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337例疗效分析

何云侠;刘红梅;徐春玲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
摘要:对我市综合医院治疗出血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337例疗效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跟踪调查我市综合医院2005~2006年创伤大出血患者189例,产后出血87例,外科大手术患者31例,血液病患者2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男178例,女159例,年龄11~78岁.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食管癌内镜检查与术后浸润深度相关性98例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表现与癌组织浸润深度的相关性.方法:总结本院1999-09/2006-09经内镜发现,并经手术证实的早期食管癌98例患者的资料.结果:早期食管癌中以糜烂型(直径>2 cm)及斑块型(直径>2 cm)多(占总数40.8%),术后证实发现黏膜下癌较多,分别占各类68.5%及76.2%.结论:内镜下分型及病变大小与浸润深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充血型多为黏膜内癌,病变面积大于2 cm糜烂型、病变面积大于2 cm斑块型多为黏膜下癌,病变面积小于2 cm糜烂型、病变面积小于2 cm斑块型及乳头型需要综合判断与分析.

    作者:杨公利;童强;邓卫平;郜元军;王强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腹膜外位阑尾炎导致后腹膜脓肿误诊1例分析

    对腹膜外位阑尾炎导致后腹膜脓肿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0岁.因反复右髂腰部疼痛伴破溃流脓2 a多次入院治疗.患者自诉于10 a前曾在外院行阑尾切除术,16 d后又因右下腹肠梗阻再次行剖腹探查术,2次手术具体情况均不详.自2004-05开始无明显原因反复出现右髂腰部疼痛,开始程度可忍受,后明显加重,在外院多家门诊诊断不详.于2004-06-02第1次收入我科诊断为:右髂腰部脓肿,2004-06-04首次行剖腹探查术,于右侧升结肠外后壁发现一脓肿,给予切开引流,留置引流管后术毕,术后症状很快消失,脓液引流干净拔除引流管顺利出院.但1个月后再次出现上述表现并伴发热,原引流管皮肤窦口破溃流脓,为黄色脓臭液.

    作者:付歆颖;谢大志;蔡定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抗惊厥药超敏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抗惊厥药超敏综合征的诊断、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苯妥英钠超敏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诊断、病因及治疗进行讨论.结果:本病例符合抗惊厥药超敏综合征的诊断,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抗惊厥药超敏综合征非常罕见,但有生命危险.延误早期诊治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多脏器损害.

    作者:陶苏江;甄伟;徐晶;郭志丽;顾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和DCS内固定的比较性观察

    目的:比较动力髋(DHS)和动力髁(DC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DHS和DCS共治疗转子间骨折患者54例,其中DHS 36例,DCS 18例,统计切口长度、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螺钉失效、髋内翻等指标.结果:DHS和DCS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DHS和DCS治疗转子间骨折都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朱宝林;杨建;吴勇;王洪俊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超声诊断胎儿羊膜束带综合征1例分析

    对超声诊断胎儿羊膜束带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5岁,孕1产0.既往无不良孕产史,本次早孕阶段无病毒感染、服药及毒物接触史,孕26周行常规产前胎儿筛查.超声显示:胎儿脊柱弯曲失常,腹部塌陷、腹围明显缩小,肝脏和肠管漂浮于羊水中,周围无膜性结构包绕;胎儿前胸壁部分缺陷,胎儿心脏暴露于羊水中,未见肋骨回声;胎儿一侧小腿及足形态异常;胎盘位于子宫后壁,其下缘可见条状回声,连于对侧宫壁及胎体.CDFT显示:胎儿脐带为单脐动脉.超声诊断:胎儿多发畸形(胸裂、腹裂伴肝肠外翻、脊柱侧弯、右侧小腿腓肠肌发育不良及足内翻、单脐动脉),考虑为羊膜束带综合征.孕妇在1周后引产,娩出一畸形胎儿证实超声所见.

    作者:李淑英;王敬才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结肠损伤48例分析

    对我院1997-09/2007-09收治的结肠损伤4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0例,年龄17~70(平均43)岁.闭合性损伤28例,其中车祸伤18例,挤压伤和坠落伤8例,开放性损伤22例.伤后12 h内手术37例,12~24 h手术11例.损伤部位:回盲部及升结肠6例,横结肠12例,降结肠13例,乙状结肠损伤17例.按Shannon分级[1]:Ⅰ级4例,Ⅱ级7例,Ⅲ级20例,Ⅳ级12例,Ⅴ级5例.其中36例(75%)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主要以肝、脾、肾、小肠损伤为主.

