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勇;郭彦伟;周忠焰
对产气荚膜梭菌和阴沟肠杆菌致胫腓骨骨折伤口感染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6岁.主诉粉碎机零件砸伤右下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1个月余,于2007-10-08入院.自诉1个月前不慎被粉碎机零件砸伤右下肢,急到当地私人诊所清创包扎,用夹板固定制动,经换药发现夹板处皮肤坏死,急诊来我院治疗.
作者:王燕;隋秀丽;宫浩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卵巢甲状腺肿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2岁,孕3产1流2.既往月经规律,因月经不规律0.5a,无明显诱因地出现腹胀10d余,于2007-05-10入院就诊.
作者:王丽宏;李秀梅;陈玮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现对23例宫角妊娠手术治疗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右宫角妊娠13例,左宫角妊娠10例,年龄20~41(平均32.7)岁,孕次1~6次.产次0~2次,其中未产妇女4例,首次妊娠7例,人工流产次数多4次,宫内放置节育器11例,既往有异位妊娠史2例,盆腔手术史3例.
作者:彭翔云;阳桂琼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SMVT)的诊治问题.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3a来应用Fogarty取栓管手术治疗的11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全部剖腹探查证实,均行小肠部分切除,长达410cm,治愈10例(其中3例出现短肠综合征),1例术后死亡.结论:正确认识该病的临床表现,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把握手术时机,应用Fogarty取栓管,术中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张文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脑梗死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5岁.因右侧肢体活动不灵10 h于2007-11-06入院.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史及甲状腺疾病史.入院查体:T 36.5℃,P82次/min,R16次/min,BP 130/70mm Hg,神情,精神萎靡,查体合作,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颈软,甲状腺Ⅰ度肿大,质地韧,无血管杂音,心率82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双侧巴氏征末引出,肺膜刺激征阴性.
作者:王丹;王若平;申黎艳;李华;尚振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院内感染管理控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监控.方法:采取有效的监控方法,及时检查、反馈针对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结果:院内感染发生率得到控制,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走上了良性循环轨道,各项工作能按感染科要求执行,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只要加强管理与控制,强化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刘素云 刊期: 2008年第16期
2005年以来我科收治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所患肺结核30例,对其延误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伟;史慧敏;李斌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预后与转归,探讨病因与治疗的关系.方法:对60例TIA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A和TCD显示大部分TIA为血流动力学型,其发生与脑动脉狭窄和血压下降密切相关.结论:血流动力学型TIA的诊断MRA和TCD有重要价值,血流动力学型TIA降压应慎重.
作者:田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气管肿瘤误诊原因,探讨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大一院(1995/2007年)24例原发性气管肿瘤的临床资料,查阅文献,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诊,误诊率70.8%,平均误诊时间(14.15±4.05)个月.早期易误诊为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导致误治.结论:原发性气管肿瘤发病率低,易误诊,应提高认识,积极行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预后.
作者:张雪冬;李文雅;张林;许顺;韩立波;杜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我院1996-01/2006-07 Barrett食管(BE)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21~76岁,平均52岁.本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胸骨后疼痛、反酸、吞咽不适及咽部等症状,症状多有重叠,其中胸骨后烧灼感4例,胸骨后疼痛3例,反酸3例,吞咽不适2例,无症状3例.
作者:袁昌道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我院肝癌20例螺旋CT表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7例,年龄32~78(平均51)岁.手术或活检证实15例,5例结合临床资料HAA(+)经多种影像学检查,证实随访1a以上.
作者:吴淑贝;范建忠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急性支气管肺炎误诊为肺结核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4岁.因突发高热伴咳嗽2 d就诊.患者2 d前着凉后出现畏寒发热,逐渐加重,体温高时39.5 C,自服对乙酰氨基酚片2片后体温下降,症状好转.
作者:崔婷;尹玉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非霍奇金淋巴瘤长期并4次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7岁.因反复发热6个月,剖腹探查术后伴肠瘘2个月于2008-01-06入院.6个月前出现发热(T 38 C左右,高39.2C),诊所诊断为感冒,抗炎对症治疗缓解,但反复发作.
作者:成正军;郑乃国;刘平静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状混合痔的价值及防治并发症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50例环状混合痔PPH治疗体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1min,平均住院4.5d.术后发生尿潴留15例(10%),吻合口出血3例(2%),术后剧烈疼痛6例(4%),女性患者无1例发生直肠阴道瘘,无盆腔严重感染,150例患者均无大便失禁,肛门狭窄.结论:PPH可安全治疗环状混合痔,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作者:张雄杰;曾国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现就新生隐球菌感染败血症死亡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71岁.晨起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发热,体温在38℃,中午患者出现嗜睡,家属未予重视.23:00出现气喘、憋气、意识障碍,呼之不应,急送我院门诊,收入急诊ICU.
作者:梁慧;刘丽萍;韩彬;张薇;王海燕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对2006-03我们收治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6岁.6个月前因受凉感冒后咳嗽反复发作,咳嗽白天较轻,常在夜间或闻到刺激性气味时咳嗽加重,痰少,曾在个体诊所和乡卫生院多次治疗.
作者:孙俊棋;徐赫赫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起源于肝内小胆管或末梢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据统计资料,肝内胆管细胞癌约占胆管癌8%~13%[1],约占原发性肝癌的5%~15%[2-4],占肝内恶性肿瘤第二位.临床上较少,但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多趋势.
作者:吴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笔者在近5a中经治奔豚病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26岁.因反复发作性烦躁、伴胸腹闷胀不适0.5a,复发0.5h就诊.
作者:吕均 刊期: 2008年第16期
1 病历摘要男,4岁.因发热、咳嗽于2007-01-30到我院儿科就诊,两侧扁桃体肿大,T 38.9℃,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首先给予热毒宁注射液10 ml(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61105),加入10%葡萄精液100 ml静脉滴注约10 min后,患儿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眼角出现红斑,皮肤瘙痒.考虑为热毒宁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静推氟美松2.5 mg,约3min后胸闷、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再给予氟美松5 mg加入10%葡萄糖液100 ml静脉滴注,约30min后,皮肤瘙痒、红斑消失.
作者:李云峰;付晓翠;王光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腰硬膜外复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832例腰麻硬膜外复合麻醉临床应用,观察其临床麻醉效果以及其临床应用的优缺点.结果:2832例麻醉效果均良好.结论:腰麻硬膜外复合麻醉效果可靠,并发症少,是临床值得推荐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任培才 刊期: 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