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36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刘平;徐国防;刘长缨;李晓苏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报告, 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郑州人民医院2013-2014年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368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涉及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及其临床表现、ADR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8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52.99%vs. 47.01%);5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例数多(占36.14%);引发ADR的药物以抗菌药物、中药制剂居多,分别占40.22%、21.47%;给药途径中静脉注射引发的ADR多(占85.60%);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分别占39.95%、21.47%.所有ADR患者经停用相关药物后均治愈或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和分析评价工作,加强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并采取各种措施降低药品风险.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对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的作用.方法:120例闭合性新鲜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手术前后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对症及抗炎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 ml(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qd.两组均10 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 d的患肢肿胀程度,手术当天及术后1、2、3、7d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患肢肿胀程度、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骨折围手术期中应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减轻患者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朱小丽;马红芳;焦甲勋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长期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长期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6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600 mg,q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2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血清病毒学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ST、ALB、ALT、TBIL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年HBV-DNA病毒转阴率、血清病毒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可以显著地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水平,长期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冶刚;郭希邦;朱侠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4例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给予多酶片600 mg,tid,餐后30 min服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消化酶胶囊600 mg,tid,餐后30 min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及改善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61%)明显高于对照组(7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胀、早饱、嗳气、上腹不适、中上腹痛、上腹烧灼、恶心、呕吐等临床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和改善时间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90%)与对照组(5.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宏光;陈红静;张玉环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1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与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协助医师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先后使用万古霉素+头孢曲松钠、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抗感染,并处理美罗培南和左氧氟沙星的药品不良反应.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的感染得到控制,药品不良反应症状消失,予以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对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制订安全、有效的抗感染方案,及时解决药品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付虹;戎有和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咪达唑仑1~2 mg/kg+芬太尼0.05 mg/kg+丙泊酚1~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常规麻醉诱导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方案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0.5μg/kg,10 min内静脉泵入,然后以0.4μg/(kg·h)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方案基础上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泵入.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给药后5 min(T1)、麻醉诱导后2 min(T2)、气管插管成功后1 min(T3)、气管插管成功后3 min(T4)、气管插管成功后5 min (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变异度(SVV)水平及T0、T1时镇静评分(OA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T0~T5时SV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0~T5时SBP、DBP、MAP、HR、CO、CI、SV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T0时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观察组患者OAA/S评分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能有效降低对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詹长春;黄焕森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患儿心脏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以及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行室缺修补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各10例.A、B、C、D组患儿麻醉诱导时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浓度为0.6、0.8、1.0、1.2μg/kg.记录4组患儿入室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2 min(T4)、插管后5 min(T5)、插管后10 min (T6)的心率(HR)和收缩压(SBP)及入室时(t1)、插管后(t2)、劈胸骨后(t3)、复温开始时(t4)、停机后10 min(t5)、术后24 h(t6)各时刻乙酰胆碱(ACH)、皮质醇、胰高血糖素、白介素(IL)-6、乳酸水平.结果:4组患儿HR、SBP水平组间比较,T1时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6各时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ACH、胰高血糖素、IL-6、乳酸水平组间比较,T1时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6时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醇水平在t1~t4时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5~t6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心脏手术麻醉中,选择舒芬太尼的剂量以1.0μg/kg为适宜,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和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较小.

