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跃领
医学生是未来医务工作者,临床误诊也是他们将来要面临的问题.提高医学生的医疗风险意识,将有助于他们提升责任感、端正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态度,在未来的医疗服务中降低临床误诊概率.
作者:曾奇;朴玉霞;吴岳达 刊期: 2008年第13期
自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血站的监督与管理,增加了对血站的资金投入.但血站如何在新形势及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既要为临床提供合格的血液制品,又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求得生存与发展.为此,加强血站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尤为重要.作者近年来结合本站的一些实际情况,就血站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及财务管理的基本问题与大家一同探讨.
作者:纪慧;李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战时颜面部创伤的急救探讨如下.1 伤因与分类1.1 机械性创伤包括撞击伤、挤压伤、锐器刺害伤、异物伤和火器枪弹伤等.据20世纪80年代某局部战争统计,耳鼻咽喉战伤以鼻窦伤多(43.3%),其次为耳部伤(42.4%)和咽喉气管颈部伤(13.8%)[1].近10 a来,美军对海外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广泛应用于精确制导和远程轰炸的作战方式,大规模爆炸性武器的使用,发生了大量的炸伤、爆震伤和挤压伤.据外军6次战争致伤因素情况提示,现代战争中爆炸所致的弹片伤发生率较高[2,3].历史上8次战争中,各类爆炸引起的碎片伤约占各种眼伤原因的62%~85%,以碎片伤对眼组织的致伤率高[4].
作者:谢雄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比较动力髋(DHS)和动力髁(DC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DHS和DCS共治疗转子间骨折患者54例,其中DHS 36例,DCS 18例,统计切口长度、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螺钉失效、髋内翻等指标.结果:DHS和DCS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DHS和DCS治疗转子间骨折都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朱宝林;杨建;吴勇;王洪俊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ACC)的临床特征,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4例E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根据胆脂瘤病变程度决定治疗方式,24例均治愈,随访1~5 a无复发.结论:外耳道胆脂瘤可能发展为广泛性的乳突破坏,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胆脂瘤和死骨,防止胆脂瘤残留和复发.
作者:周旭峰;姚雅芬;张爱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多发性易消散性白点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如下.1 病历摘要女,27岁.因左眼视物模糊,变暗,眼前黑影3 d于2006-05-21就诊于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患者既往健康.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1/-4.75D=1.0,眼压12.0 mm Hg,眼前段及眼底未见异常.左眼视力0.08/-5.25DS=0.5,眼压13.0 mm Hg;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晶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未见炎性细胞,眼底视盘境界清,色淡红,C/D=0.3,黄斑旁中心凹区血管旁见数个圆形白色点状病灶,边界清晰,位于视网膜深层及RPE层,有向黄斑中心凹聚集的倾向,但尚未累及中心凹,中心凹反射(+).FFA检查示左眼早期病变处透见荧光,动静脉期表现为下方绕中心凹半周的高荧光斑点,呈花冠征,并持续到晚期.
作者:武国臣;魏来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多发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8岁.因突然声音嘶哑50 d入我院.患者因突然声音嘶哑30 d入省外一所医院,行胸部CT提示纵隔占位、肿瘤?在全麻下行上纵隔占位切除术,开胸后探查见一巨大包块与升主动脉关系紧密,未进一步手术.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既往史:患者于入院前6个月驾摩托车与行人相撞,伤及胸部,因无明显不适,未进一步诊治.查体:声音嘶哑,血压正常,气管居中,心界不大,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朱鹏;廖崇先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包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骨包虫病较少见.由于其发病率低,据文献报道约占包虫病的0.5%~4%.往往因对其认识不足,又加之骨包虫病在影像学上和结核、肿瘤鉴别困难,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肱骨干骨包虫并肱三头肌肌肉包虫1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尧天;王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我院2005-07/2007-07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34例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6例,年龄17~56岁,平均38.5岁.左侧13例,右侧21例;涉及主力侧21例.损伤原因:车祸伤12例,骑摩托车伤5例,骑自行车伤4例,滑雪摔伤6例,踢球伤7例.合并肩部皮挫伤21例,肩盂骨折2例.受伤到入住医院时间2~6 h,平均4 h.
作者:聂信胜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一端有鞭毛的革兰阴性螺旋状细菌,1983年被澳大利亚学者Marshll和Warren发现,1994年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Ⅰ类致癌因子,从此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全球约有半数的人感染HP,它是胃肠道感染常见的病源菌,其感染途径、发病机制与众多疾病的关系尚不清楚,现已公认HP与上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与下消化道疾病的关系近年来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降低HP感染是否能减少肠道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值得探讨.本文通过近年来国内外关于HP与下消化道疾病关系的研究情况,以及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阐述.
作者:陈卓琳;林中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以干咳为主要表现的肝脓肿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1岁.因干咳、伴发热1周入院.1周前自述受凉后开始出现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无咯痰,发热,体温高37.8 ℃,畏寒、略有咽痛,无流涕,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自服感冒药无好转.查体:咽红肿,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口罗音.既往体健.
