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美他嗪口服制剂致不良反应/事件768例分析

李文武;夏旭东;王丽;杨雪;张惠霞;陈超

关键词:曲美他嗪, 不良反应/事件,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口服制剂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4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768例TMZ口服制剂致ADR/ADE报告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ADR/ADE多发生在用药3d以内,共573例(占74.61%);累及器官/系统主要为胃肠系统(740例次,占70.21%)、皮肤及其附件(149例次,占14.13%)、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77例次,占7.31%)等,其中包括震颤7例次、运动障碍1例次和舌麻痹1例次;5例严重ADR/ADE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局部僵硬、呼吸困难、潮红、口干、外周水肿等;联合用药111例(占14.45%),联用品种主要为心血管系统用药;经停药或治疗后760例(占98.96%)好转或治愈.结论:该省数据库中TMZ口服制剂致ADR/ADE大多为已知的ADRJADE.建议加强对TMZ口服制剂致ADR/ADE的监测,完善国内企业药品说明书,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ADR/ADE的发生.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多潘立酮联合香砂六君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香砂六君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FD的住院患者采用抽签方式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口服多潘立酮片10 mg/次,tid,并口服香砂六君丸6g/次,tid;对照组患者仅口服多潘立酮片10 mg/次,ti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总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食欲不振、上腹不适、腹胀、餐后早饱、恶心呕吐、嗳气等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患者除上腹不适外,其他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下降值和下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香砂六君丸治疗FD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多潘立酮,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赖舒;陈静;潘翱;余红;张竹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长春碱亲水基修饰阳离子脂质体中主药含量及脂质体的包封率

    目的:建立测定长春碱亲水基修饰阳离子脂质体中主药含量及脂质体的包封率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迪马C18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二乙胺(13∶53∶34,V/V/V),检测波长为281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分离法分离长春碱亲水基修饰阳离子脂质体游离药物以测定包封率.结果:长春碱检测质量浓度在0.02~0.3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88%;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2%,RSD=0.15%(n=9);所测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86.40%.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脂质体的药物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作者:李学涛;喻荣平;贾连群;郭小瑞;程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目的: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就近年来DPN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归纳和综述.结果:用于对因治疗的西药包括控制血糖的药物(如胰岛素、磺酰脲类药物等)、扩张血管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钙离子拮抗药、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降低血黏度及抗凝和溶栓药物(如前列腺素E1及其类似物、阿司匹林等)、改善代谢紊乱的药物(如肌醇、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等)、抗氧化的药物(如α-硫辛酸、维生素E和维生素C等)、增加神经营养与修复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神经生长因子等),用于对症治疗的西药主要是减轻或缓解疼痛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等),中医药治疗DPN的方法包括内服中药(如活血化瘀类中药)、使用中药注射剂(如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针灸刺络、熏洗足浴.结论:DPN的发病机制复杂,其治疗除严格控制血糖外,还要从其他途径入手,针对导致DPN的各种病因探索更有效、更特异性的治疗方案,寻找治疗的新靶点将是今后研发DPN治疗药物的方向.

    作者:率红莉;汪津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氨氯地平抗AS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有关氨氯地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据均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抗AS作用;氨氯地平抗AS的可能作用机制包括抗炎、抗氧化-氧化应激和抑制氧自由基的形成、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结论:长期服用氨氯地平不仅能有效、持久、平稳降压,还可通过多途径及机制抗AS进展以及稳定、逆转AS斑块.

    作者:何卡乐;张国瑞;刘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社区居民高血压管理影响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社区居民高血压管理情况,为进一步推广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社区居民高血压管理、减轻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负担提供参考.方法: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社区(镇、村)居民为对象,就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情况、降压药品费用、高血压管理需求等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访的全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和83.75%的社区居民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受访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的人均降压药品费用下降了36.76%;社区居民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掌握率提高了24.50%,且受访的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更加了解;受访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受访者的高血压管理需求有所增加;受访者也反映存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降压药物品种少等问题.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高血压管理的完善,应进一步加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高血压知识的公众教育,以利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顺利实施并为社区居民高血压治疗带来更大的受益.

