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婧;王宁菊;马吉光
目的 通过测量跟骨载距突的长、宽、高、前倾角和上翻角及与跟骨外侧壁的解剖参数,指导临床应用载距突螺钉进行内固定.方法 对30具尸体跟骨骨骼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结合测量数据后钻入直径约4 mm的克氏针,观察克氏针在载距突的位置以及其与关节面的关系,从而确定跟骨外侧壁理想的进针点及角度方向以及载距突螺钉的直径大小.结果 跟骨载距突上可以拧入2枚直径4.0mm全螺纹钛钉,于外侧壁跟距关节下1cm(腓骨骨轴线上)钻入方向向内上倾斜27°,2枚螺钉呈10°左右的向心内固定,60足120枚螺钉中有8枚钻出跟骨后关节面,钻入安全率为93.33%.结论 根据测得解剖数据,可以准确地植入螺钉,提高跟骨骨折手术中载距突螺钉的安全性.
作者:程锁利;郭舟桐;巩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苯海索片中杂质哌啶苯丙酮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迪马ODS-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4.0)-乙腈(70:3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哌啶苯丙酮在0~5.023 μg·mL-1(r=0.999 9)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4%(RSD=1.44%).结论 该方法简便,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盐酸苯海索片中杂质哌啶苯丙酮的含量.
作者:姜文霞;马玲;陈欢;贺凯;张芦燕;王曼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自行调节式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ESS量表、Berlin睡眠症状调查问卷及多导睡眠监测(PSG)对56例经PSG监测诊断为轻、中度的OSAHS患者戴用自行调节式口腔矫治器治疗前后的主观、客观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56例OSAHS患者戴用自行调节式口腔矫治器3个月后,ESS量表评分及Berlin睡眠症状调查问卷评分均较3个月前明显降低;PSG监测指标(呼吸紊乱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低血氧饱和度(SP02)、长呼吸暂停时间与3个月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行调节式口腔矫治器可有效减轻OSAHS患者的白天嗜睡、打鼾等主观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过程中的呼吸情况,使OSAHS患者的睡眠呼吸状况趋向于健康正常人.
作者:刘冰;李华;张佐;曲爱丽;陈龙;赵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常用方法,它能有效缓解症状,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手术安全性高、预后好、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1].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术后如果遵医行为不好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猝死.对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首次行PCI术后的患者给予了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学香;晏晓莉;吴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与维生素D3的关系.方法 根据203例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结果,将其分为斑块组、无斑块组,并选取105例健康者(无斑块)为对照组,对此3组人群测定空腹静脉血维生素D3的水平.结果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2组的维生素D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组的维生素D3水平又明显低于颈动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BMI、LDL-C、CRP、HbA1c呈正相关(r=0.55 =0.15,P<0.05),与维生素D3呈负相关.结论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较无斑块组与维生素D3水平更加密切相关.
作者:刘彩云;任红艳;马艳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6h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8例入住重症医学科的严重脓毒症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测定入住时及入住6h后的血乳酸浓度,并计算乳酸清除率.将6h乳酸清除率>10%的患者分为A组,<10%为B组.比较2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其死亡率,并将死亡组及存活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6h乳酸清除率进行对比.结果 B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A组患者,存活组的6h乳酸清除率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结论 6h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具有实际临床价值.
