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藏成药对快速进入高原者心功能指数的影响

牛文忠;王毅;张进军;王红军;陈宁荣

关键词:高原, 心功能指数, 药物, 藏成药
摘要:目的:选用部分藏成药和中成药作为实验用药,观察对快速进入高原青年男性早期心功能指数的影响,探索抗高原缺氧的新措施;方法:实验组分别服用洛布桑胶囊、诺迪康胶囊、红景天胶囊、藏王宝胶囊、地奥心血康胶囊,对照组则服用医用淀粉胶囊;采用单盲法给药,在进入高原前后各连续服药3天,2粒/次,3次/日,分别于受试者服药前和进入高原后的第5天,各测定一次受试者的心功能指数;结果:平原人进入高原后的早期,心功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其它组相比,洛布桑组、诺迪康组和地奥心血康组受试者的心功能指数虽然也降低,但是,心功能指数值在进入高原前后的自身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洛布桑组的高原心功能指数虽有降低,但是,仍然处于与平原同一个评价等级上;结论:平原人进入高原后,心功能指数降低.而在所实验的5种药物中,洛布桑、诺迪康和地奥心血康可能有一定的减轻心功能指数降低的效果,其中以洛布桑的效果好.
高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地区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我院自1982年-2002年共收治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肺动脉高压(PH)150例,现将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湛守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雪山愈脉汤治疗高原地区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自2002年6月-2003年3月,我们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的雪山愈脉汤,通过临床观察了本法对高原地区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巧;赵健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海拔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氧疗对预后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高海拔地区由于寒冷及多风的自然条件,COPD病人生活在相对缺氧的环境中,对病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产生影响.本文对比观察了COPD病人家庭氧疗组和对照组10年的预后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宗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原地区道路交通伤急救死亡特点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伤致死发生特点与地域、气候等因素有很大关系.笔者对我院近两年来急诊抢救的因道路交通伤救治无效死亡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以其提高对本地区交通伤特点的认识,为降低死亡率提供参考.

    作者:彭从宝;史连胜;佘洪涛;程莉;刘冬蓉;廉小才;朱江华;胡厚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雪莲的抗缺氧研究

    目的:研究雪莲的抗缺氧作用;方法:选用常压缺氧、异丙肾上腺素、亚硝酸钠、结扎小鼠两侧颈总动脉等方法,制备急性缺氧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雪莲能延长缺氧动物存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雪莲具有明显的抗缺氧作用.

    作者:王利彦;陈湘宏;车胜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模拟4 000m高原下犬脂肪栓塞综合征模型制作及其急性肺损伤预警指标观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度高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氧缺陷类型

    目的:探寻中度高原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氧缺陷类型;方法:对西宁地区海拔(2 260m)32例ARDS患者进行血液动力学及血气分析、测定心排指数(CI)、循环阻力(SVRI)、氧输送(DO)、氧消耗(VO)、氧摄取率(ER)以及临床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RDS血液动力学早期表现为高心排指数、低系统阻力,绝大多数表现高氧耗型氧缺陷,随着病情进展,成活组CI、SVRI趋于正常,死亡组则表现持续高动力循环,氧缺陷表现为低氧供型;病程晚期成活组CI、SVRI、DO、VO正常,死亡组仍呈高动力循环;讨论:DO下降,但不伴ER的代偿性增高,出现低氧供型和病理性氧依赖是ARDS的主要死亡原因.

    作者:王青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平原水负荷后的排尿量与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学评分之间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平原饮水后2.5h内的排尿量与进入高原后急性高原反应(benignform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症状学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113名入藏新兵,在平原饮水1000ml后,测定2.5h内的排尿量;进入高原后进行AMS症状评分;两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饮水后急性高原反应者在1h~1.5h、2h~2.5h时间段内排出的尿量和2.5h内排出的总尿量显著低于基本无反应者,而1h~1.5h、2h、2.5h时间段内排出的尿量及1.5h内、2h内和2.5h内的总尿量与AMS评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平原饮水后机体在2.5h内排出的尿量越多,进入高原后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越轻.通过该实验,可在一定程度上对AMS的发生作出预测.

    作者:黄庆愿;高钰琪;刘福玉;牟信兵;周其全;蒋春华;翟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原地区脂肪肝CT表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不同的海拔高度与脂肪肝CT表现分型的关系;方法:64例脂肪肝均经CT扫描证实,其中26例有在高海拔(海拔4 600m)地区工作3年以上,其余38例均生活或工作在海拔3 500m的高原地区(西藏昌都地区平均海拔高度3 500m);结果:高海拔(4 600m)工作的26例脂肪肝CT表现分型:弥漫型19例,节段型1例,局灶型6例,其余38例高原地区(3 500m)的脂肪肝CT表现分型:弥漫型25例,节段型13例;结论:高原地区海拔高度不同,缺氧的严重程度不同,高原病的发生率也存在明显的差别.高海拔(4 600m)地区病例中脂肪肝CT表现分型弥漫型(73%)高于稍低海拔(3 500m)地区病例(稍低海拔65%),而高海拔地区病例中脂肪肝的例数明显多于稍低海拔地区,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脂肪肝CT表现分型与程度存在差异,这与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缺氧情况有关.高海拔地区缺氧、饮酒与肥胖除促使形成脂肪肝外,更重要的是加重脂肪肝的病情程度.