    作者:刘华强;李志平;王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组,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A、B组患者均按入组前的降压治疗方案继续用药,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qd;B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qd.两组患者均用药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治疗前、后同组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D和EID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D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且B组患者的FMD改善程度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EI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D和EID水平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少见且轻微.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具有改善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且效果可能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耿全胜;樊超强;李卫平;朱艳;张惠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生长抑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生长抑素0.25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两周,治疗期间每日均测血淀粉酶值,待血淀粉酶值恢复正常后停止治疗,治疗结束时未恢复正常者继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CRUP)、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淀粉酶指标水平,记录治愈患者血淀粉酶、血糖、血钙、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胰腺假性囊肿、胰周脓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律不齐等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RP、ET-1、TNF-α、血淀粉酶水平及血淀粉酶、血糖、血钙、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心律不齐外,研究组患者胰腺假性囊肿、胰周脓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可以明显改善胰腺功能,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马红梅;戴丐国;连建安;姜斌骅;伍登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居民非处方药购买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居民非处方药(OTC)购买行为的特点,为政府管理和企业市场营销提供有益建议.方法:随机选择广州市各城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317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94.64%.调查结果显示,有51.00%的被调查者不知道OTC标志代表的意义,有30.00%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处方药与OTC的区别;分别有89.00%和73.00%的被调查者选择购买感冒药和清热解毒药;87.00%的被调查者主要从药店购买OTC; 73.00%的被调查者在购买OTC时主要考虑疗效,63.00%的被调查者主要考虑品牌知名度;76.00%的被调查者认为OTC的品牌重要;68.00%的被调查者表示会继续购买此前已购买过的品牌OTC产品.结论:居民在购买OTC时,比较关注产品的疗效、安全性和生产企业的信誉度,认为品牌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但对OTC产品广告并不完全信任;同时,对品牌OTC产品的态度更加宽容.

    作者:龚会;李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HPLC法同时测定胃苏颗粒中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胃苏颗粒中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流动相为甲醇-醋酸-水(35∶4∶61,V/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进样量为5μl,柱温为35℃.结果: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9.413~188.3、4.929~98.59、5.112~102.2p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08%、99.89%、101.46%,RSD分别为0.62%、1.35%、0.4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测定胃苏颗粒中3种黄酮苷类成分的含量.

    作者:杨佳静;薛佳;周华方;李银;张欣;顾雪梅;胡进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对肝纤维化患者血清学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s)对肝纤维化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ARBs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评估与资料提取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合计45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ARBs可以显著降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玻璃酸(HA) [WMD=-66.31,95% CI(-102.80,-29.82),P=0.000]、层黏蛋白(LN)[WMD=-44.49,95%CI(-70.28,-18.69),P=0.000]、血清Ⅳ型胶原(CⅣ)[WMD=-36.40,95%CI(-61.84,-10.95),P=0.005]、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WMD=-41.29,95%CI(-74.57,-8.02),P=0.02]水平.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ARBs治疗肝纤维化,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清HA、LN、CⅣ及pⅢp等相关指标.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此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加以验证.

    作者:童宁;朱凌云;俞斐;马力;许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影响的调查分析

    目的:比较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后合理用药情况,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09年6月、2010年6月及2011年6月的处方各100张,对其进行合理用药的分析,包括平均处方用药数、抗菌药物处方使用比例、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种类、抗菌药物处方注射剂使用比例、注射剂处方使用比例等指标.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述5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但仍存在使用药品商品名、激素使用比例没有变化、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及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上升等问题.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合理用药,但对存在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作者:武宁;杨洪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晚期癌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晚期癌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单用组和联合组.单用组患者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首次剂量为25 μg/h,72 h/次,首次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12h内,应继续使用相同剂量的普通吗啡;联合组患者在单用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频热疗,温度42~43℃,时间为40 min,每次2d,10次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疗效、芬太尼透皮贴剂剂量变化、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生存质量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单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芬太尼透皮贴剂剂量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晚期癌痛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王艳丽;孙砚诚;马少林;高英杰;李贲;李冬杰;王卫军;陈婧;潘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尼美舒利致不良反应247例分析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通过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2011年自发呈报系统上报的247例尼美舒利致ADR报告,对ADR所涉及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7例ADR中,男性86例,女性161例,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且≥50岁患者多(占61.95%);ADR发生时间以用药1周内多,占82.19%;报告人以医师多,占73.2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32.48%,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占31.53%;发生严重不良反应10例,其中死亡2例.结论:尼美舒利具有较高的致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慎用,严格把握适应证,并依据临床实际情况采用小的有效剂量、短的疗程.

    作者:刘毅清;陆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我院1500张处方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及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目的:提高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和处方合格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前三季度首月的处方各500张,共计1 500张,参照《处方管理办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及我院的处方评价制度等,对抽样处方进行逐一审核,并对审核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与结论:我院总体的处方合格率为88.2%,处于中等水平;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还比较低,仍未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40%以上的规定;抗菌药物和注射剂使用率较高,高于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这与我院医师用药水平普遍偏低、对国家基本药物的认识不足等有关,应持续引起重视,不断改进.

