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彦;陈湘宏;车胜荣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道路交通事故伤致死发生特点与地域、气候等因素有很大关系.笔者对我院近两年来急诊抢救的因道路交通伤救治无效死亡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以其提高对本地区交通伤特点的认识,为降低死亡率提供参考.
作者:彭从宝;史连胜;佘洪涛;程莉;刘冬蓉;廉小才;朱江华;胡厚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脑梗塞目前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高脂血症做为其危险因素已引起国内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分析了西宁地区老年人脑梗塞患者的血清脂质水平及其性别差异对于血浆脂质、脂蛋白代谢的影响.
作者:曹梅香;张蕾;王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于1980年3月-2003年5月共收治室间隔缺损520例,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者240例,现将其手术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祁国荣;祁秉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为提高室内氧浓度和氧分压,在海拔2 600m地区采用膜富氧装置建立富氧室,使局部小环境氧浓度和氧分压基本接近海平面,可用于高原特殊人员预防高山缺氧反应;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光密度扫描对进入富氧室前和进入富氧室后48名受试者进行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简称LDH)活性和酶谱的观测;结果:在富氧室内2周后LDH酶活力低于进富氧室前,LDH同工酶谱均呈现5条区带,各亚基百分含量基本接近平原地区居住人群的含量;结论:使用膜富氧装置后机体在富氧室内增氧后可以达到常氧环境的获氧水平,机体缺氧状态可以得到改善.
作者:陈华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丹参对缺血再灌注(IR)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阻断肝血流,建立IR模型,检测再灌注后不同时相点肝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水平;结果:在再灌注后6h各指标达高峰,丹参组与IR组比较,丹参可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148.2±13.1)U/L与(241.6±29.8)U/L及脂质过氧化物(MDA)(33.8±7.3)mmol/L与(53.2±10.5)mmol/L)水平(P<0.05),而使超氧化歧化酶(SOD)保持在较高水平(91.3±9.1)mU/L与(72.5±5.5)mU/L,(P<0.05);结论:丹参能抑制IR引起的大鼠肝血清ALT和MDA水平的升高,具有防治IR肝损伤的作用.
作者:孙克勤;李素芝;刘厚东;王茂旭;姜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2002年6月-2003年3月,我们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的雪山愈脉汤,通过临床观察了本法对高原地区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巧;赵健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自1982年-2002年共收治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肺动脉高压(PH)150例,现将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湛守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早产儿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存活者80%易发生疾病[1],易出现呼吸窘迫、支气管炎、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及免疫功能不完善等并发症[2].
作者:张淑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在术后镇痛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我科自2001年7月至2002年12月对16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分别行曲马多与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唐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不同的海拔高度与脂肪肝CT表现分型的关系;方法:64例脂肪肝均经CT扫描证实,其中26例有在高海拔(海拔4 600m)地区工作3年以上,其余38例均生活或工作在海拔3 500m的高原地区(西藏昌都地区平均海拔高度3 500m);结果:高海拔(4 600m)工作的26例脂肪肝CT表现分型:弥漫型19例,节段型1例,局灶型6例,其余38例高原地区(3 500m)的脂肪肝CT表现分型:弥漫型25例,节段型13例;结论:高原地区海拔高度不同,缺氧的严重程度不同,高原病的发生率也存在明显的差别.高海拔(4 600m)地区病例中脂肪肝CT表现分型弥漫型(73%)高于稍低海拔(3 500m)地区病例(稍低海拔65%),而高海拔地区病例中脂肪肝的例数明显多于稍低海拔地区,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脂肪肝CT表现分型与程度存在差异,这与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缺氧情况有关.高海拔地区缺氧、饮酒与肥胖除促使形成脂肪肝外,更重要的是加重脂肪肝的病情程度.
作者:蒋瑾;李刚;付凯;席增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高海拔地区,空气氧分压低,能否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实施深麻醉下早期拔除气管导管,以减轻拔管的心血管副反应,缩短手术室的停留时间,未见文献报道.现将我院取得一点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欧亚林;王文法;姜永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营养性贫血是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为了解高海拔地区农村儿童营养性贫血情况,并制定相应对策而进行本次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建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高海拔地区由于寒冷及多风的自然条件,COPD病人生活在相对缺氧的环境中,对病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产生影响.本文对比观察了COPD病人家庭氧疗组和对照组10年的预后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宗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选用部分藏成药和中成药作为实验用药,观察对快速进入高原青年男性早期心功能指数的影响,探索抗高原缺氧的新措施;方法:实验组分别服用洛布桑胶囊、诺迪康胶囊、红景天胶囊、藏王宝胶囊、地奥心血康胶囊,对照组则服用医用淀粉胶囊;采用单盲法给药,在进入高原前后各连续服药3天,2粒/次,3次/日,分别于受试者服药前和进入高原后的第5天,各测定一次受试者的心功能指数;结果:平原人进入高原后的早期,心功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其它组相比,洛布桑组、诺迪康组和地奥心血康组受试者的心功能指数虽然也降低,但是,心功能指数值在进入高原前后的自身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洛布桑组的高原心功能指数虽有降低,但是,仍然处于与平原同一个评价等级上;结论:平原人进入高原后,心功能指数降低.而在所实验的5种药物中,洛布桑、诺迪康和地奥心血康可能有一定的减轻心功能指数降低的效果,其中以洛布桑的效果好.
作者:牛文忠;王毅;张进军;王红军;陈宁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