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萍;冯海娥;王立萍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健康儿童脑电图的特点.方法:用三瑞LQWY-N3数字化脑电图、脑电地形图仪对海拔3 700m高原地区180例各年龄组健康儿童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高原地区健康儿童脑电图异常率达38.88%.结论:高原地区低氧、高寒环境对健康儿童脑功能有一定影响.
作者:王莉理;齐海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原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猝死者的临床病理改变.方法:对误诊病例进行尸检,对全身系统脏器做病理组织观察.结果:死者表现全身多脏器损害,胰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出血及坏死;胰腺外脏器表现为淤血、水肿,其中以肺水肿为明显.结论:低容量休克、急性肺水肿、脑水肿、急性心力衰竭是猝死的重要原因.高原缺氧对促进胰腺组织坏死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逯金海;卜凤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鼠疫流行学特点及危害的概述,对近年来青藏铁路沿线鼠疫防治的基本情况加以总结,并对进一步做好鼠疫防控对策提出了一些思考 .
作者:李子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高海拔地区新生儿出生3天内的血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在我院出生的母婴同室新生儿915例,取足跟血用日本京都GT-1640血糖仪做微量血糖分析.结果:①发现低血糖63例,占新生儿的6.78%.与相关报道比较,高寒低氧环境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并不高于平原地区; ②出生72小时内血糖值逐渐升高;③顺产新生儿与剖宫产新生儿血糖有显著性差别;④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易出现低血糖.结论:新生儿血糖监测极其重要,可及时发现和纠正新生儿低血糖,应常规对所有出生72小时内的新生儿做血糖监测,特别加强剖宫产分娩及低出生体重儿的血糖监测,及时纠正低血糖.
作者:钟元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 观察, 并于CT 进行比较, 以探讨西宁地区TCD 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首次发病住院患者于24 h 内进行床旁TCD 检查及CT检查,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脑卒中组TCD检测结果,病侧MCAVm降低、 ACAVm升高, 分别与自身健侧及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病例组TCD和CT两种检测结果进行χ2检验,χ2=39.208,P<0.001,差别有显著性.结论:在西宁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 异常率高于CT, 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祁钰;李萍;张富阁;陈嘉龙;张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自主神经系统又称内脏神经系统或植物性神经系统.笔者综述了高原低压低氧时自主神经与急性高原反应(AMS)、慢性高山病(CMS)之间的关系,旨在探讨高原低氧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作者:沈晓玲;陆映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庆大霉素注射引起的严重反应屡见报道,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出血性荨疹及过敏性休克等,甚至引起死亡:但雾化吸入致急性肺水肿尚未见报道,我院曾遇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玉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西宁地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来自西宁地区(海拔2 260m)住院治疗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4天.两组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14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第14天的疗效评估.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9±8.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9.3)分(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够有效地促进西宁地区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作者:冶学兰;陈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采用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急性高原脑水肿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将68例急性高原脑水肿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与常规用药治疗组进行比较对照.结果:纳洛酮联合复丹参治疗组(总有效率86.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6%),无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急性高原脑水肿疗效可靠,作用迅速,使用方便,具有明显的催醒效果,能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薛心梅;王兵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环境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影响.方法:观察我院产科收治的生活在3 000m以上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治疗结果.结论:高原地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与高原寒冷、低氧、及缺乏产前检查有关.
作者:杨爱萍;王晓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并与平原地区资料相比较,探讨高原地区缺氧环境中核素心肌显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核素心肌显像: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根据充盈缺损部位确定缺血或梗塞部位.冠状动脉造影:采用经右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管径狭窄≥50%时判断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结果: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77.8%,阳性预测值为97.6%,阴性预测值为77.8%.结论: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作者:童有福;刘品发;佘海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调查西宁地区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科研以及文教卫生、部分在西宁地区的企业员工中代谢综合症(MS)的患病率.方法:共调查1 599人(男1001人、女598人),年龄(20~83)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诊断采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ATPⅢ)防治指南所提出的建议,同时也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MS的定义中以体质指数(BMI)统计肥胖的患病率.结果:MS患病率在男性中、老年组中接近或>20%.结论:MS已是中、老年人中多见的代谢异常,及时治疗MS对心血管病及糖尿病等的防治十分重要.
