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斌;姜恩亮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132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因异位妊娠行开腹手术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日、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时间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日、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康复时间,并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
作者:高银萍;李倩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癌症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醋酸甲羟孕酮(MPA)对癌症患者负性情绪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癌症患者80例分组,干预组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醋酸甲羟孕酮组40例,对照组40例.疗程2个月,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评定效果.结果 开始治疗第2周起,干预组SAS分数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第4周开始,干预组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醋酸甲羟孕酮可明显缓解癌痛、减轻化疗副反应、降低患者焦虑等负性情绪.
作者:杨丽娜;马薇春;刘英华;师卫华;陈素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在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使用促排卵药物后出现的一种医源性并发症.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大剂量使用外源性的促排卵药物过度刺激卵巢,引起卵巢病理、生理改变和全身激素水平的变化,继而引发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体液外渗到组织间隙内,造成胸水、腹水以及全身水肿.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不足导致血液浓缩,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肝肾功能损害、血栓形成甚至危及生命[1].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带动促排卵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从而使OHSS的发生率呈逐步上升趋势.
作者:李彩艳;姜银芝;史金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剖官产及妇科手术后常见的延期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甚至危及生命.如能早期认识,发现并及时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降低后遗症促进患者康复意义重大.本文就我科术后30例典型深静脉血栓护理体会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妇产科手术后发生血栓患者30例,年龄24 ~ 55岁,平均(46±5)岁.剖腹产术后15例,官外孕术后1例,子宫切除术后14例.30例均行经腹手术,手术时间1~4h,平均2.5h.发病部位:肺栓塞8例,下肢栓塞21例(左下肢15例,右下肢5例,双下肢1例).
作者:吴学琴;庞金辉;连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淋巴管密度致(lL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 -C)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侵袭及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LYVE-1、VEGF-C在15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15例CIN Ⅲ及76例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通过LYVE-1的表达计数LVD,统计分析LVD、VEGF-C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 ①从正常宫颈上皮、CIN Ⅲ到宫颈鳞癌,LVD逐渐增高(P<0.05).LVD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病理分级和肿瘤大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从正常宫颈上皮、CIN Ⅲ到宫颈鳞癌,VEGF-C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VEGF-C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肿瘤大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VEGF-C的表达与LVD之间呈正相关(r=0.719,P<0.05).结论 淋巴管生成在宫颈鳞癌淋巴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LYVE-1、LVD及VEGF-C与宫颈鳞癌的进展及淋巴转移相关,LYVE-1的表达水平及VEGF-C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进展和肿瘤转移的指标之一.
作者:杨彩虹;吴蔚;魏春娥;张雪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肿瘤标记物125(CA125)水平,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50例与同期住院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50例,检测血浆FIB与CA125.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浆FIB与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 Ⅳ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与Ⅰ~Ⅱ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浆FIB与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浆FIB、CA125测定值水平间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率为70%,高于各标志物单独检测.结论 血浆FIB与CA125水平联合检测对评估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霞;杨尧华;赵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1 病例资料病例1,男性,62岁,体质量60 kg.4年前因脑梗死入住我院神经外科,诊断为左侧颈总动脉狭窄、脑梗塞,并行左颈总动脉支架植入术.此次因头晕加重,左颈总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入院.入院后行颈动脉三维重建提示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可见支架,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可见非钙化性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程度约60%.诊断:①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支架植入术后狭窄;②陈旧性脑梗死;③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拟行左颈总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6年,收缩压高达180 mmHg,近1个来月规律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50 mg·次-1,1d2次)和替米沙坦片(40 mg·次-1、1d1次)治疗,术前血压控制在125 ~ 140/80~ 90 mmHg.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病史.