    作者:刘晓斌;于子华;于铁夫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周围神经鞘瘤误诊腱鞘囊肿1例分析

    对我院收治的周围神经鞘瘤误诊为腱鞘囊肿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7岁.因发现右腕部肿物10 a余而入院.患者于10 a余前偶然发现右腕部偏尺侧有一如蚕豆大小的肿物,无疼痛及麻木感,无红肿及活动障碍,当时未予诊治,近2 a来自感右腕部肿物明显增大,仍无疼痛及麻木感,无红肿及活动障碍.体格检查无异常.专科检查:右腕关节尺侧近腕横纹处有一约5.0 cm×4.0 cm大小的如乒乓球状肿物,周围无明显发红及点状出血,触之囊性感,压痛(±),质硬,活动度差,Tinel's Sign(叩击试验)(-),两点区分试验(-),大,小鱼际肌无明显萎缩,骨间肌较健侧无明显异常,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肢端末梢血运及感觉无异常.初步诊断:右腕部腱鞘囊肿.

    作者:刘小刚;张志华;于洋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青年人结直肠癌的诊治进展

    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平均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4位,结直肠癌死亡居癌症死因第3位[1].在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尤其青年人较为明显.青年人结直肠癌由于其临床症状隐匿,表现缺乏特异性,浸润转移早,恶性程度高等临床特点,故其误诊率高,预后差.因此了解我国青年人结直肠癌的诊治现状,进一步提高对青年人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强;郑海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12例分析

    目的:探讨特殊表现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2例儿童腹型HSP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2例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而无皮肤紫癜.均经胃镜诊断HSP.用激素后腹痛很快缓解.经治疗1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对诊断不明的儿童期急性腹痛患儿,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尽早做胃镜检查,明确胃肠道受累情况,有利于尽早诊断HSP.极早应用激素对缓解腹痛起重要作用.

    作者:廉敬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医院图书馆如何为医务人员服务体会

    医院图书馆要针对各种读者对象和医疗、教学、科研任务,采取多项服务措施,在引导和促进临床科研工作中尽职尽责,强化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作者:林国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腹腔镜类手术配合中使用CO2应注意的问题

    我院手术室在2000/2006对2 256例患者实行腹腔镜下手术,现将手术过程中使用CO2建立气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探讨如下.(1)在气腹建立前应测试穿刺针是否通畅,穿刺针通畅却仍有CO2气体不流出的情况,可能原因是穿刺针被组织阻塞或某处开关未开.需对每处开关做检查,并适当转动穿刺针方向,以确定是否进入腹腔.

    作者:崔涛;陈桂香;崔彩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

    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胸腔积液,准确判断其性质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指标多种多样,临床出现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金标准,但这两项检查的阳性率只有50%~60%.因此,如何及时、正确的鉴定胸腔积液的性质关系重大.本文旨在探讨各种检测方法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田辉;车丽燕;李永春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获得性类B血型物质致血型鉴定错误1例分析

    我院收治一位女性患者,因获得性类B血型物质存在,将天然血型A型误定为AB型,先后2次输入800 ml AB型悬浮红细胞,当类B血型物质消失后,又分3次输入A型悬浮红细胞1 200 ml,并辅以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阴雪涛;郭晨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巨大胸骨肿瘤扩大切除并自体肋骨移植+克氏针胸廓重建1例分析

    对巨大胸骨肿瘤扩大切除并自体肋骨移植+克氏针胸廓重建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6岁.5 a前发现前上胸部一肿块,质硬、无痛,生长缓慢、皮肤无异常,长期自行外敷中药治疗(具体不详).1 a前,局部皮肤红肿、溃烂,并不断向深部侵蚀,在胸骨上段偏左形成一直径约2 cm,深约5 cm的深洞.洞内间断有脓血性分泌物排出,味腥臭.6个月前,在洞口右下方又长出一硬块,高约1 cm、基底部宽广、局部皮肤变薄、少量色素沉着、皮温正常.胸部CT显示:肿瘤呈不规则形,约9 cm×11 cm×10 cm,病变侵犯整个胸骨体,肿瘤后方有两处突起分别轻度压迫升主动脉和主肺动脉,两肺无异常,纵隔淋巴结无肿大(图1).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心、肝、肾功能无异常,血清免疫学等检查无异常.术前诊断:胸骨良性肿瘤?

