性CHB患者临床、病毒学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 对417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功能和HBV DNA进行分析,并对47例HBeAg阴性和36例HBeAg阳性患者肝脏病理组织进行分析.结果 417例CHB患者中男性286例,女性131例.HBeAg阴性患者241例,占57.8%(241/417),平均年龄(43.7±10.8)岁,病程(16.8±8.5)年.HBeAg阳性患者176例,占42.2%(176/417),平均年龄(37.0±11.4)岁,病程(12.3±8.1)年.HBeAg阴性患者平均年龄及病程均高于HBeAg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0和-5.43,P值均<0.01).HBeAg阴性及阳性患者组ALT分别为(37.7±32.9)U/L和(82.1±107.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P<0.01),两组患者的ALT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40.21,P<0.01).HBV DNA大于105拷贝/ml的患者,HBeAg阴性组92例,占38.2%(92/241),HBeAg阳性组166例,占94.3%(166/176),HBeAg阴性组低于阳性组(x2=180.33,P<0.01).47例HBeAg阴性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1~G4分别为5、27、14、1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1~S4分别为10、12、5、20例; 36例HBeAg阳性组G1~G4分别为5、14、15、2例,S1~S4分别为8、12、6、10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09和2.23,P值均>0.05).结论 应重视对HBV DNA低复制的HBeAg阴性的CHB患者的随访和治疗.
作者:欧晓娟;王晓明;王宝恩;王泰龄;马红;尤红;贾继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可塑性,包括可以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1].目前诱导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体内外相关实验研究已经由动物向人MSC s过渡[2-4].基于人MSCs的人体内实验则较为少见,具体机制尚不明了[5,6].因此本实验将人MSCs移植入大鼠肝衰竭模型,对其体内变化机制进行观察.
作者:谭浩翔;高毅;陈建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有效药物阻断肝纤维化的发展是提高该病预后的关键.现已证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在有效杀虫治疗后,仍需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治疗[1].由于诸多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调节剂被认为是有前途的抗肝纤维化药物种类之一[2].已有学者用IFN y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并取得了肯定疗效[3].IFNα是否也具有此种作用,国内鲜见报道.本研究用IFNα-1b治疗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并与IFNγ进行比较,通过观察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平均大小、胶原沉积及肝纤维化程度SSS评分等指标,评价IFNα的疗效.
作者:王伟雅;李飞;贾雪梅;王红;李翠英;金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