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新兵心理状况测试结果分析

刘兰香;杜欣柏;宋志强;李平善

关键词:高原新兵, 心理状况, 测试, 青藏高原,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健康状况, 评定结果, 内地青年, 精神症状, 部队建设, 老兵, 检测, 测定, 报告
摘要:人伍青藏高原的内地青年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对青藏高原的各种部队建设至关重要.本文参照症状自评量表(SCL-90)[1、2]可作为检测各种精神症状的评定,对人伍两年以上76例新兵和143例老兵用SCL-90测定,现将评定结果报告如下.
高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地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253例临床特点分析

    高原地区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疾病,而在高原地区由于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高原地区消化性溃疡发病特殊,常见的是并发出血,为此,本文总结了253例消化性溃疡因呕血和黑便而住院的病人,现将高原地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邓天吉;邓小华;许小鱼;朱天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海拔地区农村儿童营养性贫血状况及对策分析

    营养性贫血是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为了解高海拔地区农村儿童营养性贫血情况,并制定相应对策而进行本次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建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海拔地区老年人脑梗塞与高脂血症关系分析

    脑梗塞目前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高脂血症做为其危险因素已引起国内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分析了西宁地区老年人脑梗塞患者的血清脂质水平及其性别差异对于血浆脂质、脂蛋白代谢的影响.

    作者:曹梅香;张蕾;王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酪氨酸对海拔3 700m高原人体运动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海拔地区腹部手术全麻气管导管早期拔除的临床观察

    高海拔地区,空气氧分压低,能否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实施深麻醉下早期拔除气管导管,以减轻拔管的心血管副反应,缩短手术室的停留时间,未见文献报道.现将我院取得一点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欧亚林;王文法;姜永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藏成药对快速进入高原者心功能指数的影响

    目的:选用部分藏成药和中成药作为实验用药,观察对快速进入高原青年男性早期心功能指数的影响,探索抗高原缺氧的新措施;方法:实验组分别服用洛布桑胶囊、诺迪康胶囊、红景天胶囊、藏王宝胶囊、地奥心血康胶囊,对照组则服用医用淀粉胶囊;采用单盲法给药,在进入高原前后各连续服药3天,2粒/次,3次/日,分别于受试者服药前和进入高原后的第5天,各测定一次受试者的心功能指数;结果:平原人进入高原后的早期,心功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其它组相比,洛布桑组、诺迪康组和地奥心血康组受试者的心功能指数虽然也降低,但是,心功能指数值在进入高原前后的自身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洛布桑组的高原心功能指数虽有降低,但是,仍然处于与平原同一个评价等级上;结论:平原人进入高原后,心功能指数降低.而在所实验的5种药物中,洛布桑、诺迪康和地奥心血康可能有一定的减轻心功能指数降低的效果,其中以洛布桑的效果好.

    作者:牛文忠;王毅;张进军;王红军;陈宁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度高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氧缺陷类型

    目的:探寻中度高原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氧缺陷类型;方法:对西宁地区海拔(2 260m)32例ARDS患者进行血液动力学及血气分析、测定心排指数(CI)、循环阻力(SVRI)、氧输送(DO)、氧消耗(VO)、氧摄取率(ER)以及临床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RDS血液动力学早期表现为高心排指数、低系统阻力,绝大多数表现高氧耗型氧缺陷,随着病情进展,成活组CI、SVRI趋于正常,死亡组则表现持续高动力循环,氧缺陷表现为低氧供型;病程晚期成活组CI、SVRI、DO、VO正常,死亡组仍呈高动力循环;讨论:DO下降,但不伴ER的代偿性增高,出现低氧供型和病理性氧依赖是ARDS的主要死亡原因.

    作者:王青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海拔地区曲马多与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在术后镇痛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我科自2001年7月至2002年12月对16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分别行曲马多与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唐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原地区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19例分析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雪莲的抗缺氧研究

    目的:研究雪莲的抗缺氧作用;方法:选用常压缺氧、异丙肾上腺素、亚硝酸钠、结扎小鼠两侧颈总动脉等方法,制备急性缺氧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雪莲能延长缺氧动物存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雪莲具有明显的抗缺氧作用.

    作者:王利彦;陈湘宏;车胜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海拔地区应用膜富氧装置室内增氧对人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影响

    目的:为提高室内氧浓度和氧分压,在海拔2 600m地区采用膜富氧装置建立富氧室,使局部小环境氧浓度和氧分压基本接近海平面,可用于高原特殊人员预防高山缺氧反应;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光密度扫描对进入富氧室前和进入富氧室后48名受试者进行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简称LDH)活性和酶谱的观测;结果:在富氧室内2周后LDH酶活力低于进富氧室前,LDH同工酶谱均呈现5条区带,各亚基百分含量基本接近平原地区居住人群的含量;结论:使用膜富氧装置后机体在富氧室内增氧后可以达到常氧环境的获氧水平,机体缺氧状态可以得到改善.

    作者:陈华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原地区脂肪肝CT表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不同的海拔高度与脂肪肝CT表现分型的关系;方法:64例脂肪肝均经CT扫描证实,其中26例有在高海拔(海拔4 600m)地区工作3年以上,其余38例均生活或工作在海拔3 500m的高原地区(西藏昌都地区平均海拔高度3 500m);结果:高海拔(4 600m)工作的26例脂肪肝CT表现分型:弥漫型19例,节段型1例,局灶型6例,其余38例高原地区(3 500m)的脂肪肝CT表现分型:弥漫型25例,节段型13例;结论:高原地区海拔高度不同,缺氧的严重程度不同,高原病的发生率也存在明显的差别.高海拔(4 600m)地区病例中脂肪肝CT表现分型弥漫型(73%)高于稍低海拔(3 500m)地区病例(稍低海拔65%),而高海拔地区病例中脂肪肝的例数明显多于稍低海拔地区,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脂肪肝CT表现分型与程度存在差异,这与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缺氧情况有关.高海拔地区缺氧、饮酒与肥胖除促使形成脂肪肝外,更重要的是加重脂肪肝的病情程度.

    作者:蒋瑾;李刚;付凯;席增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低氧预适应增加小鼠脑组织蛋白激酶C膜转位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原新兵心理状况测试结果分析

    人伍青藏高原的内地青年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对青藏高原的各种部队建设至关重要.本文参照症状自评量表(SCL-90)[1、2]可作为检测各种精神症状的评定,对人伍两年以上76例新兵和143例老兵用SCL-90测定,现将评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兰香;杜欣柏;宋志强;李平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模拟高原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大鼠心肌G蛋白的变化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原地区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我院于1980年3月-2003年5月共收治室间隔缺损520例,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者240例,现将其手术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祁国荣;祁秉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SOD对高原犬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原心脏病心力衰竭机制探讨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青海高原13种野生植物油脂中ω-6脂肪酸和ω-3脂肪酸分析

    1996年青海省测试计算中心结合省科技厅专家基金课题,对青海境内26科70种油脂植物中14种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发现有13种植物中ω-6脂肪酸和ω-3脂肪酸之比小于4:1,人类的进化过程表明这样的比例有着健体益寿的功效[1].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高原野生油脂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余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海拔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氧疗对预后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高海拔地区由于寒冷及多风的自然条件,COPD病人生活在相对缺氧的环境中,对病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产生影响.本文对比观察了COPD病人家庭氧疗组和对照组10年的预后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宗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高原医学杂志

高原医学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厅

主办:青海省医学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 中华医学高原医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