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春升;王琰;李玥;张学顺
目的:促进中药现代化进程.方法:总结中药饮片剂型改革现状,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饮片剂型改革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现代科学技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传统中药饮片的剂型改革,新型饮片克服了传统饮片之不足,使煎剂配方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饮片质量控制从经验鉴别步入了精确量化的科学研究阶段,从而为传统中药饮片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王丽芳;高文远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评价白及胶的生物黏附性.方法:采用自制的3种黏附性测定装置,以卡波姆934为对照,测定白及胶的剪切力、分离力和胃组织留存量.结果:白及胶的剪切力显著大于卡波姆934,分离力和胃组织留存量与卡波姆934相当.结论:白及胶的生物黏附性与卡波姆934相似,是一种较好的天然生物黏附性材料.
作者:李玉先;朱照静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建立检测银翘解毒制剂中是否非法添加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C18(250 mm×5.0 mm,4.6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溶液(2∶98,V/V),检测波长为249nm,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5μl.在此条件下检测了73个厂家205批样品,并在未检出对乙酰氨基酚的样品中添加适量对照品作为阳性参比对照进行检测.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的进样量在0.0507~1.0104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检出限为0.4 ng.银翘解毒片、丸、颗粒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RSD=0.7%,n=6)、96.9%(RSD=0.6%,n=6)、97.6%(RSD=0.4%,n=6).阳性参比对照均检出对乙酰氨基酚,205批样品均未检出.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可用于检测中成药中是否非法添加对乙酰氨基酚.
作者:邱国俊;许亚玲;田静;何咏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消瘿煎剂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原发性甲减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100~200 μg/次,每天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温阳消瘿煎剂,每天1剂.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游离甲状腺素(FT)3、FT4、促甲状腺素(TSH)]与甲状腺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变化、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及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抗体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气温阳消瘿煎剂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原发性甲减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张淼森;邹耀武;崔庆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为科学、合理应用巴戟天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古籍和现代文献,总结巴戟天历代炮制方法、炮制理论和现代炮制工艺研究成果.结果与结论:在古代,巴戟天炮制方法有净制、炒制、盐制、药汁制、酒制等;在现代,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试验条件,巴戟天的炮制工艺、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及炮制对药效学的影响被深入、系统地研究.这可为科学地制订巴戟天的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提供参考,进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景海漪;史辑;贾天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建立芪七连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芪七连胶囊中黄芪和三七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测定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TLC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5295~4.2360 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4%,RSD=1.10%(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芪七连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壮;岳桂华;黄敏;黄小鸥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建立五倍子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冰醋酸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应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和SPSS13.0软件对不同来源的14批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以没食子酸峰为内参比峰,共标定了五倍子药材指纹图谱中14个共有峰.14批样品中有12批的相似度在0.900以上,为推荐品;有2批小于0.900,为非推荐品.聚类分析结果与此相同.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五倍子药材的质量评价.
作者:郭小瑞;李里;孙哲;徐美玲;马福敏;郭乃菲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建立明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柴胡、苍术、地黄、丹参、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柴胡、苍术、地黄、丹参、甘草的TLC鉴别特征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丹酚酸B、丹参酮ⅡA的进样量分别在0.2880~2.8800、0.0352~0.3520 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为0.9999);二者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44%、94.85%,RSD分别为1.87%、1.37%(n均为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明丹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昀;刘路;李钦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前列舒宁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80例患者服用前列舒宁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对照组40例患者服用前列通瘀胶囊,每次5粒,每天3次.1月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并坚持随访1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前列腺液白细胞(EPS-WBC)数、EPS-卵磷脂小体数、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各项评分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EPS-WBC数显著降低、EPS-卵磷脂小体数显著升高、NIH-CPSI各项评分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总有效率显著升高,中医分型情况显著改善(P<0.05).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前列舒宁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较好,患者具有较好的依从性.
作者:汪皓;张凯麟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对癫痫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皮下注射海人酸(10 mg/kg)以复制大鼠癫痫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与雷公藤内酯(15 μg/kg)组,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7d.结晶紫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神经元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变性或丢失,胞体皱缩,形态不规则;雷公藤内酯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数量和形态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弱,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内酯组大鼠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强,Bax蛋白表达显著减弱(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可通过上调癫痫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下调Bax蛋白表达而抑制大鼠神经元凋亡.
作者:杨宜承;曾常茜;向彬;赵薇;王恩澍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了解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2年中成药处方(含住院医嘱)7223张,对其相关用药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合理性评价.结果:1885张中成药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用药率为26.1%.其中选药不符合辨证施治原则的处方占所有处方的25.8%,超适应证用药占23.1%,用药方法不合理占21.0%,联合用中成药不合理占18.9%,用药剂量不合理占15.9%,用药不适宜占14.8%,用药疗程不合理占13.8%,中成药与化学药不合理联用占9.5%.结论:中成药不合理应用现象突出,其中以选药不符合辨证施治原则、超适应证用药及用药方法不合理为主要问题;临床医务人员应加强辨证论治,严格参照说明书规范用药.
