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52例疗效观察

杨玉珍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西医结合,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清除毒物后,常规应用抗胆药及胆碱酯酶复能剂.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解毒汤,鼻饲醒脑剂,恢复期口服复元汤.结果:治疗组总效率94.2%,对照组总效率78.3%,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症状总积分两组前后对比,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青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滕素加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分析

    从2006年1月-2006年7月我们选用黄藤素加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资料本组120例平均年龄在(19~50)岁之间,有取环、上环、人流术、诊刮、清官、药物流产、绝育术78例,占65%.产后及其它病史42例,占35%.

    作者:罗晓英;吴振沁;何晓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双钢板法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

    目的:应用双钢板法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采用内外侧胫骨近端解剖型钢板,两侧钢板用骨栓钉连接.骨折行解剖复位及必要时植骨,术后无需外固定.结果:双钢板法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是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胡林;王喜民;张建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利福平治疗小儿难治性菌痢24例临床分析

    笔者采用利福平治疗难治性小儿细菌性痢疾共24例,取得显著疗效,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自2006年6月-8月共收治难治性小儿细菌性痢疾24例,门诊患儿6例,住院患儿18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10个月~12岁,病程短3天,长2周.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细菌性痢疾章节[1].

    作者:沈迎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诊科工作问题的探讨

    目的:探讨加强急诊科工作的方法.方法:针对目前县级医院急诊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措施.结果:通过合理选配人员,加强领导,则能形成以急救室各救治组为中心的急救网络.结论:在没有正式急诊科的情况下,通过保证急诊工正常进行.

    作者:关却加;张志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HPLC测定通滞苏润江胶囊中没食子酸含量分析

    目的:建立测定通滞苏润江胶囊中没食子酸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2%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3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没食子酸在(0.27~1.3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得回归方程如下,Y=7330.9+3425909.259X(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RSD=0.5%.结论:应用HPLC法可以测定通滞苏润江胶囊中没食子酸含量.其测定结果可靠,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陈寒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儿童过敏性紫癜饮食控制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1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结果:实验组在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护理质量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董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抗体的检测

    目的:观察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浆中血小板抗体分类及其比率.方法:多次输血或(和)血小板输注无效100例,采用富血小板血浆,经多次离心洗涤,用试剂盒ELISA方法检测.结果:PTR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仅为16%,免疫性因素引起的PTR主要是HLA抗体.结论:PTR多数由非免疫性原因所致,免疫性原因所致主要是HLA抗体.

    作者:高建国;阎先山;董永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8例分析

    自2000年-2006年我院收治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患者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本组氰戊菊酯中毒5例,溴氰菊酯中毒2例,氯氰菊酯中毒1例.中毒途径:口服者6例,皮肤接触2例.男3例,女5例.年龄(20~45)岁.服毒量(2~6)mL,5例;20mL、30mL、50mL各1例.服药至就诊时间(0.5~1)小时4例,(2~4)小时3例,(6~7)小时1例.

    作者:安玉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诊断及治疗输卵管妊娠体会

    本文探讨了经阴道超声引导下诊断与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实用性和疗效的可靠性.认为阴道超声显著提高了对输卵管妊娠的诊断.尤其对未破裂型及未育的年轻患者,为保留输卵管实行保守治疗,不失为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德吉措毛;马娥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压氧治疗骨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骨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进行疗效对比分析观察.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观察,高压氧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结论:骨髓炎佐以高压氧辅助治疗具有恢复快、有效率高等优点.

    作者:蒋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肝性脑病患者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肝性脑病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对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肝性脑病患者72例,随机分成教育组和对照组两组,对教育组的病人和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神志转清醒率及一年内肝性脑病复发率.结果:教育组肝性脑病患者神志转清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通过随访发现一年内肝性脑病复发率教育组为15.62%(5/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10/25),P<0.05.结论:早期对肝性脑病患者及其陪护家属实施早期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神志转清率,并可减少因进食、休养和家庭护理不当而造成的肝性脑病复发.

    作者:田秋兰;闫香芹;张道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眼化学性烧伤治疗体会

    本文对35例(55眼)眼部化学性酸、碱烧伤患者,根据不同的致伤物质及烧伤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疗效,并将治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毕绍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黄南州医疗废物处置现状调查及对策

    通过对黄南州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现状进行调查,医疗机构要健全管理组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专业培训,积极推行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

    作者:唐玉兰;白瑞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6例胸腹联合伤后并发ARDS的临床分析

    探讨胸腹联合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救治措施.总结分析了16例胸腹联合伤后并发ARDS的治疗体会.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激素、抗感染、脱水剂等综合治疗是提高ARDS治愈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巩少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幼女尿道粘膜外翻一例报告

    患儿,女,6岁,回族,2005年3月15日因无痛性阴道流血1小时急症入院.否认外伤史,平素体弱,入院前一天晚上感到小便疼痛,且尿液淋漓不净,次日下午3点钟家长发现外阴无损伤尿道口有一约0.3cm×0.2cm暗红色结节,质较硬,触痛(+)并有少量渗血.

    作者:李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流动采血车简易脂肪血测定方法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输血已经成为临床治疗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在无偿献血过程中因脂肪血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较为常见,故简易脂肪测定方法在采供血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赵素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在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ABP)期间的护理.方法:对我科近两年56例进行ABP的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在留置有创测压管期间提供准确、可靠和连续的动脉血压数据,可作为对危重病人的监测,指导治疗,判断治疗效果及病情预后的可靠指标.结论:高质量的护理对于安全有效地开展危重病人ABP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伍丽婵;何翠媚;卢燕娥;邹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2例婴幼儿腭裂整复手术体会

    目的:探讨婴幼儿腭裂手术术中、术后的相关问题.方法:对22例婴幼儿先天性腭裂手术就手术方法、麻醉及术后复苏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2例腭裂患儿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无腭瘘及复裂.结论:早期进行腭裂手术,术中采用Digman's开口器,高频电刀,术后(4~5)小时拔管,可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红;李生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动态血糖监测仪在80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连续动态血糖监测仪(CGMS)反映血糖变化趋势的价值和患者的依从性.方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佩带动态血糖监测仪,进行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并与指尖毛细血管血糖进行比较.对佩带探头局部皮肤进行观察,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动态血糖监测仪在8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中有良好的准确性,能反映血糖变化的动态趋势和模式.大多数患者认为其可减少传统血糖监测的痛苦.结论:动态血糖监测仪可良好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趋势,在临床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作者:张瑞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胆红素血症480例分析

    目的:了解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方法:2002年8月-2006年8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48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应早期治疗.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及婴儿期的常见病之一,应尽早明确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作者:康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青海医药杂志

青海医药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青海省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