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张勇仓;钟铧;次仁久米;王聚乐
目的:为紫杉醇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6-2016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中紫杉醇致过敏性休克的文献报道,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后,对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原患疾病、过敏性休克出现时间分布、预防用药情况、给药途径与剂量、联合化疗用药情况、前驱临床表现和抢救措施与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紫杉醇致过敏性休克病例53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37例,年龄17~72岁,以40岁以上女性患者所占比例(30例,56.60%)高;原患疾病以肺癌(15例,28.30%)、乳腺癌(12例,22.64%)、卵巢癌(11例,20.75%)居多;过敏性休克主要发生在静脉滴注给药后的5 min内(34例,64.15%);45例(84.90%)患者使用紫杉醇前采用了抗过敏的预防用药方案;53例患者均为静脉滴注,单次给药剂量为30~300 mg;53例患者中,单独使用紫杉醇的有25例,其余患者均联用其他化疗药物;过敏性休克的前驱临床症状以心血管系统(123例次,36.07%)、皮肤及黏膜系统(73例次,21.41%)和呼吸系统(67例次,19.64%)表现为主;经抢救治疗后,报道的死亡病例2例(3.77%).结论:临床用药时应重视预防紫杉醇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作者:鲁萌;王健;戴建;朱静静;朱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夜寒苏药材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及芳樟醇含量的方法.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夜寒苏挥发油的提取.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采用HP-5毛细管色谱柱(30 m×0.032 mm×0.25 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柱流量为0.8 mL/min,进样量为1 μL,分流比为40:1,程序升温.结果:α-蒎烯、β-蒎烯及芳樟醇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905~2.4133 mg/mL(r=0.9999)、0.0983~2.6200 mg/mL(r=0.9999)、0.1691~4.5100 mg/mL(r=0.9998),精密度、稳定性(12 h)、重复性试验的RSD≤2.0%(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4%(RSD=0.49%,n=6)、100.24%(RSD=1.38%,n=6)、99.41%(RSD=1.67%,n=6).23批黔产夜寒苏样品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及芳樟醇含量分别在0.2144~1.3250、0.7662~3.1721、0.3574~1.5187 mg/g范围内.结论:本试验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夜寒苏药材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及芳樟醇含量的测定.
作者:张彪;黄芳;周汉华;张浪;董明洪;于泽玥;张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优选龙眼叶对2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的活性部位,为龙眼叶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龙眼叶经95%乙醇渗漉提取得到总提物,在确定总提物的降血糖作用后,将总提物浸膏用水混悬,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相应部位提取物(分别记为ST、YT、ZT和WT).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法复制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0.1 g/kg),ST低、中、高剂量组(22.2、29.6、44 g/kg,以生药计,下同),YT低、中、高剂量组(10.7、16、32 g/kg),ZT低、中、高剂量组(10.5、15.8、31.6 g/kg)和WT低、中、高剂量组(18.5、24.6、37 g/kg),每组10只;并另选10只正常小鼠作为正常组(蒸馏水).各组小鼠均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28 d.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生长情况及体质量变化,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值,对小鼠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并测定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体质量和血清中HDL-C含量降低,空腹血糖值和给予葡萄糖0.5、1、2 h后小鼠的血糖值以及糖耐量曲线下面积升高,且血清中TC、TG和LDL-C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28 d后YT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升高,YT各剂量组和ZT中、高剂量组小鼠空腹血糖值降低(P<0.05或P<0.01),给予葡萄糖1 h后YT中、高剂量组和ZT高剂量组小鼠血糖值以及给予葡萄糖2 h后YT高剂量组小鼠血糖值均降低,YT各剂量组和ZT高剂量组小鼠糖耐量曲线下面积以及血清中TC含量均降低、血清中HDL-C含量均升高,YT高剂量组和ZT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G、LDL-C含量以及YT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G含量均降低,ZT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HDL-C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2型糖尿病小鼠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梁洁;金青青;黄团心;徐晖;麦嘉妮;信晨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系统评价头痛宁联合氟桂利嗪对比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头痛宁联合氟桂利嗪(试验组)对比氟桂利嗪(对照组)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总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钾及血镁浓度、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等]及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TSA 0.9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RCT,合计172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RR=1.21,95%CI (1.16,1.26),P<0.05]、VAS评分降低程度[WMD=-1.04,95%CI(-1.42,-0.66),P<0.001]、血钾降低程度[WMD=-2.05, 95%CI(-0.32,-0.18),P<0.001]、血镁提高程度[WMD=0.09,95%CI(0.04,0.14),P<0.001]、CGRP水平降低程度[WMD=-2.22,95%CI(-3.25,-1.18),P<0.001]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对照组为2.8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序贯分析提示头痛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总有效率证据确切.