作者:周敏华;吴晓玲;林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为中药临床药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工作,对中药临床药学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结果:作为一种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手段,已有不少医院从辨证使用、合理配伍、处方点评、不良反应监测、药学服务等方面逐步开展了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然而,由于各级医院中药房基础条件较差,技术力量薄弱,加之中药临床药学工作难度较大,缺乏具体的参照模式和系统、全面、规范的参考书籍,中药临床药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强中药临床药学的理论与模式探讨,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及学术交流,并组织有关医院药学技术人员编撰《中药临床药学》专著,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梅全喜;曾聪彦;沈健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总结我院中药师对1例H7N9禽流感患者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经验,探索中药师在应对紧急疫情中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方法:运用专业知识开展中医药临床服务,帮助医师正确选择药物,做好中药调剂工作和药材保障工作,为住院患者建立药历,提供用药咨询,保障患者用药需求,均是中药师在应对紧急疫情中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结果与结论:通过此次以治疗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药学服务实践,提示准确掌握病机,并实施正确、规范的调剂,确保中医理、法、方、药的一致性,可以对救治病患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高燕菁;黄莉;李兴旺;史彦芝;刘宝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为清咽类保健食品的组方及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45个已取得批准文号的清咽类保健食品的配方进行分析,对中药材在清咽类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及其功效成分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应用于清咽类保健食品中的中药材共有39种,其中胖大海、金银花、青果、乌梅、菊花、罗汉果的应用频率较高;绿原酸、总黄酮、总皂苷是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成分.结论:中药材应用于保健食品的前景广阔,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地研究对保健食品的组方及开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焕容;欧国灯;罗燕玉;黄晓丹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筛选益智仁抗老年痴呆的活性部位,探讨益智仁不同极性提取物对老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分别萃取益智仁提取物.将108只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石杉碱甲(0.61 g/kg)与益智仁石油醚(11.1 g/kg)、氯仿(11.1 g/kg)、乙酸乙酯(11.1 g/kg)、正丁醇(11.1 g/kg)、水提物(11.1 g/kg)、总提物(11.1 g/kg)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1d.给药第16天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1 mg/kg),连续5d;给药第16天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连续5d.行为学测试结束后,采集小鼠血清、海马和脑皮质标本,测定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脑皮质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和海马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正丁醇组小鼠第3~5天单日逃避潜伏期与这3天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或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正丁醇组小鼠目标象限的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1);正丁醇组小鼠SOD和ChAT活性显著增强,AchE活性显著减弱(P<0.01).结论:正丁醇部位是益智仁抗老年痴呆的活性部位,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增加ChAT活性和抑制AchE活性以改善胆碱能系统有关.
作者:石绍淮;张晨宁;刘冰;刘芷;毕刑顺;贾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探索以组织破碎法提取牡丹皮中的有效成分.方法:以提取的丹皮酚和芍药苷质量分数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工艺为用15倍量65%乙醇,以组织破碎法提取1 min.结论:所选工艺简单、可行、提取率高,可用于牡丹皮中丹皮酚和芍药苷的提取.
作者:王玥;杜守颖;袁航;戎堃;陆显进;魏长玲;李慧云;黎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定位超声辐照微泡联合红花黄色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功能与左室重塑的影响.方法:以结扎冠脉前降支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定位超声辐照微泡(辐照10s,停10s,共2 min)、红花黄色素(40 mg/kg,腹腔注射)、定位超声辐照微泡+红花黄色素(辐照10s,停10s,共2 min+40mg/kg,腹腔注射)组.术后立即给药,每天1次,连续28 d;术后3d开始辐照,每周1次,连续28 d.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大鼠心功能,计算左室质量指数,RT-PCR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 mRNA水平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定位超声辐照微泡、红花黄色素、定位超声辐照微泡+红花黄色素组大鼠心功能显著改善,左室质量指数、IL-1β 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其中定位超声辐照微泡+红花黄色素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显著.结论:定位超声辐照微泡促血管再生治疗与红花黄色素均可以改善心功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1β mRNA的表达,降低左室质量指数,改善左室重塑,二者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周志益;张兴平;任建丽;刘茜;刘兴钊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研究香玲子的化学成分.方法:使用常压硅胶柱色谱法对香玲子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月桂烷(1)、木质素酸(2)、β-谷甾醇(3)、豆甾醇(4)、香草醛(5)、山柰酚(6)、槲皮素(7)、没食子酸甲酯(8)和没食子酸乙酯(9).除化合物3外,其余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香玲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李争玲;王旭波;冉顶诗;陈斌;杨欢;贾晓斌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考察6种常用中药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前后的不溶性微粒数变化.方法:将艾迪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舒肝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按临床使用的质量浓度,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按《中国药典》方法测定其配伍前与配伍后放置30 min、1h、2h、6h的微粒数,比较配伍液滤过前后的微粒数差别,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滤过前,仅热毒宁注射液同2种溶媒配伍的微粒数符合标准;舒肝宁注射液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微粒数符合标准,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25 μm的微粒数符合标准,但≥10 μm的微粒数不符合标准;其余4种配伍液的微粒数均不符合标准.经一次性输液器滤过后,6种配伍液的微粒数均符合标准.配伍液的微粒数在配制后1h有减少的趋势,放置6h后逐渐增加.结论:应持续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密切注意不溶性微粒的监控.
作者:蔡楚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连续灌胃白酒(20 ml/kg)9 d以复制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海王金樽(270 mg/kg)与桦褐孔菌多糖高、中、低剂量(600、400、200mg/kg)组,灌胃白酒1h后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9d.末次给药后,取大鼠血液,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取肝组织,HE染色后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ST、ALT活性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桦褐孔菌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ST、ALT活性显著减弱(P<0.01).与模型组比较,桦褐孔菌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变性、炎症坏死均有所减轻.结论:桦褐孔菌多糖具有良好的解酒、护肝作用.
作者:陈辉;钟秀宏;杨森林;刘燕秀;彭顺利;白杨;张琪;张欣 刊期: 2013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