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跃领
对静脉滴注脂肪乳诱发痛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0岁.既往有高血压、痛风病史.因过量饮酒而致上腹部胀痛不适伴恶心呕吐2 d来院.门诊B超检查发现胆囊稍肿大,胆囊壁粗糙不平,胰腺中度水肿;血淀粉酶1 522 U/L.诊断急性胆原性胰腺炎收住院.查体:T 36.8 ℃,P 80次/min,BP 140/90 mm Hg,痛苦面容,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腹肌软,肝脾未触及,满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四肢关节无肿痛,血WBC 9.5×109/L,中性粒细胞78%,肝功能:
作者:王飞;韩意;韩夏;王兰;吴康艮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对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针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阿魏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加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凝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凝血、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魏酸钠注射液对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玲;刘玉梅;侯方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儿童哮喘是一种不易确诊的复杂综合征,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1].研究者们提出一旦影响儿童哮喘的环境危险因素和哮喘危险儿童被确定,应用干预措施进行预防可逆转发病趋势和减少哮喘的发生.尤其是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可作为预防性干预哮喘的决策基础,针对儿童哮喘采取预防干预措施越早越好[2].
作者:江玲;王永兴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常见的妊娠期合并症,严重影响着孕妇的身心健康,长期不进行治疗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临床治疗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将妊娠期合并念珠菌阴道炎临床用药治疗概括介绍如下.
作者:刘汉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首诊眼科的外伤性动静脉海绵窦瘘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1岁.因左眼前突、视物有重影伴视力下降20 d入院.患者于1个月半前发生车祸,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右锁骨粉碎性骨折、颅内血肿,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后因左眼出现上述症状,隧又来我院就诊.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视力:右0.8,左0.4.左眼球向正前方突出,眼球向各方向运动受限.
作者:孙荣;邓莹莹;周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自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血站的监督与管理,增加了对血站的资金投入.但血站如何在新形势及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既要为临床提供合格的血液制品,又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求得生存与发展.为此,加强血站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尤为重要.作者近年来结合本站的一些实际情况,就血站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及财务管理的基本问题与大家一同探讨.
作者:纪慧;李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肺栓塞误诊3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28岁.以呼吸困难、咳嗽、右下肢水肿1周入院.查体:BP 85/60 mm Hg,P 110次/min,T 38 ℃,口唇发绀,端坐位,颈动脉怒张,双肺底干湿口罗音,心界不大,心音低,HR 110次/min,腹平软,肝脾不大,右下肢水肿,动脉搏动弱,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胸片:右侧胸腔积液;肺CT右肺边缘片状影;心电: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入院后诊断:肺炎;心衰、心功Ⅳ级;系统性红斑狼疮待排.给予强心、利尿、激素治疗后效果不佳,转哈医大一院住院诊断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抗凝、激素治疗后好转.
作者:代树东;赵蕾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医学生是未来医务工作者,临床误诊也是他们将来要面临的问题.提高医学生的医疗风险意识,将有助于他们提升责任感、端正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态度,在未来的医疗服务中降低临床误诊概率.
作者:曾奇;朴玉霞;吴岳达 刊期: 2008年第13期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病,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的原因,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如不重视,常易误诊、漏诊.现将我们遇到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漏诊6例分析如下.
作者:吴中华;刘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腹膜外位阑尾炎导致后腹膜脓肿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0岁.因反复右髂腰部疼痛伴破溃流脓2 a多次入院治疗.患者自诉于10 a前曾在外院行阑尾切除术,16 d后又因右下腹肠梗阻再次行剖腹探查术,2次手术具体情况均不详.自2004-05开始无明显原因反复出现右髂腰部疼痛,开始程度可忍受,后明显加重,在外院多家门诊诊断不详.于2004-06-02第1次收入我科诊断为:右髂腰部脓肿,2004-06-04首次行剖腹探查术,于右侧升结肠外后壁发现一脓肿,给予切开引流,留置引流管后术毕,术后症状很快消失,脓液引流干净拔除引流管顺利出院.但1个月后再次出现上述表现并伴发热,原引流管皮肤窦口破溃流脓,为黄色脓臭液.
