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伴神志障碍32例分析

王廷焱;杨永国;余嗣崇;冯磊

关键词: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并发症, 呼吸功能不全/治疗, 精神障碍/并发症, 正压呼吸
摘要: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RF)伴轻度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AECOPD并Ⅱ型RF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32例,行BiPAP通气,观察通气前和通气后3 h、1 d、2 d、3 d及治疗期间症状、体征、血气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32例中,经BiPAP治疗后30例(93.7%)明显好转,pH、PaO2、PaCO2、心率(HR)、呼吸频率(RR)于治疗3 h有较大改善(P<0.01),1 d达明显效果;无效2例(6.3%).结论:BiPAP对AECOPD并Ⅱ型RF伴轻度意识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并提示BiPAP适用于大多AECOPD意识障碍患者.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股骨颈骨折漏诊6例分析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病,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的原因,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如不重视,常易误诊、漏诊.现将我们遇到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漏诊6例分析如下.

    作者:吴中华;刘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肛裂扩肛术应用复方亚甲兰止痛200例分析

    目的:探讨肛裂扩肛术应用复方亚甲兰止痛的效果.方法:选取Ⅱ~Ⅲ期肛裂200例进行治疗,肛裂周围注射复方亚甲兰注射液,并用4指伸入复肛门左右旋转表示扩肛成功.结果:术后观察裂口愈合,疼痛、便血消失.结论:肛裂采用此法治疗有效缓解疼痛出血等症状及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朱建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多发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误诊1例分析

    对多发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8岁.因突然声音嘶哑50 d入我院.患者因突然声音嘶哑30 d入省外一所医院,行胸部CT提示纵隔占位、肿瘤?在全麻下行上纵隔占位切除术,开胸后探查见一巨大包块与升主动脉关系紧密,未进一步手术.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既往史:患者于入院前6个月驾摩托车与行人相撞,伤及胸部,因无明显不适,未进一步诊治.查体:声音嘶哑,血压正常,气管居中,心界不大,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朱鹏;廖崇先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甲状腺腺瘤与乳头状癌32例超声鉴别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甲状腺占位患者32例,应用高频探头及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结合病理检查以通过超声技术鉴别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结果:22例经超声诊断为甲状腺瘤的患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超声诊断符合7例,3例诊断为良性占位.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腺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较高诊断价值,但有局限性.

    作者:张瑞平;赵英超;韩金云;古红芳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病例分型质量评价方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医院对科研、教学方面均有较为完善且公认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而在医疗质量方面却鲜有文献报道,医疗质量管理考评标准的制定是综合评价医院医疗工作的前提和关键[1].本文应用病例分型质量评价法,对我院内科系统科室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具有客观、全面、科学、实用的特点,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锦玉;鲁云鹤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48例分析

    将我院2001-03/2005-12曾被误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4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1.5~7.5(平均4.5)岁,病程1.5个月~5 a.1.2 临床表现首诊症状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诉,以夜间或晨起咳嗽为主诉者45例,伴反复鼻塞、鼻痒、咽痒、流涕或出现感冒样症状者21例;咳嗽迁延不愈12例;活动时气短、气促、疲劳6例;经常胸闷、胸部不适5例;夜间睡眠不安、经常叹气、长出气4例.

    作者:刘伟;韩雪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阿魏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对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针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阿魏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加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凝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凝血、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魏酸钠注射液对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玲;刘玉梅;侯方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腹腔镜类手术配合中使用CO2应注意的问题

    我院手术室在2000/2006对2 256例患者实行腹腔镜下手术,现将手术过程中使用CO2建立气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探讨如下.(1)在气腹建立前应测试穿刺针是否通畅,穿刺针通畅却仍有CO2气体不流出的情况,可能原因是穿刺针被组织阻塞或某处开关未开.需对每处开关做检查,并适当转动穿刺针方向,以确定是否进入腹腔.

    作者:崔涛;陈桂香;崔彩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肺炎性假瘤误诊肺癌18例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索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特点,分析误诊为肺癌的原因.方法:搜集18例肺炎性假瘤的临床X线、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肺炎性假瘤误诊的原因:(1)对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及肺内感染病史重视不足;(2)影像学认识上的误区;(3)以肺炎性假瘤肿块的增长速度为依据作出诊断.结论:影像学检查与临床密切结合,才能提高炎性假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例分析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7岁.发热10 d,胸痛1 d,于2004-08-28入院.3 a前曾患结核性胸膜炎,已愈.查体:T 39.0 ℃,一般状态欠佳,呼吸略促,左下肺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消失.血常规:WBC 9.2×109/L,Neu% 0.97,Neu# 8.9×109/L,Hb 92 g/L,Tp 59.9 g/L,ALB 27.2 g/L;胸腔B超示: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胸片示:右下肺片状密度增高影,双肋膈角消失.临床诊断为:右肺炎、双侧胸腔积液、低蛋白血症、轻度贫血.给予抗炎、纠正低蛋白血症治疗.

