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9年7月份某部队开进昆仑山口地区(海拔2 900m~5 200m)进行适应性训练,为了解高原地区适应性运动后肺功能的变化,我们高原医疗队在海拔1 300m、2 900m、4 400m3个海拔梯度,分别对30例青年人的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和血氧饱和度进行了测定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解好群;夏刚;金远林;张世范;高炜;于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加快,高原人体保健及高原医学研究倍受人们的关注.当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无疑将对今后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回顾高原医学文献的发展历程,也将是必然而适时的.本研究在此背景下提出并组织实施,以期对高原医学文献源的开发利用,对科研、临床和教学战线上的高原医学研究者有所裨益.
作者:张兰英;马建德;王旭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地处高原地区,海拔平均3000m,因海拔高、缺氧、气候干燥、多风、寒冷的特点,由此引起的鼻衄在治疗上应有特殊的方法.笔者曾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疗效不甚理想,多有复发,后结合中医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熠;李志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颅脑伤患者如发生于海拔3 700m以上高原,因高寒缺氧及交通不便给颅脑患者的抢救及护理带来了一定的特殊性.一年来,我科收治各型颅脑伤患者100例,除2例因伤情过重形成脑疝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抢救成功,其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在高原根据中医理论从气虚痰瘀着手,内服外敷同行,自拟消增汤与消增散应用于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杨永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拉萨地处海拔3 650m高原,紫外线强,氧气含量为平原地区的50%~60%,致使白内障发病率明显高于低海拔地区,而缺氧又使白内障患者术后愈合较慢,视力恢复慢,加大了护理工作难度.我科自2000年3月-2001年3月治疗护理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2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人们企盼已久的青藏铁路格拉段就要开工了,隆隆的时代列车将驶向世界屋脊,举世关注.同时,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摆在了我们面前,这就是高原医学保健.
作者:张生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