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信胜
我院2001/2006年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79例,其中53例行早期气管切开术,26例延迟切开,切开时机选择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高本林;冯世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内毒素血症与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临床疑似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患者30例.以动态浊度法连续检测内毒素,以全自动培养仪及鉴定仪进行血培养及鉴定.结果:30例血标本11例有革兰阴性菌生长.26例内毒素测定阳性,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死亡病例血培养结果1例阳性,1例阴性;但内毒素检测均呈进行性增高.结论: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病情变化除细菌本身的作用以外还与内毒素血症密切相关.
作者:于农;金欣;陈建魁;宋世平;尹秀云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E-cadherin 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状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82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和20例正常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正常肺组织E-cadherin表达;4例C-erbB2+表达,无C-erbB2过表达.NSCLC中E-cadherin表达率为(49%),低分化组NSCLC E-cadherin表达率为30%,明显低于中高分化组表达率60%(P=0.010);中晚期( Ⅲ+Ⅳ)NSCLC表达率为31%,明显低于早期(Ⅰ+Ⅱ)NSCLC表达率62%(P=0.007);淋巴结转移组NSCLC表达率为39%,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65%(0.026),均有统计学意义.肺腺癌C-erbB2表达率为45%,高于鳞癌过表达率17%(P= 0.017);中晚期NSCLC(Ⅲ+Ⅳ)过表达率为51%,高于早期(Ⅰ+Ⅱ)过表达率21%(P=0.004);淋巴转移组过表达率为41%,高于无淋巴转移组过表达率23%(P=0.028).E-cadherin的低表达和C-erbB2过表达无相关性.结论:E-cadherin低表达和C-erbB2过表达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联合检测对判断NSCLC生物学行为有病理临床意义.
作者:刘汉勇;王晓玫;单军;成志强;蔡进中;彭全洲;胡锦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RF)伴轻度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AECOPD并Ⅱ型RF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32例,行BiPAP通气,观察通气前和通气后3 h、1 d、2 d、3 d及治疗期间症状、体征、血气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32例中,经BiPAP治疗后30例(93.7%)明显好转,pH、PaO2、PaCO2、心率(HR)、呼吸频率(RR)于治疗3 h有较大改善(P<0.01),1 d达明显效果;无效2例(6.3%).结论:BiPAP对AECOPD并Ⅱ型RF伴轻度意识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并提示BiPAP适用于大多AECOPD意识障碍患者.
作者:王廷焱;杨永国;余嗣崇;冯磊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战时颜面部创伤的急救探讨如下.1 伤因与分类1.1 机械性创伤包括撞击伤、挤压伤、锐器刺害伤、异物伤和火器枪弹伤等.据20世纪80年代某局部战争统计,耳鼻咽喉战伤以鼻窦伤多(43.3%),其次为耳部伤(42.4%)和咽喉气管颈部伤(13.8%)[1].近10 a来,美军对海外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广泛应用于精确制导和远程轰炸的作战方式,大规模爆炸性武器的使用,发生了大量的炸伤、爆震伤和挤压伤.据外军6次战争致伤因素情况提示,现代战争中爆炸所致的弹片伤发生率较高[2,3].历史上8次战争中,各类爆炸引起的碎片伤约占各种眼伤原因的62%~85%,以碎片伤对眼组织的致伤率高[4].
作者:谢雄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形态学酷似混合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1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疼痛,无牙龈肿胀,无口腔溃疡和糜烂,自服消炎药有所好转.半个月前觉咽部疼痛,并出现发热,高达39 ℃,无咳嗽、咳痰,无畏寒、寒战、盗汗,入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持续升高,给予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无明显好转,来我院血液科就诊.查体:T 37.5 ℃,咽部充血,余查体未见异常.血常规示:
作者:王利;赵湜;陈万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创伤性膈疝的发病因素,早期诊断方法,误诊、漏诊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3-07/2007-08收治的创伤性膈疝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后24 h内确诊15例,术前确诊20例.治愈28例,死亡1例.结论:详细了解外伤史,细致全面的体格检查,及时必要的辅助检查,是提高诊断符合率、降低漏诊率的重要手段,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石桂葆;刘文辉;马利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我院2004/2007年康复中心配合本院妇科病房针刺结合微波治疗急性盆腔炎3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大61岁,年龄小22岁,病程长3个月,病程短4 d.
作者:杜红旭;高焰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肺结核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4岁.无明显诱因干咳、乏力、头晕8个月,伴胸闷、气短、低热6个月,加重伴气喘20 d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无盗汗、咳痰、咯血、潮热症状.来我院前在本地医院诊断为肺结核,给异烟肼0.4 g、利福平0.45 g、乙胺丁醇0.75 g口服,1次/d,经治疗5个月无效.故来我院诊治.查体:T 37.20 ℃,P 96次/min,R 21次/min,BP 16/11 kPa,神志清,精神差,体质消瘦,扶入病房,自动体位,问答切题,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平均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4位,结直肠癌死亡居癌症死因第3位[1].在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尤其青年人较为明显.青年人结直肠癌由于其临床症状隐匿,表现缺乏特异性,浸润转移早,恶性程度高等临床特点,故其误诊率高,预后差.因此了解我国青年人结直肠癌的诊治现状,进一步提高对青年人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强;郑海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医学生是未来医务工作者,临床误诊也是他们将来要面临的问题.提高医学生的医疗风险意识,将有助于他们提升责任感、端正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态度,在未来的医疗服务中降低临床误诊概率.