    作者:李淑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中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方法:检测UC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结肠黏膜培养上清液中IL-4、IFN-γ、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UC组结肠黏膜中IL-4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0.159 1±0.101 4)(P<0.05),IFN-γ和TNF-α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448 1±1.166 1、1.834 9±1.641 7)(P<0.01).结论:UC患者结肠黏膜中IL-4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IFN-γ、TNF-α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IL-4 、IFN-γ、TNF-α表达的改变是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晓军;王志红;韩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甲减误诊为抑郁症1例分析

    对甲减误诊为抑郁症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5岁,以精神抑郁2个月,周身水肿1个月为主诉于2007-06-18入院.该患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抑郁、嗜睡乏力,偶出现幻觉,就诊精神科诊断抑郁症,给予口服奥氮平、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口服,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1个月前出现周身水肿,颜面及双下肢水肿明显,于鞍山市铁东医院行肾脏彩超检查未见异常,于我院门诊化验尿常规PRO(-) ,Cr 123.5 μmol/L,以水肿待查,肾功不全收入院.病程中无发热,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短,无皮疹及光过敏.

    作者:杨英姿;巴艳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结肠损伤48例分析

    对我院1997-09/2007-09收治的结肠损伤4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0例,年龄17~70(平均43)岁.闭合性损伤28例,其中车祸伤18例,挤压伤和坠落伤8例,开放性损伤22例.伤后12 h内手术37例,12~24 h手术11例.损伤部位:回盲部及升结肠6例,横结肠12例,降结肠13例,乙状结肠损伤17例.按Shannon分级[1]:Ⅰ级4例,Ⅱ级7例,Ⅲ级20例,Ⅳ级12例,Ⅴ级5例.其中36例(75%)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主要以肝、脾、肾、小肠损伤为主.

    作者:刘晓斌;于子华;于铁夫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网络的初步建立

    随着血液检测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国债项目的资助,国内大部分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已具备数字化条件[1,2],而一些实验室仍沿袭原始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只将计算机单纯的用作打印和储存数据,没有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网络.为保障血液检测质量[3],结合血站血液检测的特点和我室的情况,初步建立了血液检测室的局域网.

    作者:白莉;温涛;王宏发;刘玉振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硬脑膜修补在重度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治疗中应用62例分析

    我院2004-02/2007-02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2例行去骨瓣减压,术中采用自体颞肌筋膜或骨膜行硬脑膜减张修补,取得良好效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1例,女11例,年龄19~64(39.4±12.4)岁.其中车祸致伤56例,殴斗致伤3例,坠落致伤3例.术前意识状态(按GCS评分):3~4分3例,5~6分2例,7~8分57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38例,脑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8例,弥漫性脑组织挫裂伤合并脑肿胀6例,硬膜外合并硬膜下血肿10例.损伤及病变部位:额颞23例,额部15例,颞部14例,顶部8例,枕部2例.

    作者:宋述严;邹存伟;毕宏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青年人结直肠癌的诊治进展

    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平均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4位,结直肠癌死亡居癌症死因第3位[1].在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尤其青年人较为明显.青年人结直肠癌由于其临床症状隐匿,表现缺乏特异性,浸润转移早,恶性程度高等临床特点,故其误诊率高,预后差.因此了解我国青年人结直肠癌的诊治现状,进一步提高对青年人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强;郑海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甲亢误诊15例分析

    本文就我院2005-01/2007-06消化内科以胃肠道疾病住院的非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误诊1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10例,年龄27~70(平均45)岁,病程6个月~3 a,误诊时间1周~6个月.其中2例是2次入院才确诊.

    作者:张宁湘;陈宏斌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来氟米特对Ⅳ+Ⅴ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白介素-18水平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来氟米特(LEF)对Ⅳ+Ⅴ型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尿白介素-18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来氟米特对LN的治疗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9例Ⅳ+Ⅴ型LN患者应用LEF治疗前后血、尿中白介素-18水平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LN患者血、尿中白介素-18水平在LEF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LEF治疗LN,可能与其降低LN患者血、尿中白介素-18水平有关.

    作者:陈伟;张军峰;赵丽萍;李宏伟;王雪剑;张献朝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呼吸机相关肺炎30例病原学特点及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01/2006-01确诊的30例VAP患者的病原学与临床特点.结果:VAP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8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8%)、肺炎克雷伯氏菌(22%)常见,其次为大肠埃希氏菌(8%),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分离率为18%.产酶株均不同程度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VAP病原菌多为G-杆菌,细菌耐药普遍较高,对机械通气患者应进行全面监控,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朱玉玫;王煜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颅内多发结核性肉芽肿1例分析

    对颅内多发结核性肉芽肿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12岁.因反应迟钝伴发热、头痛6个月,四肢抽搐2个月,右眼失明10 d于2007-06-05入我院.6个月前,家人发现其反应迟钝伴发热、精神萎靡,院外诊断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给予IRPS四联抗痨及地塞米松治疗40 d后好转出院,2个月前患者出现视物模糊,且无明显诱因出现4次痫样发作,发作时双眼凝视、四肢抽搐,呼之不应,意识丧失,数分钟后清醒,但不能回忆,无大小便失禁,10 d前出现右眼失明,院外腰穿脑脊液检查示细胞总数90×106/L,有核细胞60×106/L,单核细胞0.90,蛋白2.8 g/L,糖2.2 mmol/L,入住我院.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朱丹;谢鹏;李光勤;吕发金;牟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