作者:郎冰;李孟飞;张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进展期大肠癌手术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进展期大肠癌手术患者87例,采用生存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进行评估,对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汉族多于回族,年龄>60岁组、低学历、经济状况差及造口组的患者组症状领域及其他6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回族及年龄≤60岁组以及高学历、经济状况好、无造口的患者组(P<0.05),而总体健康状况及功能领域得分均明显低于回族及年龄≤60岁、高学历、经济状况好、无造口的患者组(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家庭关系等与生存质量有关.结论 家庭关系、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及婚姻状况是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玉梅;闫树英;姚辉;赵娟;张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四肢肌腱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4例闭合性肌腱损伤病例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经超声检查诊断的34例闭合性肌腱损伤中,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12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慢性损伤8裂;跟腱完全性断裂5例,慢性跟腱损伤7裂;腓肠肌肌腱损伤2例.其中8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肌腱完全断裂者和5例跟腱断完全裂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符合率100%.结论 四肢肌腱闭合性损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俞风雷;李瑛;丁鹏东;王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孤立性尘肺大阴影与周围型肺癌的64排螺旋CT影像特征.方法 分别对21例孤立性尘肺大阴影及29例周围型肺癌行64排螺旋CT检查并分析影像学特征.结果 孤立性尘肺大阴影与周围型肺癌在大小形态、位置分布、内部征象、周边征象、胸膜改变、肺门及纵膈淋巴结和增强特点等影像学特征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 64排螺旋CT在孤立性尘肺大阴影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穆迎民;德勇;胡海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老年性肺结核CT、MRI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确诊为老年肺结核患者66例,分别进行CT、MRI检查,采用单盲法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类及综合分析,将影像表现分为空洞、干酪样坏死、结节和肿块、钙化及结核球,并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肺结核的准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T与MRI对老年性肺结核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3%、61.2%,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显示方面CT明显优于MRI,47例存在钙化,MRI只能显示20例;对于空洞、干酪样坏死结节和肿块MRI及CT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结核球诊断,MRI优于CT,38例存在结核球,CT仅显示19例.结论 对于老年性肺结核,应用CT、MRI检查都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诊断,CT在影像征象显示方面明显优于MRI,尤其在钙化方面,但MRI对于结核球的显示优于CT.
作者:孟淑萍;张正平;王霈;朱力;来彦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10(IL-10)与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关系.方法 163例冠状动脉为冠脉造影证实至少1支血管狭窄≥70%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61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102例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另外,选择51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2和IL-10浓度.结果 ACS组IL-2及IL-10较单纯性糖尿病组明显增高(P<0.05);ACS组IL-2及IL-10与SAP组比较亦明显升高(P<0.05);随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增加,IL-10显著增高,而IL-2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IL-2和IL-10在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中具重要作用.
作者:金学林;马学良;张玲;杨红年;姜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药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法.方法 将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各48例,西药治疗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中药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真心痛方治疗,观察治疗后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 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27%,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 真心痛方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尤金搁;刘彩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小腿静脉性溃疡又名静脉曲张性溃疡、小腿溃疡、瘀积性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严重和难治的并发症[1].该病发病率较高,其潜在的诱因是微脉管系统损伤引起的慢性静脉机能不全,尤其是阻止逆行血回流至小腿的静脉单向阀发生损伤,之后,血液在小腿积聚并诱发血压升高,这会导致静脉管壁破裂并使液体和蛋白质进入外周组织,终引起水肿,轻微外伤或感染,即可促使溃疡形成.该病病程长,反复发作、经久难愈,在临床上治疗及护理较为棘手.现就我科近期收住的118例小腿静脉性溃疡患者的护理及伤口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柳风琴;吴春燕;荀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及心衰类型.方法 回顾分析1 428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构成特点并根据超声心动图对E/A、EF的测定结果分析心衰类型.结果 慢性心衰患者中常见心衰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P<0.05),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扩张型心肌病呈上升趋势,风湿性心脏病呈下降趋势.总体上慢性心力衰竭病例单病因占81.6%,但2组病因聚集频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10年的诱因均以感染为主,后10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过度劳累等比例上升,与前10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染比例有下降趋势.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病因变化主要与医疗条件、生活水平改善有关,同时在临床治疗上也应考虑到心衰的多病因性,从而进行多元化及个体化防治.
作者:詹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宁夏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现状.方法 采取询问、座谈、查阅档案资料、现场调查等方法.结果 被调查的328家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中,有253家采用地下水为水源,占77.13%;有75家采用地表水为水源,占22.87%.2012年全区共监测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饮用水1 574份,合格989份,合格率62.83%,其中出厂水787份,合格率62.13%;末梢水787份,合格率63.53%.枯水期出厂水、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1.17%和61.93%;丰水期出厂水、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3.10%和65.14%.结论 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设施设备的投入,加强基层饮用水卫生监督队伍和能力建设.
