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模拟高原低氧对人的认知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模拟, 高原低氧, 认知能力
摘要:
高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地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管功能损害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海拔3680m)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肾小管功能损害及与泼尼松疗效的关系;方法:PNS患者经泼尼松1mg/(kg·d)正规治疗8周后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n=38)和无效组(n=12),与泼尼松治疗前后对50例高原地区PNS患者酶联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冰点法测定次晨尿渗透压、磺基水杨酸比浊法测定24小时尿蛋白量、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结果:①高原地区PNS患者泼尼松治疗前尿RBP(0.54±1.19)mg/L、NAG(112.84±42.82)u/L及次晨尿渗透压(553.62±248.91)mosm/L。与正常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②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泼尼松治疗前尿RBP(0.33±0.16或0.68±0.14)mg/L、NAG(97.46±32.53或158.65±12.98)u/L及次晨尿渗透压(619.45±48.92或337.81±26.56)mosm/L差别有显著性(P<0.01),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差别无显著性(P>0.05);③有效组治疗后尿RBP、NAG及渗透压恢复正常,而无效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高原地区PNS存在肾小管功能损害,其泼尼松疗效可能与肾小管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作者:陈彬;李丽;梅小兵;邹密;黄浩;李景华;李川;罗宗;朱家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急性缺氧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白细胞流变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低氧大鼠脑线粒体体外转录活性的研究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原缺氧条件下急性放射损伤造血系统变化特点的研究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红冲剂提取条件的探讨

    高红冲剂是西藏军区总药物研制的医院制剂,含黄芪、红花、丹参、赤芍、龙胆草等多味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如:头痛、头昏、胸闷、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结膜充血等,血常规化验:血红蛋白增高(180~200)g/L;血球压积:男≥65%;女≥60%等。我们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高红冲剂水提取佳条件。……

    作者:缪仕平;薛增军;高国清;蔡建国;王亚魁;张志刚;蒋继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药物对海拔5380m居住一年青年睡眠血氧饱和度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居住海拔5000m以上地区人群睡眠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以及复方红景天和乙酰唑胺的调节作用;方法:对居住海拔5380m一年的24名青年随机分为A组(红景天组)、B组(乙酰唑胺组)和C组(红景天+乙酰唑胺组),每组8人,在服药前和服药24天后分别进行睡眠SaO_2监测;结果:服药后较服药前清醒时SaO_2(WSaO_2)、睡眠监测过程中低SaO_2(LSaO_2)和平均SaO_2(MSaO_2)均增高,氧减饱和度指数(DI_4)及SaO_2≤8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_(80))均降低,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服药后B组和C组与A组比较,SIT_(80)升高,差别有显著性(P<0.05);WSaO_2、LSaO_2、MSaO_2及DL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复方红景天和乙酰唑胺均能明显提高睡眠SaO_2,在减小SIT_(80)方面复方红景天有优于乙酰唑胺的趋势,但两种药物合用并无明确的协同作用。

    作者:哈振德;朱金银;张西洲;简新琼;简新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模拟高原低氧对人的认知能力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海拔地区小儿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脾破裂是常见的腹部外科急症之一,小儿外伤性脾破裂不多见,我院地处海拔2808m,近年来共收治9例小儿伤性脾破裂,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金芙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缺氧习服对冻伤大鼠骨骼肌耗氧量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肾上腺髓质的合成释放及其意义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平原人进驻高原后凝血和纤溶功能的改变及其意义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山:对生理学和医学的挑战——写在联合国国际高山年

    今年,是联合国国际高山年(2002-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Mountains),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66)的统计,全世界居住在海拔2500m以上的人数为1.4亿。秘鲁有5万人生活在海拔4000m以上,而我国青藏高原约有60万人生活在海拔4000m~4500m的青南—羌塘地区,他们成为人类低氧习服-适应的象征。……

    作者:吴天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原习服的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药物改善高原移居者脑—体功效能力的对比研究

    目的:应用行为功效学的方法,观察和筛选药物对增强和改善高原移居者脑—体工作能力的作用效能;方法:选择进驻海拔3700m高原6个月的某部汉族男性健康青年30名,分3组,A组(口服炒面胶囊10人);B组(口服乙酰唑胺10人);C组(口服依那普利、硝苯吡啶10人),于服药前、服药15天后、停药10天后3个阶段应用EGM型自行车功量仪进行达负荷指标的运动,于每次运动后10分钟用DDX—200型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能力测试仪进行右手左脚、左手右脚交叉动作频率测验与光信号记忆测验;结果:服药前运动后的右手左脚与左手右脚交叉动作频率测验,3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服药15天运动后与服药前运动后比较,左右手、左右脚交叉动作频率B组、C组总次数、正确次数及错误次数显著增多(P<0.01或P<0.05);光信号记忆测验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1),服药15天运动后与停药10天运动后比较。左右手、左右脚交叉动作频率B组、C组总次数、正确次数显著增多(P<0.01或P<0.05)。光信号记忆测验B组、C组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1),停药10天运动后与服药前运动后比较,B组、C组右手左脚及左手右脚交叉动作频率正确次数显著增多(P<0.01),光信号记忆测验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两药均能显著增强和改善高原移居者脑一体功效能力,乙酰唑胺稍优于依那普利及硝苯吡啶,停药10天后仍能保持一定能力的作业效率。

    作者:马勇;哈振德;朱永安;张西洲;崔建华;王伟;张芳;张素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海拔3700m富氧室对高原人体运动血气及心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3700m高原建立富氧室对机体运动后血气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对海拔3700m高原的10例健康青年在进入富氧室前、后分别进行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检测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分压(PO_2)、肺泡、动脉氧分压(AaDO_2)、血氧饱和度(SaO_2)、心率及5min恢复心率;结果:富氧后较富氧前pH增高显著(P<0.05);PCO_2、PO_2、SaO_2增高,即刻心率、AaDO_2降低。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恢复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富氧室能改善高原低氧人体气体交换和心脏工作效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高原供氧途径。

    作者:崔建华;张芳;张西洲;哈振德;王伟;朱永;马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富氧气体对低压缺氧大耳白兔肾EPO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海拔地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18例护理体会

    我院地处青海格尔木,海拔2801m,自1993年起收治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18例,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良好,结合高原环境特点,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蔡永琴;张燕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咳嗽晕厥一例报告

    患者,男,41岁,拉萨市世居藏族。因咳嗽、咳痰、咳嗽后晕厥2周于2000年11月30日入院。入院前2周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白色粘液性痰,常在一阵剧烈咳嗽、咳痰之后出现短暂性晕厥,每日发作(2~3)次不……

    作者:刘德远;刘代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剧烈呕吐致晕厥一例报告

    患者,男性,55岁。因发现血压高2年,心悸、胸闷1小时入院。入院查体:心率70次/分,血压12.7kPa/12.0kPa(药物控制期间),心、肺、腹、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未见异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广泛……

    作者:李晓林;白宗禧;刘德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卧床患者褥疮的高发因素分析及预防

    我院地处海拔3836m的高原地区,缺氧、寒冷、干燥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高原地区卧床患者褥疮发生的可能性较平原地区患者高。我院自1998年1月30日至2001年12月30日共收治24例卧床患者,其中酒精性肝病12例,腰椎体外伤性骨折7例,糖尿病4例,重度脑外伤昏迷患者1例。针对高原地区卧床患者褥疮的高发因素,采取医、护、患3方结合,对褥疮进行预防,结果24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褥疮。……

    作者:刘爱民;黄文豪;杨丽君;刘孝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高原医学杂志

高原医学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厅

主办:青海省医学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 中华医学高原医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