    作者:蒋瑾;李刚;付凯;席增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海拔地区腹部手术全麻气管导管早期拔除的临床观察

    高海拔地区,空气氧分压低,能否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实施深麻醉下早期拔除气管导管,以减轻拔管的心血管副反应,缩短手术室的停留时间,未见文献报道.现将我院取得一点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欧亚林;王文法;姜永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原心脏病心力衰竭机制探讨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藏成药对快速进入高原者心功能指数的影响

    目的:选用部分藏成药和中成药作为实验用药,观察对快速进入高原青年男性早期心功能指数的影响,探索抗高原缺氧的新措施;方法:实验组分别服用洛布桑胶囊、诺迪康胶囊、红景天胶囊、藏王宝胶囊、地奥心血康胶囊,对照组则服用医用淀粉胶囊;采用单盲法给药,在进入高原前后各连续服药3天,2粒/次,3次/日,分别于受试者服药前和进入高原后的第5天,各测定一次受试者的心功能指数;结果:平原人进入高原后的早期,心功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其它组相比,洛布桑组、诺迪康组和地奥心血康组受试者的心功能指数虽然也降低,但是,心功能指数值在进入高原前后的自身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洛布桑组的高原心功能指数虽有降低,但是,仍然处于与平原同一个评价等级上;结论:平原人进入高原后,心功能指数降低.而在所实验的5种药物中,洛布桑、诺迪康和地奥心血康可能有一定的减轻心功能指数降低的效果,其中以洛布桑的效果好.

    作者:牛文忠;王毅;张进军;王红军;陈宁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原地区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19例分析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青海高原13种野生植物油脂中ω-6脂肪酸和ω-3脂肪酸分析

    1996年青海省测试计算中心结合省科技厅专家基金课题,对青海境内26科70种油脂植物中14种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发现有13种植物中ω-6脂肪酸和ω-3脂肪酸之比小于4:1,人类的进化过程表明这样的比例有着健体益寿的功效[1].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高原野生油脂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余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洛赛克治疗高海拔地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观察

    应急性溃疡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使患者病情加重,死亡率增高.近几年来,我科应用洛赛克治疗高海拔地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32例,并以西咪替丁治疗25例作为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海拔地区应用膜富氧装置室内增氧对人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影响

    目的:为提高室内氧浓度和氧分压,在海拔2 600m地区采用膜富氧装置建立富氧室,使局部小环境氧浓度和氧分压基本接近海平面,可用于高原特殊人员预防高山缺氧反应;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光密度扫描对进入富氧室前和进入富氧室后48名受试者进行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简称LDH)活性和酶谱的观测;结果:在富氧室内2周后LDH酶活力低于进富氧室前,LDH同工酶谱均呈现5条区带,各亚基百分含量基本接近平原地区居住人群的含量;结论:使用膜富氧装置后机体在富氧室内增氧后可以达到常氧环境的获氧水平,机体缺氧状态可以得到改善.

    作者:陈华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原新兵心理状况测试结果分析

    人伍青藏高原的内地青年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对青藏高原的各种部队建设至关重要.本文参照症状自评量表(SCL-90)[1、2]可作为检测各种精神症状的评定,对人伍两年以上76例新兵和143例老兵用SCL-90测定,现将评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兰香;杜欣柏;宋志强;李平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β2受体激动剂盐酸班布特罗治疗高原地区COPD 和高原肺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β2受体激动剂班布特罗治疗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高原肺心病疗效;方法:对来自2 200m~3 600m 84例高原COPD和肺心病患者给予班布特罗20mg每日一次口服,疗程为2周,并观察给药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肺功能指标(VC、FEV1.0、PEF、FEF50%)及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Sat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P<0.001);结论:班布特罗具有较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能降低气道反应性,改善通气量,提高血氧分压,改善缺氧,作用时间长,副作用较少,是临床治疗支气管痉挛迅速而有效的较好药物.

    作者:顾玉海;张月琴;多杰;赵华;赵俊;妥亚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丹参对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肝脂质过氧化和血清ALT活性变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丹参对缺血再灌注(IR)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阻断肝血流,建立IR模型,检测再灌注后不同时相点肝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水平;结果:在再灌注后6h各指标达高峰,丹参组与IR组比较,丹参可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148.2±13.1)U/L与(241.6±29.8)U/L及脂质过氧化物(MDA)(33.8±7.3)mmol/L与(53.2±10.5)mmol/L)水平(P<0.05),而使超氧化歧化酶(SOD)保持在较高水平(91.3±9.1)mU/L与(72.5±5.5)mU/L,(P<0.05);结论:丹参能抑制IR引起的大鼠肝血清ALT和MDA水平的升高,具有防治IR肝损伤的作用.

    作者:孙克勤;李素芝;刘厚东;王茂旭;姜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高原医学杂志

高原医学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厅

主办:青海省医学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 中华医学高原医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