作者:邱玉雪;李亮;刘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OP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分离培养的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特点,探讨OPN与MMP-9在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测定分离培养的内膜上皮细胞中OPN与MMP-9 mRNA表达.结果 OPN mRNA在子宫腺肌症的增殖期和分泌期均高表达,无明显的周期变化;MMP-9 mRNA在子宫腺肌症分离培养的上皮细胞的分泌期高表达,较增殖早中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与MMP-9 mRNA在人正常子宫内膜中分离的上皮细胞增殖期低表达,而在月经周期的分泌期呈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与MMP-9在子宫腺肌症上皮细胞高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刘玉锋;哈春芳;马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孕妇血浆游离胎儿DNA来预测胎儿RhD基因型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微量DNA抽提技术,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81例RhD阴性孕妇血浆游离胎儿DNA,用男性性别决定基因(SRY)确定胎儿DNA的存在,以未有妊娠史的健康女性和健康男性作为阴性和阳性基因对照.对53例孕男胎的RhD阴性孕妇血浆游离胎儿DNA进行RhD基因外显子7、10和内含子4的特异性扩增,与孕妇产后采集的新生儿脐血RhD定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①81例RhD阴性孕妇中53例经产后证实为男胎,母血浆中检测到男性性别决定基因(SRY)特异性扩增的51例,灵敏度为96.2%,特异性为93.3%,准确率为97.5%,说明存在胎儿DNA.②孕妇血浆中胎儿DNA的RhD基因型检测,53例中有49例胎儿DNA的RhD基因型与表型相符,准确率为92.5%.结论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hD阴性孕妇血浆游离胎儿DNA来预测胎儿RhD基因型,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方法,可用于新生儿RhD溶血病的诊断和预防.
作者:陈淑红;王宁萍;胡红梅;苏迎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凡士林与植物油外涂预防新生儿尿布性皮炎发生的情况.方法 选取新生儿急救科住院的12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凡士林外涂)60例和对照组(植物油外涂)60例.观察比较凡士林和植物油在预防新生儿尿布性皮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尿布性皮炎的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尿布性皮炎的发生率为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凡士林外涂预防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效果明显优于植物油外涂的预防效果.
作者:尹光霞;丁维;李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许多肿瘤患者得到了治愈,但64%的成年女性病人经历肿瘤治疗后伴随至少一项卵巢功能衰竭的症状,这使得生育力保存技术在年近40岁的女性肿瘤患者中变得尤为重要.尽管卵母细胞、胚胎的深低温冻存是保存青年女性化疗患者生育力的方法,但由于其涉及卵巢刺激及一系列IVF程序,多数患者更希望能够用药物来减轻化疗期间的卵巢损伤.Huser等收集了自2004-2009年154个新近被诊断为癌症的青年妇女行生育力保存咨询的资料,这些患者平均年龄为29.4岁,人均拥有孩子0.7个.医疗机构为她们提供了卵母细胞、胚胎、卵巢低温冻存,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联合抗癌治疗的方案.结果显示治疗期间,实施GnRH-a的123例,占79.9%;选择卵巢组织冻存的15例,占9.7%;还有20例占16.1%,选择了多个技术的联合保存途径.这个结果提示,更多的患者愿意选择非创伤性的药物保护方案[1].因此,药物预防化疗期间的卵巢损伤有着巨大的医学需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类似物对化疗患者卵巢保护作用脱颖而出.
作者:裴秀英;哈春芳;王燕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38例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4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孕妇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妊娠结局、新生儿患病率以及分娩方式.结果 观察组孕妇其子代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巨大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能对母儿产生不良结局和严重并发症,早筛查、早诊断及早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新生儿预后,降低母婴并发症.
作者:田玲;朴海善;刘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肿瘤患者的化疗周期往往较长,化疗间歇期患者通常带管出院,若院外护理不当,PICC导管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导致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高和留置时间缩短[1].我院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120例恶性肿瘤患者置入PICC导管进行护理,并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施PICC初次置管的120例患者均来自2013年7月-2014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科收住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例.年龄16~ 73岁,平均(43.00±3.50)岁.
