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和肝理脾颗粒中肉桂与香附总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赵锋;李江英;张炜华

关键词:和肝理脾颗粒, 肉桂, 香附, 总挥发油, Box-Behnken响应面法, 优化, 提取
摘要:目的:优选和肝理脾颗粒中肉桂与香附总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加水倍量、药材浸泡时间和蒸馏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量的影响,优化和肝理脾颗粒中肉桂、香附总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建立的3个因素变量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705;优提取工艺为加5倍量药材的水浸泡2.5 h、提取6.0 h;验证试验总挥发油的提取率为1.65%,与预测值1.67%比较,偏离率小于2%。结论:建立的模型可靠、预测性良好;优化后的工艺可用于和肝理脾颗粒中肉桂与香附总挥发油的提取。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4-氨基水杨酸麦芽糖苷盲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体外评价

    目的:研究4-氨基水杨酸(4-ASA)麦芽糖苷(Mal)的体外盲结肠定位释药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4-ASA的累积释放率为指标,分别考察4-ASA-Mal(相当于250μg/ml的4-ASA)在不同pH(1.2、6.8、7.4)缓冲液、正常大鼠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不同部位(胃、小肠、盲肠、结肠)内容物液中的释药行为。结果:4-ASA-Mal在不同pH缓冲液中几乎不释放;在正常和模型大鼠胃和小肠的内容物液中12 h的累积释放率均小于8%;在正常大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液中12 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55%和81%;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液中12 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55%和74%。结论:4-ASA-Mal可在体外盲结肠内容物液中定位大量释放4-ASA,具有盲结肠靶向性。

    作者:吴国丽;李飞飞;刘锐玲;曲婷丽;李夏;赵正保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正交试验优选蕲蛇煎煮工艺

    目的:对蕲蛇的水煎煮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蕲蛇中4种主要氨基酸的总含量为指标,对蕲蛇的水煎煮工艺(煎煮次数、加热时间、加水量、药材粉碎粒度)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并进行验证。结果:蕲蛇水煎煮的优工艺为煎煮次数3次、加热时间60 min、0.90 g药材加水量50 ml、粉末过6号筛。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下4种氨基酸的总提取量为72.68 mg/g(RSD=3.77%,n=3)。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蕲蛇的煎煮。

    作者:柴士伟;董改英;瞿晶田;王然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木兰脂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研究木兰脂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水(39∶1∶6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8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8只Wistar大鼠于给药[10 mg(生药)/kg]前及给药后0.25、0.5、0.75、1、1.5、2、4、8、12、20 h尾静脉断尾取血测定血药浓度,采用DAS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木兰脂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5~10.00μg/ml(r=0.9995),精密度、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13%(n=6),方法回收率为97.32%~102.15%(n=6),提取回收率为84.63%~90.02%(n=6)。木兰脂素在大鼠体内t1/2α为(0.48±0.22)h,t1/2β为(7.96±2.57)h,CL/F为(0.09±0.032)L/(h·kg),AUC0-20 h为(944.43±212.83)mg·h/L。结论:本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准确度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木兰脂素在大鼠体内AUC0-20 h与剂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作者:俞瑜;袁浩宇;曾健鹏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蒽醌类似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蒽醌类似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合成具有新颖结构和生物活性的蒽醌类似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逆查法、循环法等文献检索方法,以“Anthraquinone”“蒽醌”“合成”“生物活性”等为关键词,查询2004-2014年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与蒽醌类似物合成修饰、生物活性研究相关的文献,对其合成修饰的主要方法及生物活性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0余条,其中有效文献29条。常通过4种途径合成蒽醌类似物,即以蒽醌为前体,共轭母核中引入卤素原子、含氮基团、阳离子等取代基;利用傅-克反应合环制备β-取代化合物;与金属离子配合形成配合物;利用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等方法合成具有特殊光物理、光化学性质的蒽醌类似物。蒽醌类似物主要具有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结论:蒽醌类化合物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分子,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可为筛选出高效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魏泽英;虎春艳;李树全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湖北蕲春县蕲艾GAP种植基地的环境质量评价

