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ogarty取栓管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手术中的应用11例分析

张文新

关键词:肠系膜静脉, 肠系膜血管闭塞/外科学, 栓子清除术/方法, 人类
摘要: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SMVT)的诊治问题.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3a来应用Fogarty取栓管手术治疗的11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全部剖腹探查证实,均行小肠部分切除,长达410cm,治愈10例(其中3例出现短肠综合征),1例术后死亡.结论:正确认识该病的临床表现,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把握手术时机,应用Fogarty取栓管,术中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林可霉素致神经肌肉阻断作用2例

    1 病历摘要例1:男,18岁.因咽痛、发热2 d就诊.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查体:T 38.6℃,咽部充血、水肿,两侧扁桃体均Ⅱ度肿大,表面有较多脓点.心、肺、腹部无异常,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常规示:RBC 4.6×1012/L,Hb 130 g/L,WBC 1.3×109/L,N0.76、L0.24,胸透正常.诊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因青霉素过敏,红霉素类不能耐受,而用林可霉素静脉滴注.

    作者:高淑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Bcl-2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Bcl-2蛋白,并评价其与AML患者临床特征及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产物P170的关系.方法: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检测白血病细胞中Bcl-2蛋白及P170表达.结果:AML中存在Bcl-2高水平表达,但复发的AML与初发AML Bcl-2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初发AML中,Bcl-2阳性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显著低于Bcl-2阴性组(P<0.01).Bcl-2的阳性与阴性组中P170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Bcl-2和P170间无相关表达(r<,s=0.171,P0.05),但Bcl-2/P170双阳性组化疗CR率显著低于双阴性组(P<0.01)或P170/Bcl-2单阳性组(P<0.05).结论:初发AML中Bcl-2蛋白高水平表达与化疗耐药有关;Bcl-2与P170联合表达患者化疗反应更差.

    作者:裘哲君;王健民;闻宏升;夏炎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对部队中、小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思考

    2008-01卫生部在北京42家医院启动了为期2 a的临床药师制度试点工作,要求医院根据床位数和医疗服务质量确定临床药师数量,并参与临床实践工作.这表明临床药学正逐步替代原来的药品制剂、供应、维护工作成为医院药学工作的新焦点.但对于大多数中小部队医院来说.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许多困难.探讨如下.

    作者:刘弘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健康体检腹部B超3879例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对3879例健康体检者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统计了3879例不同年龄段的超声检查中发现的疾病数及发病率.结果:疾病总检出率为20.78%(806/3879),男性高于女性.病种分布以脂肪肝检出率高,其次是胆囊结石、前列腺增大、子宫肌瘤、胆囊息肉、肾结石、肾囊肿等.结论:健康体检者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查无创伤性,操作简便,耗时短,结合病史对绝大多数病例可做出正确诊断,对大面积体检尤为适用.

    作者:郭玲;李琮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32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灌注与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采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对3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经导管灌注氨甲蝶呤后以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术前、术后观察临床症状、β-HCG值以及B超提示盆腔包块大小及腹腔内出血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29例成功治愈,治疗成功率为90.6%,3例失败行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子宫动脉灌注与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B超检查盆腔包块径线应作为适应证选择的重点.

    作者:孟虓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原发不孕并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后分娩1例

    1 病历摘要女,29岁.于2005-10因月经量多2 a,发现肌瘤1 a来我院就诊.询问病史:患者已婚6 a,未孕.2 a前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未诊治.1 a前症状加重伴贫血,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子宫肌瘤,服用宫瘤清等药物,无效.自诉无尿频、便秘、头晕、胸闷等症状.查体:T 36.5℃,P 90次/min,R19次/min,BP100/60mm Hg.贫血外观,心肺无著变,下腹触及包块、质硬、界清.妇检: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分泌物少量、黏膜苍白,宫颈光滑,宫体前位,新生儿头大小、质硬、光滑、边界清.

    作者:刘海荣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盐酸丁卡因胶浆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丁卡因胶浆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SA Ⅰ级的早期妊娠需行人工流产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单纯丙泊酚1.5~2 mg、kg静注;B组:先行盐酸丁卡因胶浆宫颈表麻后2 min,静注丙泊酚1 mg/kg.结果:B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丙泊酚用药量少于A组,B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盐酸丁卡因胶浆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麻醉效果满意、丙泊酚用药量和并发症明显减少.