作者:蔡玲;路惠琴;张旭;刘凯;于伏龙;沈力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膜联蛋白1(ANXA1)与甲酰肽受体1(FPR1)的表达,探讨其变化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IHC)对80例胃癌组织中的ANXA1与FPR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间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NXA1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0%(72/80),ANXA1过度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呈高度相关(P<0.05).FPR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5% (46/80),FPR1表达与患者性别、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ANXA1与FPR1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 ANXA1与FPR1的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杨华;杨风琴;廖国玲;郭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PGP9.5、SYn和α-actin在胎鼠正常盆底肌和肛门直肠畸形(ARMs)中的蛋白表达,探讨其表达意义.方法 通过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大鼠胚胎产生ARMs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与ARMs胎鼠直肠末端组织PGP9.5、SYn、α-actin在E16、18、20胎鼠盆底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共产胎鼠91只,未见畸形、死胎、吸收胎;ATRA诱导大鼠共产胎鼠126只,除无肛畸形外,短尾、无尾畸形58例,存在显性脊柱裂、脑膜膨出等神经发育缺陷有29例,ARMs发生率为74.60%.E16、18、20胎鼠盆底肌:正常组PGP9.5、SYn和α-actin呈阳性表达;ARMs组PGP9.5、SYn和α-actin呈弱阳性表达,分布稀疏.PGP9.5、SYn强阳性表达率除E16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E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actin在E16、18、20两种组织间强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P9.5、SYn和α-actin分布异常是ARMs动物模型直肠末端壁的重要病理改变之一.
作者:张曦;罗靖侠;岳峰;杜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与地佐辛在临床常规剂量下行超前镇痛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清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90例(ASAI-Ⅱ级),分为3组(n=30),分别于麻醉前30 min,帕瑞昔布钠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地佐辛组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和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组术后均未行术后镇痛,分别记录每组患者术后0.5、2和6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并于上述3个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的血清β-内啡肽水平.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帕瑞昔布钠组和地佐辛组术后0.5、2、6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明显减低(P<0.05),帕瑞昔布钠组与地佐辛组比较,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帕瑞昔布钠组和地佐辛组血清β-内啡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帕瑞昔布钠组与地佐辛组比较,β-内啡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帕瑞昔布钠40 mg与地佐辛5 mg超前镇痛均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抑制术后应激反应,且其镇痛效果相近.
作者:李文彬;陈学新;马富强;井蕊;廖红;宋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经胃镜黏膜下药物注射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的疗效.方法 经急诊胃镜检查发现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56例,分为2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急诊胃镜下行病灶处肾上腺素黏膜下药物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急诊胃镜下去甲肾上腺素局部喷洒止血治疗,观察2组治疗方法48 h止血成功率和再出血率急诊手术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28例48 h成功止血26例,成功率92.8%;对照组28例止血成功20例,成功率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镜下药物注射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方法简单,是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方法,适合基层医院临床开展.
作者:王晓莉;何静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2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分为对照组和沙格列汀干预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Wistar-Kyoto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8周,分别测量干预前后尾动脉收缩压(SBP),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胰升糖素样肽-1(GLP-1)水平,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并检测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表达.结果 沙格列汀干预后血浆GLP-1表达增加,高于SHR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沙格列汀干预前SHR组和沙格列汀干预组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沙格列汀干预后,收缩压较SHR组下降(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HE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HR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肥大,管壁增厚,而沙格列汀干预组主动脉增厚改善;与SHR组相比较,沙格列汀可降低大鼠血浆ET-1和NO的表达(P<0.05).结论 DDP-4抑制剂沙格列汀可降低SHR的血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ET-1水平及增加NO水平有关.
作者:邵宇;王孝萍;杨生平;贾绍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