    目的:评价湖北蕲春县蕲艾种植基地的环境质量,为建立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的蕲艾种植基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分别对红门楼、竹林湖、童新3个蕲艾主要产区的大气、灌溉水、土壤质量进行检测。结果:3个蕲艾主要产区的大气质量(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和氟化物等指标)均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灌溉水质量(包括pH、氯化物、硫化物、总砷、总汞、铅、镉、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数等指标)均达到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基本要求;土壤质量(包括pH、镉、汞、铅、砷、铬、铜、滴滴涕和六六六等指标)也均达到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结论:该种植基地大气、灌溉水、土壤质量完全符合GAP的相关要求,适合建立蕲艾药材生产基地。

    作者:朱祥松;王伟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靖江市人民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等综合改革措施的实践

    目的:评价靖江市人民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等综合改革措施的效果。方法:对该院实施综合改革措施前(2012年)、后(2013年)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品规调整、医药费用控制、医院运行基本情况、医院补偿机制等数据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与结论:实施综合改革措施后,该院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由1408项增加至1426项(增幅为1.28%),其中价格提高的有949项(占66.55%);药品品规数由1875个减少至1670个(降幅为10.93%),但基本药物品规数由261个增加至377个(增幅达44.44%);医药总费用和人均总费用分别由47756.50万元、633.21元增加至52486.59万元、686.91元(增幅分别为9.90%和8.48%),但药品总费用和人均药品费用分别由20765.68万元、275.33元下降至19905.27万元、260.51元(降幅达4.14%和5.38%),药占比也由43.48%下降至37.92%(降幅达5.56%);医疗总收入和总支出分别由45382.55、21751.63万元增加至52486.59、26373.33万元(增幅为15.65%和21.25%),但药品总收入和总支出分别由20838.08、17605.41万元变为19905.27、19640.75万元(增幅分别为-4.48%、11.56%)。提高医院服务项目价格后获得的补偿尽管达到了2659.60万元,但应该由政府财政补偿(包括基本建设、设备购置补助,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符合规定的离退休人员离退休经费,核定收支后的差额补助)的经费却仍未到位,亟待政府部门和医院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政策,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黄继勋;赵广玉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不同分子质量段全蝎蛋白对转基因斑马鱼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分子质量段全蝎蛋白对转基因斑马鱼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转基因斑马鱼模型。先后以超滤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对全蝎蛋白进行分离,获得不同分子质量段的全蝎蛋白(3~10 ku、>10~50 ku、>50 ku)。以10、100、500μg/ml的上述全蝎蛋白培养转基因斑马鱼胚胎,荧光显微镜下对转基因斑马鱼节间血管进行计数,优选全蝎蛋白适分子质量段;以>50 ku全蝎蛋白1、2成分再次进行上述培养与血管计数,优选适成分。结果:质量浓度为500μg/ml的>50 ku全蝎蛋白1成分抑制斑马鱼血管生成活性强,抑制率为92.59%。结论:全蝎蛋白及其相关成分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可能为全蝎抗肿瘤的机制之一。

    作者:侯林;周芹芹;崔清华;田景振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响应面法优化藏药绿萝花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藏药绿萝花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超声波法提取过程中的时间、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功率对超声波法提取藏药绿萝花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固定超声功率进行4因素5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分析4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优因素及水平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超声提取工艺为超声提取时间29 min、提取温度44℃、乙醇体积分数78%、、液料比13∶1(ml/g);3次验证试验中总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2.130%,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0.005%。结论:优化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藏药绿萝花总黄酮的超声提取。

    作者:杨小军;丁永辉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国内外一次性医疗器械重复使用管理政策现状研究

    目的:为我国一次性医疗器械(SUDs)的重复使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我国SUDs的使用管理现状以及美国、德国SUDs重复使用的管理政策,并对已发表的SUDs重复使用的研究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其安全性和伦理性。结果:我国尚无法规明确定义SUDs重复使用的范围、标准和要求等;美国和德国对SUDs重复使用的管理较为完善但模式各有不同。经文献分析表明,目前对SUDs重复使用存在支持、反对及认为应分类管理3种研究结果。在安全性方面,SUDs重复使用需要依据具体品种和消毒操作而定;在伦理问题方面,应关注患者知情权、对成本的节约以及环境的影响。结论:我国应建立健全SUDs重复使用管理制度,开展重复使用的分类评估,鼓励第三方组织参与SUDs回收,并加强其不良反应监测等。

    作者:管晓东;张慕禹;陈哲;史录文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药品流通环节利益集团间利益协调机制的失衡及矫正途径