作者:黄景玲;更登;刘凤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与分析.方法:常采用复温、保暖、吸氧、抗感染,保证充足的热卡等综合治疗措施,再加上恒温水浴法治疗在高原地区30例新生儿硬肿症.结果:本组30例患儿有26例治愈存活,治愈率86.7%.结论:此方法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适合高原地区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
作者:齐国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探讨富氧水抗低氧效果,为部队快速适应高原提供有效的给氧方法.方法:采用高原现场观察资料,参考以往历史资料.结果:富氧水可清除机体在低氧状态下产生的过多的自由基,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血氧饱和度,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具有抗缺氧、抗疲劳能力.结论:富氧水制备简单,经济实惠、便于携行,无异味和毒副作用,为部队快速适应高原提供了一条有效的供氧途径.
作者:王宏运;王怀国;崔建华;张西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原心脏病的特殊类型.方法:总结分析1962年-1986年发生在喀喇昆仑山的107例高原心脏病患者.结果:4例在患病期间发生过昏厥; 11例进入海拔5 000m以上地区3个月内患病,其中10例有明显的心衰表现,作者称其为亚急性高山病症候群;25例被诊断为蒙赫氏病.结论:喀喇昆仑山海拔5 000m以上地区发生的高原心脏病与青藏高原上发生的高原心脏病有所不同.
作者:张西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预处理对进驻高原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①海拔3 700m的20名习服男青年,在HBO预处理前(对照组)、预处理5次(A组,10人)和预处理 2次(B组,10人)后的第2天、8天和第2天、5 天作自身对比运动负荷实验,运动结束后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②29名青年分为HBO组(11人)和对照组(18人),HBO组于进入高原前2天在平原(海拔1 400m)接受HBO预处理,每天一次,连续2天,历时5天同时乘车进驻海拔5 200m,到达后第5天清晨空腹采静脉血检测SOD、MDA指标;③20名青年自海拔1 400m乘车抵达海拔3 700m,分为HBO组(10人)和对照组(10人),HBO组连续HBO预处理3天,每天一次,第4天两组历时1天同时乘车进驻海拔5 380m,进驻第5天清晨空腹采静脉血检测SOD、MDA指标.结果:海拔3 700m、5 200m 和5 380m,HBO预处理组较对照组SOD增高, MDA降低,差别显著(P<0.01或P<0.05).结论:HBO预处理可提高进驻高原者的抗氧化活力,改善高原低氧环境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平衡紊乱,并可维持一定的时间,对于降低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有很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作者:高亮;谌勇;周文奇;崔建华;张西洲;金湘华;哈振德;王宏运;马广全;李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常见蝇种季节消长规律、蝇种构成及影响因素.方法:臭豆腐诱饵法.结果:西宁地区的优势蝇种为厩腐蝇、新陆原腐蝇、常齿股蝇、红头丽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舍蝇、尾黑麻蝇等,蝇密度高峰期在6、7、8月份.结论:滋生环境的改变和综合治理措施的运用,会改变城市的优势蝇种构成,持续的暖冬是导致蝇种消长规律变化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晓节;郭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白细胞介素-8含量的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关系.方法: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西宁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及健康人群中血清的水平及变化进行检测及分析比较.结果: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组,缓解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西宁地区COPD患者血清IL-8水平在急性加重期明显升高,治疗后进入缓解期则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三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细胞介素-8在COPD的发病及急性加重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机体的系统性炎症有密切关系,采用血清白细胞介素-8的检测及其动态变化,对指导COPD的病情监测和疗效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秀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时机及方法.方法:选择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产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间分娩的2 807例新生儿中发生窒息的355例,进行产前、产后、药物及气管插管复苏.结果:新生儿产前宫内用药组与未用药组在产后的窒息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别,P<0.01,气管插管复苏效果显著.结论:高海拔低氧环境下气管插管指征适当放宽为宜,及早复苏,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的近、远期并发症.
作者:张淑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