    作者:位义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肠内营养粉剂在1岁以下苯丙酮尿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肠内营养粉剂在1岁以下苯丙酮尿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年龄<1岁的苯丙酮尿症患儿持续32周喂养肠内营养粉剂,20 g/kg,qd.比较治疗前、治疗8周、治疗32周时患儿的苯丙氨酸水平、身高、体质量、头围、智商水平、各项营养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8、32周时,患儿的苯丙氨酸水平较治疗前逐渐降低,身高、体质量、头围较治疗前逐渐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智商水平治疗8周时优于治疗前,治疗32周时优于治疗8周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32周时,患儿各项营养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32周时患儿的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和血清总蛋白(TP)水平显著优于治疗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2周时,患儿的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il)、前白蛋白(Pa)水平与治疗8周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66例患儿在治疗中发生181次不良反应,主要为10次腹泻和126次上呼吸道感染,其中1例患儿出现中度胃肠炎,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给予1岁以下苯丙酮尿症患儿肠内营养粉剂,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的苯丙氨酸水平,避免其智商水平的下降,改善其营养状况,进而满足患儿正常发育生长的营养需求,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陈海燕;曹松山;裴保方;李燕;卫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替米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96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即给予A组患者替米沙坦80 mg/d、B组患者贝那普利10 mg/d、C组患者替米沙坦40 mg/d+贝那普利10 mg/d.均每日1次,连服6个月.比较3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EVF)、心脏指数(CI)、肾素活性(Ren)以及血浆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水平.结果:给药6个月后,3组患者的BNP水平均较给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较A、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LVEF、CI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的LVEF、CI水平均较A、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Ren、AngⅡ、Ald水平均较给药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较A、B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室重塑和心脏功能有改善作用,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作者:高明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腹腔镜联合地诺孕素和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地诺孕素与腹腔镜联合地诺孕素和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地诺孕素(每次25 mg,qd)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排卵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2年复发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65%)显著高于对照组(8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卵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9.52%)显著低于对照组(2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1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随访期内观察组有23例患者妊娠,明显多于对照组妊娠人数(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地诺孕素和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患者更容易妊娠.

    作者:张玉虹;刘晓娟;孙喜斌;陈江平;焦桂青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生化汤辅助治疗早期妊娠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生化汤辅助治疗早期妊娠流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28例早期妊娠流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4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25 mg,bid,并于第4天加服米索前列醇600μg,qd,共治疗4 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第4天口服米索前列醇后2 h加服生化汤1次,然后bid,连续服用7 d.观察两组患者流产率、出血时间、出血量、流产后正常活动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流产率为96.5%,高于对照组的85.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出血时间、正常活动时间均显著低于或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汤辅助治疗早期妊娠流产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邢农;常宏儒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我院31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我院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317例ADR报告,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7例ADR中,发生人群女性比男性略多;41~70岁患者所占比例高,达53.94%;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所占比例高,为35.65%;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占74.7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占30.28%.结论:ADR的发生与药品的性质、患者的个体差异、临床应用途径等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陈群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1例肾移植术后合并多重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肾移植术后合并多重肺部感染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肾移植术后合并多重肺部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协助医师制订初始用药方案:更昔洛韦250 mg,ivgtt,q12 h+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 g,ivgtt,bid+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ivgtt,qd+复方磺胺甲 唑片2片,po,qd+环孢素软胶囊75 mg,po,q12 h+碳酸氢钠片1 g,po,qd+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po,qd+法莫替丁片20 mg,po,bid;因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肺炎,故2次调整更昔洛韦剂量;因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故2次调整复方磺胺甲 唑片剂量;并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处理和患者用药教育.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找准药学监护切入点,促进了患者合理用药,充分体现了药学监护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朱愿超;胡永芳;杨莉萍;胡欣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血浆置换不同补充时机对药物性肝损伤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不同补充时机对药物性肝损伤疗效的影响.方法:9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32例.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其中,A组患者与血浆置换同步进行的替补液为100%新鲜血浆;B组患者与血浆置换同步进行的替补液为:先补充40%生理盐水,再补充60%新鲜血浆;C组患者在血浆置换至离体血液达1个体循环量的12%时,再开始补充替补液,补充顺序为先补充40%生理盐水,再补充60%新鲜血浆.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肝脏功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结果: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C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显著短于A组和B组,B组又显著短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优于A、B两组,B组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组显著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时机进行血浆置换对药物性肝损伤有着不同的疗效,在血浆置换至离体血液达1个体循环量的12%时,先补充40%生理盐水,再补充60%新鲜血浆的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秦海珍;陈绪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某三甲医院2012-2014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分析