结论:头痛宁联合氟桂利嗪对比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更好,未增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作者:孙伟鹏;蔡银河;林潼;温俊茂;吴智兵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细胞试验分为对照组(二甲基亚砜),姜黄素低、中、高浓度组(10、20、40μmol/L),姜黄素高浓度+内源性微小核糖核酸-21模拟物(agomiR-21)组和姜黄素高浓度+agomiR-21阴性对照(NC)组,分别采用CCK-8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人骨肉瘤细胞U-2OS和MG-63的增殖[光密度(OD值)]和侵袭能力(穿膜细胞数),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iR-21及其靶基因PDCD4蛋白的表达.体内实验将MG-63细胞接种至小鼠体内,然后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姜黄素组(20 mg/kg)、姜黄素+agomiR-21 NC组(20 mg/kg姜黄素溶液+50 mg/kg agomiR-21 NC溶液)、姜黄素+agomiR-21组(20 mg/kg姜黄素溶液+50 mg/kg agomiR-21溶液),每组8只,分别于瘤内注射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测量给药后20 d内的肿瘤体积变化,检测第20天瘤组织中miR-21和PDCD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姜黄素低、中、高浓度组U-2OS、MG-63细胞的OD值和穿膜细胞数均明显减小(P<0.05或P<0.01);其中姜黄素中、高浓度组U-2OS、MG-63细胞中miR-21的表达明显减弱(P<0.05或P<0.01),PDCD4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姜黄素高浓度+agomiR-21 NC组比较,姜黄素高浓度+agomiR-21组U-2OS、MG-63细胞的OD值和穿膜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姜黄素组和姜黄素+agomiR-21 NC组小鼠给药5 d后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或P<0.01);瘤组织中miR-21表达明显减弱(P<0.01),PDCD4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姜黄素+agomiR-21 NC组比较,姜黄素+agomiR-21组小鼠给药5 d后肿瘤体积明显增加(P<0.05或P<0.01);瘤组织中miR-21表达明显增强(P<0.01),PDCD4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1).结论:姜黄素可抑制人骨肉瘤细胞U-2OS、MG-63的增殖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iR-21表达有关.
作者:颜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优化小檗皮的醇提工艺.方法:以小檗皮中木兰花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含量和浸膏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设计-综合评分法考察乙醇用量、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3次均匀设计试验分别对第1次、第2次、第3次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分别确定3次提取试验各自的优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计算转移率.结果:优工艺为取小檗皮粗粉加入15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20 min.验证试验中,小檗皮按优化工艺提取2次后木兰花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分别为58.96、4.82、3.07、23.29 mg/g,转移率分别为93.85%、95.02%、96.28%、94.88%(RSD分别为3.87%、2.64%、4.00%、3.91%,n=3).结论:优化的小檗皮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合理、可行,稳定性好.
作者:郝露;周珍;冯慧;赵娅;周邦华;范刚;赖先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GSTP 1(rs1695)(简称GSTP 1)基因多态性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使用CBV方案(环磷酰胺、卡莫司汀、依托泊苷)预处理后血液学毒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4月-2017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83例使用CBV方案预处理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检测法测定GSTP 1 A313G的多态性,统计血液学毒性和粒细胞缺乏性发热发生率以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植入时间,分析GSTP 1基因与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83例患者中28例(33.73%)存在有至少1个基因位点的变异,A等位基因频率为81.3%,G等位基因频率为18.7%.GSTP 1 AA基因型患者发生Ⅳ度白细胞、Ⅳ度中性粒细胞、Ⅳ度血小板减少的时间分别为化疗后(8.91±1.25)、(9.02±1.19)、(11.56±1.58)d,携带GSTP1313等位基因G(AG/GG基因型)的患者减少的时间分别为化疗后(8.61±1.17)、(8.68±1.19)、(11.44±1.34)d.GSTP1 AA基因型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的植入时间分别为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后(11.98±1.99)、(10.44±1.35)、(15.55±2.18)d;携带GSTP1313等位基因G(AG/GG基因型)的患者植入时间分别为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后(12.41±2.44)、(10.36±1.62)、(16.29± 3.15)d.GSTP 1 AA基因型及携带GSTP 1313等位基因G(AG/GG基因型)的患者移植期间发生Ⅲ~Ⅳ度贫血的患者分别为24、11例,分别占对应基因型患者的43.64%、39.29%;发生粒细胞缺乏性发热的分别为21、11例,分别占对应基因型患者的38.18%、39.29%,但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TP 1基因多态性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使用CBV方案预处理后的血液学毒性未见相关性,亦不影响干细胞植入时间.