作者:付歆颖;谢大志;蔡定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0例与同期来我院体检人员8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流动力学和血压各项参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脉压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脑血流动力学有显著差异(P<0.05).(3)随着年龄的增长,脉压与脑血流动力学呈正相关.结论:脉压的增大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两者的观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金玲;焦红星;张李向;段丽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血流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肝细胞癌与26例胆管细胞癌侵犯门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6例肝细胞癌发生门静脉瘤栓66条,受侵血管壁全部显像清晰,管腔内瘤栓实体(100%),26例胆管细胞癌侵犯门静脉27条,其中仅7.4%(2/27)血管壁显示清晰.肝细胞癌组门静脉瘤栓内75.7%(50/66)测及动静脉血流,63.6%(42/66)测及高速动脉血流;胆管细胞癌组受侵门静脉内仅14.8%(4/27)测及血流信号.肝细胞癌组与胆管细胞癌组受侵门静脉周边测及高速动脉血流者分别占80.3%(53/66)与29.6%(8/27).以上结果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血流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春芝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我院2004/2007年康复中心配合本院妇科病房针刺结合微波治疗急性盆腔炎3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大61岁,年龄小22岁,病程长3个月,病程短4 d.
作者:杜红旭;高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胃巨大结石内镜激光微弹头爆破术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6岁,因间断上腹部疼痛30 a、加重12 d入院.患者在半个月前进食250 g山楂后,感上腹隐痛不适,不伴有反酸及纳差,嗳气等.曾在当地医院行钡餐检查示胃占位.在我院行胃镜检查提示:(1)胃石;(2)胃多发胃溃疡收治入院.查体中上腹压痛阳性.实验室检查:Hb 120 g/L,大便隐血试验弱阳性,凝血常规正常.胃镜示:胃体小弯有一椭圆形溃疡,大小约1.5 cm×1.0 cm,表面覆着白苔,周边黏膜无充血水肿.胃体有一结石大小约4 cm×6 cm.常规进镜至胃腔找到结石后,使用激光微弹头多次爆破结石,并注入碳酸氢钠溶液约200 ml灌洗、溶解,从幽门排入肠道.术程顺利.术后使用碳酸氢钠片,吗丁啉及麦滋林,雷贝拉唑肠溶片口服.住院留观无腹痛腹胀便血症状,未发生穿孔及肠梗阻等并发症.
作者:廖亮;高利利;吴本俨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我院2004-12/2007-12收治的小儿结核性脑膜炎(TBM)3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30例,年龄1~14岁.入院病程1~2 d,平均7 d.本组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1]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
作者:王禹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经一侧半椎板入路在椎管内肿瘤中显微切除中应用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一侧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13例颈椎管内肿瘤.结果:12例肿瘤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随访2~12 个月,患者未见术后脊柱畸形或活动障碍.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和脊柱畸形.结论:对于颈椎管内髓外的良性肿瘤该术式创伤小、出血少,不影响颈椎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优于全椎板切除手术.
作者:张铁辉;李大成;李佳;刘光耀;李洪哲;任岩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对软性角膜接触镜致巨乳头性结膜炎的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将56例112只眼巨乳头结膜炎用科恒眼液、色苷酸钠眼液、0.1%玻璃酸钠眼液治疗,同时停戴角膜接触镜.结果:Ⅰ期有效率100%,Ⅱ期有效率92.0%,Ⅲ期有效率86.7%,Ⅳ期有效率25.0%.结论:治疗巨乳头性结膜炎的有效率与日戴时间、戴镜年限及对接触镜的保养等方面有关,发病后停戴角膜接触镜,积极治疗效果好.
作者:吕茜;李穗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将我科1993-02/2007-10低血糖昏迷77例病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3例,女34例,年龄11~75(平均57.3)岁.均符合条件:(1)昏迷时血糖低于3.3 mmol/L;(2)补糖后大部分神志转清;(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
作者:卢潘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术前介入治疗在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巨块型宫颈癌患者(Ⅰb2期16例,Ⅱa期15例,Ⅱb期7例)进行介入治疗,采用PVB方案,包括顺铂(DDP)、长春新碱(VCR)、博来霉素(BLM),观察治疗前、后和手术前肿块变化情况.结果:宫颈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近期有效率为89.47%(34/38),治疗结束后2周38例均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论:巨块型宫颈癌在根治术前给予介入治疗能使肿瘤缩小,宫旁组织浸润消退,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赵秀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现将我院2000-05/2007-12支气管异物误诊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8月龄~2岁.来自农村2例,城镇1例;异物分别为黄豆、花生碎屑、瓜籽;就诊时间距离异物吸入8 d~1个月.本组就诊时均有发热、咳嗽,其中有呛咳、气促1例,咳嗽1例,呛咳时伴发绀1例,症状多随体位改变而加重或缓解.肺部检查:3例患侧叩呈浊音,呼吸音减低,有湿口罗音者3例,喘鸣音2例.
作者:郭晓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