作者:曾奇;朴玉霞;吴岳达 刊期: 2008年第13期
血站文化是血站建设的灵魂与精髓,能为我国采供血事业发展提供凝聚力、规范力、导向力和推动力.探讨如下.1 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采供血事业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统一、协作性不强,各自为战现象普遍;政府投入差距大,地区差异明显;业务拓展不够,有待进一步挖掘等.文化建设则可提高血站的核心竞争力,促进血站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邹文涛;严仲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我院1989-09/2007-06共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患者15例,效果满意,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2例,年龄12~55(平均32.5)岁.除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外,其余均有反复咳嗽、咳痰病史,伴反复发热9例,间断咯血4例.病变位于左肺下叶12例,右肺下叶3例,其中后基底段11例,内基底段3例,外基底段1例.叶内型13例,叶外型2例.胸部X线及CT检查病变囊性表现5例,密度均匀的实质性肿块样表现5例,密度不均匀的肿块表现3例,支气管扩张表现2例.7例CT检查示病变与胸主动脉、脊柱或下肺静脉有条索状相连,呈现为尖部指向脊柱旁的楔状影,2例增强CT扫描示条索内有异常血管影,2例行磁共振检查发现病肺的异常供血动脉.术前确诊肺隔离症4例,高度怀疑肺隔离症3例,其余误诊为肺囊肿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症、肺癌、肺脓疡.
作者:金哲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我院1997-09/2007-09收治的结肠损伤4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0例,年龄17~70(平均43)岁.闭合性损伤28例,其中车祸伤18例,挤压伤和坠落伤8例,开放性损伤22例.伤后12 h内手术37例,12~24 h手术11例.损伤部位:回盲部及升结肠6例,横结肠12例,降结肠13例,乙状结肠损伤17例.按Shannon分级[1]:Ⅰ级4例,Ⅱ级7例,Ⅲ级20例,Ⅳ级12例,Ⅴ级5例.其中36例(75%)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主要以肝、脾、肾、小肠损伤为主.
作者:刘晓斌;于子华;于铁夫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误诊致死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8岁.1个月前受凉后咳嗽、发热、腰痛,口服消炎药数天热退,腰痛持续并加重.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结核史.外院X线:L4~L5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查体:T 36.4 ℃,BP 140/70 mm Hg,贫血貌,双肺腹无异常发现,L4~S1棘突压痛,椎旁叩击痛阳性,右LASEGONE征阳性,左侧70度阳性,双侧BRUGARD征阳性.双下肢无水肿.初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丁力平;胡桃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26例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TS综合征))的误诊情况,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6例误诊的KTS综合征临床资料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患肢酸困肿胀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皮内毛细血管瘤色泽变暗,皮肤溃疡均在出院前结痂或者愈合.结论:重视对KTS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处理方式的认识,可以减少误诊率.
作者:宋燕;王子凡;郭学利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提高对小肠肿瘤X线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肠原发肿瘤的临床资料和X线所见.结果:小肠原发肿瘤的X线表现包括:(1)充盈缺损;(2)肠腔狭窄;(3)黏膜破坏,管壁僵硬;(4)龛影;(5)肠管移位;(6)肠梗阻.结论:依照上述X线表现多可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李亚新;刘庆祥;刘大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01/2006-01确诊的30例VAP患者的病原学与临床特点.结果:VAP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8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8%)、肺炎克雷伯氏菌(22%)常见,其次为大肠埃希氏菌(8%),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分离率为18%.产酶株均不同程度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VAP病原菌多为G-杆菌,细菌耐药普遍较高,对机械通气患者应进行全面监控,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朱玉玫;王煜 刊期: 2008年第13期
对我院2000年以来精神病合并特殊类型结核病误诊4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41岁.患精神分裂症15 a,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2000-06起左侧颈部逐渐出现肿块,初始约0.5 cm,即服抗生素10 d余无效果.肿块逐渐增大,数目逐渐增多成为串珠样.查体见颈两侧广泛性、质偏硬、相互连接、边缘清楚的肿块10多个,大小约1~2 cm .
作者:刘海生;王小凤;万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经一侧半椎板入路在椎管内肿瘤中显微切除中应用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一侧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13例颈椎管内肿瘤.结果:12例肿瘤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随访2~12 个月,患者未见术后脊柱畸形或活动障碍.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和脊柱畸形.结论:对于颈椎管内髓外的良性肿瘤该术式创伤小、出血少,不影响颈椎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优于全椎板切除手术.
作者:张铁辉;李大成;李佳;刘光耀;李洪哲;任岩海 刊期: 200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