作者:张关敏;刘卫平;马旭;朱军;王小沛;张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进行全程信息化管理,以促进PIVAS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方法:从审方、医嘱处理、仓外调配等6个方面介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简称我院)PIVAS实施的全程信息化管理;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我院PIVAS的相关数据,采用回顾性分析和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评价我院PIVAS自2016年5月起实施全程应用信息化管理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全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及相关管理上的改进,我院PIVAS在审方、医嘱处理、仓外调配、仓内调配、仓内核对、自动化分拣各环节实现了医嘱初审、药品数量统计、记录溯源、工作量统计、责任人与操作时间的记录等功能,同时实现了全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查询性以及管理考核工作的量化统计.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6项工作效率指标提升了33.3%~86.1%(P<0.05);4项工作质量指标改善了28.6%~66.7%(P<0.05);成品输液质量指标提升了12.5%(P<0.05).结论:在PIVAS中进行全程信息化管理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并可提升管理考核工作的便捷性.
作者:王冠元;刘婧琳;施琪;张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测定藏药二十五味珊瑚丸中5种重金属含量的方法,并考察西藏不同地区5个厂家生产的该药品中重金属含量情况.方法:以浓硝酸-高氯酸(4:1,V/V)消解二十五味珊瑚丸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铜(Cu)、铅(Pb)、镉(Cd)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砷(As)、汞(Hg)2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检测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r均≥0.9991);Cu、Pb、Cd元素的检测限分别为0.0016、0.0412、0.0363 mg/L,定量限分别为0.0053、0.1373、0.1210 mg/L;As、Hg元素的检测限分别为0.3257、0.6923 μg/L,定量限分别为1.0857、2.3077 μg/L;精密度试验的RSD均≤5.54%(n=6);稳定性试验的RSD均≤3.79%;重复性试验的RSD均≤3.7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1.34%~110.11%,RSD为0.66%~6.80%(n=6).含量测定结果显示,5个厂家的样品中Cu含量皆未超标,但Cd、Hg含量均超标;其中还有4个厂家样品中Pb含量超标,2个厂家样品中As含量超标.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较高,且稳定性、重复性较好,适用于二十五味珊瑚丸中5种重金属含量的测定;5个厂家生产样品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
作者:刘兰;张勇仓;钟铧;次仁久米;王聚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优化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ROX)缓释片的处方.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ROX缓释片,以1、4、8 h的体外累积释放度的综合指标为指标,以乳糖/微晶纤维素(MCC)(m/m)、乙基纤维素(EC)用量、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用量为因素,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制剂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优处方为ROX 75 mg、乳糖45 mg、MCC 91 mg、EC 65 mg、HPMC 124 mg、微粉硅胶2 mg.所制缓释片1、4、8 h的体外累积释放度分别为(30.7±0.5)%、(65.8±0.7)%、(89.4±0.6)%,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6%、0.8%、1.2%.结论:成功制得达到预期缓释效果的ROX缓释片.