    目的:针对药品流通环节利益协调机制失衡的状况提出矫正建议。方法:运用利益集团理论,从利益的表达、博弈、平衡3个方面分析药品流通环节利益协调机制的失衡状况,分析利益协调机制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矫正建议。结果与结论:目前我国药品流通环节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博弈机制、利益平衡机制等存在失衡的情况。相应的矫正途径包括完善立法、有效发挥媒体作用、明确利益集团法律地位、加强弱势集团组织建设、调整强弱势利益集团的利益格局、加强法制建设和社会道德建设等。

    作者:张金;金今花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我国药品价格改革实施途径探讨

    目的:探讨我国药品价格改革的实施途径。方法:分析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对实施药品价格改革面临的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并提出药品价格改革的实施途径。结果与结论:我国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高零售价政策失灵,导致部分药品价格“虚高”;政府主导药品集中采购,导致部分药品价格“虚低”;药品加成率管制存在漏洞,导致医院采购高价药;政府对药品价格过度干预,影响了医药行业的公平竞争与健康发展。而实施药品价格改革面临药品流通体制不健全,缺乏公平竞争的现代药品交易市场;医保部门权利过分集中,缺乏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以药养医”导致医疗行为扭曲等问题。建议通过实施以下措施予以解决:改革药品流通体制,培育现代化的药品交易市场;建立以医保机构为主导的多方利益主体参与的药品价格协商谈判机制;发展零售药店,逐步替代医院的门诊药房,促使“医药分家”等。

    作者:吴渝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追踪方法学在降低静脉药物集中调配差错中的应用

    目的:减少静脉药物集中调配差错,提高输液配制质量,保证临床输液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首先运用个案追踪法逐一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各工作环节,找出可能造成调配差错的原因,进行风险控制;而后运用系统追踪法,剖析系统或流程内部潜藏的安全风险与质量裂痕,制订对策,持续改进并评价前后6个月的管理效果。结果:通过追踪方法学找出造成调配差错的关键环节及流程中存在的缺陷并改进相关工作模式、改善工作环境、制订并完善相关制度。通过系列措施的实施,调配差错由81袋减少到38袋,差错率由0.035%降低到0.011%(P<0.01)。结论:运用追踪方法学寻找调配差错原因及环节,针对性制订相关措施并严格执行,可减少静脉药物调配差错,促进医疗用药安全。

    作者:赵杰;赵瑞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左金胃黏附片的制备与体外释放度研究

    目的:制备左金胃黏附片并评价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15M(HPMC-K15M)、卡波姆934P、HPMC-E50为生物黏附剂和骨架材料,以碱式碳酸镁(发泡材料)、95%乙醇溶液(黏合剂)、微粉硅胶(助流剂、润滑剂)为辅料制备左金胃黏附片。以2、6、10 h黄连总生物碱累积释放度(Q2 h、Q6 h、Q10 h)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HPMC-K15M、卡波姆934P、HPMC-E50、碱式碳酸镁的用量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考察所制制剂与左金普通片的体外释药特性,并测定其体外黏附力。结果:优处方为50片用量中含HPMC-K15M 0.7 g、卡波姆934P 0.2 g、HPMC-E503.5 g、碱式碳酸镁0.4 g;所制3批样品的Q2 h、Q6 h、Q10 h分别为24.32%、56.10%、77.04%;所制样品1~12 h的体外释药符合Ritger-Peppas方程。左金普通片和左金胃黏附片的Q2 h分别为80.46%、24.04%,Q12 h分别为92.15%、95.83%,胃黏附力分别为24.2、74.0 g/cm2。结论:成功制得具有缓释作用和黏附性能的左金胃黏附片。

    作者:吕珊;许瑞祥;蒋岑岑;陈勇川;岑菁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加拿大警示10%氨基酸注射液与微量元素的配伍问题