作者:王少鑫;浦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屈光不正是指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经眼的曲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不能产生清晰的像,又称非正视眼.目前配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仍是重要的非手术疗法,与成人相比,儿童具有其特殊性,表现为动态的、调节力强、斜弱视等问题.年龄偏小的幼儿视力检查困难,不能表达戴镜后的状态,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更严格的配镜要求.现将我院在治疗儿童屈光不正配镜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春霞;赵晓云;郭渊;赵春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对软性角膜接触镜致巨乳头性结膜炎的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将56例112只眼巨乳头结膜炎用科恒眼液、色苷酸钠眼液、0.1%玻璃酸钠眼液治疗,同时停戴角膜接触镜.结果:Ⅰ期有效率100%,Ⅱ期有效率92.0%,Ⅲ期有效率86.7%,Ⅳ期有效率25.0%.结论:治疗巨乳头性结膜炎的有效率与日戴时间、戴镜年限及对接触镜的保养等方面有关,发病后停戴角膜接触镜,积极治疗效果好.
作者:吕茜;李穗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肺栓塞误诊3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28岁.以呼吸困难、咳嗽、右下肢水肿1周入院.查体:BP 85/60 mm Hg,P 110次/min,T 38 ℃,口唇发绀,端坐位,颈动脉怒张,双肺底干湿口罗音,心界不大,心音低,HR 110次/min,腹平软,肝脾不大,右下肢水肿,动脉搏动弱,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胸片:右侧胸腔积液;肺CT右肺边缘片状影;心电: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入院后诊断:肺炎;心衰、心功Ⅳ级;系统性红斑狼疮待排.给予强心、利尿、激素治疗后效果不佳,转哈医大一院住院诊断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抗凝、激素治疗后好转.
作者:代树东;赵蕾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巨大胸骨肿瘤扩大切除并自体肋骨移植+克氏针胸廓重建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6岁.5 a前发现前上胸部一肿块,质硬、无痛,生长缓慢、皮肤无异常,长期自行外敷中药治疗(具体不详).1 a前,局部皮肤红肿、溃烂,并不断向深部侵蚀,在胸骨上段偏左形成一直径约2 cm,深约5 cm的深洞.洞内间断有脓血性分泌物排出,味腥臭.6个月前,在洞口右下方又长出一硬块,高约1 cm、基底部宽广、局部皮肤变薄、少量色素沉着、皮温正常.胸部CT显示:肿瘤呈不规则形,约9 cm×11 cm×10 cm,病变侵犯整个胸骨体,肿瘤后方有两处突起分别轻度压迫升主动脉和主肺动脉,两肺无异常,纵隔淋巴结无肿大(图1).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心、肝、肾功能无异常,血清免疫学等检查无异常.术前诊断:胸骨良性肿瘤?
作者:王娟;黄芳;杨兵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现将我院近12 a来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1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4岁1例,4~7岁4例,>7岁5例,平均年龄8.3岁.均无糖尿病家族史.全部病例符合诊断标准.本组患儿均有中-重度脱水,以不明原因昏迷入院2例,以呕吐、腹痛等急腹症就诊者5例,以发热,乏力,厌食伴精神差就诊者3例.
作者:李素洁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现将我科所遇因颈淋巴结切除活检术后合并乳糜瘘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65~72岁.因肺部阴影,左颈根部固定性肿大淋巴结,临床高度怀疑肺癌,行相关检查,包括支气管镜检查尚不能确诊而行颈淋巴结切除活检术,2例由我科施行手术,1例在所住科室施行手术.其中1例术中发现,随即在瘘口处行荷包缝合,另外2例术后2~3 d因伤口包扎敷料较多渗出请我科会诊后确定为乳糜瘘.
作者:王非;杨超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以多组颅神经损害和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3岁.因吞咽困难2 d、加重并呼吸困难3 h于2007-04-11入院.患者于2007-04-07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等感冒症状,口服感冒清后感冒症状有所改善,2007-04-09晨起后感吞咽困难,语声低弱,伴有饮水呛咳、双上肢无力,双下肢肌力正常,无大小便功能障碍,无感觉异常.2007-04-11上午来我院门诊,查血电解质无异常,予新斯的明试验结果为阴性.2007-04-11T15:00左右,患者在门诊留观期间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至74%,立即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收入病房.入院时查体:神清,双侧瞳孔等大形圆,直径约3.5 mm,眼球运动自如,皱眉不能,双眼闭合不全.
作者:黎逢光;李朝武;唐洲平;张苏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长期误诊为癫痫的胰岛β细胞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5岁.于2 a前始出现反复发作性心悸、头昏,无明显的饥饿感及出汗,发作时间不定,持续时间较短,约30 min左右可自行缓解,平常也无多食、易饥症状,体重无明显增加,故未引起患者重视,未就诊.0.5 a后则反复出现清晨起床时家人呼之不应,甚至需灌服糖水后方能醒来,并逐渐发展为反复癫痫样抽搐,长期在当地及成都、重庆两地各家大医院神经或精神科诊治,经脑电图、脑CT等检查后,诊断为癫痫,并长期口服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治疗,初始用药后症状能控制,但近0.5 a疗效不佳而入院.入院时查体:BP 120/70 mm Hg,肥胖体型,心、肺、腹无阳性发现.
作者:陈玉华;陈敏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静脉滴注脂肪乳诱发痛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0岁.既往有高血压、痛风病史.因过量饮酒而致上腹部胀痛不适伴恶心呕吐2 d来院.门诊B超检查发现胆囊稍肿大,胆囊壁粗糙不平,胰腺中度水肿;血淀粉酶1 522 U/L.诊断急性胆原性胰腺炎收住院.查体:T 36.8 ℃,P 80次/min,BP 140/90 mm Hg,痛苦面容,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腹肌软,肝脾未触及,满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四肢关节无肿痛,血WBC 9.5×109/L,中性粒细胞78%,肝功能:
作者:王飞;韩意;韩夏;王兰;吴康艮 刊期: 200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