作者:段颐珊;杜娟;孙璐;李雪怡;林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制备精氨白桦脂酸,并考察其对三阴性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影响.方法:以精氨酸为增溶载体,采用共研磨法将等摩尔比的白桦脂酸与精氨酸制成精氨白桦脂酸.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精氨白桦脂酸进行表征;比较白桦脂酸和精氨白桦脂酸的溶解度;采用MTT法检测15、30、60、120 μg/mL的白桦脂酸、精氨白桦脂酸和5氟尿嘧啶(5-FU)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所制精氨白桦脂酸为不同于精氨酸与白桦脂酸物理叠加的新的物相,其中白桦脂酸的羧基与精氨酸中氨基进行了成盐反应,其未见明显的熔点峰.白桦脂酸几乎不溶于水,精氨白桦脂酸水溶液中白桦脂酸的溶解度为50.72 μg/mL.与白桦脂酸比较,精氨白桦脂酸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且与5-F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制得溶解度较好的精氨白桦脂酸,其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张丽娟;刘永红;古同男;钟家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筛选阿利维A酸原料药的微粉化工艺.方法:以原料药粉碎后的粒径分布特征值[d(0.9)]和杂质A含量为指标,筛选阿利维A酸原料药的粉碎方式(万能粉碎机、球磨机、气流粉碎机)、粉碎气源(压缩空气、高压氮气)、粉碎压力(0.2、0.4、0.6 MPa),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工艺为采用气流粉碎机以高压氮气作为气源在0.4 MPa下粉碎;验证试验中3批原料药粉碎后的粒径分别为8.57、8.55、8.54 μm(均小于10 μm,RSD=0.15%,n=3),杂质A的含量与未粉碎前比较未见增加(均为0.07%).结论:筛选的阿利维A酸原料药的微粉化工艺操作可行、质量稳定.
作者:杨玉金;唐舒棠;王绍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优化大黄的湿纸煨制工艺.方法:以煨制后大黄的外观性状、浸出物含量、总蒽醌含量、游离蒽醌含量、结合蒽醌含量、番泻苷A+番泻苷B含量等多个指标的加权综合评分值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用纸量、煨制时间、煨制温度3个因素进行考察,优化大黄的湿纸煨制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化的大黄煨制工艺为每100 g大黄用纸12 g包裹、120℃炮制2 h.验证试验及中试试验结果显示,煨制后大黄的综合评分均值分别为84.99(RSD<2.0%,n=3)、85.06(RSD<2.5%,n=3).结论:优化后的大黄煨制工艺简便易行,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好,本研究为煨大黄的规范化制备奠定了技术基础.
作者:张志;李听弦;姚楠;谢婧;王光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药品广告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6-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计年报以及2013年和2015年《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鉴》中省(区、市)层面数据,采用对比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对药品广告批准、药品广告批准文号撤销、向工商行政部门移送违法药品广告件数以及药品广告异地备案件数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全国药品广告批准数量由2006年的35530件下降至2016年的30027件,除个别年份有小幅度增长外整体处于下降态势;大部分年份全国撤销违法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数量基本稳定在100件以内,但各省(区、市)间差异较大;向工商行政部门移送违法药品广告件数呈现先上升,自2014年后下降的趋势,各省(区、市)移送违法药品广告占批准总数的比例差异很大;2015年, 18个省(区、市)药品广告异地备案数量占药品广告批准数量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87%).建议相关部门逐步试点取消药品广告异地备案制度,建立完善的药品广告事前审查制度,强化与工商行政部门的协调合作,细化药品广告审批与查处分项统计指标,逐步完善我国药品广告的监管工作.
作者:弓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4个厂家83批复方桔梗麻黄碱糖浆(Ⅱ)的国家评价性抽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法定检验方法和探索性研究进行样品检测,统计分析并评价.探索性研究内容包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腐剂苯甲酸等的含量和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处方抑菌效力检查研究,溶液pH值测定;采用旋光光度法测定蔗糖的含量,氯化铵含量与微生物污染之间联系的研究,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薄荷脑和乙醇的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桔梗流浸膏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法定检验结果显示,在83批样品中,80批合格,3批不合格,合格率为96.4%.不合格项目分别为装量、微生物限度及氯化铵含量、氯化铵含量.法定检验联合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本品存在处方抑菌效力不符合规定、部分原辅料未按处方量投料、产品质量不均等情况.建议修订本品质量标准:增加桔梗薄层色谱鉴别、pH值测定、防腐剂含量测定、薄荷脑含量测定;将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方法修订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结论:复方桔梗麻黄碱糖浆(Ⅱ)样品总体质量较差,部分厂家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存在较大缺陷,质量标准有待提高.