    本刊讯2015年4月10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信息,警示10%氨基酸注射液与微量元素的配伍问题。百特公司收到一份来自加拿大医疗保健机构的报告,报告涉及普利美溶液(10%氨基酸注射液)与微量元素混合时产生的变色现象和沉淀问题。百特公司收到的一些用户报告显示,当在普利美(10%)溶液中加入某些微量元素时,可能会形成沉淀。百特公司经研究发现,普利美(10%)溶液在终灭菌时半胱氨酸发生降解而形成硫化氢,从而导致沉淀和变色。此后在与微量元素混合时,硫化氢可与其中的铜离子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硫化铜沉淀。百特公司尚未获悉任何相关的患者不良事件或患者损伤。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电解质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几种常见电解质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室温(25℃)下考察仅含一价或二价离子的电解质(10%氯化钠注射液、10%氯化钾注射液、25%硫酸镁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营养液和同时含一价、二价离子的电解质的营养液混合放置24 h内的外观变化,测定其pH和不溶性微粒数、乳粒粒径大小及粒度分布(多分散指数,PDI)。结果:加入电解质的营养液的pH均大于5,均符合质量要求;外观均未出现沉淀、絮凝、变色等现象;仅含一价离子的电解质的营养液放置24 h出现少量挂壁现象,但未出现破乳现象;仅含二价离子的电解质的营养液放置24 h出现少量挂壁现象,且出现破乳现象;同时含一价和二价离子的电解质营养液放置12 h出现少量挂壁现象,放置24 h挂壁现象更明显且出现微量破乳现象,同时出现粒径大于5μm的乳粒和粒径大于25μm的不溶性微粒,且平均粒径和PDI值均比前2种情况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肠外营养液中含一价和二价离子的电解质,特别是含二价离子的电解质加入越多,其稳定性越差,表现为乳粒粒径增大、不溶性微粒数增加。

    作者:邓树荣;张柳红;闫丽娜;金伟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基于JCI标准开设手术药房管理模式的实践

    目的:规范手术室药品管理,促进手术用药安全。方法:介绍我院基于JCI标准中药品管理的相关原则建立手术药房的实践,并主要从工作模式和实施效果两方面进行描述。结果:通过明确药师、麻醉医师和联络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形成了我院手术药房的工作模式;设立手术药房后,将手术用药品纳入全院药品统一管理体系中,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细化了各环节药品的使用管理,提高了药品安全管理水平;加强了药品效期管理;落实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用药(潜在)差错收集上报工作。建立的工作模式符合JCI标准中对药品的准备、发放、贮存及不良反应收集的相关规定。结论:手术药房的建立促进了手术药品的规范管理,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董红妮;蒲文;许晶晶;滕亮;王建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响应面法优化桑叶总生物碱超声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桑叶中总生物碱的超声法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考察超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及提取溶剂的pH对桑叶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 8.0.5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优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建立的二项式拟合模型方程复相关系数为0.9699;优化后的桑叶生物碱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时间48 min、超声功率800 W、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5、pH 5。在此条件下桑叶生物碱提取率为0.422%,与模型预测值0.429%比较偏离率小于2%。结论:建立的回归模型拟合性好,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桑叶中总生物碱的提取。

    作者:贺胜;周杏子;何海;何羡霞;常化静;吴新荣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欧盟建议采取措施降低含羟嗪药物的心脏疾病风险

    本刊讯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PRAC)近期完成了一项对含有抗组胺药羟嗪的安全性评估。此次评估是源于对大多数欧盟国家均出现的上述药品对心脏节律的潜在风险的担忧。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我院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库存管理账物不符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目的:探究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库存管理账物不符的原因与解决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6月(管理前)分包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库存管理账物不符的信息,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并实施;再通过收集2014年7-11月(管理后)的账物不符的信息评价管理效果。结果与结论:针对各环节如剥药、加药、信息录入等过程引起的账物不符的相关因素,从药品、机器和人员等方面加强管理,如限制拆零药品品规、修改机器参数设置、加强对机器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结果分包机账物不符率由管理前的3.34%下降至管理后的0.79%。相关制度的完善与有效措施的实施可明显减少分包机的账物不符率。

    作者:黄航;乔丽曼;郑施施;鲍仕慧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构建国家“新农合”药品目录编码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目的:为构建国家“新农合”药品目录编码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介绍国内外药品目录编码的现状,分析国家“新农合”药品编码目录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与结论:目前的药品目录编码主要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药品目录编码;我国的《化学药品(原料、制剂)分类与代码》《社会保险药品分类与代码》等,同时《中国药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也有相关药品编码方法可供借鉴。在构建国家“新农合”药品目录编码过程中,存在着药品编码分类映射困难、药品编码参照依据权威性不足、药品编码参考标准繁多、药品编码扩展规范性差等问题。应进一步采取确定权威的药品编码标准参照、建立合适的药品编码集成映射规则、制定统一完善的药品编码分类集、建立持续更新制度和有效的评价机制等方法,以解决国家“新农合”药品目录编码构建中的问题。

    作者:李尧;李亚子;任慧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