    作者:王娟;黄芳;杨兵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胃巨大结石内镜激光微弹头爆破术1例分析

    对胃巨大结石内镜激光微弹头爆破术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6岁,因间断上腹部疼痛30 a、加重12 d入院.患者在半个月前进食250 g山楂后,感上腹隐痛不适,不伴有反酸及纳差,嗳气等.曾在当地医院行钡餐检查示胃占位.在我院行胃镜检查提示:(1)胃石;(2)胃多发胃溃疡收治入院.查体中上腹压痛阳性.实验室检查:Hb 120 g/L,大便隐血试验弱阳性,凝血常规正常.胃镜示:胃体小弯有一椭圆形溃疡,大小约1.5 cm×1.0 cm,表面覆着白苔,周边黏膜无充血水肿.胃体有一结石大小约4 cm×6 cm.常规进镜至胃腔找到结石后,使用激光微弹头多次爆破结石,并注入碳酸氢钠溶液约200 ml灌洗、溶解,从幽门排入肠道.术程顺利.术后使用碳酸氢钠片,吗丁啉及麦滋林,雷贝拉唑肠溶片口服.住院留观无腹痛腹胀便血症状,未发生穿孔及肠梗阻等并发症.

    作者:廖亮;高利利;吴本俨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血站财务管理的探讨

    自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血站的监督与管理,增加了对血站的资金投入.但血站如何在新形势及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既要为临床提供合格的血液制品,又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求得生存与发展.为此,加强血站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尤为重要.作者近年来结合本站的一些实际情况,就血站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及财务管理的基本问题与大家一同探讨.

    作者:纪慧;李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库欣综合征死亡7例原因分析

    库欣综合征是1912年由Harvey Cushing首先报道的一种因慢性糖皮质激素增多所致的疾病,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肾上腺皮质长期分泌过量皮质醇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征.本文就我院库欣综合征死亡7例分析如下.

    作者:娄东辉;顾艳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伴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交叉韧带损伤40例MRI分析

    目的:探讨伴有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X线平片示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疑有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检查.结果:前交叉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15例,后交叉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24例,10例伴有相应韧带的弥漫性损伤.结论:MRI在诊断伴有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交叉韧带损伤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张春雷;蒋雪峰;黄健康;吴炫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肺隔离症15例诊治分析

    我院1989-09/2007-06共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患者15例,效果满意,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2例,年龄12~55(平均32.5)岁.除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外,其余均有反复咳嗽、咳痰病史,伴反复发热9例,间断咯血4例.病变位于左肺下叶12例,右肺下叶3例,其中后基底段11例,内基底段3例,外基底段1例.叶内型13例,叶外型2例.胸部X线及CT检查病变囊性表现5例,密度均匀的实质性肿块样表现5例,密度不均匀的肿块表现3例,支气管扩张表现2例.7例CT检查示病变与胸主动脉、脊柱或下肺静脉有条索状相连,呈现为尖部指向脊柱旁的楔状影,2例增强CT扫描示条索内有异常血管影,2例行磁共振检查发现病肺的异常供血动脉.术前确诊肺隔离症4例,高度怀疑肺隔离症3例,其余误诊为肺囊肿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症、肺癌、肺脓疡.

    作者:金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Hunt's综合征误诊为颅内感染1例分析

    对Hunt's综合征误诊为颅内感染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1岁.2008-01-04因发热、头痛、干咳1个月,左侧口角歪斜6 d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为低热,具体体温不详,伴全头部胀痛、干咳、鼻塞,在当地服用消炎药后头痛有好转,但仍有低热发生,夜间偶尔有盗汗,未继续治疗.6 d前患者出现左侧口角歪斜,伴左侧眼裂闭合不全,左侧外耳道溢黄色脓性分泌物、左侧外耳道疱疹,有时有低热,体温具体不详,在当地医院就诊,予抗感染治疗效果差,遂以颅内感染转入我院.

    作者:严钢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