作者:张月娟;官海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青年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青年人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结果 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2例,以后循环缺血症状为首发11例,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2例,以肢体感觉异常、偏瘫、皮质盲及眼征表现3例,伴消化道出血2例,伴肺部或尿路感染2例.头颅CT或MRI检查显示颅内多发的损害为多部位梗死灶,梗死部位分别为:丘脑11例,小脑8例,脑干10例,枕叶4例,颞叶内侧面2例.结论 青年人TOBS病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主要为高血压、高血脂、长期吸烟等,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以后循环缺血症状为主要首发症状,头颅磁共振为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作者:周益平;吴胜军;晁丽娜;黄坤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科临床的广泛开展和应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因具有手术视野清楚及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而在临床上日益普及.现将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的106例LAVH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6例患者,年龄32~73岁,中位年龄49.5岁.子宫肌瘤52例,子宫腺肌症1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20例,官颈癌Ⅰa期1例,子宫内膜癌12例,其中合并单侧或双侧卵巢囊肿18例,有盆腹腔手术史16例.
作者:林莉芝;吕娟;汪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经腹子宫切除术TAH)、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TLH)3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非脱垂子宫患者应用3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手术时间以TLH组手术时间长,TVH组时间短;TAH组术中出血量多,且术后排气、下床及住院时间均较TLH组、TVH组长;3组中以TLH组住院费用高.结论 3种术式均安全可行,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疾病情况、意愿和经济能力、术者的技术水平及医院设施等综合考虑.
作者:马丽君;樊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和比重布比卡因脊髓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产妇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ASA分级1~2级的剖宫产患者,按脊麻注入不同浓度和比重布比卡因溶液分为3组,即等比重组(D组1):0.75%布比卡因1 mL加生理盐水2mL稀释至3mL(0.25%)后注入3mL;等比重组(D组2):0.75%布比卡因1mL加生理盐水5mL稀释至6mL(0.125%)后注入6mL;重比重组(G组):0.75%布比卡因2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1mL稀释至3mL(0.5%)后注入1.5 mL.分别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达到高平面所需时间、高镇痛平面及产妇的血压、心率的变化,并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 3组麻醉效果均能满足手术要求;G组麻醉时效较长,发生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例数明显多于等比重组(P<0.05);等比重组发生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例数D1组多于D2组(P<0.05).结论 不同浓度和比重7.5 mg布比卡因脊麻液可以满足剖宫产手术需求,0.125%布比卡因6mL等比重液用于脊髓麻醉剖宫产手术血压心率更平稳,母婴更安全.
作者:邢月琴;赵智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预防椎管内麻醉下内脏牵拉反应的方法.方法 采用小剂量丙泊酚合并舒芬太尼间断静脉给药.将120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丙泊酚合并舒芬太尼组60例,哌替啶合并异丙嗪组60例,比较2组内脏牵拉反应情况.结果 丙泊酚舒芬太尼组优48例,良9例,优良率95%;哌替啶异丙嗪组优40例,良6例,优良率76.67%.丙泊酚舒芬太尼组内脏牵拉反应发生率低于哌替啶异丙嗪组(P<0.05).结论 异丙酚合并舒芬太尼组控制上腹部手术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优于比异丙嗪哌替啶组,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牛立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检测方法在血液透析人群HCV感染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HCV Ag定量检测、抗-HCV和HCV RNA检测等3种方法,对138例进行血液透析维持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HCV感染筛查,比较各种检测方法HCV感染符合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结果 138例血液透析患者,HCV Ag阳性19例(13.77%),抗-HCV阳性10例(7.25%),HCV RNA阳性25例(18.12%).HCVAg定量检测HCV检出率(13.77%)高于抗-HCV(7.25%);与HCV RNA检测结果比较,HCV Ag检测符合率(94.2%)高于抗-HCV检测符合率(86.96%).所有抗-HCV阳性标本(S/CO:10.16 ~ 167.41)应用HCV Ag均可检出.结论 HCV Ag定量检测可以提高血液透析人群HCV感染的检出率.
作者:刘柘;王姿;马盼;周学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治疗眼睑痉挛的方法.方法 对90例98只眼睑痉挛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眼轮匝肌局部封闭治疗,药物组成:地西泮0.5 mL(2.5mg),维生素B1注射液25 mg(0.5 mL),2%利多卡因注射液0.5 mL(混合液共计1.5 mL),好转或未愈者重复注射2~4次.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临床观察3~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66.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睑痉挛采用药物行眼轮匝肌局部封闭治疗效果肯定,操作方便,值得在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陈淑香;哈芸;李静;杨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