    目的:为晚期癌症、中重度疼痛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某三甲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2012-2014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相关数据,对使用数量和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2012-2014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整体使用数量基本持平,各年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 566 289.92、1 525 220.23、1 531 277.44元.盐酸吗啡片的销售金额增长快,2013、2014年分别比前一年增长了89.78%和142.81%,其余药品大多为负增长.盐酸吗啡缓释片的DDDs 3年均排名第1且逐年递增,从2012年的26 848.00增加至2014年的47 158.00.结论:该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用药基本符合规范,但仍然需要严格监管,使之更加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江莉;陈丹镝;樊王冬;黄玲;许蕾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治疗连续静脉血液置换患者脓毒症感染谵妄的效果观察及药动学研究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用于连续静脉血液置换患者脓毒症感染谵妄的效果,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选择连续静脉血液置换脓毒症感染谵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0.5 mg/kg,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丙泊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并研究丙泊酚的药动学参数.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的药动学参数消除半衰期(t1/2β)、缓慢分布半衰期(t1/2α)等均短于文献参考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布速率常数(K21、K13、K10)、中央室分布容积(VC)、全身清除率(CL)、快速分布半衰期(t1/2pi)等与文献参考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谵妄症评分表(ICDSC)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63 4,P=0.0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治疗连续静脉血液置换患者脓毒症感染谵妄的效果良好,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根区;李东;郭学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两种给药方式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两种给药方式用于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85例产后出血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3例)和试验组(142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手臂三角肌肌内注射;试验组产妇给予同等剂量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宫颈注射.两组产妇均在第三产程后一次给药.观察两组产妇临床疗效、2h内子宫出血量、阴道出血量以及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给药后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均<400 ml,未超过产后大出血的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的子宫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90%)与对照组(6.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收缩乏力产妇产后出血采取手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疗效较好,其他产妇产后出血采取宫颈注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均较低.

    作者:林兴喆;徐慧群;杨剑辉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我院2014年癌痛病房阿片类镇痛药使用分析

    目的:为阿片类镇痛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我院癌痛病房患者阿片类镇痛药处方1 882张,以限定日剂量(DDD)作为药物利用情况的客观指标,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药物评价的判断指标,分析其使用情况.结果:我院当年癌痛病房阿片类镇痛药处方中病种分布多的为肺癌,占42.19%.常用药物有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等,其DUI都<1.0.药物使用数量、销售金额排名第1位的均为硫酸吗啡缓释片;药物剂型主要为片剂、注射剂及贴剂,其中片剂所占构成比大,达到97.30%.结论:我院在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治疗癌痛时,在用药种类、剂型、给药途径上基本合理规范,但阿片类镇痛药使用剂量偏小,各类药物的DUI均<1,同时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不合理处方.

    作者:屠文莲;黄辉;赵刚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减肥新药——复方苯丁胺/托吡酯缓释剂

    目的:介绍复方苯丁胺/托吡酯缓释剂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外相关文献,对复方苯丁胺/托吡酯缓释剂的药理机制、药动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禁忌证、用法与剂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复方苯丁胺/托吡酯缓释剂用于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或者BMI>27 kg/m2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腹部肥胖患者的辅助减肥,体质量减轻率较大且作用维持较好,服药期间可改善血糖控制.结论:复方苯丁胺/托吡酯缓释剂为安全有效的减肥辅助制剂,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临床试验.

    作者:秦健;邹寿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多靶点抗肿瘤药索拉非尼的高血压不良反应及临床管理

    目的:为索拉非尼致高血压不良反应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索拉非尼致高血压的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和临床管理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多靶点抗肿瘤药索拉非尼临床疗效较好,但需长期持续用药,容易引发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而减量治疗容易诱导药物耐受,影响治疗效果,但可通过有效血压管理和临床干预得到控制.结论:索拉非尼致高血压不良反应高发,有效预防和积极干预能控制其相关高血压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保障药物治疗连续性.

    作者:孙伟张;杨全军;郭澄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肺移植术后受体CYP3A5和白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他克莫司个体化用药的关系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受体细胞色素P450(CYP)3A5和白介素(IL)-10基因多态性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给药剂量(C/D)的关系.方法:利用Sequenom MassArray iPLEX GOLD系统检测51例肺移植患者外周血CYP3A5 rs776746和IL-10 rs18008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他克莫司代谢表型C/D的相关性.结果:肺移植术后,受体CYP3A5 rs776746 GG基因型患者他克莫司C/D明显高于AA+AG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第1周和第2周受体IL-10 rs1800896 AA基因型患者他克莫司C/D明显高于AG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分析这两个基因,携带快代谢等位基因数目多的患者他克莫司C/D明显低于不携带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受体CYP3A5 rs776746和IL-10 rs800896基因型有助于指导他克莫司个体化用药.

    作者:徐雯;张晓庆;樊军卫;李玉平;谢博雄;舒萍 刊期: 2015年第35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