    作者:车章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我国用药差错现状文献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国内临床用药差错现状,为相关部门开展用药差错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截至2012年公开发表的我国用药差错相关文献,按设定的标准进行筛选,并对纳入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我国临床用药的每个环节都有用药差错的发生,其状况不容乐观.用药差错案例报告中,处方环节以书写差错多,占54.56%;调配环节以数量差错多,占35.19%;给药环节中前三位是药品差错、剂量差错和遗漏差错,分别占27.54%、21.08%和20.13%;依从性差错是患者环节中为常见的类型,占28.75%.结论:应从多个层面进行关注,建立多方参与的用药差错干预模式,促进医务人员间的有效沟通,鼓励患者参与用药安全,共同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系统,以减少用药差错对患者的危害.

    作者:蔡慎;杨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奥美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沙坦,qd,起始剂量为20 mg/次,视降压情况,剂量可增加至40 mg/次,并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qd,5 mg/次;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qd,5 mg/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压(BP)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DBP、SBP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美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尚可.

    作者:夏幼林;夏新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医保定点药店增选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我国医保定点药店的增选方法.方法:收集增选地区的行政区划、道路交通、人口分布、药店分布等基础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功能模块,基于服务面积大化、服务人口数大化以及规模优先原则,按照提出方法、模拟验证、完善方法的思路设计医保定点药店的增选方法.结果:解决药店服务区域定位、药店服务人口计算及可视化表达等关键问题,即可明确特定增选条件下单个备选医保定点药店对医保定点药店服务区域和服务人口贡献的计算方法及医保定点药店的增选步骤.结论:所设计的增选方法虽存在一定局限,但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金超;周奕男;姚红;陈海乐;白鸽;李建梅;张明;杜兰珍;温伟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口服制剂致不良反应/事件768例分析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口服制剂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4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768例TMZ口服制剂致ADR/ADE报告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ADR/ADE多发生在用药3d以内,共573例(占74.61%);累及器官/系统主要为胃肠系统(740例次,占70.21%)、皮肤及其附件(149例次,占14.13%)、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77例次,占7.31%)等,其中包括震颤7例次、运动障碍1例次和舌麻痹1例次;5例严重ADR/ADE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局部僵硬、呼吸困难、潮红、口干、外周水肿等;联合用药111例(占14.45%),联用品种主要为心血管系统用药;经停药或治疗后760例(占98.96%)好转或治愈.结论:该省数据库中TMZ口服制剂致ADR/ADE大多为已知的ADRJADE.建议加强对TMZ口服制剂致ADR/ADE的监测,完善国内企业药品说明书,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ADR/ADE的发生.

    作者:李文武;夏旭东;王丽;杨雪;张惠霞;陈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自控镇静镇痛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自控镇静镇痛在烧伤换药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6例Ⅱ度烧伤切痂植皮术后拟行首次换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1 mg,加入2.5ml丙泊酚中,取0.5 ml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的混合液,加入20 ml丙泊酚中,换药前90 s给予首次剂量3ml,以后2mir/次,1 ml/次,静脉注射,随后开启注射泵,患者根据自身需求自控调整给药镇静镇痛;对照组患者换药前给予丙泊酚2.8 ml静脉注射,镇静效果不佳者可再次给予丙泊酚0.9 ml静脉注射.记录两组患者换药前、换药过程中各时点,换药毕静态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的变化,并调查患者的满意率,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换药过程中各时点及换药毕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换药前,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换药前;试验组患者除换药即刻外,其余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换药过程中各时点HR及换药开始后10 min SpO2、RR均显著低于同组换药前;试验组患者换药开始后10rain 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自控镇静镇痛对烧伤换药患者具有较好的镇静镇痛疗效,且安全性较好,满意率较高.

    作者:黄娅娟;刘训华;韩鄂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医保定点药店增选方法的实证研究

    目的:探讨课题组设计的医保定点药店增选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以上海市为样本地区,收集、整理上海市的行政区划、道路交通、人口分布、药店分布等基础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功能模块,按照课题组设计的方法计算特定数量的医保定点药店增选要求下增选医保定点药店的分布,以及增选后的医保定点药店服务区域和服务人口变化效果.结果:采用课题组设计的医保定点药店增选方法,上海市共可增加343家医保定点药店,服务区域占比可提高19.2%,服务人口占比可提高15.8%;并明确了药店的增选批次,即第1类95家,第2类127家,第3类121家.结论:课题组设计的医保定点药店增选方法具有可行性,为建立规划目标与规划效果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方法学基础,有助于相关决策者参考.

    作者:金超;周奕男;李建梅;白鸽;姚红;张明;杜兰珍;陈海乐;温伟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