作者:谭菊英;朱荣;孙煜;曾庆花;黄慧;杨娜;甘永琦;朱建萍;卢日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考察薤白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及机制,为薤白降血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另取50只大鼠饲以高脂饲料,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取成模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饲以高脂饲料)和薤白低、中、高剂量组(0.83、1.67、2.50 g/kg,分别饲以含10%薤白的高脂饲料8.3、16.7、25.0 g/kg,不足采食量者用高脂饲料补足).饲养45 d后,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计算大鼠肝、脾、肾、心脏指数,并检测大鼠肝组织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肝X受体α(LXRα)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C、LDL-C含量和肝指数显著升高,血清中HDL-C含量和肝组织中LDLR、LXR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薤白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C、LDL-C含量显著降低,HDL-C含量显著升高;且薤白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LDLR、LXR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肝、脾指数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薤白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肝组织中LDLR、LXRα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鞠楷;万语嫣;张开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应用智能化系统以改变药库传统工作模式,提升药库管理水平,提高药库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医院药库管理信息化提供参考.方法:对比我院应用智能化药库管理系统前后药库工作模式、药库管理工作等方面的改变,以应用系统前后各12周内完成单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和发生的差错次数为指标评价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我院通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的条码、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等各种技术的结合,建立了包括温湿度管理、药库管理、供应链管理三大模块的智能化药库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实施应用改进了药库工作模式和流程,并实现了对人员、供应商、冷链药品及特殊药品的强化管理.应用系统前,药品上架、票据入库、出库发货、盘点各单项工作每周平均耗时分别为(11.92±0.701)、(13.96±0.752)、(14.96±0.542)、(4.58±0.376)h,12周内发生差错次数分别为10、8、9、2次;应用系统后各项工作每周平均耗时分别为(9.83±0.718)、(11.29±0.753)、(9.91±0.557)、(3.00± 0.316)h(与应用系统前比较P均<0.05),12周内发生差错次数分别为1、1、2、0次.结论:智能化药库管理系统的应用优化了我院药库工作流程,加强了药库管理,提高了药库工作效率和质量.
作者:董奇星;周以;杨自文;袁湘泉;杨晖;周伯庭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鉴定氯化琥珀胆碱原料药中杂质的方法.方法:采用二维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一维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 C18,以缓冲液(含22 mmol/L戊烷磺酸钠+50 mmol/L氯化钠+5 mmol/L硫酸)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流动相A、B的体积比为95:5,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4 nm;二维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以0.1%氨水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0.4 mL/min;离子化模式为ESI+,毛细管电压为2.5 kV,离子源温度为120℃,雾化气温度为450℃,雾化气流速为900 L/h,采集模式为MSE.结果:通过一维液相色谱在氯化琥珀胆碱原料药中检出琥珀酸、琥珀酰氯(工艺中间体)及吡啶(试剂)等杂质;另有4个比较明显的未知杂质,分别命名为杂质1、杂质2、杂质3、杂质4,其中尤以杂质2的表观含量高.通过二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推断杂质2为脱氢琥珀酰单胆碱,杂质4为氯化琥珀酰单胆碱,杂质1、杂质3在质谱中均未被检测到信号.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鉴定氯化琥珀胆碱原料药中杂质的方法,其研究结果可用于评价氯化琥珀胆碱原料药的质量.
作者:陈红;杨梅;张姮婕;袁铭;廉向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优化蝉蜕蛋白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蝉蜕蛋白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蛋白提取量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蝉蜕蛋白的液料比、超声时间、提取次数等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试验.以维生素C(VC)为阳性对照,以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评价蝉蜕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蝉蜕蛋白的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8:1 (mL/g),超声时间65 min,提取2次.验证试验中,蝉蜕蛋白的平均提取量为65.45 mg/g(RSD=1.68%,n=3),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5.48%.蝉蜕蛋白对ABTS和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效果,当蝉蜕蛋白质量浓度为0.2 mg/mL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即达97.0%,其作用与VC相当;蝉蜕蛋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稍弱,半数清除浓度为0.96 mg/mL,其作用不及VC.结论: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蝉蜕蛋白的提取条件准确、可靠;蝉蜕蛋白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作者:李涛;程雪娇;胡美变;刘玉杰;吴纯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考察虎杖苷对肾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延缓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虎杖苷组(100 mg/kg)和贝那普利组(阳性对照,5 mg/kg).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法制备肾纤维化大鼠模型.术后1 h,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液中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和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MMP-9和TIMP-1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液中β2-MG、NAG含量和血清中BUN、Cr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大鼠肾组织的病理评分和组织中MMP-9、TIMP-1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虎杖苷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肾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持续增高(P<0.01),其余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虎杖苷组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大鼠各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杖苷延缓大鼠肾纤维化进程的机制可能与上调大鼠肾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和下调TIMP-1蛋白表达,升高MMP-9/TIMP-1的比值有关.
作者:王松;赵晓玉;梁艳;张英杰;齐跃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