    作者:张志军;张明德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星形细胞瘤误诊为脑脓肿3例分析

    对脑星形细胞瘤误诊为脑脓肿3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40岁,工人.因头痛、恶心、发热半个月,加重3d入院.半个月前即出现发热头痛、恶心,为低热,当时不伴有呕吐,3d前上述症状加重,且伴有呕吐,为喷射状,无意识障碍,无肢体抽搐,无大小便失禁.

    作者:鲁军体;周妍卉;刘丽珠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主动脉夹层48例分析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方法:总结分析48例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内外科治疗及其介人治疗方法及近期预后.结果:病因:高血压占70.83%,马凡综合征10.42%,其他占18.7%,临床表现多样,胸痛为首发表现,超声、螺旋CT、MRI有助于诊断,尤其是64排CT,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准确定位.结论:早期确诊、早期合理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韩肇木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巨细胞病毒致多脏器衰竭1例

    1 病历摘要男,70岁.因乏力、纳差、腹胀、尿黄、皮肤发黄7 d于2007-07-10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 36℃.P 80次/min,全身皮肤、巩膜黄染,两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无杂音,腹部膨隆,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混音阳性.实验室检查:肝功ALT 100 U/L,AST 1356 U/L,TB 198μmol/L,DB132.8.μmol/L.

    作者:袁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产气荚膜梭菌和阴沟肠杆菌致胫腓骨骨折伤口感染1例分析

    对产气荚膜梭菌和阴沟肠杆菌致胫腓骨骨折伤口感染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6岁.主诉粉碎机零件砸伤右下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1个月余,于2007-10-08入院.自诉1个月前不慎被粉碎机零件砸伤右下肢,急到当地私人诊所清创包扎,用夹板固定制动,经换药发现夹板处皮肤坏死,急诊来我院治疗.

    作者:王燕;隋秀丽;宫浩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Creutzfeldt-Jakob's病1例分析

    对Creutzfeldt-Jakob's病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0岁.主因失眠头晕50 d,走路不稳、精神异常35d入院.主要表现为初期失眠、头晕伴呕吐、走路不稳继之精神异常,惊恐骂人,哭笑无常,并发热,阵发性头后仰肢体抽动,近1周进食差,小便失禁,尿色红.

    作者:王丽;祝伟华;文蕾;李辉;夏艳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脾破裂120例诊治分析

    脾破裂为常见的腹部损伤[1],由于损伤程度不同,在治疗上亦不相同.我院1992-08/2007-08年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20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晓斌;于子华;于铁夫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手术室护士长在医护矛盾协调管理中的作用

    协调是指消除管理诸要素之间以及管理过程各阶段、各环节之间的不和谐现象,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达到均衡发展的管理过程.护士长作为手术室医护关系的协调管理者,其本身的素质、修养和能力提高对协调管理的效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践管理中感到,要处理好医护矛盾协调必须从下面两方面管理:

    作者:张如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神经鞘膜瘤1例

    1 病历摘要男,35岁.因声嘶、咽部异物感、渐进性吞咽不适3 a,活动时呼吸困难0.5 a.于2000-07-10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喉肿物为诊断收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精神可、吸气性呼吸困难Ⅱ度,全身情况可,表浅淋巴结末触及.间接喉镜检查见会厌喉面有一乒乓球大小肿物,表面溃烂,有灰白色坏死物附着,触之无痛,易出血.

    作者:张宇;贾云志;马宪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卵巢巧克力囊肿误诊18例分析

    我院2005-06/2007-10手术治疗卵巢囊肿36例,术前共误诊18例,误诊率为50%.分析如下.

    作者:臧淑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重症胰腺炎治疗体会

    对重症胰朱炎治疗体会探讨如下.1 空肠营养胰腺炎的患者需要抑制胰液分化,减少自身消化的炎性介质的释放,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和禁食,已经取得了临床工作者的共识,但胰腺炎禁食时间较长,仅靠静脉营养,又引来了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使机体不利于战胜疾病,且肠道长期禁用,也会带来肠道菌群移位,加重肠源性感染的可能.

    作者:陈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自发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为主动脉夹层1例分析

    对近期我科收住自发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为主动脉夹层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0岁.因突发持续性心前区后背部疼痛2h于2008-02-25入院.

    作者:刘铭;刘蔚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肺癌并皮肌炎误诊1例分析

    对肺癌并皮肌炎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9岁.因皮疹1个月,伴四肢乏力2周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诱因发现头额部皮肤瘙痒并有红斑,第2天累及颈、前胸、四肢.

    作者:徐红;徐征红;牟雪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9例分析

    我科2004-01/2007-05收治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患者9例,分析如下.

    作者:唐月学;曾志;向大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